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琳 《山东畜牧兽医》2012,33(5):103-104
1流行特点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鸭疫巴氏杆菌。该病是危害养鸭业重要的一种疾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少见发病,冬春阴冷潮湿天气尤甚。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通过皮肤伤口感染而发病。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1鸭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1流行病学在自然情况下,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4周龄鸭最易感。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该病无明显季节性,四  相似文献   

3.
1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1流行病学在自然情况下,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4周龄鸭最易感。在感染的鸭群中,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死亡率高低不等,低的5%、高的可达80%。本病无明显季节性,春冬季节多发,主要经呼吸道或破损皮肤感染。  相似文献   

4.
1997年4月以来,我县香泉、张集、历阳、姥桥、西埠、沈巷及周边地区的鸭群中先后流行着一种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发生纤维素性渗出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鸭群一旦感染此病,其群体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达46.3%和43.8%,给养鸭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现根据临床实践,将此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及发病特点  通过对就诊病鸭的调查,发现1~8周龄的鸭易感,其中以2~5周龄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最小发病日龄为12日龄,最大的为35日龄。在…  相似文献   

5.
何更田 《北方牧业》2003,(19):18-18
<正>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性炎病为特征。对养鸭业危害严重,是规模化内养鸭场重点防治的疫病之一。一、发病情况本病主要以2~3周龄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发病。近一段时间此病在我地呈流行趋势,个别鸭群的感染率、死亡率高的可达80%死上。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较多,本病主要经呼  相似文献   

6.
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四川省绵阳市种鸭场陈方斌雏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在自然增况下,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发生此病较少。在污染鸭群中,感染率可...  相似文献   

7.
番鸭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7年3月份以来,我市共有5户专业户的番鸭场相继感染传染性浆膜炎,总发病5000多只,死亡3460余只,死亡率达到69.2%。经我们确诊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1 流行特点和临诊症状 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1周龄以内和7~8周龄以上的鸭发病较少。常见鸭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李氏杆菌RA又名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鸭的传染病,该病呈急性败血症或慢性过程,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特征。1~8周龄雏鸭易感染,恶劣环境条件可诱发此病,死亡率最高可达75%。慢性经过的鸭主要表现脑膜炎症状,生长缓慢成僵鸭,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下面谈谈此病的诊断与防治。1流行特点易感性:1~8周龄的鸭易感,其中以2~5周龄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最小发病日龄为12日龄,最大的为35日龄。在污染鸭群中,感染率很高,而…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潍坊养鸭业迅速发展,鸭浆膜炎也已悄然成为困扰养殖户、影响养鸭业发展的隐形杀手。鸭传染性浆膜炎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1周龄以下或8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或皮肤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10.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养鸭业最重要细菌性疾病,本文简述鸭传染性浆膜炎病原学特性、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发病原因,旨在找出针对性防控措施,防控此病,减少损失。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引起心脏、肝脏浆膜上纤维素性渗出,而取名为鸭传染性浆膜炎。近两年由于药物限制使用,本病的流行开始上升,发病率高,死亡率大,给养鸭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探讨本病流行特点及原因,寻求有效的防控措施来控制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分离鉴定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败血病,新鸭病和鸭疫综合症,曾因误认为由巴氏杆菌引起而误称为鸭疫巴氏杆菌病[1]。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雏鸭,雏火鸡等多种禽类,1~8周龄的雏禽易感,1周龄以内的雏禽因有母源抗体而很少发病,种鸭及成年鸭不易感[2]本病最早出现于美国纽约长岛。1982年我国首次报道了本病在北京地区的流行,随后我国不少省区陆续报道了该病的发生。由于鸭传染性浆膜炎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  相似文献   

12.
一、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关节炎及麻痹.主要感染1~8周龄的鸭,尤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  相似文献   

13.
随着潍坊养鸭业迅速发展,鸭浆膜炎也已悄然成为困扰养殖户、影响养鸭业发展的隐形杀手。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其中1~8周龄鸭,尤其是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或皮肤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14.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害鸭只健康生长的传染病,在养鸭生产过程中常见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如不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办法,必然给养鸭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鸭户应对此病高度重视,做好预防,对发病鸭群早诊断、早治疗,以免造成重大损失。1 鸭传染性浆膜炎概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李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可引起患病鸭只表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病理变化。2~8周龄雏鸭易感,发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潍坊养鸭业迅速发展,鸭浆膜炎也已悄然成为困扰养殖户、影响养鸭业发展的隐形杀手。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其中1~8周龄鸭,尤其是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或皮肤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16.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旧名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的一种疾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少见发病,冬春阴冷潮湿天气尤甚。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通过皮肤伤口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侵害1-8周龄的鸭,2—3周龄易感,一年四季均发,尤以秋末,冬春为甚。它的危害性在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此病一旦发生较难控制,死亡最高可达80%,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笔者长期从事临床兽医工作,根据近10余年的统计,鸭传染性浆膜炎为本地区多发病、常见病,现将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小鸭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多表现为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角弓反张,以"三炎"(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特征,是对养鸭业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流行特点鸭疫里氏杆菌主要感染2~8周龄小鸭,其中2~4周龄雏鸭最易感,成年鸭和1周龄以内的鸭不发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破损的皮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以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 1~ 8周龄的鸭都易感,尤以 2~ 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 1周龄以内鸭极少有发病的。据调查,我县的肉鸭 (包括番鸭 )发病普遍,本病在感染鸭群中感染率很高,可达 90%以上,死亡率高达 50%~ 80%,是当前我县最主要的疫病之一。 1预防试验 1 1试验鸭   在白溪和毛竹下等地选择有传染性浆膜炎发病的养鸭户,以群为单位,随机分组,每组 10只。 1 2试验药品   2.5%蒽诺沙星, 2%环丙沙星, 5%强力霉素, 20%氯霉素。 1 3试验方法 1 3 1方法…  相似文献   

2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的接触传染性疾病。该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等。主要侵害1~8周龄的幼鸭,尤以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常引起大批幼鸭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