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轮虫的生态习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庞景贵 《河北渔业》2001,(4):12-14,16
<正> 1 轮虫作为鱼、虾、蟹类种苗生产的微小生物饵料的优点 1.1 适口性:经测定常见的几种野生生物饵料的大小,壶状臂尾轮虫为190~240μm、萼花臂尾轮虫为300~350μm、颤动疣毛轮虫为170~265μm、尖尾疣毛轮虫为220~300μm;刚孵化出的卤虫无节幼体为280~360μm;小  相似文献   

2.
茜坑水库轮虫群落结构组成和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茜坑水库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镇的一座供水水库,入库水主要由于自东深引水工程调入。抽水入库和持续供水在降低了水体的水力滞留时间的同时,增加了垂直混合,改变了原有的生态过程。为了解这一抽水型水库中轮虫群落结构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于2012年3-12月对茜坑水库敞水区轮虫进行了逐月采样,同时测定水体的理化因子集。10次采样共观测到轮虫30种,其中臂尾轮科9种,异尾轮科4种,这些种类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见种和优势种类。前节晶囊轮虫、截头皱甲轮虫、圆筒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红多肢轮虫、Keratella tecta、刺盖异尾轮虫、螺形龟甲轮虫、跃进三肢轮虫、奇异六腕轮虫、长刺异尾轮虫、长肢多肢轮虫、广布多肢轮虫、对棘异尾轮虫、剪形臂尾轮虫和热带龟甲轮虫等为优势种。全年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57.5 ind./L和80.7 μg/L,轮虫生物量在后生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为11%;丰水期轮虫的丰度和生物量较高,进水口和库中的轮虫群落结构在组成和动态上没有显著差异。水力滞留时间是影响轮虫群落组成和动态的主要非生物因子,枝角类的竞争压力是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生物因子。  相似文献   

3.
<正>轮虫Rotatoria是担轮动物门Troch-elminthes轮虫纲Rotifera的一类小型多细胞动物,一般体长为100~300μm,广泛分布于海水、淡水和内陆半咸水水体中。轮虫个体小、运动速度慢,营养丰富,为一些水生动物(目前已报道有60种海水鱼类和18种甲壳类)的优质开口饵料。因为其繁殖速度快,产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很容易大规模培养,所以在水产苗种繁殖过程  相似文献   

4.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室内高密度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褶皱臂尾轮虫(以下简称轮虫)属轮虫纲(Rotatoria)、单巢目(Monogononta)、游泳亚目(Ploima)、臂尾轮虫科(Brachionidae)。它营养丰富,大小适口(100~300μm),是鱼类、虾蟹人工育苗中优良的动物性饵料,在育苗生产中需求量很大。由于浙南地区的轮虫天然资源不足,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特别是在河蟹人工育苗期间,外界气温低,在室外大面积培养轮虫繁殖速度慢、密度低,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饵料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生长繁殖的影响,通过在浓缩小球藻的基础上分别添加蛋黄、鱼肝油、三文鱼油、鱿鱼油和维生素,采用6种不同饵料(或组合)培养轮虫20 d,分析比较各组在轮虫的密度、怀卵量、抱卵率以及水质指标(p H、DO、氨氮)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投喂不同的饵料,轮虫密度各组间存在差异,鱼肝油组轮虫密度最大,达到466个/m L,其次是鱿鱼油组和三文鱼油组,单独投喂浓缩小球藻的对照组轮虫密度最小;轮虫怀卵量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鱼肝油组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最高达到908个/m L,其次为鱿鱼油组,对照组最低;鱼肝油组的抱卵率和日平均增殖率最高,其次是鱿鱼油组;对照组和维生素组的轮虫培养水体水质保持较好,蛋黄组水质最差。研究表明,投喂鱼肝油对轮虫的生长繁殖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浓缩小球藻和鱼肝油混合投喂培养轮虫,可提高轮虫质量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3年4~5月利用低盐度(12)河口水在上海崇明进行了轮虫土池培育实验,并对其脂肪酸营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经过33d培养,结果表明,(1)只要管理得当,低盐度、自然水温(平均水温为18.2℃)条件,土池培育轮虫可以实现持续稳定供应,采收时间、每日采收量和亩总产量分别达到28~29d、9.2kg/667m2·d和259kg/667m2,最高密度可达45个/ml;(2)敌害生物和饵料条件是土池培育轮虫持续稳产的关键因素;(3)土池培育轮虫EPA、DHA、AA等HUFA含量高于酵母和微绿球藻培育的轮虫,因此土池培育轮虫的营养价值好,适用于海水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7.
不同开口饵料对半刺厚唇鱼仔鱼摄食、生长与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3~25℃下,将刚开口摄食的5日龄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仔鱼饲养在60cm×50cm×50cm玻璃缸中,密度为300尾/缸,投喂淡水轮虫(10ind./mL)、水蚯蚓浆(过150μm筛网)、蛋黄(250μm纱布揉洗)、鱼苗开口料和虾奶粉,以筛选半刺厚唇鱼仔鱼的适宜开口饵料。22d的饲养结果表明:摄食不同饵料的半刺厚唇鱼仔鱼的初次摄食率、生长速率和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淡水轮虫组初次摄食率最高(98.89%),生长速率最快(日增全长0.43mm),存活率97.33%;水蚯蚓浆组初次摄食率亦达到95.56%,平均日增全长为0.36mm,存活率为85.44%;蛋黄组虽然初次摄食率(90.00%)较高,但其生长速率(日增全长0.13mm)和成活率(57.00%)均较低,显著低于淡水轮虫组和水蚯蚓浆组(P0.05);而开口饲料组和虾奶粉组的初次摄食率和成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总之,淡水轮虫是半刺厚唇鱼仔鱼的最适开口饵料;水蚯蚓浆为适宜开口饵料,缺乏淡水轮虫时可用其替代作为半刺厚唇鱼仔鱼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8.
在鱼类的工厂化育苗中,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鱼苗的成活率。我国北方地区的牙鲆育苗在冬季进行。由于冬天无法收集到天然的活轮虫,育苗单位都要在塑料大棚中培育轮虫。轮虫培育中的技术关键若掌握不好,常出现败池现象,导致鱼苗缺少开口饵料,直接影响育苗产量,造成生产亏损。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际生产经验,就海水轮虫工厂化培育中的几个重要技术环节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褶皱臂尾轮虫的干酵母工厂化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干酵母作为褶皱臂尾轮虫的饵料,进行工厂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在水温25~28℃,盐度23-25。连续充气的条件下,轮虫生长繁殖稳定;(2)经过7-10 d的培养,A、B、C三个水泥池内轮虫的密度分别从接种时的16、23、38个/ml增加到269、312、266个/ml.平均日增殖率为0.346、0.404、0.443;(3)A、B、C三个水泥池,连续培养59~70 d,经52-63次采收,分别收获褶皱臂尾轮虫1494×108、1748×108、2149.2×108个,合计收获轮虫5391.2×108个,饵料生产力为7.17、8.54、10.55;(4)采用合适的干酵母投喂方法和投喂量,定期带水采收,使轮虫密度保持在200~300个/ml,并补充等量培养用水,可以获得长期稳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冷冻酵母培养S型褶皱臂尾轮虫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型褶皱臂尾轮虫个体较小,背甲长100-210μ,比较适合作为鱼类人工育苗的开口饵料。酵母作为轮虫饵料,来源广,供给稳定。鲜酵母在常温下易变质,而低温贮藏不易变质,可长期使用。1990年,我们在大弹涂鱼人工育苗中,采用冷冻酵母培养S型轮虫,WT21-26℃,连续大量充气条件下,经11-14天培养,轮虫密度达到高峰为213-265个/ml,而日平均水温接近或高于26℃时,效果不好。轮虫采收后经过12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室内水泥池总计580 m3进行了轮虫大水体、高密度培养,三年共采集轮虫6600亿个,培养密度达到200个/ml以上,较好地满足了虾、蟹、鱼类等苗种生产所需,提高了苗种的成活率,且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轮虫是水产养殖动物苗种阶段优良的开口饵料,其作为活饵料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水产动物种苗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壮大,水产动物种苗的培育量大大提高,作为优质活饵料的轮虫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目前国内轮虫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室外土池人工养殖或室内水泥池培育,一般的培养密度只有200个/m L左右,产量低、周期长。现有传统的轮虫培养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亟需研究一种新型的快速、高效的轮虫培养方法。本文研究如何在  相似文献   

13.
潘力辉 《齐鲁渔业》2002,19(10):37-37
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鱼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将其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1.排水清塘轮虫是依靠底泥中的休眠卵重新萌发的。据测定,在养鱼的肥水塘的底泥中,平均每平方米有轮虫休眠卵几百万至1000多万个,它们是翌年轮虫萌发的“种子”。排水能增加底泥中休眠卵的受热量,清塘可清除轮虫的敌害,更换新水本身对休眠卵是一个良性刺激。所以,在平均水温20~25℃时,每667 m2用生石灰100 kg左右排水清塘,经8~10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天然轮虫饲育对虾早期种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轮虫是一种分布广、体形小的多细胞动物,体长仅有100~500μm,其头冠上有纤毛,并能如车轮般地转动,所以人们称之为轮虫。它具有生活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休眠卵可以长期保存、随时能孵化等优点,因此它已成为鱼、虾、蟹类人工育苗的优质微小生物饵料。近年来,在我省以及全国发展对虾人工育苗的生产中,采用的大量鲜、活生物饵料,主要是以轮虫、卤虫为主,占生物饵料总用量的85%以上。我省唐山地区沿海大部以及沧州地区沿海全部的内陆水坑和各渔村的生活污  相似文献   

15.
在鱼类工厂化育苗中,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鱼苗的成活率和质量。近几年来,北方地区都在冬季进行牙鲆鱼孵化生产,由于无法收集到天然的活轮虫,育苗单位都在工厂(大棚)进行轮虫培育,一些单位由于没能掌握好轮虫培育中的技术关键,常出现败池现象,导致鱼苗缺少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16.
海水轮虫工厂化培育的几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鱼类工厂化育苗中,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鱼苗的成活率和鱼苗的质量。近几年来,北方地区都在冬季进行牙鲆孵化生产,由于无法收集到天然的活轮虫,育苗单位  相似文献   

17.
云斑尖塘鳢仔鱼饵料动物的非纯化培养及摄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塘泥和水体中的浮游动物种源,对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 oratus)仔鱼的饵料动物进行非纯化培养并做了仔鱼的摄食试验。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各类饵料动物组成1~8 d以轮虫类占绝对优势,比例达到50%以上,9~10 d以枝角类和桡足类无节幼体占优势,比例达到30%以上;各类饵料动物密度变化曲线呈倒“V”字型,其中饵料动物总密度、轮虫类和枝角类密度均在第7 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7.6个/mL、29.5个/mL和16.5个/mL。从仔鱼对饵料的摄食比率看,大小范围为50~100μm的饵料动物仅适合9日龄以下的仔鱼摄食,随着仔鱼的发育,趋向于摄食较大个体的饵料动物。  相似文献   

18.
于2013年5月对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的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了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变化特征。调查共获取浮游动物4个大类,12个种,在种类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类群是轮虫。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6.6个/L,变化范围为0.2~21.0个/L,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4.8μg/L,变化范围为0.1~56.3μg/L。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和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优势种类。浮游动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48,变化范围为1.00~2.12。浮游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黄河陕西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水质受污染程度为中等,河流生态保护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新疆博斯腾湖轮虫群落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内陆干旱区湖泊轮虫群落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博斯腾湖17个站位的轮虫及其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探究其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演替规律,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研究了博斯腾湖轮虫物种和多样性对环境变量的响应,为博斯腾湖水环境评价与保护、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背景资料。结果表明:(1)调查期间共鉴定轮虫41种(属),各季节优势种类共8种。夏季优势种类主要为胶鞘轮虫(Collotheca sp.)和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低温期的优势种群为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2)博斯腾湖轮虫密度为0.2~174.0个/L,总平均密度为25.5个/L,生长繁盛期主要出现在春、夏季且受工农业等人为影响较多的浅水区,秋、冬季密度显著降低;(3)水体综合营养指数(TLI)的波动(31.15~46.28)对博斯腾湖轮虫密度的影响不大;(4)水温是影响轮虫群落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水温升高、轮虫多样性增加。轮虫种类分布对p H变量的响应较敏感,p H较高时,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形成优势,p H较低时,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和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形成优势。随着总有机碳预测值的增加,轮虫群落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1立项目的轮虫是现代鱼、虾、蟹类人工育苗阶段大量被使用的鲜活生物饵料的微型浮游性动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厂化集约式鱼、虾、蟹类育苗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轮虫类作为优质的鲜活生物饵料的应用量越来越大,培养轮虫能带来丰厚的经营利润。所以很多养殖体(户)和养殖育苗场家把目光也转向轮虫的培养生产上来,出现了养殖轮虫生物饵料和培苗一体(一条龙)化生产。这样大大节省了开支(节省了饵料占育苗成本的50%),增加了收益。但在轮虫的培养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造成轮虫的培养产量低且不很稳定,故我所将该项目确立为预备科研工作。2工作准备与器具的购置于2005年3月20日到黄骅市南大港开发区孔庄子实验基地进行了初步考察,确立为本实验基地。这里是对砖窑洼坑加以改造修建成的,占地面积20hm2,以养殖虾类、鱼类为主体的养殖场。实际有效水面为13.3hm2左右,主要由18个池塘(含有一个钓鱼池环沟和一个约2hm2的淡水蓄水池),500~700m的两口深水井等配套设施组成。该项研究与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黄骅市南大港俊海实验场共同合作。2.1轮虫池的准备实验前计划准备养殖两个池塘的轮虫。进厂后,由于养殖轮虫与厂里养虾的操作利用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