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毛里求斯糖业研究所、糖厂及其甘蔗生产基地的考察学习及与蔗糖业专家进行广泛、深入交流,基本了解和掌握毛里求斯甘蔗科研最新动态及生产现状,并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西蔗糖》2008,(2):35-35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于12日签订桂滇甘蔗科技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广西、云南甘蔗产业科研联盟体,联合开展甘蔗科技创新、科技开发与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广西糖业》2018,(4):51-51
农业部国家糖料中心广西甘蔗品种改良分中心,于2004年12月经农业部批准成立,以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为依托,以甘蔗品种改良研究为核心工作。中心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实验室已配备新型的先进仪器设备总价值2000多万元,为甘蔗科研提供了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生物技术已在包括甘蔗在内的许多农作物生产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研究项目已于1994年在路州荷马的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院南方研究中心甘蔗研究所的甘蔗育种计划中开始实施。生物技术在育种计划中将会有一个重要影响的鉴定领域是种质评价,特定种与特定特性的DNA标志和转基因甘蔗的生产。在两个商用甘蔗品种和17个甘蔗近缘野生种上进行了5S rRNA位点的DNA序列多态研究。克隆了52个多态染色体组DNA序列,并测定了5S rRNA位点。现在,这些发表自基因银行的序列目前是有用的。以这些DNA序列为基础,设计了三个甘蔗种的特异性的DNA标记,并正被用于帮助后代选择。在既具有抗除草剂和glufosinate,也抗甘蔗花叶病毒H系的转基因甘蔗生产的温室植物评价上,也取得了进展。在新千年里,期望农业研究院和大学的育种家、农学家、遗传学家、病理学家、昆虫学家和生理学家在甘蔗有关生物技术项目上,如鉴定、克隆和基因分子鉴定研究上为提供重要的农艺特性或重要病虫害而多多合作。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建于1956年,位于红河州开远市,为云南省级公益性科研单位,系国家农业科研百强所之一。1988年在瑞丽建有内陆甘蔗杂交育种基地。主要任务是根据蔗糖产业发展对甘蔗科技的要求,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积极开展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研究,重点解决不同发展历史时期云南乃至西南甘蔗生产发展中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甘蔗科技考察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概括报道了澳大利亚甘蔗科技和生产情况,系统地介绍了澳大利亚蔗糖科研管理机制、甘蔗种质资源、有性杂交技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和分子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研究简况,并根据中澳甘蔗科技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供全国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依据史志、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结合研究经历,回顾分析了四川甘蔗的引种选育、本地品种搜集选育、自主创新选育、自育品种推广扩散、育种方法与技术研究等情况,探讨了四川甘蔗育种的方向和重点、育种方法与技术和种质资源等的研究。建议:四川甘蔗品种选育,以果蔗、糖果兼用蔗、糖蔗、牧草蔗、能源蔗为育种方向,侧重果蔗、糖果兼用蔗和能源蔗的品种选育;以常规育种方法为主、育种新方法探索为辅、种质资源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并进为四川甘蔗品种选育科研思路。  相似文献   

8.
湛江市人民政府下达科技兴农计划项目,由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完成的“粤糖93-159示范推广项目验收暨粤糖94-128现场观摩评议”会议,已于2002年12月19日至21日在湛江市召开。会议由湛江市科技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广东、广西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农业、糖厂、农场  相似文献   

9.
广西甘蔗理化诱变育种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回顾广西甘蔗研究所二十多年来在甘蔗理化诱变育种研究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进展,讨论和展望了甘蔗理化诱变育种的研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在美国农业部运河点甘蔗育种站开展了为期180d的访问学者工作,重点就甘蔗实生苗大田移栽前黑穗病、宿根矮化病和锈病接种胁迫开展了合作研究。同时,全程参与了对方杂交组合选配,杂交种子生产,家系评价,多个试验圃品系筛选,主要病害抗性鉴定工作。现将开展的合作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西甘蔗科技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广西甘蔗科技发展现状,分析甘蔗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品种选育,推广高产高糖高效栽培技术,形成甘蔗科研网络,加大资金投入以及加强国际间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广西甘蔗科技今后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西甘蔗研究所共同推荐"十五"948项目3个自主创新品种进行不同投入生产示范.结果表明:一般投入与较高投入对各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影响差异不大;福农95-1702和桂糖94-119较高投入水平的甘蔗单位面积产量达到试验设计单产7-9吨/亩的要求,其投入产出比也最高;投入与产出比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位于云南省开远市,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建设。该圃占地50亩,分为种质保育、繁殖更新、鉴定评价和复份保存四个保育区。截至2019年12月,全圃保存有6个属16个种的甘蔗资源材料3846份,已编目材料2979份,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数量最多、属种最丰富的国家级甘蔗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基地,保存规模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轻工总会甘蔗糖业研究所与广西甘蔗研究所等7个单位共同承担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甘蔗新品种选育》(编号:85-03-O5-01),《甘蔗亲本创新和育种新技术研究》(编号:85-03-05-02)。于1995年9为通过了中国轻工总会主持的技术成果鉴定,并分别获中国轻工总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阐述广西甘蔗科技发展现状,分析甘蔗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品种选育,推广高产高糖高效栽培技术,形成甘蔗科研网络,加大资金投入以及加强国际间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广西甘蔗科技今后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等单位针对我国低纬高原蔗区冬春少雨干旱、甘蔗施肥量大、生产成本高等关键问题及蔗糖产业对绿色、轻简生产技术需求迫切的现状,自2013年开始经多年甘蔗绿色轻简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了甘蔗缓(控)释肥一次性施肥技术、甘蔗缓释低毒高效农药防控技术、甘蔗除草(除草降解)地膜全覆盖技术等集成技术模式,形成了"节水、节肥、节药、省工、高效"的甘蔗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2017年获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从甘蔗遗传育种改良,耕作与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甘蔗设施设备和产后加工分析了国内外产业技术的发展动态,提出了我国甘蔗产业今后科研的发展方向是立足国情研发与农机相适应的农艺耕作技术,甘蔗轻简化生产技术应用,加快以强宿根强分蘖为特征的新一代甘蔗品种改良和加强蔗糖深加工与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于1989—1992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盆栽试验场进行,研究了甘蔗的养分吸收参数和吸收规律。研究结果,吨蔗N素吸收量在1.346±0.584(2S)范围内变化,与国外的数据相比有一定差异。吨蔗N素吸收量与品种、施肥水平、土壤肥力及栽培制度均有较明显的关系,其中最直接的因素为施肥水平和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9.
对近1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甘蔗专业的资助情况进行了统计,就每年资助项目的总金额、项目类别、研究领域分布、受资助单位类型、各省区占的比例等进行了分析,旨在使甘蔗专业的科研工作者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情况及国内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甘蔗引种试验简报孙彦彬,陈顺美(新疆石河子甜菜研究所)(新疆石河子农学院)甘蔗既是重要的制糖原料,又是果蔗,冬春两季深受北方人民欢迎。为探索甘蔗在我区的适应性及种植技术,期望解决本地人民食用甘蔗问题,因此,引进了甘蔗品种进行了试种试验。1石河子地区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