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浙油50油菜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高产、高油、适宜机械收获的优良油菜品种,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播种量,为了提高油菜的使用效率,本试验将其作为湖羊牧草资源进行栽培,以测定其产量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油菜秸秆营养成分丰富,可以作为优质的湖羊牧草饲料;与终花期油菜秸秆相比,结实期油菜秸秆的产量和营养价值较高,可能更适于作为青贮原料进行饲料化利用。  相似文献   

2.
油菜具有产量高、生长期短、饲喂牲畜效果好的优点,种植饲料油菜,既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又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油菜的传统利用方法、油菜饲料化研究进展以及饲料化具体形式与特点。通过对油菜秸秆的开发利用,不仅可解决我国大量油菜秸秆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为反刍动物开辟新的饲料来源和饲料储备,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破坏油菜秸秆表皮的纤维结构并充分发挥乳酸菌的作用是微贮制备优质油菜秸秆饲料的关键。本研究利用秸秆腐熟剂破坏油菜秸秆表皮结构,利用高温蒸煮调控优势菌群,通过比较高温蒸煮、秸秆腐熟剂好氧发酵和乳酸菌厌氧发酵的不同组合,筛选较优的油菜秸秆微贮饲料化前处理方法,以提高油菜秸秆微贮效率和发酵品质。不同组合处理的结果对比显示:利用秸秆腐熟剂进行7 d的好氧发酵,然后进行高温蒸煮,最后利用乳酸菌进行33 d的厌氧发酵是对油菜秸秆进行饲料化微贮的最佳方法。该方法在不延长总体饲料制备时间的前提下,获得了最高的秸秆饲料感官评分(82分),较常规微贮提高了78%,显著低于常规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62.3%和47.2%),并拥有更高的粗蛋白质(CP)(5.67%)和乳酸(3.42%)含量,能够有效提高油菜秸秆饲用品质。 [关键词] 油菜秸秆|微贮|饲料品质|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开发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之一,是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草食家畜饲草来源的重要措施.秸秆饲料化主要指通过利用青贮、微贮、揉搓丝化、压块等处理技术,把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 1 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草食家畜养殖规模小,缺乏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推广的有效载体,制约了秸秆饲料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以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为切入点,阐述了农作物秸秆的饲料价值及加工调制技术,分析了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潜力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为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甘肃省秸秆饲料化利用开展情况,近日,甘肃省农牧厅会同省财政厅研究确定2017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实施工作,补助1 000万元开展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以及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工作。为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2017年甘肃省继续组织实施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创建、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和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创建项目安排在临夏县、灵台县实  相似文献   

7.
油菜秸秆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但较高的木质纤维素含量极大限制了其的饲料化应用。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好氧预处理黄贮油菜秸秆饲料方法,期望在好氧条件下利用秸秆腐熟剂打破油菜秸秆中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三者之间紧密连接的结构,促进后期的厌氧黄贮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好氧预处理黄贮油菜秸秆饲料的干物质(DM)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32.62%和53.40%,均显著低于常规黄贮油菜秸秆饲料(35.14%和55.1%)(P < 0.05),好氧预处理黄贮油菜秸秆饲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为0.54%,显著高于常规黄贮油菜秸秆饲料(0.35%)(P < 0.05),好氧预处理有助于提高油菜秸秆黄贮饲料品质。对油菜秸秆结构进行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好氧预处理后的油菜秸秆相比原样表面出现塌陷,并且细胞壁有褶皱和破损,出现孔洞,比表面积增加|红外光谱图显示,好氧预处理明显降低了油菜秸秆羟基峰强度,但并未改变芳香族骨架振动吸收峰|X-射线衍射显示,好氧预处理明显降低了油菜秸秆在15 ~ 20°和22.5°处的纤维素结晶衍射峰。油菜秸秆结构表征说明,好氧预处理并未降解木质纤维素,但通过破坏油菜秸秆纤维的内部结构促进了后续厌氧发酵,进而提高油菜秸秆黄贮品质。结果表明,本研究提供的好氧预处理黄贮技术在不增加总体处理时间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油菜秸秆黄贮品质。 [关键词] 好氧预处理|油菜秸秆|黄贮|饲料品质|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清水县秸秆饲料化利用情况的调研,分析了清水县种植业和饲草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发放秸秆饲料化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这次秸秆饲料化利用评估工作进行论证,发现秸秆饲料化利用对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全省玉米秸秆的饲料化利用程度,促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合理利用,本文就甘肃省农区玉米秸秆的饲料化利用方式进行探讨,提出了玉米秸秆优化设计模式,为最大限度的增加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湘云  刘利珍 《中国饲料》2022,1(12):126-129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不仅能避免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变废为宝,解决反刍动物粗饲料缺乏问题。为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作要求,各地出台了一系列秸秆饲料化的补贴政策。为便于分析,本文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优势入手,强调补贴政策的必要性,并根据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提出了优化建议,力求全面推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进程,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秸秆资源具有重要的饲料价值,该文以酒泉市秸秆饲料化利用为切入点,探究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前景,为酒泉市构建生态循环农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推进粮改饲,加快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草食畜牧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本文通过阐述平凉市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生产实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3.
按照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临夏州结合实际,开展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本文通过对临夏州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玉米秸秆饲料化在壮大畜牧业、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优势及潜力,进而提出临夏州加快推进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的思路、方向和关键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查阅我国农业秸秆资源现状、广东省甜玉米秸秆资源现状、甜玉米秸秆的营养结构特点和制约甜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难题等相关文献,对开发与利用甜玉米秸秆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由于农业废弃的秸秆具有产量多、收集成本低、饲料化程度高等特点,在现代畜牧业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笔者还对甜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方面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每年生产大量的玉米秸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玉米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玉米秸秆的饲料化利用,在实现饲料化过程中需要对玉米秸秆进行加工处理,使之能够达到动物的饲用标准。本文将对我国目前玉米秸秆饲料加工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新疆棉秸秆资源丰富,开展饲料化利用有利于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本文介绍了新疆棉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棉秸秆饲料化利用价值分析及技术路线探讨,最后提出新疆棉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高、分布广的特点,分析了秸秆饲料化利用的优势,并针对农作物秸秆在饲料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对策,为减少秸秆焚烧、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益和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在草食家畜养殖中作为饲料利用。但秸秆存在粗蛋白含量少、适口性差、木质素含量高等缺点,需要采取饲料化技术处理,才能提高其营养价值。本文主要介绍秸秆氨化技术及注意事项,为秸秆变废为宝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万寿菊秸秆大量闲置造成秸秆资源浪费,同时也是人居环境整治中农业面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对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开展万寿菊秸秆加工调制、饲喂方法等一系列对比试验,探索出适合肉羊养殖的饲料化利用技术,全面推广使用,如果将万寿菊秸秆资源在养殖业中广泛利用,逐步探索建立“万寿菊-饲料-肉羊饲养-有机肥-万寿菊”的良性循环模式,实现万寿菊和草牧业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和养殖户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草牧业高质量追赶发展和万寿菊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人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对万寿菊秸秆在养殖业中利用价值、秸秆调制加工和饲喂技术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适宜适合肉羊养殖的万寿菊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山丹县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水平;加大项目支持,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加强技术指导,培训科技人才;扶持龙头企业进行秸秆精深加工等提高山丹县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