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森林对河川径流影响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森林对河川年流量影响、森林对洪水的影响2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森林对河川径流调节作用。结合我国南方各省洪涝灾害频繁的实际状况,提出了2种林地径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遥感技术研究森林植被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遥感技术资料调查大流域不同年代的下垫面组成及其结构变化,结合流域历年实测的水文资料和对不同森林植被—土壤类型降雨截留、枯落物贮存、土壤孔隙贮水及土壤渗透性的测定,评价不同森林植被—土壤系统的涵水能力,研究森林植被覆盖率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河川径流总量受大气候的影响.流域森林植被的变化对河川径流的构成和年内分配有决定性作用,大流域森林的采伐和恢复对河川径流的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集水区法的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径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具有减少地表径流、调节河川流量、减小土壤侵蚀等一系列保护环境的功能。森林植被变化对森林水文过程的影响会改变水量平衡方程的各个变量, 从而影响森林流域的水分分配和河川径流量, 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从森林结构、森林类型、森林覆盖率和森林经营4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基于集水区法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径流的结论, 即小流域的研究结果认为森林的减少将增加河川径流量, 而大流域的研究结果认为森林的减少将减少河川径流量。最后指出, 在研究单位和研究项目合作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各相关学科的新兴技术和研究设备, 通过整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阐明森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过程与机理, 是今后森林生态系统水文服务功能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森林对水环境影响浅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分析认为,大面积优质森林可增加林区大气降水,使河川径流总量、平枯期流量和地下水增加;同时具有减少洪水流量,净化水质等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生态水文学理论,充分利用祁连山森林生态站长期生态监测数据及其研究成果,在流域尺度上,围绕水源涵养林的重要性、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及经验进行论述。内容涉及森林水文、森林气象、冻土水文等领域,尤其关注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水分动态及时空分配、森林对降水及河川径流的调节、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水文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体久  周晓峰 《林业科学》1995,31(5):403-407
采用单独流域实验法,利用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对森林火灾后河川径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特在森林火灾后,河川年轻流量明显增加,5月份融雪径流量有减少趋势。火烧后,森林对水分循环的调控能力减弱,径流的变化更加依赖于降雨。  相似文献   

7.
三、试验成果与讨论(一) 北卡罗来纳州Coweeta试验站1、二次皆伐的Ws13流域本流域的树木于1940年被全部采伐后,河川径流增加362毫米,高于预测径流的65%;重新生长23年后1963年再次全部采伐,第二次采伐后河川径流增长375毫米,高于预测径流的40%,在每次采伐后河川径流开始时大增,以后逐渐下降,二次皆伐后河川径流增加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图2中1966~1969年径流量的增加低于平均曲线,1974~1977年径流量增加却高于  相似文献   

8.
重型与轻型屋顶绿化对屋面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深圳市2009年3月~2010年2月各场降雨中,普通屋面、重型与轻型屋顶绿化屋面径流量、径流污染物监测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重型与轻型屋顶绿化对屋面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屋顶绿化对屋面径流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少屋面径流和降低径流污染物两个方面,且重型屋顶绿化明显优于轻型屋顶绿化.  相似文献   

9.
水源涵养林的功能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调节了地圈中水循环速度,即调节了河川流量在时间上的不均匀,并有效的保护了山地土壤,因此可以说,在调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水的循环中,森林起着很大的作用。森林对水由地圈向气圈循环这一过程有密切关系,森林增加林区上空大气的水蒸汽数量,这对当地降水多少具有影响;森林对河川径流状况,具有直接关系,这种关系从局部地区看,意义可能不大;但对广大地区,因为森林参与了水循环,所以森林与水的关系是密切的。弄清广大地区的水循环过程与森林的关系,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由降雨造成的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是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基本要素,是气候、植被、地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地表径流的快速流失,缓慢有序的地下径流成了控制土壤水分变化的主导因子。区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关键是确定下渗率Fc,进而研究土壤水的补给及流出规律。现利用自然流域集水区连续4年的观测资料,研究分析土壤的降雨径流及下渗率的变化规律。1 自然概况和观测方法实验集水区位于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热带生态站(101°15′E,21°56′N,海拔560m)橡胶-咖啡人工群落区,其内选一地形完整的小流域(面积为10hm2),平均坡度15°。…  相似文献   

11.
在简单介绍小波分析的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运用morlet复小波变换对乌云河东风站年平均径流量作多时间尺度分析,发现年际和年代际尺度都非常明显,主要存在准6年、10年、11年、及24年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且从24年尺度来看,2007—2017年间将处于径流量偏丰期。  相似文献   

12.
Using the runoff experiment method in a large basin combined with the contrast experiment in a small watershed, and based on the runoff and forest resources data for the past 35 year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serial changes of river runoff in the Xiaoxing’an Mountains after forest harves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ver flow increased in the initial ten years after forest harvesting, but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growth and crown closure of the Larix gmelini plantations. The river flow tended to be the same or even lower than the level before harvesting. The river runoff had a close correlation with annual rainfall, the size of forest harvesting and regeneration.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annual flow and the size of forest harvesting, which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 of river runoff after forest harvesting. Forest harvesting could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eak flood and snowmelt runoff.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generated forest area and annual flow, and thus, forest regeneration would decrease annual flow.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5, 16(12): 2,259–2,262 [译自: 应用生态学报]  相似文献   

13.
环境变化对香溪河流域径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SWAT模型对香溪河流域的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用相关系数R2和Nash-Suttclife模拟系数(Ens)对其模拟效果进行了评价,旨在揭示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香溪河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因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径流深变化率为26%,而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径流深变化率为62%,表明近20年来香溪河流域径流的变化主要由气候变化所造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字化地形图构建大山包羊窝河流域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羊窝河流域DEM,利用DEM提取流域水系、子流域、汇流方向及汇流量.结合河道简化,用GIS模拟出羊窝河流域地表径流及筑坝后黑颈鹤适宜栖息生境动态变化.进一步研究羊窝河流域筑坝地点选择、筑坝高度与汇水量关系,为羊窝河流域湿地水文恢复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湘中丘陵红壤区不同类型林分的定位观测,对林地不同年份因降雨量差异而产生的径流量、泥沙含量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较大的2010年林地的径流量、泥沙含量、径流系数均大于相对干旱的2009年;径流量、泥沙含量的大小与大雨量降雨的次数和降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西部丘陵漫岗区径流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观测 ,对黑土漫岗林网区不同林种的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树冠截留、树干截留、枯落物截留及地表径流、径流含沙量的测定 ,测定出在黑土漫岗林网区 ,有林地比无林地的径流效益值大 ,其中有林地以落叶松、小黑杨、天然栎林的径流效益值较大 ,以落叶松林的径流效益值最大 ,果树林的径流效益值较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连续定位观测的研究方法和小集水区技术,对豫南低山区针阔叶混交林等4种林型径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毛竹林以及杉木林等4种林型均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坡面径流系数在1.06%~3.20%之间,土壤侵蚀强度均为微度侵蚀。坡面径流总量,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杉木林〈毛竹林;水土流失量,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毛竹林〉杉木林。4种林型坡面径流量与1次降雨量均存在显著的幂函数曲线回归关系,曲线回归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86、0.919、0.913、0.868。针阔叶混交林小集水区年总径流量为547.19 mm,径流系数为34.8%,其中地下径流为498.39 mm,坡面径流仅为48.80 mm;月径流总量与降水量、蒸发量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可分别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曲线式表示,曲线回归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69、0.758。  相似文献   

18.
杉木、马尾松人工林径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亚热带人工林的水文效应,1984~1990年,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22年生杉木和马尾松林中,对降雨、径流等进行定点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区林地的年平均径流量为15.648~31.148 mm,年平均径流系数为1.245%~2.537%。降雨量与径流量的较佳回归模型为y=ab。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早期对坡耕地养分流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表径流对其的影响,目前关注于壤中流、地下径流对其的研究。在总结坡耕地养分流失危害、影响因素、过程及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综合分析了优先流、壤中流、地下径流3种土壤水分运动对养分流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