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培育健壮马铃薯试管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马铃薯茎尖锐毒和试管苗繁殖过程中发现,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细弱,茎叶嫩黄与带有高效浓度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及几种主要马铃薯病毒有关。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酶联夹心法检测筛选出无病毒的试管苗作为试材,排除类病毒和病毒侵染的干扰,以提高培养基中营养元素含量作为培育健壮试管苗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2倍MS液体培养处理的试管苗生长茁壮,浓绿,加速了干物质累积,使继代培养周期3-4周缩短为2-3周  相似文献   

2.
NASH技术和R-PAGE技术在马铃薯类病毒检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往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R- PAGE)和核酸斑点杂交技术 (NASH)是检测马铃薯块茎类病毒(PSTVd)的主要技术 ,利用这两种方法 ,进行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类病毒检测。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得到了相似的检测结果。通过试验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灵敏度、操作性、检测量等方面的优缺点和可行性。NASH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和异地取样。而 R- PAGE可区分类病毒的强弱系 ,对试验条件和技术条件要求低于 NASH方法  相似文献   

3.
西吉县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与应用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吉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从1998年起,经过8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技术、病毒及类病毒检测技术、试管苗切断扩繁技术、扦插快繁生产原原种技术和脱毒薯4年4级繁殖生产等5大技术体系,园区年生产马铃薯脱毒试管苗300万株,生产原原种1000万粒,年生产原种3000 t、一级种30000 t,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1989~1992年经高温预热处理——微芽茎尖嫁接获得30个柑桔优良单株的79株茎尖嫁接试管苗.有10个单株的18株茎尖苗经指示植物、电镜及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证明不带裂皮病、碎叶病、衰退病和黄龙病,确定为无毒茎尖苗.另有10个单株的23株茎尖苗已初步检测不带上述各种病害.电镜检测20个单株母本树中,有10个观察到衰退病毒,4个观察到碎叶病毒,分别为供检单株的50%和20%.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的25个单株母本树中,有8个带有裂皮类病毒,占供检单株的32%.指示植物嫩枝嫁接或边劈可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筛选出了适宜于马铃薯试管苗工厂化繁育的、制备方便的、成本低廉的简化培养基,并在试管苗扩繁、脱毒苗开放切繁、微型薯原原种工厂化生产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解决了马铃薯微型原原种工厂化生产过程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脱毒马铃薯试管薯生产效率,本文开展了试管苗处理方法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新试管薯生产工艺方法,简化了试管薯生产流程,为脱毒马铃薯微型试管薯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一、马铃薯品种的选择和脱毒及试管苗的快繁选取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抗逆性强的马铃薯优良单株,经过茎尖剥离和热处理的方式脱去植株中的病毒,通过对病毒的检测(病毒、类病毒、品种性状)确定并选出无毒的核心种苗,并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对无毒母苗进行快繁。1.选择优良单株。在无检疫性病害、无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地块,选择长势好、抗病性强、产量高,块茎形状好的真实品种。2.茎尖脱毒。块茎打破休眠,催芽,选取芽进行剥离,茎尖剥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病毒和类病毒在马铃薯试管苗不同部位的积累规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DAS-ELISA两种方法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 PSTVd)、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 PLRV)和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 PVS)在马铃薯试管苗基部和顶端继代培养5代(继5代)后的含量。结果表明:PSTVd,PLRV和PVS在马铃薯试管苗常规组织培养过程中是逐代传递的,其在马铃薯试管苗顶端和基部的积累规律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分别供试的7个品系中,存在PSTVd顶端积累和基部积累效应的各3个品系,存在PLRV顶端积累和基部积累效应的分别为4个和2个品系,存在PVS顶端积累和基部积累效应的分别为3个和2个品系,其中PSTVd的顶端积累效应最强为基部的4倍;同一马铃薯品系的顶端和基部对不同病毒和类病毒的积累趋势相对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定量检测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无菌条件下切取毒源马铃薯茎尖于MS培养基中培养,当毒源试管苗长至10 cm时切取单节段扩繁。通过免疫电镜法、电镜负染法和DAS-ELISA法鉴定,筛选出4管纯毒源材料。筛选出的试管苗毒源经18个月保存病毒仍存在,将毒源试管苗移至花盆中栽培,试验管苗表现出马铃薯病毒A(PVA)侵染症状,用毒源马铃薯汁液接种的指示植物也表现典型PVA症状,说明毒源试管苗保存的PVA具有侵染力。用试管苗保存马铃薯病毒,可提高毒源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脱毒马铃薯病毒检测及带毒情况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指示植物和酶联免疫检测法对四川省,近两年来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和网室原种带病毒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均表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带毒率在51%左右,网室原种也不同程度带有病毒。规范检测方法,制定有关规程是提高种薯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无性繁殖的作物,大田中易受病毒侵染,病毒在体内经过几代的积累可使品种品质下降、种性退化。目前,马铃薯脱毒薯繁育采用最普遍的方法是利用茎尖脱毒培育出的试管苗生产脱毒种薯。此项技术在解决种薯退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此,我们对影响马铃薯试管苗及微型种薯诱导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为建立马铃薯繁育体系及转化抗病、品质改良基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组培脱毒技术是当今当高科技农业生物新技术,国外研究表明:马铃薯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受病毒侵染,由于病毒在马铃薯体内不断积累,造成产量递减。解决马铃薯体内病毒的关键是根据病毒在体内分布不均的情况,采取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经严格病毒鉴定获得无毒苗,尔后切段繁殖,生产出推广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利用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获得脱毒苗以及脱毒苗鉴定的方法,本实验以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为培养对象,通过外源激素分化愈伤组织形成组培苗,并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对病毒进行鉴定。实验中将本地小黄皮马铃薯品种的芽通过显微镜切下0.2~0.3 mm的茎尖,在基本培养基(MS)+0.5 mg·L-1 6-苄基腺嘌呤(6-BA)+0.1或0.5 mg·L-1萘乙酸(NAA)培养基中进行试管苗分化培养,当分化出的试管苗培养到苗长5~10 cm时,转接到MA+6-BA 0.15 mg·L-1+NAA 0.2 mg·L-1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然后采用qRT-PCR的方法对小黄皮马铃薯试管苗进行病毒检测,实验表明,在试管苗中未检测出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H病毒(potato virus H,PVH)和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等,大田种植的脱毒试管苗形成试管薯后,其产量和品质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研究为马铃薯...  相似文献   

14.
榆林是我国马铃薯五大优生区之一。马铃薯病毒可直接导致其种性退化、产量和质量大幅度降低。.马铃薯脱毒主要是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去马铃薯PVS、PVY、PVS、PLRV和PSTV等病毒、类病毒。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的技术要点有培养基的配置、块茎的选择、钝化和催芽处理、.茎尖剥离、接种,培育出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假植到网室,缓苗后进行移栽用于大田生产。通过科学化管理,可生产出脱毒种署用于推广,这样可以提高优良品种特性,提高种薯产量和质量,有效延长马铃薯品种服务生产的年限。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高效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地蛋,原产南美洲,是粮、菜、饲及工业原料兼用的农作物。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易感染病毒.并逐年积累致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种性退化。我国于70年代用茎尖组织培养方法得到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并成功地获得脱毒复壮的马铃薯,开始了脱毒种薯的生产和推广。脱毒种薯的增产效果极其显著,一般增产30%以上.甚  相似文献   

16.
研究首先从5种培养基中筛选出最合适的培养基,即N2培养基,具有制备方便、成本低的优点,适宜于规模化应用;进一步研究了N2培养基对试管苗继代培养以及对不同品种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了马铃薯微型原种组培快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是N2:N1 吲哚乙酸(IAA,5mg/1000ml)和奈乙酸(NAA,3mg/1000ml)。  相似文献   

17.
植物组培脱毒作为一种现代生物技术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研究表明: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受病毒侵染及其在薯块内不断积累。解决马铃薯体内病毒的关键是利用病毒在体内分布不均的情况,采取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经严格病毒鉴定获得脱毒苗,然后切段繁殖,生产出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甘薯主要病毒种类及脱毒种薯生产程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甘薯主要病毒种类及脱毒种薯生产程序杨永嘉,邢继英,邬景禹(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221000)近年来,我国对甘薯病毒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通过茎尖组织培养产生的试管苗,由于脱除了病毒,可以大幅度提高薯块产量和改善品质,一般增产幅度达20~50%,干率...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茎尖剥离与试管苗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菌环境下对马铃薯茎尖进行剥离,并分步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在25℃±2℃的温度、10001x~40001x的光照条件下培养,并经病毒鉴定后可生产出健康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对试管苗进一步切段繁殖,可生产大量的脱毒苗。  相似文献   

20.
选用高质量的脱毒种薯用于大田生产及保持脱毒微型薯种性不退化是提高马铃薯产量水平最简捷、快速的有效途径。试管薯能够取代常规试管苗直接用于繁殖。同时,利用阳畦提前播种微型薯,使马铃薯微型薯的生长期避开蚜虫发生期,并且利用纱网覆盖防虫,对保持微型薯的优良种性有良好的作用。通过茎尖苗的脱毒培养,对脱毒苗的继代繁殖,转入暗培养诱导试管薯,在温室、网室种植繁育原原种,保存种性,极大地提高了脱毒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