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带有不同白粉病病斑面积比例的腰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白粉病侵染程度的腰果种子发芽率及其幼苗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白粉病病斑面积比例为100%的腰果种子,其发芽率及其幼苗叶片数、直径、株高、叶长、叶宽总体上均显著低于病斑面积比例小于100%的处理;病斑面积比例在50%~99%之间的腰果种子与病斑面积比例小于50%的种子相比,前者幼苗直径显著低于后者,发芽率及其幼苗株高、叶长、叶宽之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建议在选择腰果种子用于育苗时,选择白粉病病斑面积比例低于50%的种子,以确保种子发芽率及幼苗质量.受白粉病侵染的腰果种子发芽率与其幼苗生长指标之间显著正相关,发芽率高的种子,其幼苗生长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
小麦种子包衣技术增产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包衣能有效提高种子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防治病虫害,包衣与未包衣孤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两种种衣剂包衣分别比对照增产11.40%和8.82%,是值得推广的上麦种衣剂。  相似文献   

3.
龙棕是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仅分布于云南滇中高原的部分地区。本文报道了龙棕种子繁殖的研究结果:1、种子的贮藏以室温湿沙贮藏为好,种子发芽率达70%;2、种子萌发温度以18~25℃为最适,此时发芽率达70%,发芽时间需150d左右;3、经处理的种子可提早15d左右发芽;4、光照对龙棕幼苗生长影响较大,在60%~70%的荫蔽条件下其幼苗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体对华山松种子的诱变效果,为利用等离子体诱变进行植物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用150、180、210、240、270及300W6种功率等离子体对华山松种子进行诱变处理,以不进行诱变处理作对照,测定诱变后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幼苗生长180 d后,观察幼苗苗高、地径和幼苗生长变异系数,分析等离子体对华山松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80、210、240W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华山松种子发芽率分别达70.67%、74.67%和72.00%,与对照(57.33%)的差异显著(P<0.05,下同);幼苗苗高分别为8.90、8.32和8.20 cm,与对照(7.83 cm)的差异显著;幼苗地径以210W处理最粗(1.88 mm),与对照(1.62 mm)、300W处理(1.50 mm)差异显著.270、300 W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华山松种子发芽率分别为47.33%和28.67%,分别比对照低10.00和28.66个的百分点;幼苗苗高分别为7.11和7.14 cm,明显低于对照;300W处理的幼苗地径粗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300 W处理幼苗苗高和地径粗的诱变系数最高,分别为28.43%和24.67%.[结论]270 W以下等离子体能促进华山松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利用300 W低温等离子体诱使华山松幼苗苗高和径粗发生变异的系数较高,便于进行华山松的良种选育.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破除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inn.)种子硬实的方法、提高望江南种子发芽率,通过浓硫酸浸种、热水浸种和干燥3种不同方式处理其种子.研究结果表明,浓硫酸处理能显著促进望江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别是质量分数98%浓硫酸浸种30min,种子硬实率降为0.0%,发芽率达到79.00%、发芽势为76.00%、发芽指数为99.17,活力指数为9.04,分别是对照组的1.25、1.23、1.51和1.91倍;子叶长、子叶宽和幼苗生物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热水浸种和干燥处理对降低望江南种子硬实率和提高种子发芽率未见明显效果,但一定程度上促进幼苗生长.热水和干燥处理温度过高会抑制望江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6.
分别运用温度控制、播种深度控制及随机抽样调查法对约书亚树(Yucca brevifolia)种子萌发、播种及幼苗生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恒温处理可以大大提高约书亚树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平均发芽率为95%;覆土0.5 cm的种子出苗快且整齐,出苗率达66%;不同大小的约书亚树幼苗,其生长速度有一定差异,尤...  相似文献   

7.
以0.10%-0.50%的羧甲基壳聚糖处理玉米种子,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实生苗株高,并表现与浓度有关。萌发种子胚乳的α-淀粉酶活性、α淀粉酶同工酶及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能加速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淀粉的水解,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养分,有利于幼苗生长,说明羧甲基壳聚糖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理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早熟葡萄种子培养和胚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果表明:果实成熟前一周取样的种子培养后胚长1560μm,成熟期及成熟后一周取样的仅为953μm及830μm。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在2—20%范围内浓度越低,效果越好。胚培养时培养基由加入GA,IA-A及IAA+KT均能促进胚的萌发,但对幼苗的生长有不同影响,在添加GA的培养基上幼苗生长正常。种子培养过程中胚不能自然萌发,种子培养后再结合胚培养可使胚萌发率达73.2%,不经种子培养而直接进行胚培养的,胚萌发率仅为5.6%。  相似文献   

9.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木瓜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处理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种子,结果表明,GA3、IAA、NAA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50ms/L的GA3处理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3.7%,发芽势最强达82.3%,种子活力指数为245.26%;100mg/L的NAA对幼苗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LAA浸种处理能矮化番木瓜植株,并能促进根系的生长,易获得壮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绿木霉T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促生活性,探究其促生效果的广谱性和稳定性,以谷子、藜麦、小麦、白菜、番茄、辣椒、西葫芦、南瓜8种作物种子和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植物—微生物挥发物密封共培养法研究绿木霉T5的VOCs对8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绿木霉T5的VOCs对8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VOCs处理后能显著提高谷子、藜麦、白菜、番茄、辣椒、西葫芦种子的发芽率,其中,西葫芦种子发芽率提高最明显,发芽促生率达17.9%;VOCs对白菜种子的根长促生率达71.6%,对辣椒种子的芽长促生率达53.7%。VOCs处理12 d后,VOCs对藜麦幼苗地上部的促生率达54.2%;对南瓜幼苗地下部的促生效果最好,幼苗根长达到120.2 mm,促生率为69.4%。VOCs对白菜幼苗鲜质量促生率达42.2%,对西葫芦幼苗干质量促生率达81.8%。综上可知,绿木霉T5对多种禾谷类、蔬菜类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较强的促生效果,是具有广谱促生效果的活性潜力菌株,可作为后续生防菌株筛选与活性代谢产物研究的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
多年生宿根花卉芙蓉葵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芙蓉葵在滨海盐渍地播种育苗和重盐碱地园林绿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分别以芙蓉葵种子、幼苗和1 a生越冬根为试材,在人工模拟盐胁迫强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 NaCl溶液处理对芙蓉葵种子发芽期和苗期耐盐性,以及越冬根萌生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盐度胁迫会促进芙蓉葵种子萌发,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延长,发芽率和萌发初期生长均受到抑制,且抑制程度均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盐度>0.6%后会显著抑制种子萌发,但每天给予12 h光照可以显著提高发芽率;盐胁迫会抑制芙蓉葵幼苗生长,且抑制作用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不影响其正常形态性状的最高盐胁迫浓度为0.6%,当盐胁迫浓度超过该阈值后,会使芙蓉葵幼苗的观赏价值明显降低;芙蓉葵越冬根发芽期的耐盐能力较强,盐度>1.2%后成活率显著下降。根据生理指标测定和幼苗外观形态观测结果,推断芙蓉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耐盐阈值是0.6%,越冬根正常萌发的耐盐阈值是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种子破皮处理、不同温度浸种以及不同的土壤对比,对南五味子进行了种子育苗观察及苗木的早期生长测量。[结果]南五味子育苗萌发率最高的基质为黑色田园土,其萌发率可达60%,其平均生长速度为0.34 cm/d。种子破皮处理有助于提高萌发率,其萌发率可提高1.36倍。20℃水温浸泡20 min后的南五味子种子萌发率最高,可达76.67%。[结论]南五味子可采用种子破皮和20℃水温浸泡20 min,并采用黑色田园土作为基质来进行育苗,能提高其萌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解决苏打型盐碱稻作区水稻在育秧阶段受盐碱危害而导致的种子发芽势低、发芽不齐、芽尖枯黄、弯曲,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难题。[方法]用具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菌株处理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的碱胁迫下进行水稻种子的萌发实验和幼苗的生长试验,测定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水稻幼苗的根长、苗高及不定根数。[结果]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用菌株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显著地提高,在碱浓度为1.25%时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均超过40%,发芽率在80%以上;同时,该处理也有效地拓宽了水稻幼苗在碱胁迫下生存的生态幅,在1.25%的碳酸钠浓度下,水稻种子能萌发并继续生长,而此浓度下未用菌株处理的水稻种子却不能萌发;在各浓度的碱胁迫下,水稻处理组的幼苗根长、苗长和不定根的数目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结论]具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能够有效地解决水稻种子在盐碱胁迫下萌发及其幼苗生长阶段所受到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研究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深度的沙埋和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埋深度对沙蒿的种子萌发率、休眠率、幼苗出土率及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没有沙土覆盖时沙蒿种子即可萌发;0.5~5 cm的浅层沙埋下,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最高,休眠率最低;沙埋深度>5 cm 时,沙蒿的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生物量随沙埋深度增加显著降低,而休眠率却显著升高;沙埋深度为12 cm时,种子不出苗,幼苗也不能存活。种子大小对沙蒿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幼苗存活率及休眠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幼苗生物量大小具有显著影响,在0~12 cm的沙埋深度中,除5 cm和7 cm深度下中粒种子和小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深度处理时,大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同一沙埋深度下中粒种子萌发的幼苗生物量,后者又显著高于小粒种子萌发幼苗的生物量,因此研究认为,沙蒿种子最适宜沙埋深度为 1~ 3 cm的浅层沙埋。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烟草漂浮育苗单粒播种的可行性,选用烤烟‘云烟87’催芽包衣种,设计试验方案T1压穴、播种、盖种一体化手工播种器;T2为压穴、播种、盖种分离式手工播种器;CK为自动播种机。手工播种器播种时1 穴仅播种1 粒,播种机播种时周边行播2 粒,其余孔穴播1 粒。实验数据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统计各处理的出苗率、双苗率、多苗率以及大十字期间苗、补苗用工量和用工成本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播种机播种的出苗率仅为85.9%,双苗率和多苗率分别达到32.4%、13.4%,且每盘增加了间苗、补苗费0.8 元。播种器单粒播种的出苗率均在90%以上,在气温较低的1 月也达91.7%,每盘可节约间苗补苗费0.8 元。集压穴、播种、盖种一体化的手工播种器不但提升了出苗率、整齐度和烟苗素质,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传毒风险,节约了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16.
鳢肠种子萌发及出苗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萌发试验研究了温度、光照、pH、水势、盐分对鳢肠种子萌发以及埋土深度对其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鳢肠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5~40℃,最适35℃;鳢肠为光敏感性种子,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在黑暗中萌发受到抑制,但不同光照周期对种子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鳢肠种子对pH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为4~10范围内均可萌发;鳢肠种子对水势非常敏感,随着溶液水势从0下降至-0.5 MPa,萌发率从97.78%降低为4.44%;对盐分不敏感,当NaCl浓度为0.15mol.L-1时,萌发率为42.22%。表土层的鳢肠种子出苗率最高,当埋土深度大于0.5 cm时不能出苗。该研究表明:耕作将种子带入土层,可有效治理鳢肠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贮藏时间与环境因子对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福建青冈种子不易贮藏而导致育苗困难的现实,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研究温度、土壤湿度和发芽基质对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率、含水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4℃条件下贮藏3个月后福建青冈种子丧失萌发力;温度、土壤湿度是影响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温度25%和土壤含水量24.24%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理想的菠萝杂交种子发芽基质和育苗技术,为菠萝的规模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菲律宾品种(母本)(×)澳大利亚无刺卡因(父本)杂交组合于2010年7月收获的菠萝杂交种子为材料,以MS基本培养基、滤纸和泥沙混合营养土为基质进行菠萝杂交种子发芽和育苗比较试验.[结果]以MS基本培养基为播种基质的处理成苗率最高,达30.9%,小苗生长健壮,小苗移植成活率达91.4%;以滤纸为播种基质的处理成苗率只有19.1%,小苗弱小,生长慢,小苗移植成活率为37.2%;以泥沙混合营养土为播种基质的处理成苗率为6.9%,小苗移植成活率为93.5%.[结论]采用MS基本培养基作播种基质的菠萝杂交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和移栽成活率均较高,发芽育苗效果较理想,是菠萝杂交种子发芽育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蒙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盐胁迫对蒙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共设置0、20、30、50、70、100 mmol·L-1六个NaCl浓度梯度,对蒙桑种子及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蒙桑种子的萌发指标和蒙桑幼苗的生理指标,阐述其应对盐胁迫的响应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蒙桑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均显著下降;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在20 mmol·L-1时受到抑制,胚根生长速度在30 mmol·L-1时受到抑制;在盐胁迫条件下,活力指数与耐盐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且在NaCl浓度为20 mmol·L-1时,二者均下降至对照的50%左右。②对种子萌发指标、活力指数指标及幼苗生长指标与盐浓度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发现蒙桑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胚根长度、胚根生长速度的耐盐临界值分别为2.55、59.71、2.42、0.67 mmol·L-1。③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蒙桑幼苗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soluble protein,SP)含量、游离脯氨酸(free proline,Pro)含量、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在50 mmol·L-1 NaCl浓度时显著下降;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含量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因此,盐胁迫下蒙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幼苗可通过调节自身有机渗透物质及提高保护酶活性主动适应逆境,表现出较强抗盐能力。研究结果为蒙桑在盐碱地区的育苗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并对培育和保护抗盐植物资源以及盐碱地带植物种群的重建和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铁皮石斛种子无菌萌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种子的无菌萌发方法。[方法]以改良MS+土豆熟汁液2.0%+蔗糖2.0%+琼脂0.65%+0.1 mg/L NAA为种子萌发培养基,将铁皮石斛种子播种后统计萌发率。[结果]铁皮石斛种子萌发率达90%以上,继代培养后组培苗生长正常。[结论]该研究建立了铁皮石斛种子的无菌萌发体系,为铁皮石斛实生苗的大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