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浙凤甜2号甜玉米为试材,以华珍和超甜3号为对照品种,研究了春季露地不同播种时间对其生育特性、鲜穗产量、植株性状及穗部性状的影响,明确其春季适宜的播种期和收获期。结果表明:4月5日前提前播种对收获期提前影响不大;4月15日~5月5日播种的,收获期相应推迟。各品种平均产量随播期延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月5日以前播种有遇到冷空气及持续阴雨天而造成烂种的风险,在4月5日左右视天气情况适时早播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超甜玉米鲜穗产量和含糖量的配合力及遗传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个鲜穗产量和含糖量表现差异显著的超甜玉米自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Griffing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了其配合力和遗传特性。结果表明,T3,T9,T17和T244个亲本的鲜穗产量和含糖量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有望组成高产和高含糖量的超甜玉米新组合;超甜玉米鲜穗产量的狭义遗传力较低,为17.83%,由非等位基因互作效应引起,且显性基因起主要作用,控制鲜穗产量的显性基因至少有4对;含糖量的遗传效应主要由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组成,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更重要,狭义遗传力为53.0%,控制含糖量的基因至少有3对。  相似文献   

3.
甜玉米新品种金甜5868是以自育系T31为母本、T32为父本经选育而成的鲜食玉米单交种。2014—2016年参加甘肃省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3 a 15点(次)鲜穗平均折合产量为13 437.5 kg/hm~2,较对照减产2.47%。2017年参加甘肃省鲜食甜玉米生产试验,鲜穗平均折合产量为14 680.0 kg/hm~2,较对照品种超甜603增产0.52%。从出苗到采收需≥10℃活动积温1 900℃左右,在甘肃平均采收期92 d。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为67~94 g/kg,还原糖含量为6.0~6.6 g/kg,总糖含量≥100 g/kg。高感禾谷镰孢穗腐病、丝黑穗病,中抗瘤黑粉病,抗倒折倒伏性好。适宜在甘肃鲜食甜玉米种植区和与该种植区条件相同的北方鲜食甜玉米种植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8年南方(东南)鲜食甜玉米组(桂林点)13个甜玉米参试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穗位高>行粒数>穗粗>穗行数>出苗—采收天数>穗长>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株高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秃尖长对鲜穗产量影响最小。试验结果为桂林地区选育出优质高产甜玉米品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9个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品种以授粉后不同时间采收果穗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进行测定,及对籽粒3个面的果皮厚度采用显微测微法进行测量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品种籽粒的3个面的果皮厚度在授粉后灌浆期间均出现相对独立的变化趋势,同时不同品种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在授粉后18~22 d出现了最大值,结合两者分析,春季播种的不同熟期超甜玉米适宜采摘期不同,早熟的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18天左右,中熟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20天左右,迟熟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22天左右。  相似文献   

6.
普甜玉米种子收获期与发芽率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3个普甜玉米高代稳定自交系[甜5、1636M(G)和南-1]和2个杂交组合[甜5×1636M(G)]F1、(南-1×甜5)F1为材料,研究普甜玉米种子不同收获期与发芽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发芽率最高的收获期及其有效积温分别为普甜玉米自交系种子于授粉后的25~30d,授粉到收获有效积温为427.4~528℃;杂交组合F1代种子于授粉后30~35d,授粉到收获有效积温为528~620℃.  相似文献   

7.
甜玉米产量及相关农艺因素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甜玉米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方法]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甜玉米鲜穗产量与14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甜玉米的鲜穗产量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控制的,农艺性状中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穗粗>穗行数>生育期>鲜百粒重>空秆率>秃尖>株高>黑粉病率>行粒数>穗长>穗位>鲜出籽率>倒伏倒折率>双穗率.[结论]为了更好的提高甜玉米育种效率,应着重对与产量关联度大的生育期、穗粗、穗行数、鲜百粒重、空秆率等性状的选择,进而选育高产甜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科学》2020,(4):34-36
[目的]探索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玉溪市优质高产甜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甜玉米11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株高、全株叶片数、穗粗、生育期、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百粒重。其中,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及穗行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而百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甜玉米育种中,应注重对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及穗行数的选择,以提高鲜食甜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早熟水果型超甜玉米新特玉5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特玉5号是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早熟水果型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性好,春播生育期(出苗至籽粒成熟,下同)100~105 d,鲜穗采收期84.5 d,复播生育期85~90 d,鲜穗采收期74.5 d.丰产性好,平均鲜穗产量943.32~1 203.7 kg/667 m2.营养品质好,鲜籽粒粗蛋白含量13.12;,粗脂肪5.7;;甜度高,可溶性总糖含量40.73;,蔗糖35.43;.甜脆可口,可生食,皮薄渣少,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南北疆春播、复播两茬种植,所需≥10℃有效积温2 000℃.  相似文献   

10.
甜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06—2014年甜玉米区域试验的47个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穗长行粒数穗粗穗位高千粒鲜质量穗行数,其中株高、穗长和行粒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应综合考虑对株高、穗长、行粒数的选择,使玉米株高适中、果穗较长、行粒数较多,从而提高鲜穗产量。  相似文献   

11.
大棚黄瓜上烟粉虱成虫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棚烟粉虱成虫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的聚集强度随密度的上升而下降;成虫始终处于聚集-扩散-再聚集-再扩散的动态过程之中.烟粉虱成虫在黄瓜植株上部充分展开的幼嫩叶片上数量最大;烟粉虱在大棚黄瓜上呈指数增长,其模型为Nt=2.5642e0.532t,(r=0.9858**).应用最优分割法将烟粉虱成虫动态划分为3个时期,分别为建立期、发展期和暴发期,在种群建立期对烟粉虱实施控制可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实验室内培养杨树烂皮病菌金黄壳囊孢菌菌株CC1,确定了其孢子萌发有一定的物候期,产孢规律与自然条件下杨树烂皮病的发病季节一致,其菌丝生长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菌株CC1的生长最适温度30℃,最适pH值为5~6,最适碳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蛋白胨。最适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蔗糖20g,酵母膏2g,蛋白胨2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1.5g,维生素B1100mg,琼脂20g,水1000mL。对菌株CC1进行ITS序列的测定,结果显示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907bp,GenBank登录号为EF101159,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确认了试验菌株CC1为Cytospora chrysosperma。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黑龙江省大葱的最佳育苗期是3月20日,最佳定植期是5月20日-31日;定植期比育苗期对大葱产量影响大;不同定植期对大葱的质量(葱白长度)亦有显著影响,以5月20日为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绿豆生育期性状遗传特性,以早熟材料‘VC2917’为母本(P1),晚熟材料‘鹦哥绿’为父本(P2),构建的包括261个株系的RIL群体为材料,在4个生境条件下对群体的开花期和成熟期进行调查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生境下,母本和父本的开花期均值分别为53.8 d和41.0 d,群体的开花期平均为47.4 d,最大值为61.8 d,最小值为35.3 d;两亲本成熟期均值分别为83.1 d和56.3 d,群体内成熟期平均为72.3 d,最大值为90.0 d,最小值为48.8 d;群体的开花期和成熟期均呈正态分布且两个亲本和群体的开花期和成熟期差异显著;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55和0.954。以上结果表明,绿豆开花期和成熟期是一个受主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北平图书馆参考工作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平图书馆史料,全面梳理了民国时期北平图书馆参考组(科)业务发展历程,服务对象的变化,以及为党政军服务的最早记录咨询、典型服务案例,馆员出版论著及发表文章,全面展现这一时期北平图书馆参考工作取得的成果,更正学者提出的抗战期间北平图书馆参考工作中断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对21只初生至90日龄内蒙古细毛羊哺乳期羔羊进行了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比较屠宰试验,目的是确定蛋白质的需要量,试验结果,内蒙古细毛羊哺乳期羔羊粗蛋白质需要量(CPR):Ⅰ期,初生~23日龄全哺乳期,CPR(克/日/只)=0.24W 0.72W~(0.75)W 294.50W~(-0.0621)×LWG 5.53;Ⅱ期,24~90日龄补饲期,CPR(克/日/只)=0.31W 1.55W~(0.855) 381.10W~(-0.0621)×LWG 7.17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成熟期的余甘果实主要成分的变化情况,提出了余甘果汁的最适加工期为每年的11月至翌年2月初。余甘果脯的最适加工时间是2月以后果实熟透的季节。  相似文献   

18.
以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核心技术品种豫豆25号为材料,从3月31日至7月30日每逢10播种一期,共13个播期。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大豆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较大,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而缩短,构成产量的各因素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从而产量也随之降低。产量以4月10日播期最高,为4170.0kg/hm2,以7月20日播期最低,为1870.0kg/hm2。平均日积累量则以正常播期6月10日最高,为32.26kg/(hm2·d)。  相似文献   

19.
阿克苏市4个枣品种物候特性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不同枣品种在干旱绿洲灌溉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为不同时期栽培管理措施和科学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阿克苏市主栽的灰枣、骏枣、赞皇大枣和冬枣的主要物候特性进行定期定株观测、记载和对比分析.[结果](1)从萌芽至果实成熟,历时天数最长的是赞皇大枣(164d),最短的是骏枣(156 d);(2)各品种的同一物候期相差2~3d,灰枣的盛花期较其它品种延长10 d左右;(3)果实发育时间最长的为赞皇枣(115 d),最短的为灰枣(107d);(4)6月上、中旬至7月中、下旬是枣树落花、落果高峰期,平均落花率达55.81;,其中落花最高为赞皇大枣(64.28;),最低为灰枣(50.00;),两者相差近15;;平均落果率为85.93;,最高为赞皇大枣(94.12;),最低为灰枣(77.78;);(5)冬枣、骏枣和赞皇大枣盛花期时气温是23~24℃,灰枣在25℃;结果期所需气温大致相同,达到25℃即可.[结论]4个枣品种的萌芽期、开花期、果实发育期和落花落果率存在差异,确定不同品种最佳适生栽培区时应考虑品种间的物候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同一品种番茄不同发育期及贮藏期果实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和不同番茄品种在同一时期果实表型性状的差异性.[方法]试验选取6种番茄品种,采用新型便携式表型分析工具KeyBox,对不同品种番茄果实在不同发育期及采后贮藏期表型性状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试验表明,6种番茄品种在不同发育期及采后贮藏期表型性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紧密度、粗糙度及硬度3个方面.不论任何番茄品种,转色期果实硬度均小于其他时期,且与大部分时期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相关性分析发现,硬度与紧密度、粗糙度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0.810、0.720).通过对同一时期不同番茄品种表型性状分析发现,青果期番茄品种HL108在圆度、延伸度、偏心距等方面与其他品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时期各品种之间几乎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可为番茄育种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也为人们在选择番茄品种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