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拖拉机整车系统声固耦合噪声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拖拉机驾驶室内部噪声随机响应的声固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驾驶室内部噪声的随机响应,经MTS振台上的道路模拟试验表明,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把此模型和文献1中计算发动机振动引起的室内噪声模型结合在一起,对拖拉机在实际工况下的室内噪声进行了分析计算和试验,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利用上述方法,在拖拉机产品设计阶段就能对其声学性能进行分析和修改,改变了以往要等样机制造出来之后才能对其声学性能进行分析的传统做法,使拖拉机驾驶室的动态择优声学设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降低驾驶室低频结构噪声对驾驶员耳旁声压的影响.结合声学贡献量结果与正交试验法,对声学贡献量最大的结构进行改进研究.通过建立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模型及边界元模型进行声学响应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针对场点声压贡献最大的结构进行改进,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结构改进参数.结果 表明,将声学员献量法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驾驶...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拖拉机驾驶室的外部声源激励试验和驾驶室内部混响时间的测量试验,提出了一种处理驾驶室开窗,室外有声源时窗口边界条件的方法,并从Helmholtz声学动方程出发,建立了驾驶室开窗时拖拉机整车系统声固耦合动力方程,计算了当驾驶室左右侧打开不同的窗口面积时室内耳旁纵向水平线上各点的声压级、其结果和在MTS道路模拟机上的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耦合结构模态振动对驾驶员耳旁噪声影响,建立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模型,结合边界元和模态声学贡献量法,得到对驾驶员耳旁位置峰值频率噪声贡献最大模态阶次,针对相应振型对驾驶室改进处理。对分析结果中振型最大的驾驶室右门和前挡风玻璃进行加厚处理,对右挡板振动位置进行加强筋处理,有效降低驾驶员耳旁峰值噪声和总声压级,提高驾驶室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5.
拖拉机驾驶室声场分析中的边界元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边界元分析软件SYSNO ISE对有座椅拖拉机驾驶室进行建模和声场的分析研究;应用ANSYS软件建立有座椅的驾驶室空腔模型,在边界元分析软件SYSNO ISE中实现了用有限元法和间接边界元法的声固耦合;并采用间接边界元法分析计算了有座椅驾驶室的声学特性;对有座椅与没座椅的驾驶室内的声场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座椅对驾驶室内的声学贡献。  相似文献   

6.
以某拖拉机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驾驶室结构和声场有限元模型,将试验测试的驾驶室悬置点加速度信号作为振动激励得到驾驶室强迫运动响应结果。通过基于模态的声固耦合分析得到20~200 Hz范围内驾驶室结构噪声。将计算得到的驾驶室内噪声信号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能够反映出激励谱和模态的影响,与试验结果相符。利用此方法预测车辆室内振动噪声水平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为驾驶室声学性能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壁面有吸声材料的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驾驶室内的噪声响应,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车内低频噪声直接影响到车室内的声学舒适性,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汽车驾驶室声-固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在典型的外界激励情况下车内声场的分布情况,为改善车内声学特性,对车内噪声进行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车身的声学灵敏度是指施加于车身的单位力产生的内部声压,是一种提高车辆NVH特性的很有效的途径。本文以一拖拉机驾驶室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声振耦合模型,计算了该驾驶室模型的声学模态和声振耦合模态。并根据声振耦合特性和声学灵敏度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在悬架接触点处振动激励引起的驾驶员耳旁的噪声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船式拖拉机驾驶室的低频噪声,对驾驶室壁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建立驾驶室的声振耦合模型,采用基于模态的声振耦合法对驾驶室内部声学环境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声压峰值较高处对应的振动频率,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然后对驾驶室进行板块贡献量分析,得到在较高声压峰值处噪声贡献量较大的板块。最后分析周期性穿孔空气压膜阻尼结构的降噪机理,并将其应用在噪声贡献量较大的板块,结果表明,通过敷设周期性穿孔空气压膜阻尼,驾驶室噪声在声压峰值处分别降低6 dB,11 dB和10 dB,显著降低驾驶室的低频噪声,研究可为船式拖拉机驾驶室降噪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拖拉机驾驶室的振动特点,将其简化成垂向振动、纵向摆动及横向摆动的三自由度空间力学模型。用自编优化设计程序,以驾驶室4个支承点处的绝对传递系数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隔振器的刚度为设计变量,得到了隔振器的最优刚度。再根据强度条件、稳定性条件对隔振器结构尺寸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  相似文献   

12.
根据拖拉机驾驶室和机体之间是由弹性连接件构成的弱连接这一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弱耦合车辆系统室内噪声频率响应的灵敏度分析方法,计算了在发动机振动激励下驾驶室内部耳旁噪声响应的灵敏度,其结果与基于试验的偏相干分析的结果相吻合,并根据灵敏度分析法的诊断结果采取了相应的降噪措施,经整车减振降噪的试验表明,此方法所作的诊断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六足并联悬架系统用于拖拉机驾驶室减振,由于悬架系统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难以确定,首先基于拉格朗日方程推导6自由度振动模型,以驾驶室6个方向固有频率和悬架系统阻尼比、解耦度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运用灵敏度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研究,最后与目前拖拉机橡胶衬垫驾驶室悬置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同时为该悬架系统被动控制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拖拉机驾驶室声学特性,噪声源及噪声向驾驶室内传播的途径进行了分析,通过隔声、减振、吸声、粘贴阻尼材料和控制部分噪声源等综合降噪措施,取得了降低驾驶员耳旁噪声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拖拉机安全驾驶室的强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春-40及迪尔安全驾驶室框架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了不同载荷作用下框架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分析了驾驶室的强度和刚度,并对框架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拖拉机驾驶室的隔振降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50型拖拉机驾驶室振动噪声进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驾驶室振动特点,对原驾驶室隔振装置进行改进设计,建立了由新的隔振装置和驾驶室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以对耳旁噪声影响最大的频率处的降噪量为设计目标,确定了新隔振装置的参数,使驾驶室内噪声降低了12dB(L)和3.3d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