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杂交朱顶红鳞茎不定芽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杂交朱顶红鳞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配方,以提高杂交朱顶红组培扩繁系数。[方法]以杂交朱顶红鳞茎为外植体,探讨不定芽诱导的最佳部位、最佳激素浓度,并比较不同品种的杂交朱顶红对不定芽产生的影响。[结果]朱顶红鳞茎诱导不定芽最适部位为鳞茎下部,苹果诱导频率为87.12%,杂交后代18号诱导频率为31.55%;不定芽发生最适培养基为MS+TDZ0.5mg/L+NAA0.1而g/L,无论是诱导频率还是每外植体诱导不定芽数均为最高,苹果诱导频率为100.0%,杂交后代18号诱导频率为70.1%;不同品种不定芽分化差异较大,杂交后代比国外引进品种更难诱导不定芽。[结论]为朱顶红的种球国产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几个杂交朱顶红品种不定芽诱导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品种的杂交朱顶红(Hippeastmn vittatum)鳞茎切块为外植体,接种于添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最适于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 4.0mg/L BA 2.0mg/L NAA 2.0g/L活性炭,其诱导频率达83.3%;有活性炭的处理效果明显好于没有活性炭的处理,1/2MS培养基的诱导频率略高于MS培养基;就品种而言,品种“奇妙的丁香”诱导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郁金香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郁金香品种红色印象(Red Impression)叶、花茎、鳞片及腋芽等器官为外植体,在8种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鳞片外植体直接诱导小鳞茎或不定芽的频率最高,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2.0 mg/L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诱导率为8.7%.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2 mg/L能诱导出小鳞茎,诱导率为4.3%.腋芽诱导的鳞茎、叶和花茎则未能诱导出小鳞茎或不定芽.  相似文献   

4.
以湖州百合鳞茎和珠芽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外植体、光照和温度对不定芽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鳞茎和珠芽在MS+NAA 0.2 mg.L-1+6-BA 1.2mg.L-1培养基中不定芽发生最多。就不同外植体而言,外层的鳞茎和珠芽作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效果最好;而同一鳞茎片从基部自下而上不定芽的诱导数量逐渐减少;光照强度过强或者在黑暗条件下均不利于鳞茎和珠芽不定芽的诱导。随着低温预处理时间的增长,外植体更容易诱导出不定芽。  相似文献   

5.
朱顶红组培苗小鳞茎切割诱导新植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肋朱顶红和荷兰进口的双龙朱顶红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个品种小鳞茎的再切割诱导率、不同切割方式对繁殖系数的影响以及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的筛选。结果表明:双龙和白肋2个朱顶红品种的无菌苗小鳞茎均具有再切割诱导出芽的能力,而其叶片未能诱导出芽,其中白肋品种的诱导率高于双龙的;朱顶红小鳞茎最佳的切割方式为带鳞茎盘的纵向切分,双龙和白肋品种纵向切分的繁殖系数分别是横向切分的11和6.1倍;双龙和白肋2个朱顶红品种的小鳞茎再切割最佳激素浓度配比为MS+6-BA 2.0 mg/L+NAA 1.0 mg/L,繁殖系数分别为1.04和1.26。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朱顶红不定芽诱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为重点,探索激素对朱顶红不定芽的诱导,并有效防止了外植体褐变问题。结果表明:朱顶红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3±2℃,光照17H/D,光照强度2800lx左右,pH为5.6~5.8。朱顶红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以MS+NAA0.1mg/L+BA2.0mg/L+AC1.0mg/L为好。  相似文献   

7.
以荷兰进口大花朱顶红品种"美丽参半"(HalfHalf)盆栽植株为材料,对幼嫩的子房和小花梗进行体外培养,建立了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试验于2014年2月份采集刚刚抽薹而花苞尚未打开时的花蕾作为外植体。简化了表面消毒程序:在超净台中将包裹着外苞片的花蕾先用70%乙醇浸泡10min,然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即可。先去除外苞片,然后在无菌滤纸上用手术刀将小花梗和子房切片,厚度约1 mm,平放于诱导培养基上进行黑暗培养,温度25±1℃。在TDZ(0.25、0.5、1.0或2.0mg·L-1)+2,4-D1.0mg·L-1系列培养基上的比较试验后,结果表明:小花梗不定芽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1TDZ+1.0mg·L-12,4-D+30g·L-1蔗糖,p H5.8;子房不定芽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1.0mg·L-1TDZ+1.0mg·L-12,4-D+30g·L-1蔗糖,p H5.8。培养过程中,小花梗和子房的外表面陆续形成突状物,8周后形成不定芽,不定芽诱导率均达100%。为降低生长调节剂对试管鳞茎生根的影响,将带有不定芽的外植体转移至MS+蔗糖30g·L-1+琼脂8.0g·L-1(p H6.0)培养基上培养,温度25±1℃,光照强度54μmol·m-2·s-1,光周期为光照14h/黑暗10h。8周后,每个小花梗外植体平均可形成11.0个小鳞茎,每个子房外植体平均可形成9.3个小鳞茎。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小鳞茎淀粉粒分布和形态特征;同时利用组织切片(苏木精和碘-碘化钾复染)对不同层次的小鳞茎淀粉分布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粉粒集中分布于鳞茎外层细胞,内层细胞较少;成熟淀粉粒呈圆球形,直径约25μm,表面较光滑。本研究为朱顶红种球生产提供支持,并为其鳞茎膨大机理(鳞茎和叶片的"库"和"源"功能)研究提供离体模型。  相似文献   

8.
大蒜花苞具有很强的不定芽增生潜力,是不定芽体系快繁的理想外植体。在MS NAA1 mg/L KT5 mg/L培养基上,早苔2号蒜花苞的繁殖系数为19.2,晚熟品种的繁殖系数更高。低温能促进试管鳞茎的发生,花苞4℃预处理10d后,82.9%的不定芽都形成试管鳞茎。由大蒜花苞诱导不定芽的发生,然后诱导试管鳞茎的形成,这是一种适于大蒜快繁的新型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东方百合品种明星无菌叶为材料建立快繁体系,为其种球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花器官培养获得的无菌小鳞片及叶片为材料,以添加不同浓度6-BA、2,4-D的MS培养基诱导不定芽及小鳞茎产生;以不同浓度的蔗糖诱导小鳞茎的膨大及根的产生;以珍珠岩、草炭、蛭石的混合基质作为小鳞茎移栽基质。【结果】用6-BA诱导无菌小鳞片产生不定芽时以1.5 mg/L为宜,诱导率为75.0%;用2,4-D诱导无菌叶片产生小鳞茎时以2.0 mg/L为宜,诱导率为91.7%;添加70.0 g/L蔗糖的MS培养基适宜小鳞茎膨大及根的产生;带小鳞茎及根的组培苗在珍珠岩∶草炭∶蛭石=1∶1∶1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最高,达100.0%。【结论】东方百合品种明星可利用无菌叶片建立无性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东方百合品种明星无菌叶为材料建立快繁体系,为其种球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花器官培养获得的无菌小鳞片及叶片为材料,以添加不同浓度6-BA、2,4-D的MS培养基诱导不定芽及小鳞茎产生;以不同浓度的蔗糖诱导小鳞茎的膨大及根的产生;以珍珠岩、草炭、蛭石的混合基质作为小鳞茎移栽基质。【结果】用6-BA诱导无菌小鳞片产生不定芽时以1.5 mg/L为宜,诱导率为75.0%;用2,4-D诱导无菌叶片产生小鳞茎时以2.0mg/L为宜,诱导率为91.7%;添加70.0 g/L蔗糖的MS培养基适宜小鳞茎膨大及根的产生;带小鳞茎及根的组培苗在珍珠岩:草炭:蛭石=1:1:1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最高,达100.0%。【结论】东方百合品种明星可利用无菌叶片建立无性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