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草鱼肠炎病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山乔  徐莉 《当代农业》2011,(18):45-45
一、症状 病鱼肛门外突红肿.肚子膨大.腹腔积水.轻压腹部.从肛门流出淡黄色液体。解剖鱼体,发现肝脏微发白,肠壁血管充血,粘膜脱落,拎起鱼肠,则一节一节断裂,肠内无食物。另外,胸鳍基部、腹部、眼眶周围等部位充血。综合诊断:主要为细菌性肠炎.并发出血病和赤皮病。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症状:草鱼常见病有:①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常会并发。症状:体表局部出血,鳍基部充血,鳞片易脱落,鳃部黏液增多,并附着污物,鳃丝肿胀,腹部膨大,鱼肛门充血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或脓血流出。②出血病,体表、肌肉或内脏器官出现斑点片状出血,严重时肌肉全部发红,鳃出血或苍白色,肠道无食物、充血、糜烂。  相似文献   

3.
<正>1.查鱼体体表。一般经验,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则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呈印章状  相似文献   

4.
一、鱼苗阶段常见疾病 1.肠炎病:病鱼腹部膨大,腹部两侧有红斑,有“柱鳍”现象,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肛门红肿外突,鱼体变黑,离群独游。剖检可见腹腔积水,肠道充血发炎,后肠尤甚,肠黏膜脱落。  相似文献   

5.
林可栋 《农家致富》2006,(21):42-43
一、细菌性肠炎 1.外观症状发病后食欲明显下降.严重时绝食病鳗活力较差.部分鳗离群独游,池水面见粪便漂浮。鳗鱼腹部略肿,肛门突出发红.肛门有黄色脓汁样物流出,气味恶臭。  相似文献   

6.
一、常见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1.检查鱼体体表。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则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呈印章状则为打印病。  相似文献   

7.
鳗鲡又称河鳗、风鳝、白鳝,是降河入海的洄游性鱼类,其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如下。一、赤鳍病1.症状 病鳗于池边缓游,胸鳍充血发炎,继而肛门红肿,腹部皮肤具点状出血,有时下鄂亦具出血点,常伴有臀鳍充血症状。此外,经常可见肝脏淤血呈斑纹和胃充血发红。病情发展下去,还可  相似文献   

8.
刘天 《农家致富》2004,(13):44-44
1.细菌性肠炎 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黏液流出。肠道发炎,呈浅红色,充满血脓。病鱼离群靠岸独游,活动迟缓,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9.
夏季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肠炎病。病鱼鱼体发黑、离群独游、腹部胀大有红斑,肛门外突红肿,肠道充血发红。防治方法:①每667m~2用韭菜2.5kg,切碎加食盐200g,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②每1kg 鱼每天用大蒜头(捣烂)10~30g或大蒜素0.02g、食盐2g,拌人饲料中配制成药饵,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5天;③呋喃唑酮(痢特灵),每1kg 鱼每天用25~75mg,拌料投喂,连用10~15  相似文献   

10.
黄鳝常见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一)肠炎病1、症状肛门红肿,鳃部出血,头部发黑并伸出水面呼吸,口腔有充血现象,腹部出现红斑。4~7月份流行,传染性强,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2、防治(1)发病季节每10~15天用漂白粉1克/立方米水体泼洒。(2)每50公斤鳝种用5克磺胺噻唑拌饵投喂,6天1疗程。(3)每50公斤鳝用5克  相似文献   

11.
成训妍 《新农村》2008,(7):24-24
病鱼身体两侧肌肉、鳍基部,特别是臀鳍基部充血,剥开充血皮肤,肌肉呈点状充血,全身肌肉呈深红色,为出血病;体表局部发炎充血,鳞片脱落,鳍条末端腐烂,鳍条开裂,为赤皮病;肛门红肿、发炎、充血,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圆形或椭圆形红斑,为打印病;部分鳞片及胸鳍基部发炎红肿,  相似文献   

12.
(一)运动性气单胞菌病 1、症状有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两种。肠炎型主要表现为肛门红肿,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可见肠道无血却发红。体表溃烂型表现为病鱼体表呈斑块状溃烂,并可遍及全身,体表充血,鳞片脱落,肌肉外露,呈红色斑块状病灶,严重时溃烂成洞穴状,因此又称溃疡病、溃烂病。  相似文献   

13.
一、病毒类肠道疾病肠炎病 危害对象:草鱼、青鱼。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肛门红肿,严重时鳍调基部充血,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发炎,呈红色或紫红色。防治方法:(1)鱼种放养前,用10&#215;10^-6浓度的漂白粉浸浴。(2)流行季节每隔半月用1&#215;10^-6浓度的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或投喂磺胺作药饵。  相似文献   

14.
1赤皮病赤皮病又称赤皮瘟、擦皮瘟。此病大多是因鳝的皮肤在捕捞或运输时受伤,细菌侵入皮肤所引起的,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期。病鳝体表发炎充血,尤以腹部和两侧最明显,食欲下降,活动减少,严重时毛细血管破裂,全身发红,粘液脱落,肛门红肿渐发紫,发病后短期内死亡。防治方法:(1)捕捞、运输、放养操作细致,尽量避免鱼体受伤。(2)放养前每立方米水化  相似文献   

15.
薛晖 《农家致富》2009,(17):44-44
2.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主要危害草、青鱼.鲤、鳙鱼也有发生。病鱼头、背部乌黑.腹部肿胀无弹性,有点状或块状红斑.肛门外突红肿.轻压腹部有米黄色浓状粘液从肛门流出,特别腥臭,失去食欲.缓慢独游水面。  相似文献   

16.
朱虹 《当代农业》2010,(15):47-47
一、病毒类肠道疾病肠炎病 危害对象:草鱼、青鱼。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肛门红肿,严重时鳍条基部充血,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发炎,呈红色或紫红色。防治方法:(1)鱼种放养前,用10×10-6浓度的漂白粉液浸浴。(2)流行季节每隔半月用1×10-6浓度的漂白粉全池泼洒1次。(3)大蒜治疗。大蒜按每250公斤鱼种投为250克的用量,拌入饵料,连喂3~6天。  相似文献   

17.
一、病原和症状 该病的病原体为肠形点状气单胞菌.也为条件致病菌。当水体环境恶化、投喂变质饲料或不正常投饲时易引起此病。病鱼一般腹部膨大且有红斑.肛门红肿.轻压腹部即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剖解肠道内无食物.有淡黄色黏液。  相似文献   

18.
<正>一是查鱼体体表。一般经验,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则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呈印章状则为打印病;体表生有棉絮状的白色物则为  相似文献   

19.
康翟 《农家顾问》2007,(7):48-48
1.肠炎病患肠炎后,病鳅厌食、离群、腹部有红斑,鱼体发黑,肛门红肿,初期排出白色线状粘液,解剖后可见肠道发炎充血。防治方法:忌喂腐败变质的饲料,注意保持水质清洁。饲料  相似文献   

20.
稚鳖粘液性肠炎病的主要眼观病变是病鳖肛门排出粘液块,组织病理变化主要为肠腺分泌亢进,肠上皮细胞脱落,肠壁充血,肝脏脂肪变性,脾脏炎性细胞浸润,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水泡变性,肺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变。电镜下观察,发现随着病程的延续肠道的病变相应地加重,主要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