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雏鸡感染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及其PhoP/Q缺失株后β-防御素6(AvBD6)在小肠内的分布和表达规律。【方法】将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APEC攻毒组和PhoP/Q缺失株攻毒组,其中对照组雏鸡腿肌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APEC和PhoP/Q缺失株攻毒组雏鸡腿肌分别接种相同剂量1×106 CFU/mL的菌液,分别于攻毒后0,6,12,24,36和48h采集各组鸡小肠样品,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各组织内AvBD6mRNA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IHC)技术对AvBD6蛋白分布进行观察。【结果】FQ-PCR结果显示,感染后24~48h,APEC攻毒组雏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AvBD6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于48h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0h(P0.05);在同一时间下,PhoP/Q缺失株攻毒组AvBD6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APEC攻毒组(P0.05)。IHC结果显示,AvBD6主要分布于各小肠段的绒毛上皮细胞和肠腺部分。【结论】APEC能够诱导雏鸡肠道内AvBD6的表达,且PhoP/Q可能参与APEC调控AvBD6的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芩苷防治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黄芩苷对雏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M41(IBV-M41)的防治效果,将150只12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均分为10组,分别为黄芩苷高、中、低剂量预防组,黄芩苷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双黄连对照组,麻杏石甘颗粒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只鸡于15日龄接种IBV-M41 0.2 ml。记录雏鸡的采食量及体质量变化、发病情况,测定其生产性能指标、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浓度。结果表明攻毒后黄芩苷预防和治疗各组料质量比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黄芩苷预防高剂量组保护率较高,黄芩苷治疗组治愈率最高可达80%;黄芩苷预防和治疗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有明显提升;黄芩苷可以显著提高感染雏鸡CD3+CD8+淋巴细胞比率,使IFN-α浓度长时间维持高水平,并且使CD4+/CD8+的比值及IL-4浓度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多项检测结果表明黄芩苷抗雏鸡感染IBV-M41兼具预防与治疗作用,其中预防以高剂量[42mg/(kg·d)]效果显著,治疗以中剂量[28 mg/(kg·d)]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重组雌、雄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结合凝集素(rHco-GAL-f/m)免疫山羊皱胃转录细胞因子。【方法】用rHco-GAL-f/m免疫山羊,通过原位杂交法对阴性对照组(A)、攻虫对照组(B)、免疫攻虫组(C)和免疫不攻虫组(D)山羊皱胃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转录进行定位,并对上述细胞因子阳性反应细胞数量进行分析。【结果】A组山羊皱胃组织中没有检测到细胞因子,其它3组仅在皱胃黏膜下层中检测到了上述细胞因子。B、C和D组间IL-4和IL-6阳性反应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其中C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B、C和D组间IL-1?、IL-2和TNF-α阳性反应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其中D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IFN-γ阳性反应细胞数在B组和C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D组与B组和C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重组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结合凝集素能够诱导山羊皱胃局部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为畜禽病毒病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方法]将15日龄蛋公雏160只随机分为4组,即中药方剂组、病毒灵对照组,攻毒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3组于15日龄攻毒,并于攻毒后48h饮水给药,连续给药5d,于18、24和30日龄测定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结果]18日龄时,中药方剂组与病毒灵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24和30日龄时,中药方剂组各项指标显著增高(P〈0.05),并在30日龄时与攻毒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能提高IBV感染雏鸡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指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评价酵母细胞壁多糖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雏鸡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雏鸡18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雏鸡基础日粮+不攻虫)、阳性对照组(雏鸡基础日粮+攻虫)、酵母细胞壁多糖低剂量组(雏鸡基础日粮+酵母细胞壁多糖500mg/kg+攻虫)、酵母细胞壁多糖中剂量组(雏鸡基础日粮+酵母细胞壁多糖750mg/kg+攻虫)和酵母细胞壁多糖高剂量组(雏鸡基础日粮+酵母细胞壁多糖1 000mg/kg+攻虫)。14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雏鸡经口感染5 000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分别于21日龄和28日龄时,心脏采血后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过氧化氢酶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于28日龄时摘取各组盲肠并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盲肠的病理变化。【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酵母细胞壁多糖可以缓解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盲肠病变,还可以显著提高同日龄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雏鸡血清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且呈现一定正相关;显著降低其血清中丙二醛含量(P&l...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MHC B-LβⅡ基因多态性对中药复方多糖免疫调节剂量的影响,采用PCR-SSCP方法将500羽黄麻肉鸡按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分组,再将各组分成高、中、低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8日龄皮下注射50、25、12.5mg/mL中药复方多糖和生理盐水,每只0.2mL,连续注射7d,于21、42、56、70日龄各组随机取5只试验鸡,翅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IL-2、IL-4、IL-6、IFN-γ和TNF-α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多糖能提高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血清中IL-2、IL-4、IL-6、IFN-γ和TNF-α的质量浓度,且高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中AA基因型个体血清中IL-2、IL-4、IL-6和IFN-γ质量浓度高于AB、BB、AC、AD基因型个体的,中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中AB基因型个体血清中IL-2、IL-4和IFN-γ水平高于AA、BB、AC、AD基因型个体的,低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中AB基因型个体血清中IL-2、IL-4、IL-6和IFN-γ高于AA、BB、AC、AD基因型个体的。表明中药复方多糖对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的最适免疫调节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开发中药防治畜禽沙门氏菌病,根据沙门氏菌病中兽医辩证进行中药组方,为今后畜禽养殖减抗限抗的替代疗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检测复方板蓝根口服液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变化。试验选取150羽1日龄雏鸡,随机取出30羽做空白组,其余120羽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制备雏鸡感染模型。将感染雏鸡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药预防组,每组30羽。观察雏鸡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于治疗后1、3和5 d检测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实时荧光PCR检测禽β-防御素6 (avian beta-defensin 6,AvBD6)和鸡Toll样受体15 (chicken toll-like receptor15,ChTLR15)在雏鸡小肠中的转录水平。【结果】体外试验结果显示:MIC和MBC分别为62.5和125 mg/mL;扫描电镜下可见菌体出现溢缩,断裂形成许多残体,形状不规则。中药预防组可降低雏鸡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均可降低IL-1β和TNF-α含量。而ChTLR15和AvBD6在感染初期表达量高,治疗后期趋于正常。【结论】复方板蓝根口服液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杀菌机制是通过改变菌体的形态结构使细菌丧失活性。试验证实复方板蓝根口服液可有效预防雏鸡沙门氏菌感染,并能有效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抗呼吸型IBV HI抗体水平与蛋鸡产蛋率的对应关系。【方法】将180只SPF鸡分为4组,第1组和第2组首免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活疫苗免疫,1羽份/只,4周后采血,第2组鸡同时用3批次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HN6株)分别进行加强免疫,试验同时设置攻毒对照第3组和不免疫攻毒对照第4组。灭活疫苗免疫4周后,当产蛋率稳定在80%以上时,对试验鸡采血测定抗体,同时使用M41株病毒进行攻毒,记录攻毒后4周内各组鸡的产蛋性能,分析抗IBV HI抗体水平与攻毒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结果】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组抗IBV HI抗体水平在2-8.2~2-9.3时,免疫鸡能够耐受IBV强毒的攻击,其产蛋性能不受影响。弱毒活疫苗免疫组抗体为2-4.8,产蛋量下降了12.69%。攻毒对照组抗体水平为2-2.0,攻毒后产蛋量下降45.22%。【结论】蛋鸡抗IBV HI抗体效价与产蛋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强毒的攻毒保护之间呈正相关,可以用HI抗体检测来评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疫苗对产蛋鸡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芪多糖对雏鸡感染IBDV后血液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健康1日龄罗曼雏鸡20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50羽。Ⅰ组为对照组,Ⅱ、Ⅲ和Ⅳ组为试验组。21日龄时对4组鸡进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抗体测定,均为阴性;26日龄时对Ⅱ、Ⅲ和Ⅳ组试验鸡进行攻毒处理,IBDV0.3 ml/羽;Ⅲ组和Ⅳ组从攻毒当日起连续胸肌注射黄芪多糖(APS)3 d,总剂量分别为5 mg/羽和10 mg/羽;各组分别在21、29、32、35、38日龄时心脏采血,测定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攻毒处理后,Ⅱ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给予APS组中,相同日龄水平下SOD值均高于Ⅱ组,且除29日龄时Ⅲ组外,其余各组与Ⅱ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同日龄水平下MDA测定值均低于Ⅱ组,且除32日龄和38日龄时Ⅲ组外,其余各组与Ⅱ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Ⅲ组和Ⅳ组相比,后者SOD测定值均高于前者,而MDA测定值则相反,但两者仅在32日龄时MDA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而提示,雏鸡感染IBDV后,其抗氧化能力降低,免疫功能低下。APS可提高人工感染IBDV雏鸡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注射APS处理中Ⅳ组对人工感染IBDV雏鸡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IL-18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摸索利用Bac-to-Bac系统双表达的蛋白VP2-IL-18的最佳免疫增强剂量。【方法】采用腿部肌肉多点注射方法将不同剂量VP2-IL-18免疫14日龄SPF鸡,14 d后加强免疫1次;一免后第0、7、14、21、28和35天采集外周血检测ELISA抗体效价和CD4~+T、CD8~+T细胞的数量;一免后第35天用vvIBDV-GX8/99毒株进行攻毒。【结果】各剂量VP2-IL-18免疫雏鸡后均能提高抗体滴度,促进CD4~+T和CD8~+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提高攻毒保护率,且200μg VP2-IL-18免疫组效果最佳,要优于低剂量免疫组和高剂量免疫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VP2-IL-18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200μg为最佳免疫剂量,不呈现高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