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地黄瓜主要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保护地黄瓜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相关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早期单株产量,单株结瓜数和早期单株结瓜数间接选择单株产量的效率大于直接对单株产量选择的效率;早期单株结瓜数和早期单株产量对单株产量的遗传变异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2.
苦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6个苦瓜母本材料和4个父本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4个组合,分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肉厚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达极显著水平,其余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雌花开花期、雌花率、瓜长、单瓜重、单株结瓜数、前期产量和总产量主要由加性基因控制;雌花开花期、雌花率、单株结瓜数、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在亲本选育时这些性状宜早代选择.6号、12-C、24-B、8号和99号多数一般配合力较高,是理想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3.
春大棚黄瓜主要产量性状遗传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用遗传方差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从群体中估计遗传型方差、环境方差、表现型方差、遗传变异系数gcv以及遗传力h2五个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春大棚黄瓜全生育期单株产量、总产量、标准瓜长的遗传力较强,均超过70%以上,发病率的遗传力最低为15.76%,变异系数最大为27.26%。因此,在春大棚黄瓜育种中选育单株产量高、瓜条长、抗病力强的品种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苦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份苦瓜种质材料的1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雌花节位、雌花率、雌花开花期和单株结瓜数与前期产量极显著相关,单株结瓜数、前期产量、雌花率、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开花期与总产量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早熟因子、果实因子、生长势因子和瓜长因子)对变异的贡献率达79.77%。为苦瓜亲本的性状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选育适合广西种植的红薯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25份广西红薯育成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育成红薯品种农艺性状间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育种选择潜力,变异系数表现为分枝数最大蔓长单株结薯数单薯重单株产量干物率食味评分;农艺性状间表型相关大于遗传相关,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正向直接作用,可作为红薯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广西红薯育成品种优良基因型表现为单株结薯数和分枝数较多,单薯重适量,蔓长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春苦瓜产量与其主要表型性状间的关系,为耐低温弱光苦瓜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早春种植的10个苦瓜杂交组合的第1雌花节位、有效雄花节位、40节内雌花率、瓜长、横径、肉厚、单瓜重、单株结瓜数、采收期、前期产量及小区总产量等11项主要表型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分析其与产量间的相互影响规律,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瓜长、单瓜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4y=0.87,r7y=0.75)(P0.01,下同),前期产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10y=0.69)(P0.05),第1雌花节位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1y=-0.80)。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前期产量、瓜长、第1雌花节位、单株结瓜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0676、1.0007、-0.8137和0.7909。10个苦瓜组合关联度大小依次为:KG-5KG-7KG-1KG-2KG-9KG-4KG-10KG-8KG-3KG-6。【结论】早春苦瓜品种选育应注重瓜长、前期产量、第1雌花节位的选择,同时兼顾其他性状的协调;KG-5可作早春栽培苦瓜优良品种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24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杂交组合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瓜把和瓜肚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价值;单株产量与单瓜重量(r=0.66~(**))、蔓长(r=0.56~(**))、单株结瓜数(r=0.53~(**))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长度(r=0.47~*)、叶片面积(r=0.46~*)和第一雌花节位(r=0.43~*)呈显著正相关,与瓜把(r=-0.22)呈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瓜重量、单株结瓜数、果实横径、第一雌花节位、瓜把、节间长度的直接效应对南瓜单株产量有正向作用,蔓长、叶片面积、果实纵径、瓜肚、肉厚对南瓜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向作用。因此,在丰产育种时,要协调好各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单瓜重量对产量的影响为主,蔓长与单株结瓜数为辅。  相似文献   

8.
以印度南瓜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印度南瓜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单瓜量和单株结瓜数。因此,在南瓜丰产育种中,应以单瓜重和单株结瓜数作为主要选择指标,同时,还应注意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377份不同生育期的大豆品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选育新品种时,若以全生育期、荚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进行选择可望获得早熟、高产新品种;若以荚长、荚宽进行间接选择可望获得大粒新品种。(2)不同生育期类型各品种间产量构成因素均达极显著水平,早熟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的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3)早熟品种的茎粗、全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大;中熟品种的株高、结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晚熟品种荚长、荚宽、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4)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遗传力较低,而遗传进度较高;百粒重、单株产量的遗传力较高,遗传进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4种温光管理方式,研究苗期不同温光条件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A(日平均温度16℃,日平均光照强度504μmol.m-2.s-1)、B(日平均温度19℃,日平均光照强度385μmol.m-2.s-1)、C(日平均温度19℃,日平均光照强度504μmol.m-2.s-1)、D(日平均温度16℃,日平均光照强度385μmol.m-2.s-1)中处理C黄瓜产量、单瓜重、果长、果粗、果皮厚度、瓜把长最大;处理C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最高;单株结瓜数、单株分支数最小;其中单瓜重、瓜把长、单株结瓜数、单株分枝数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新一代杂交黄瓜品种华黄2号为材料,研究了总产量与其他12个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系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采瓜数、平均单瓜重、坐果率、早期产量等性状与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早期产量与早期采瓜数等性状呈显著正相关;第1朵雌花节位与总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总产量主要受采瓜数与平均单瓜重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津优35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劈接法、顶插法、双断根嫁接法3种不同嫁接方式对黄瓜成活率、单株结瓜数、腰瓜长、畸形瓜率、单瓜重和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苗在畸形瓜率、结瓜数、腰瓜长、单瓜重、单产方面优势明显,其中以双断根嫁接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黑龙江省籽用南瓜优良种质资源,对22份籽用南瓜资源的47个性状进行变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籽用南瓜资源17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中,以叶裂片数的变异系数最大,高达229.03%,其次为叶柄粗、主茎长、单瓜种子数、叶柄长、百粒重、单株结瓜数和瓜纵径。种子百粒重与种子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72,种子百粒重与瓜纵径的相关系数也达0.59,百粒重与种子周缘、种子宽度、种喙形状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40。  相似文献   

14.
以15个锥栗主栽农家品种为材料,通过3 a的调查,研究了生长与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农家品种间性状变异丰富,平均变异系数为23.84%;梢长和单株产量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6.57%、35.65%;不同农家品种间地径存在显著差异( P≤0.05),树高、梢长、单株结苞数、总苞重、坚果单粒重、出籽率以及单株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单株产量与单株结苞数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855,单株产量与树高、冠幅、坚果单粒重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458、0493、0.401;各性状值标准化后排名靠前的3个农家品种为处暑红、乌榛、红仔榛,可为锥栗杂交育种和遗传作图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普通丝瓜品种江蔬1号的父、母本为试材,分析了柱头活力与结瓜率的关系,不同授粉方式与结瓜率、单瓜种子数、千粒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雌花开花当天授粉的结瓜率为80%,第二天授粉的结瓜率为40%,第三天授粉的结瓜率仅为10%。随着每朵雌花授粉量的递减或柱头授粉面积的递减,均表现出结瓜率和单瓜种子数递减而千粒重递增的趋势,但处理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单株连续授粉雌花朵数的增加,结瓜率、单瓜种子数和千粒重随之下降,但单株结瓜数及单株种子产量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以揭阳翠绿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整蔓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其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整蔓对主蔓、侧蔓、单株的生长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增加单瓜重,降低畸形瓜率,改善黄瓜品质;整蔓后,主蔓生长粗壮,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结瓜数均增加,产量上升,而侧蔓与单株的叶片数、叶面积、结瓜数均减少,产量下降;综合来看,以留主蔓整蔓方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品种甘薯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关系,发掘甘薯品种资源生产潜能,筛选适宜江西种植的甘薯品种,为甘薯育种农艺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20年种植于南昌市南昌县28个地方甘薯品种资源,对其9个主要农艺性状作变异性、相关性、聚类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甘薯9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14.7%~65.0%,其中单株产量变异系数最大,为65.0%.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关联,单株产量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基部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节间长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28个品种在欧式距离7.5处划分为4类,其中第Ⅱ类群包含8份种质,具有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单株结薯数多、产量潜力较大的特点;第Ⅳ类群仅有社岗红薯,该品种茎粗、基部分枝数多、产量高.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排序为单株结薯数>基部分枝数>茎直径>大薯率>主蔓长>干物率>中薯率>节间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社岗红薯、铁石口菜薯和辛岭红心薯在加权关联度排序中居前3,综合表现优良,为适宜江西甘薯生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印度南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印度南瓜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表明,影响印度南瓜产量的主要阅览室因素是单瓜量和单株结瓜数。因此,在南瓜丰产育咱中,应以单瓜重和吉瓜数作为主要选择指,同时,还应注意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9.
北方甘薯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4个甘薯品种(系)的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在相关性分析中,鲜薯产量与干率、淀粉率和病情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大中薯率显著正相关,与小薯率显著负相关。薯干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呈显著正相关。淀粉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和淀粉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在关联度分析中,单株茎叶重、大中薯率、单株结薯数、结薯集中性、茎粗和整齐度对鲜薯产量的关联度较高。茎粗、大中薯率、蔓长、单株结薯数、淀粉率和干率对薯干产量的关联度较高。而淀粉率、干率、蔓长、茎粗、单株茎叶重和单株结薯数对淀粉产量的关联度较高。因此,北方甘薯在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方面,应该选择茎基部粗、蔓长较短、分枝数较少、薯块大小均匀、数量适中和大中薯率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高产绿豆品种选育中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依据,以2015~2016年河北省绿豆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数据素材,分别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7个绿豆品种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变异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56%~13.60%,其中,单株荚数变异系数最大,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6.86%。在高产绿豆品种选育中,首先应注重对单株荚数的选育,然后再综合考虑其他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