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破伤风梭菌感染家畜主要见于各种创伤,牛多见于断角、去势、外科手术、产后感染、犊牛断脐、消化道损伤、蹄的创伤等。病菌到达坏死组织或一处血肿后,即可迅速繁殖,产生毒素。如与其他细菌特别是化脓菌一同侵入伤口,  相似文献   

2.
正马破伤风是由破伤风细菌通过创伤感染马匹引起的一种细菌病。青海玉树州地区对近年马属动物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马破伤风是导致马属动物急性猝死的高危害病种之一。为尽可能减少本病的致死率,笔者结合多年兽医临床实践摸索总结出"马破伤风"的实用防治方案,供参考。1病原学破伤风属于细菌性疾病,致病原"破伤风梭菌(强直梭菌)"具有细菌的一般性特点。对生化环境抵抗能力不算强,常规消毒能将其快速灭活,该病原菌对抗菌素敏感不高,病  相似文献   

3.
马破伤风是一种急性创伤性传染病。多因笼头勒伤、创伤、去势、外伤处置不当、蹄底刺伤等,由破伤风梭菌从伤口处侵入机体而引起。临床常采用精制破伤风抗毒素进行治疗。但由于其用量较大、费用较高,因此只能用在赛马、观赏马和种马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患马,而对于使役马匹则不适合。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经济适用的中药方剂“千金散”,配合针灸疗法治疗使役马破伤风12例,除一例因护理不当死亡外,其余11例均获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深部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临床上以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本病分布广泛,呈散在性发生.本文主要介绍马感染破伤风梭菌后的诊治措施以及病因分析.  相似文献   

5.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伤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马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是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导致,马往往是出现外伤、阉割、分娩和各种外科手术消毒不严发生感染,一般常年均有发病,呈散发。本文介绍了由外伤引起的马破伤风诊断和治疗,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马破伤风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深部创口受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是马破伤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破伤风梭菌在局部组织的缺氧环境下,通过生长繁殖而生成外毒素所引起的中毒性急性传染病。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生长与繁殖条件是厌氧环境。因此,感染马破伤风的特点是创口较深而且外小里大、表面容易封口机体组织损伤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8.
绵羊破伤风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原体为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通常由伤口感染含有破伤风梭菌芽孢的物质引发本病。在伤口小而深、创伤内发生坏死或创口被泥土、粪便、痂皮等封盖,创伤内组织损伤严重、出血、有异物,或在需氧菌混合感染的情况下,破伤风梭菌才能生长发育,产生毒素,  相似文献   

9.
正破伤风是一种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该病菌是一种非严格的厌氧菌,在特定条件下可形成芽孢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该病菌的生存条件较为特殊,通常可在部分动物的肠道中发现。也可在一些受污染的土壤中发现。该病菌形成的芽孢,其生命力顽强,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动物体内一旦感染了破伤风梭菌,该病菌芽孢就会在其适宜的生存条件下转变为增殖细菌。穿刺伤、深度创伤以及部分化脓性创伤都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牛最容易感染破伤风的部位是阉割伤、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新生牛犊脐带感染及任何身体部位的深度坏死伤。  相似文献   

10.
<正>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而引起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破伤风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土壤里。各种动物都易感,马属动物更易感,多经创伤感染,特别是创口狭小而深创,具备缺氧条件,破伤风梭菌能够生长发育,产生毒素引起发病。本病多以散发形式出现,笔者成功治愈一例破伤风病马,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2015年9月4日一附近村屯刘某牵来一匹4岁使疫的病  相似文献   

11.
正破伤风是指破伤风梭菌感染伤口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称强直症,俗名锁口风。1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体为破伤风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革兰氏阳性细长杆菌,能产生痉挛毒素、溶血毒素和溶纤维素等三种外毒素。本菌繁殖体抵抗力弱,芽孢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100℃蒸气中能耐受60分钟。10%碘酊、10%漂白粉液中约需10分钟死亡,3%甲醛溶液需24小时才可将其杀死。破伤风梭菌对青霉素敏感本病主要经创伤感染,尤其创口小,创伤深,创内组织损坏严重,有出血,有异物,创伤内具备缺氧的条件,适合破伤风芽孢发育繁殖的伤口,如钉伤、挫伤、刺伤、脐带伤、阉割伤、鞍伤、笼头伤等。此外,还有部分(占40%左右)病例见不到外伤,或因潜伏期内创伤已痊愈,或经胃肠道粘膜损伤感染而致病。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在接诊的马破伤风病例中,利用破伤风抗毒素和三效粉针链霉素抗菌药的联合作用,同时在治疗中内服中药镇静安神、调节体液酸碱平衡及对外伤清创消毒封闭处理等有效措施,有效缩短了疗程,提高治愈率。1发病原因破伤风又叫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后产生的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感染途径为各种创伤以及各种自然损伤和手术创伤。该病潜伏期一般1~2周。潜伏期长短与动物种  相似文献   

13.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在感染组织中产生的特异性嗜神经毒素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全身肌肉或部分肌群的强直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反应性增高为特征。本病由创伤感染,尤其有出血、污水泥土污染造成厌氧环境,适宜破伤风芽胞发育繁殖的伤口产生外毒素而致病。  相似文献   

14.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产生外毒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各种动物都可感染,以哺乳动物发病较多。感染途径为各种创伤,如去势、阉割、断脐、断角、断尾、剪毛、剥胎衣、幼畜换齿、马的鞍伤、牛的穿鼻以及各种自然损伤和手术创。本次  相似文献   

15.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伤感染后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本文对羊破伤风病的病原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致病机理、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出了诊断和防治措施,能够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家畜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是一种经创伤感染的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病畜对外界刺激兴奋性增高和全身骨骼肌持续强直痉挛.病原体是破伤风梭菌,常存在于人畜粪便和土壤中,各种家畜不分性别、年龄都可感染,其中马属动物最易感染;主要为散发,在兽医临床上时有发生,治疗上较为棘手,且治疗费用昂贵,对畜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破伤风在2000多年前已为人们所认识,1884年Nicolaier发现了破伤风梭菌。破伤风现遍布全球,  相似文献   

18.
破伤风是由革兰氏阳性破伤风梭菌经创伤感染产生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引起的中毒性传染病。破伤风梭菌能形成芽孢,普遍存在于土壤中,动物的肠道中亦常有其芽孢存在,因此与粪便混杂的土壤中此种细菌更多。破伤风毒索主要作用于脊髓和延脑的运动神经细胞,使羊对刺激的应激性增高和肌肉发生痉挛。本病的死亡率极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羊破伤风是发生于羊的一种急性的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是破伤风梭菌,感染途径主要是创伤。所有品种和,性别及年龄的羊都可感染,且症状比较相似。该病无季节性,全年都可发病,但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羊感染后的症状比较严重,如果不能及时救治,会给饲养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破伤风梭菌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病原,该菌菌体长约4~8μm,呈细长状,周身有鞭毛,芽孢呈圆形。破伤风梭菌属  相似文献   

20.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经创伤感染的一种中毒性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全身骨骼肌呈现持续性强直性痉挛,病畜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高,但仍保持其意识性和极度敏感。该病临床上常规治疗仍较困难,而西医治疗费用太高,因此应引起重视。一病症分析该病初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