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云南大围山野生茶树分布进行了考察,发现大围山野生茶树分布在海拔1600~2100m地区,形态多样,种类丰富,出现子房有毛或无毛、花柱5裂或3裂、花朵大、花瓣数多、果实大、果皮厚、果皮紫红色或绿色等特征。文章具体阐述了大围山1号野茶、2号野茶、3号野茶和4号野茶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棉花花朵的五瓣花瓣,呈覆瓦状互相重叠,从上往下看表现旋向。此种旋向及其在棉株上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 一、棉花花瓣的旋向(指花瓣外缘的出向。见图),有顺时针和反时针两种。二、任何一朵花的旋向与所在节位叶片着生方向有关。如人在果枝基部面向果枝尖部,左手示果枝左侧,右手示果枝右侧,则叶片在果枝左侧,花朵旋向为顺时针;叶片在果枝右侧,花朵旋向为反时针(见图)。  相似文献   

3.
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研究了茶树类黄酮合成及调控相关基因在花瓣、花粉、休眠芽、萌发芽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花瓣、休眠芽、萌发芽中类黄酮合成基因大量表达,而花粉中类黄酮合成基因表达量极少,这与茶树中类黄酮物质的分布规律一致。同时本研究在类黄酮调控相关MYB、bHLH、MADS、GST、WD40、Homeodomain基因家族中找到12个基因可能与花瓣中类黄酮物质合成调控有关,9个基因可能与芽中类黄酮物质合成调控有关。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深入解析茶树类黄酮合成、调控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50个品种18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8个茶树性状指标可分为6组,同组性状间具有显著或较高正相关,而异组性状间的正相关一般较低,故欲从众多性状中选择l一2个性状作为茶树品种分类的指标,难以保证分类系统的准确性。若从每组性状中选择一典型}士伏作为分类指标,组成分类系统,则可在多性状原有信息量损失较少的基础上简化分类系统。据本文分析结果,笔者认为树型、发芽期、花瓣数、叶形指数、芽茸多少和叶色可以作为制订茶树品种分类的指标。同时.根据形杰特征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性,树型、一芽三叶长、叶面积、百芽重等可以作为茶树品种适制性和抗寒性的间接选择指标,花瓣数和芽茸多少分别可作为抗寒性和发芽期选择的见解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对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内的各种营养元素在茶树和茶叶中的含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但营养元素在茶树各部位的分布及其在生长周期中动态变化的研究资料则较少。为了探明不同品种茶树对主要  相似文献   

6.
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范围、数量以及质量等,与茶树的品种、树龄、生态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有很大关系。研究茶树的根系,对茶叶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价值与学术意义。但由于根系观察研究的难度较大,专门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拟就茶树群体对根系分布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水培茶树模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X射线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相结合的手段,对铅盐水培茶树根、茎、叶细胞内Pb2+的累积部位与分布水平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茶树根细胞中的铅均匀地分布于细胞壁上,且数量最多,质膜、细胞质和液泡膜上的铅较少,细胞间隙等部位的铅最少;嫩茎细胞壁中的铅颗粒小、数量多,质膜、液泡膜及叶绿体上数量较少;叶片细胞中的铅则主要分布在质膜和液泡膜上,细胞壁中的铅较少。  相似文献   

8.
茶树是一种富集铝的植物,体内的铝含量远远高于其他植物,却不表现出受害症状。本文对铝在茶树中的吸收、运输形式,铝在茶树中的含量和分布特点,铝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茶树耐铝机制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
变态茶花     
茶树的花是两性花。正常茶树的花是由5—7个萼片和5—8枚白色花瓣组成的,一般有1个柱头,200—300个雄蕊,盛花期有蜜腺,略有芳香味。然而,在自然界由于自然突变所引起的突变体,它们的花也成了变态花。图(1)是四川汉王山茶场在农家群体品种中所发现的一株茶树的重瓣茶花。它无雌雄蕊,花冠直径2—2.5厘米;花瓣比一般花小,有110余个,排列不整齐,重生十多层,花瓣洁白,可供观赏;花期9—12月,不能结实,需营养繁殖。  相似文献   

10.
山茶科属的茶树,每年要萌发新芽叶,秋天开白花,冬季结蒴果(或称茶籽),茶树的嫩叶、花朵、果实都是茶树的产出品,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只采茶树的嫩叶(含茶芽和嫩茎),制成干茶出售,供应内销市场和出口贸易,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饮料。茶果为副产品,在早年用作繁殖茶树的种籽,或用于榨油(茶油含有皂素,用作制肥皂的油脂等洗涤剂)。而对于茶树的花朵,绝大部分任其自生自灭,弃之未加利用,未孕花朵开放后即自行脱落,化作泥土,实则可惜。其实茶树花干也可用来泡茶作饮料。既可茶花干单独泡饮,也可与茶叶一同泡饮。单泡饮花干时…  相似文献   

11.
正茶树花是茶树的生殖器官,具有与茶叶相似的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黄酮类、可溶性糖等。大量研究表明,茶树花具有抗氧化、抗癌、降糖、降脂、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效,使丰富的茶树花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高度重视。2013年经卫生部批准,茶树花成为新资源产品之一。研究茶树花资源的不同花型和不同加工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茶树花加工上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本文针对花蕾、花苞和花朵三种不同花型,将真空冷冻  相似文献   

12.
(三) 花果形态特征花、果是茶树的生殖器官和繁殖体,又是形态分类的主要依据,各茶树花果的主要形态特征如表3所示。从表3可看出,该区域内各茶移树的花果形态特征表现较一致。花瓣数及花萼数均为5~7片,花冠直径为2.6~4.4cm,花柱长度1~1.4cm,柱头裂数均为3  相似文献   

13.
试验分别对不同镉(Cd)与铅(Pb)污染程度土壤中的茶树及不同品种、不同季节茶树对重金属Cd和Pb富集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茶树叶片中的重金属镉、铅含量与土壤中的镉、铅含量存在密切的关系;不同品种茶树对重金属的富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白毫早、湘波绿和桃源大叶相对其他茶树品种,对重金属Cd和Pb的富集较低;此外,茶树对Cd和Pb两种重金属的富集表现出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第二部分缅甸茶树品种资源缅甸茶区正处在茶树原产地边缘,由于地处热带及亚热带的西南季风区域内,高温多湿,故所种植的茶树多为乔木或小乔木状的大叶型品种,灌木状的中、小叶型品种较少,仅北部茶区有混什一些叶型较小的茶丛。  相似文献   

15.
防护林带对低丘红壤茶园小气候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护林带由于对茶树等作物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而受到广泛的重视,茶园四周营造防护林带已作为茶树栽培的一项技术措施,但防护林带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相对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不同防护林下茶园小气候、茶树生长、茶叶品质进行分析比较,探索适合低丘红壤茶园特点的防护林结构,为广大低丘红壤茶区推广营造防护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本文从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特性、叶片解剖学与细胞学特点、茶叶主要生化组分、茶类适制性及品质特征、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初步推断分布在福建茶区的野生茶树多为栽培类型;通过茶叶生化组分测试和感官品质鉴定,从中筛选出具有咖啡碱含量较低或味苦且品质表现优异的野生茶树种质(单株),可为福建提供良好的茶树遗传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7.
对19种矿质元素在黄茶树各器官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元素在茶树体内的分布具有相似的特点,即均以花蕾、叶和细根的含量较高;性质相近的元素,在分布上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不同器官灰分间各元素的总含量相近;每种无素在器官中的含量表现出一种数量级的顺序;茶树对土壤中的大量元素Ca、K、Na、P、Mg表现为强至极强积累,对微量元素(除对Mn、Sr、Ba为强积累外)为中等至弱积累,对大量元素A1、Fe仅为中等积累  相似文献   

18.
以高EGCG茶树新品系为杂交亲本,利用“剪花瓣显花丝、剪花丝去雄蕊”的人工杂交授粉法,获得了1619个茶树新种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杂交授粉技术,操作简便,座果率较高,平均为28.28%±16.26%,最高达46.34%,能够顺利实现茶树杂交育种目标,克服了杂交座果率低的难题;杂交亲本组合对座果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杂交苗炭疽病感染率和成苗率,而对种子饱满率和果实种子数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加锰处理对茶树锰含量及生理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溶液培养方法对福鼎大白茶和槠叶齐茶树进行长期的加锰处理,探讨在锰胁迫条件下茶树对锰的吸收和累积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时期加锰处理,福鼎茶树会表现出锰胁迫。在处理初期(50d)和处理后期(176d),各加锰处理的福鼎和槠叶齐叶片锰含量随培养液锰浓度升高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一致,处理初期,槠叶齐各处理叶片中锰含量较福鼎高,而福鼎在处理中期(143d)时,除对照外,其他处理叶片锰含量均高于槠叶齐,平均增幅达3142.67mg/kg。在处理中期,部分锰处理的福鼎茶树叶片出现锰害症状,叶绿素含量急剧降低,嫩叶变黄,老叶变褐,其叶片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以及丙二醛(MDA)活性均反映了该时期加锰处理茶树处于胁迫状态,而槠叶齐较福鼎表现出较强的耐锰性,表明锰对茶树的胁迫与茶树品种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同工酶技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品种资源鉴定和分类、杂交效果等报道较多。但是,有关茶树同工酶的分析技术、同工酶谱资料的处理和分析等方面深入较少,本文就这几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