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了解紫红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理特征,为延长其贮藏期限提供依据,以模拟常温(25±0. 5)℃和低温(5±0. 5)℃贮藏的紫红龙为试验材料,研究其采后在不同贮藏环境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抗超氧阴离子(O_2-·)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比常温减缓了紫红龙果实可溶性蛋白质的分解,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低温下SOD、CAT活性较常温下的高;在贮藏0~20 d,低温下的POD活性变化较常温的稳定,且从贮藏4 d开始,低温下的POD活性较常温条件下的高; MDA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在同一贮藏时间,低温下的MDA含量较常温的低。可见,低温处理能提高紫红龙SOD、CAT和POD活性,减轻MDA的积累,从而延缓紫红龙的衰老,延长贮藏期限。  相似文献   

2.
为辣椒番茄斑萎病毒病绿色防控及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主栽辣椒品种百宜辣椒和遵义朝天椒及易感病品种茄门甜椒作为研究材料,采用ELISA法测定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辣椒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明确辣椒对TSWV的抗性与防御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TSWV第1天时,3个辣椒品种的PAL、POD、PPO和CAT活性均增高,PAL和CAT的最高峰出现在第7天,POD和PPO出现在第5天;S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7d后与对照(健康)的基本一致。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PAL、POD、PPO和CAT活性出现2个峰值,茄门甜椒出现1个峰值,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对TSWV的抗性较好,茄门甜椒的抗性稍弱。5种防御酶活性与辣椒抗TSWV密切相关,在辣椒对TSWV抗性生化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通过测定接种后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甜瓜白粉病抗性反应中相关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对照的POD、CAT、PPO酶活性无明显差异.接种后,它们的3种酶活性都比对照提高;抗性品种CAT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POD活性高于抗性品种;直到接种后5天,抗病品种PPO活性才超过感病品种,并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任玉锋  李壮桃  张冠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9):170-171,183
[目的]研究涂膜处理对灵武长枣低温贮藏期间抗氧化酶和PPO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海藻酸钠、壳聚糖、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对灵武长枣低温(0~4℃)贮藏期间抗氧化酶和PPO活性的影响。[结果]3种处理均显著延缓低温(0~4℃)贮藏期间灵武长枣SOD、CAT活性的下降速度,同时,有效抑制了PPO、POD活性上升速度。贮藏末期,各处理SOD、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PO、POD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壳聚糖涂膜处理和海藻酸钠涂膜处理效果最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灵武长枣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为辣椒番茄斑萎病毒病绿色防控及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主栽辣椒品种百宜辣椒和遵义朝天椒及易感病品种茄门甜椒作为研究材料,采用ELISA法测定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辣椒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明确辣椒对TSWV的抗性与防御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TSWV 第1天时,3个辣椒品种的PAL、POD、PPO和CAT活性均增高,PAL和CAT的最高峰出现在第7天,POD和PPO出现在第5天;S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7 d后与对照的基本一致。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PAL、POD、PPO和CAT活性出现2个峰值,茄门甜椒出现1个峰值,遵义朝天椒和百宜辣椒对TSWV的抗性较好,茄门甜椒的抗性稍弱。5种防御酶活性与辣椒抗TSWV密切相关,在辣椒对TSWV抗性生化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肌醇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外源肌醇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响,本试验共分为4个处理,即常温对照、常温肌醇组、低温对照和低温肌醇组,研究肌醇处理下水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常温对照和常温肌醇组的水稻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株高和鲜质量间差异均不明显。低温对照和低温肌醇组的水稻幼苗CAT活性、SOD活性、POD活性、株高和鲜质量均显著低于常温对照和常温肌醇组,而MDA和H2O2含量均明显升高;低温肌醇组水稻幼苗CAT活性、SOD活性、POD活性和鲜质量均显著高于低温对照,而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低于低温对照。  相似文献   

7.
外源GO基因导入番茄后对叶霉病的抗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GO基因番茄的抗病机制。【方法】通过测定转GO基因番茄和对照未转基因番茄接种叶霉菌Fulvia fulva后,体内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结果】接种后转基因番茄株系的SOD、POD、CAT活性均比对照明显增加,且转基因番茄的活性高峰比对照早。转基因番茄在接种后PAL和PPO活性都出现2个活性高峰,且第2个峰值比第1个高,而对照只有1个活性高峰,其总体水平明显低于转基因番茄。用番茄叶霉病(Fulvia fulva)病原菌1.2.3.4生理小种侵染T1代转基因植株。【结论】 结果显示转基因番茄植株的抗病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多数发病时间推迟,病情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8.
次氯酸钙处理对红富士苹果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次氯酸钙浸泡处理(0.15 g/L、0.6 g/L)对其5±1℃贮藏180 d内的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浓度的次氯酸钙处理在总体上可以抑制PPO活性和提高SOD、CAT、POD活性。低温180 d贮藏期间次氯酸钙0.15 g/L处理的SOD、CAT、POD活性高于0.6 g/L处理,而PPO活性更低,但两者之间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Lj20和St24发酵液粗提物对番茄体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植物内生放线菌对植物体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以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和St24发酵液粗提物处理番茄植株,测定其根、茎、叶中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测定结果表明,用Lj20和St24粗提物处理番茄植株后,除SOD处理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外,CAT、PPO和POD酶的活性都有所增强,但酶活性随时间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其中Lj20粗提物处理的番茄茎和叶中PPO的活性增加最明显,在测定时间内呈直线上升趋势。这表明Lj20和St24的代谢物不仅对病原菌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而且可通过提高植物体内防御性酶活性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
常温条件下,研究NaCl溶液处理对杨桃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桃为非跃变型果实,贮藏过程呼吸作用较弱,1%NaCl溶液处理使果实呼吸强强度受到明显抑制,对果肉组织的细胞膜透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抑制果实的酶促褐变、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延长杨桃果实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1.
凤尾菇贮藏时乙烯、酚类物质以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了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不同方法贮藏时,其生理活性物质乙烯和酚类物质含量,以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释放速率与POD和褐变度呈正相关;酚类物质与PPO和褐变度呈负相关;CAT和SOD呈无规律的变化。贮藏时,乙烯、酚类物质和褐变度是与主要氧化酶活性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邢楠楠  赵雨  刘宏  陈雨  张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15-7717
[目的]研究5年生人参中4种氧化还原酶在出苗期的活力变化。[方法]采用中性磷酸缓冲溶液提取粗酶液,并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力。[结果]人参幼苗活性氧清除代谢水平高于根部。幼苗POD与PPO酶活力先下降后上升;根部POD酶活力变化呈缓慢上升趋势,PPO酶活力变化不明显;幼苗CAT酶活力在整个出苗期始终保持上升趋势;幼苗与根部APX活力以上下波动形式变化。[结论]人参出苗期的4种氧化还原酶活力变化不同,可作为人参出苗期幼苗形态建成不同阶段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木薯单爪螨是08年新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螨,在非洲、南美等木薯种植国家曾导致严重损失甚至绝收,目前我国相关研究几乎空白。温度是影响木薯单爪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为了解木薯单爪螨入侵中国后的适生性分布,解析其入侵、扩散及生态适应性机制,本文研究了极端高温对木薯单爪螨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为其监测预警与有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将木薯单爪螨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和成螨置于42℃高温人工气候箱中处理不同时间(0.5,1,2,4,8,16and24h)后取存活个体,采用分光光度计终点测定法测定了42℃极端高温处理各龄期螨不同时间后其体内几种保护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氧化酶AsA-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酯酶EST)活性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经42℃极端高温胁迫,木薯单爪螨幼螨和雌成螨的PPO、POD、AsA-POD、CAT活性显著增加、前若螨和后若螨CAT活性显著下降及其PPO、POD、AsA-POD活性的稳定性可能与木薯单爪螨耐热性相关。[结论]木薯单爪螨各龄螨经42℃极端高温胁迫后体内保护酶PPO、POD、AsA-POD以及CAT活性的变化可能与木薯单爪螨对高温的耐受性存在显著相关性。木薯单爪螨为新入侵我国热区的害螨,长期高温条件胁迫可能会导致其耐热性个体逐渐增多,种群耐热性增强,进而导致种群迅速扩张  相似文献   

14.
氮素形态对抗大白菜小黑点病品种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病品种鲁白15、M36为材料,研究了收获期大白菜在不同氮素形态下与抗病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鲁白15对氮素形态比较敏感,M36对氮素形态不敏感;且两品种在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处理下较有规律性,酰胺态氮处理中间稍有波动。在铵态氮处理条件下,鲁白15叶柄中SOD、POD、PPO活性及MDA、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硝态氮处理;叶片中MDA含量、POD、PPO活性与叶柄中的趋势一致,而SOD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则与叶柄中的相反。对于M36而言,硝态氮处理的叶片中SOD、POD、PPO活性以及MDA、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铵态氮处理,叶柄中SOD、POD活性、酚类物质含量与叶片中的趋势一致,而MDA含量、PPO活性则与之相反。综合来看,不论在何种氮素形态下,鲁白15和M36叶片中SOD、POD、PPO活性及MDA、酚类物质含量都高于叶柄中。  相似文献   

15.
伽师瓜采后生理、贮期病害及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伽师瓜采后生理和贮期病害,探讨贮藏保鲜技术。【方法】以新疆伽师瓜为试材,研究采后呼吸类型和贮期主要病害,探讨贮藏温度、pH、噻苯咪唑(TBZ)熏蒸、壳聚糖涂膜对伽师瓜贮期品质和主要病害黑斑病的影响,测定TBZ和壳聚糖处理后伽师瓜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果胶酶(PE)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伽师瓜为呼吸跃变型果实,贮期病害黑斑病病原菌为丛梗孢科(Moniliaceae)青霉属(Penicillium LK,ex Fries)鲜绿青霉(P.viridicatum Westling),TBZ熏蒸和壳聚糖涂膜对PPO、POD、PE酶活性和病原菌抑制作用显著。伽师瓜采后先用TBZ熏蒸,再用pH5.0、浓度为5mg·mL-1的壳聚糖溶液涂膜,在0.5-1.5℃的温度下贮藏105d,腐烂指数0.15,商品果率95%。【结论】TBZ和壳聚糖是伽师瓜良好的保鲜剂,结合适宜的pH和贮藏温度保鲜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枣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研究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与抗裂果的关系。【方法】以抗裂枣品种扁核酸与易裂枣品种京枣39为研究对象,测定生长过程中枣果皮不同部位细胞壁代谢酶活性,比较抗裂和易裂枣品种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抗裂枣品种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果皮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易裂枣品种,而在绿熟期不同部位抗裂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低于易裂品种。【结论】易裂品种果皮果肩阴面POD活性和PPO活性在白熟期显著高于抗裂品种,而其余时期其余部位则是抗裂品种的POD活性和PPO活性显著高于易裂品种,易裂品种果皮的梗洼、果顶、果肩阳面和果肩阴面CAT活性在绿熟期极显著高于抗裂品种,而其余时期则是抗裂品种高于易裂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SO2胁迫处理对茶条槭叶片6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SO2静态熏气系统对3年生茶条槭苗木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SO2浓度(0~6.0 mg/m3)和熏气时间(0~6 h)下茶条槭叶片6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SO2浓度的增加,PPO和APX活性一直降低,SOD、CAT、POD和GR活性表现为先迅速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GR活性下降较平缓;在不同时间SO2处理中,CAT和GR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先迅速上升而后下降,而SOD、POD、PPO和APX活性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SOD和GR活性变化幅度较平缓。[结论]PPO、POD和APX活性下降可能是茶条槭幼苗SO2伤害的原因之一,而SOD、CAT和GR活性变化平缓是茶条槭幼苗响应SO2胁迫的适应性机制。  相似文献   

18.
周琦  赵峰  汤鹏  祝遵凌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10):2797-2804
【目的】探究睡莲属珍贵水生植物香水莲花开花至衰老进程中花瓣生理指标变化规律,为香水莲花的花期调控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花、粉花、黄花和白花4种不同花色香水莲花为试验对象,测定其开花过程中花瓣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淀粉(St)和脯氨酸(Pro)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脂肪酶(Lip)和脂肪氧合酶(LOX)的活力,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花色香水莲花花期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4个不同花色香水莲花花瓣内SS和SP含量均先增后减,在盛花期达峰值,至末花期迅速下降,而St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Pro含量自初花期不断减少。不同酶活性变化存在差异,POD、SOD、CAT和PPO酶活性随花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POD和PPO活性的最大值均出现在盛花期;紫花型和粉花型香水莲花的SOD和CAT活性的峰值出现在初花期,而黄花型和白花型香水莲花的峰值则出现在盛花期。花瓣中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均不断上升;Lip活性总体上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而LOX活性则随花期不断下降,在末花期活性最低。香水莲花开花过程中生理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营养物质、保护酶及抗逆物质起正向调节作用,而MDA和细胞膜透性具有负向调控作用。【结论】香水莲花开花与衰老受多因素共同影响,花期花瓣中营养物质、保护酶及抗逆物质的协同作用,可延缓衰老,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加剧则促使花瓣衰老、凋亡。黄花型香水莲花花期较长,观赏价值更高,值得在生产及景观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绿色木霉菌T23发酵液对番茄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改良后的GPF培养基,采用3级发酵和固液两相发酵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培养得到绿色木霉发酵液,研究不同浓度发酵液对番茄幼苗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发酵液处理的番茄体内与抗性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明显增加,显示了木霉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