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当鸡群感染发病后,淋巴细胞大量损失,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抵抗力降低,极易继发其他疾病。特别是在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易继发住白细胞原虫病,造成大批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耿金华,蔺月英,孙兴文(山东平原县畜牧站)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潜伏期短、传播快、病程短、发病率高,使机体免疫能力降低,产生严重...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分布范围广,发病率高,尤其对鸡、火鸡的危害大。鸡群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以后,可以导致鸡群发病,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会引起死亡。同时,法氏囊也是机体的重要中枢免疫器官,发病后会损伤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和治疗成本。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容易引起变异,其诊断和防控非常困难。文章根据当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情况,详细阐述了该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以期降低发病率,减少该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3~12周龄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原主要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一法氏囊,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导致感染鸡对其他致病因子的感染性增加和对其他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的下降。该病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疫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甚至导致免疫失败从而引起继发和并发其它疾病(如鸡大肠杆菌病、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7,(4):762-767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多见于雏鸡,感染雏鸡常见免疫器官萎缩,法氏囊损伤并诱导机体严重的免疫抑制,致使被感染鸡易受2次感染或免疫失败,给禽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首先简要分析了传染性法氏囊病不同毒株基因组序列间的同源性与进化性关系,并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编码序列的microRNA靶位点进行了预测,其次探讨了microRNA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之间的调控关系,最后对microRNA在传染性法氏囊病防制中的可能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调控机制和防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3~6周龄的鸡发病,还可导致感染鸡产生免疫抑制,致使机体免疫应答降低和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增高,造成更大的损失。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病毒的抗原变异及血清不同亚型的存在等  相似文献   

7.
《兽药市场指南》2007,(10):14-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养鸡业的一大杀手。其危害不仅在于法氏囊病毒感染禽体后的高死亡率。更在于一旦受到该病毒感染。则易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受创.使整体免疫力直线下降.而且极易造成新城疫、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的继发和并发感染。因此.传染性法氏囊病又被称为“禽类艾滋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可以导致易感鸡死亡外,还可以引起鸡群免疫抑制。在临床上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鸡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其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能使机体产生免疫抑制,严重影响新城疫病的免疫,甚至造成免疫失败,从而导致该病的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非典型新城疫病对目前养禽业危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于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而发生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是损害机体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该病既会影响增重,使淘汰率提高,并且容易发生死亡,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由于法氏囊受损而引起免疫抑制,使其更容易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鸡球虫等病原,导致免疫接种新城疫疫苗、马立克疫苗等后的免疫应答减弱或者完全丧失。现概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以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不仅感染鸡死亡,而且能破坏法氏囊引起免疫抑制或免疫机能降低,致使其他的传染病疫苗接种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并容易感染其他的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4~6周龄最易感。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本病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相似文献   

12.
《广东饲料》2021,30(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雏鸡感染该病后,出现腹泻,排出白色黏稠样稀便或水样稀便,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机体出现免疫机能障碍,干扰鸡群疫苗的免疫效果,严重威胁养鸡业健康发展,养鸡场务必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12周龄以后法氏囊退化的鸡只发生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是由卡氏白细胞虫引起的一种细胞内寄生性原虫病。病禽主要表现为严重贫血、精神沉郁、共济失调、咯血等症状。菏泽市郊某镇连续3年均在8~10月份发生鸡卡氏住白细  相似文献   

15.
鸡卡氏白细胞原虫(Leucocyfogoon cauueeyi)最早由Mathis和Leger(1909~1910)在越南的鸡内发现而定名,以后有Kuppusamy(1936)和Biswa及NaiK(1958)报告于印尼、印度、马来亚、泰国和越南,Lee(1958)和AKiba(1961)报告在日本等国家。该病在我国分布于台湾、广东、北京、陕西、河南、广西、湖南、上海、四川和云南等十多个省市,在地方性流行时,致使大批幼鸡急性发病死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影响养鸡业的顺利发展。1982~1986年调查贵州省30个县市,在黔南自治州的独山县的鸡体内检  相似文献   

16.
方远穆 《畜牧与兽医》1993,25(4):183-185
<正> 传梁性法氏囊病(IBD)是目前危害我们养鸡事业的严重疾病之一,由于感染鸡可发生免疫抑制的免疫缺陷,故引起养鸡业的高度重视。本文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及免疫程序加以探讨。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谈谈鸡的免疫系统与法氏囊病毒。1 鸡的免疫系统鸡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包括:胸腺、法氏囊、骨髓。外周淋巴组织包括:哈氏腺、脾、盲肠、扁桃  相似文献   

17.
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又名鸡出血性病,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Leucoc ytoZoon cauller yi),寄生于鸡体组织及血液细胞内引起的以内脏器官组织及肌肉组织广泛性出血为特征的疾病,外观症状表现为鸡冠、肉髯、肌肉苍白、咯血。近年,贵州省某鸡场在罗曼产蛋鸡群中发生该病,现将诊断和防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例鸡法氏囊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病,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本病往往突然暴发,传播迅速,发病率高达80%~100%,死亡率可高达70%,死亡曲线呈尖峰式.本病常与大肠杆菌病、新城疫、鸡支原体病混合感染.本病在许多地区发生与流行,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疫病.近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干扰素治疗鸡法氏囊病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卡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禽类血液和内脏器官组织而引起的以下痢、贫血为主要特征的原虫病 ,也叫鸡出血性病、鸡白冠病 ,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是蚊虫叮咬经过血液传染。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7、8、9、1 0月份是该病的流行季节。1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体温升高 ,流涎、下痢、粪便绿色或黄绿色 ,贫血 ,鸡冠和肉垂苍白 ,有的鸡两翅或两腿瘫痪 ,颈部伏地 ,活动困难等。2 剖检变化全身性皮下出血 ,肌肉尤其是胸部肌肉、腿部肌肉、心肌上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各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胸部肌肉、腿部肌肉及…  相似文献   

20.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一种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多种住白细胞原虫寄生在鸡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与红细胞中引起的急性血孢子原虫病。该病经蚋、库蠓等血吸虫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对幼雏危害严重,死亡率高,发病病程短。病鸡以鸡冠颜色苍白和内脏实质器官与肌肉组织大范围出血为特征,造成鸡体贫血,因此该病又称“白冠病”。成年鸡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的仅表现出产蛋减少,多为隐性感染的带虫鸡。该病除鸡容易感染外,鸭、鹅、火鸡和雀等也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