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油茶新品种采穗圃营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引进20个油茶优良无性系。通过高嫁换冠营建油茶新品种采穗圃。简述了营建过程中嫁接前抚育管理、嫁接过程及接后管理方法。经调查与分析袁明:嫁接砧木宜选用树势旺盛、高嫁换冠营建林相整齐林分。采穗圃宜选择无病虫害侵袭的20年生左右的壮年树。  相似文献   

2.
桉树无性系基因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建立桉树无性系基因库的意义、作用及其营建方法。并列出基因库现存桉树树种及优良无性系名录.  相似文献   

3.
杉木第三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与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光泽华桥国有林场杉木第三代无性系种子园为例阐述了杉木第三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同时分析了种子园营建效果,结果表明,建园无性系嫁接植株生长优异,无性系在生长和结实性状上均具有真实遗传变异,这种变异受中偏下至中度的遗传控制,建园无性系能较好地重现源无性系的优良性状,通过遗传选择的建园无性系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阐述屏边县林科所2006年营建的秃杉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的园址选择、规划、无性系配置方法和栽植密度,砧木定植、接穗采集、嫁接、种子园管理等技术,并于2016年7月对建园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秃杉无性系种子园砧木嫁接成活率达90.1%,嫁接植株保存率达83.1%,嫁接植株正冠率达99.7%;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分别为4.48 m、10.32 cm、2.80m、1.43 m;目前嫁接母树生长健壮,但未见结实的植株。  相似文献   

5.
嫁接繁殖具有保持接穗亲本优良特性和提前开花结实的特点。因此,它是目前国内外建立树木无性系种子园的主要手段之一。马尾松适应性强,分布广,生长快,是我省最主要的荒山缘化树种和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为了迅速实现我省林木良种化,从一九七三年开始,我们进行了马尾松优树选择和无性系嫁接种子园的营建工作,但由于嫁接成活率低,严重地影响了营建种子园和采穗圃的进度。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无性系嫁接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马尾松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收集区(采穗圃)的建立、园址选择、嫁接、无性系配置、无性系开花习性,以及种子园丰产管理技术、遗传测定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尾松无性系嫁接种子园的营建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优良无性系选择、嫁接、栽植密度和修剪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红松果林的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8.
采用安全随机抽样,对青凉山日本落叶松种子园1974年栽植的33个无性系,进行生长、结实和抗病性调查。据调查结果,通过单因素测定对比,共筛选出生长优良无性系、结实优良无性系各18个,抗病优良无性系9个。通过综合因素,采用综合指数法选择,共选出综合优良无性系17个,占无性系总数的51.5%,其中特优性系4个,占12.1%。该项地改良现有种子园,营建高世代种子园,推广普及良种,提供了优良因材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关键技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普文试验林场营建的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作为实践基础, 总结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建设的技术, 着重从优树选择、园址选择、砧木培育、嫁接技术、种子园的定植密度、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试验营建榆属基因库1.4 hm2,收集了39个榆属品种、杂种及优树无性系,经过多年对各品种的生长特性、生物学性状、抗逆性表现的研究,初步筛选出钻天榆、白×灰等可在我区推广的榆属优良用材及防护品种,倒榆、裂叶榆、圆冠榆为优良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1.
利用7个种源鹅掌楸无性系枝条,采用高砧腹接换冠和切接两种方法,营建嫁接母树林。并对定植2a的5个种源树高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光皮桦嫁接种子园及种质基因资源库营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光皮桦的优树选择过程,并对光皮桦嫁接种子园和种质基因资源库的区划、砧木定植、无性系配置、嫁接技术以及各项管理措施进行系统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油茶无性系早实丰产配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总结了确保大批量繁殖油茶嫁接苗的配套技术,提出了大面积营造油茶无性系林分提高成活率的四个关键,明确了确保油茶无性系林分早实丰产的六项措施。同时,应用林木无性系育种的原理,结合营造早实丰产林,评选出了八个优良无性系。试验证明,一般条件下,油茶优良无性系林分的亩产油量可以稳定在14.0 kg以上;加强管理,可以使亩产油量稳定在25.0~40.0kg。该项系列配套技术已经开始在我国各主要油茶产区推广,造林总面积已达5 000余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变化和CO2浓度的上升给全球气候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中人工林对大气CO2的吸收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肯定人工林生长形成碳汇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研究方法对人工林碳汇大小的影响、人工林的强度管理(如造林前植被的清除、造林整地、森林采伐、施肥和间伐等)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及其人工林地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造林成本,加快造林进度,探索一种新的造林方法,2007年在绿春县进行了美国山核桃实生苗与营养袋苗嫁接造林研究.结果表明,实生苗移入营养袋定植成活率受苗木质量的影响大,营养袋中定植时间及嫁接时间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大,实生苗造林成活率达75.29%,嫁接苗造林成活率达52.55%.  相似文献   

16.
甘草带状种植在乌兰布和沙区开发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 ,乌兰布和沙区沙地开垦面积大量增加 ,但由于受风沙灾害和土壤自身条件的影响 ,新垦耕地在防护林还没有起作用时 ,生产能力非常低下。本试验根据风沙活动特征 ,在新垦土地进行甘草带状种植 ,既可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 ,又可起到防风固沙、增肥土壤的作用 ,确保了农业种植正常运营 ,这一措施的实施在乌兰布和沙区农业综合开发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德宏州油茶芽砧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尚未木质化的芽苗为砧木,半木质化的树枝为接穗,在芒市城郊的德宏州林业局中心苗圃进行油茶芽砧嫁接试验.文章重点介绍了砧木培育、接穗采集、嫁接、栽植等芽砧嫁接技术以及嫁接后的管理技术.观察结果表明,用保鲜膜包扎不伤砧木,保湿性好,嫁接口愈合快,成活率高,降低了嫁接和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8.
从1990年开始,乌溪江库区采取嫁接苗移植、中间砧高接引种楚门文旦,实行合理定植、科学施肥、把好高接关、防治病虫害、整形修剪、保花疏果、抗旱防冻等技术措施,取得引种成功。文章从成活率与亲和性、树冠生长情况、结果情况、果实品质情况、抗逆性及效益估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9.
针对核桃实生苗建园良种化及相应的配套技术进行了试验与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实生苗建园可通过低龄幼树嫁接、合理整形修剪等配套技术措施实现核桃良种化栽培,与直接采用良种嫁接苗建园效果相比,成本低、效果好;立地条件的优劣、接穗的系列保湿技术及幼树的整形修剪技术措施均对核桃建园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浅谈大树移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植大树对于加快城市绿化、公路、铁路绿色通道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大树移植的成功与否,除了起苗、搬运、定植、栽后管理4个基本环节外,提出了“断根缩坨”促发须根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