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施钾肥对人参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追施钾肥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钾素追施水平可以促进人参植株的生长,有利于植株器官的建成,使得茎高增加、茎粗增大、叶片肥大,同时也有利于根部性状的改善,增强了养分吸收能力,"源足、库大",提高了人参产量。本试验条件下,以人参追施钾肥量150g∕㎡水平产量最高,达到2.82kg∕㎡,同时它也是最佳钾肥经济用量,此水平钾素效率较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
在旱育抛秧条件下,对钾肥的施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水稻产量具有相关性,施用钾肥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每公顷施用150kgK2O,其中20%基施,80%追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在早育抛秧条件下,对钾肥的施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水稻产量具有相关性,施用钾肥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每公顷施用150kgKwO,其中20%基施,80%追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新型人参复混肥在人参栽培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人参复混肥不同剂量在3年生人参上追施,增产幅度明显,并且提高人参的抗病能力和保苗率。特别是每帘用量为2kg和3kg,生长1年增产幅度为17.2%和20.8%,地下锈病率分别减少24.6%、27.4%。  相似文献   

5.
据我县1982年十七个点试验结果,土壤速效钾在100PPM以下的棉田,每亩施钾10~33斤,能显著地提高棉花产量。如追施钾肥的皮棉单产199.1斤比不施钾肥单产157.3斤增产26.6%。每斤钾肥增产皮棉1.91斤。经济效益最少也比投资大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钾肥不同追施时期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了钾肥三种不同的追施时期下,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移栽后35~50 d追施钾肥,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及品质的改善;且以移栽后50 d的施用效果最好,打顶后7 d,烤烟的最大叶SPAD值和叶面积最高,根系体积最大,产量达到2135.0~2415.0 kg/hm~2,产值达53 588.5~61 824.0元/hm~2。  相似文献   

7.
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钾方式对春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钾作基肥施用、1/2钾在拔节期追施的处理产量两年均最高,且肥料回收利用率提高1.7~10.3个百分点,玉米的干物质量和钾素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表现最好。施钾可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钾肥分次施用比一次性基施的产量有所提高。钾肥追施次数过多、追施时期过晚对玉米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均不显著,且不利于玉米营养体中的钾素向子粒转运。综合考虑玉米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和钾素吸收利用等因素,1/2钾作基肥、1/2钾在拔节期作追肥为最佳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黄应 《江西棉花》2002,24(4):29-29
生物钾肥是用钾菌株经过发酵制成液体肥料 ,适当加入吸收附拌和即制成固体生物钾肥。生物钾肥具有解钾溶磷的功能 ,具有保钾功能 ,能减少化学钾肥流失带来的环境污染 ,同时降低了农业成本。可以改良土壤 ,而且土壤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均提高。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使棉花红叶茎枯病、水稻赤枯病降低 5 0 %左右。生物钾肥的用量 :一般液体菌剂用量以 10~ 12 0毫升为宜 ,固体菌肥每亩拌种量以 5 0 0克为宜。基肥、追肥使用量扩大一倍。一、使用方法①基肥 :每亩用液体生物钾肥 2 5 0毫升 ,作基肥时可以于土杂肥、饼肥、有机复合肥等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青海省浅山地区重要的粮菜兼用型作物,素有“洋芋半年粮”之说,以往在夺取高产方面以更新更换品种为提高单产的主要手段。由于该地区农民群众习惯上只重视氮、磷肥施用,却不重视钾肥施用,为此,根据外地许多马铃薯追施钾肥能提高产量的经验,结合我省浅山地区实际,研究了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追施钾肥的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现蕾初期追施钾肥增产效果最佳。“l试验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品种为高原8号,钾肥为氯化钾。试验地设在我省汉中县海子沟乡顾家岭村,海拔2560m,年均温为3.ZC,土壤为栗钙土,PHS.1,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
麦套夏玉米高产栽培优化措施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彩霞 《玉米科学》1999,7(3):045-048
在前几年单项试验的基础上,1995~1996年从品种、密度、肥料等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探讨,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建立麦套玉米产量与密度、氮肥用量、氮肥追施时期、磷肥用量、钾肥用量综合措施的数学模型。筛选高产、低耗优化栽培方案。模型寻优选择:产量大于7500kg/hm2,利润大于6750元/hm2,优化方案农艺措施:选用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72375~73875株/hm2,平均为73125株左右。氮肥施用量555~705kg/hm2,1/3氮肥追施时间以出苗后6~8d追施,磷肥703.5~759kg/hm2,钾肥87.0~130.5kg/hm2。  相似文献   

11.
《江西棉花》2010,32(3):42-42
1重施花铃肥花铃肥一般分2—3次施入。第1次在见花时施入,第2次在见花后10-13天施入。每次可追施速效氮肥(尿素)150~225kg/hm2,钾肥75~150kg/hm2,对一些枯、黄萎病或因缺钾引起的红叶茎枯病等经常发生的田块,要多施钾肥,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第3次在7月底以前追施氮肥(尿素)75kg/hm2为宜,施用期不宜过晚,过晚或施量过大容易引起棉花的贪青晚熟。  相似文献   

12.
追施氮肥对小偃22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给小偃22及其同类型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施肥依据,以小偃22为材料,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单施或同时追施不同量的氮肥,研究了追施氮肥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主要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追施氮肥均对小偃22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追施氮肥处理的平均单产比对照提高11.3%.追施氮肥对产量的效应与追施氮肥时期和追施氮肥量有关.拔节期追施氮肥增产幅度比孕穗期高2~4个百分点.以拔节期37.5 kg/ha与孕穗期75 kg/ha增产幅度最大,比对照增产15.4%.追施氮肥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成穗数和穗粒数两个方面,成穗数平均比对照提高11.5%,以孕穗期追施氮肥对成穗数影响最为明显;穗粒数平均比对照提高6.9%.追施氮肥可明显促进主茎节间的生长,节间总长比对照增加7%,追肥处理对不同部位节间的影响与追施氮肥时期和追施氮肥量有关.追施氮肥可使单株成穗数比对照提高11.4%.追施氮肥对功能叶面积的影响与叶位和蘖位及追施氮肥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灌溉定额150 mm、总施K2O 80 kg/hm2条件下,2019、2020通过对5个处理按照不同生育时期进行不同分配比例施肥,研究不同方式施肥对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产量和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分次施用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钾肥全部基施处理,以K4处理(钾肥30%基肥、25%拔节追肥、40%大喇叭口追肥、5%抽雄追肥)产量最高。2019、2020两年产量相比全部基施处理高5.3%和5.6%。对于钾素的吸收,植物吸钾的高峰期为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其次为拔节-大喇叭口期,两年分别达121.1、119.35 kg/hm2。K4处理的钾肥利用率、钾肥偏生产力和钾肥农学效率均为最高,钾肥利用率达49.04%、50.71%,明显提高玉米钾素利用效率。将钾肥基施与追施相结合,相比于全部基施和全部追施,能提高玉米对钾肥的吸收与利用,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试验表明,在褐土、潮土棉区施用钾肥均能取得显著增产效果。棉花施钾肥具有抗旱、抗病、抗早衰、减少蕾铃脱落和提高品质、产量的作用。在中等肥力潮土棉田施钾肥75~300kg·hm(-2),其增产率为6.9%~18.7%,褐土棉田增产率为13.7%~28.7%,增产幅度最大的为施钾肥300kg·hm(-2)的小区。  相似文献   

15.
生物菌肥对人参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睿  黄陇 《人参研究》2009,21(1):38-40
文以一年生人参为材料,研究三种生物菌肥不同剂量配比改良农田土壤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生物菌肥配用可提高人参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其中,可提高根重5%-17%,提高总皂苷含量6%-12.1%。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用量生物菌肥、人参专用肥对西洋参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菌肥和人参专用肥,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由集安市人参研究所生产的无残毒、多种元素多效人参专用肥。这2种肥能促进人参、西洋参生长、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产量、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育时期追施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李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克山161606)1前言在马铃薯施用钾肥的研究上,以往的研究者对钾肥施作底肥研究较多,而钾肥用于马铃薯的追肥研究报道却不多见。本文研究了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追施钾肥的效果,以找出...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追施对夏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卓越 《大豆科技》2011,(5):13-17
氮肥和磷钾肥追施试验表明:适量的氮磷钾肥后移不仅能提高产量,且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增产幅度和效益的顺序为:氮肥后移>磷肥后移>钾肥后移。氮肥后移适宜比例为50%左右,宜初花期一次追施或初花期、鼓粒期二次追施;30%以上的磷钾肥可后移至初花期追施。生产上应提倡氮肥后移;在基施磷钾肥不足时,还应追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追施硝酸钾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二年试验 ,研究了追施硝酸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块茎大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证明 ,追施钾肥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及块茎大小 ,提高了生育后期叶片的光合强度和叶绿素含量 ,延缓了衰老速度 ,延长了生育期。不同时期追施硝酸钾的效果不同 ,以现蕾初期追施硝酸钾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以2个菜用大豆为材料,在正常氮磷肥基础上,设置4个水平钾肥施用量作为种肥,并分别在大豆开花期和结荚期喷施30 kg·hm-2 K2SO4,研究了钾肥对菜用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作种肥能显著增加生殖生长期菜用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2个品种叶绿素总含量均在钾肥施用量120 kg·hm-2时最高.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在盛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中科毛豆1号叶绿素总含量分别增加9.1%、22.7%和13.0%,品系121分别增加33.3%、17.4%和13.0%.钾肥施用量120 kg·hm-2时,结荚期叶绿素a含量明显增加,并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比值.叶面喷施K2SO4能显著提高菜用大豆叶绿素总量.相同种肥水平下,叶喷钾肥总体上明显增加开花期和结荚期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但对鼓粒期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