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缺苞箭竹天然更新实生幼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 Yi)1975年来由于大量开花死亡,致使分布区的大熊猫出现缺食危机。为研究缺苞箭竹天然更新和幼竹的生物特性及复壮进程,为采取人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及早供给大熊猫食用竹的目的,1985年在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主食竹母竹移植更新复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移植母竹到更新幼竹林内,不但可使开花竹林提前复壮,而且起的异龄的异种混交,防止今后不同时开花带来的大熊猫缺食危机和弥补幼竹更新不均或缺苗现象,缺苞箭竹移植母竹第4年时高188.8cm,基径0.71cm超过更新16年幼林高,径60%73.1%,冷箭竹移植母竹第3年高,径分别达62.5cm和0.45cm,分别大12年生更新幼竹高,径21.5%和55.1%,移植母竹9-19年即可复壮成林。如用适生大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主食竹—冷箭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A. Camus) Keng f. et Wen)是大熊猫周年喜食的竹种。本文研究了冷箭竹的发笋期、成竹率、竹笋—幼竹的高生长节律、高与径生长的数学相关式、枝叶生长规律、冠幅与基径的生长关系和生物量等。生物量与高、径增长呈正相关,配以幂函数方程,建立了估算二年生以上单株竹各器官生物量的经验公式: W_(地上重)=1.09122(D~2H)~(0.5678) R=0.7332 P=-0.0357 W_秆=0.36396(D~2H)~(0.7757) R=0.9054 P=-0.0179 W_枝=0.22848(D~2H)~(0.6014) R=0.6944 P=-0.0479 W_叶=0.25986(D~2H)~(0.6227) R=0.7336 P=-0.0355 式中R为相关系数,P为系统误差。中等密度冷箭竹生物量1m~2为548.21g,地上部份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68.7%,地下部份占31.7%。1m~2有竹株98—128株。为采取措施,抢救和保护大熊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缺苞箭竹开花结实和自然更新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3年以来,甘肃文县境内部分大熊猫受灾是因为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 Yi成片开花枯死。缺苞箭竹营养生长年限长达60年左右,所以观察它开花的机会是难得的。现将该竹开花结实和自然更新情况调查观察的结果作一简介。一、形态特征缺苞箭竹分布在甘肃文县、武都县南部及四川的青川、平武、北川等县,生长在海拨1950—3150米地段林下。地下茎合轴型,秆柄两端不等粗,实心,长4—13厘米,直径7—10毫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秦岭竹林开花后的自然更新恢复过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在自然状态下种子落地一月内实生苗地上和地下生长长度为1:3,当月和当年展叶的多少与该竹的分布海拔和种子落地时间呈正相关。2.实生苗的分蘖,低海拔的当年即可分蘖,而海拔1500米以上的当年则不能分蘖。3.分蘖苗发笋从3月始可延续到9月份,各季节发笋的多少与海拔和竹种有关,各代分蘖苗发笋的时间与先一代分蘖苗发出的时间有关。4.各竹在开花后第5~6年逐渐恢复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5.高生长和秆柄增长呈指数函数增长,幼竹地径和鞭径增长呈直线函数增长,各竹的生物学曲线巴山木竹为,箭竹为,华桔竹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王朗1985年大熊猫主食竹类引种试验以来,筛选出的四个适应性最强的种:石棉玉山竹(Yushania lineolata)、青川箭竹(Fargesia rufa)、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和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及本地缺苞剪竹(Fargesia denudata)作材料,研究了各竹种当年生笋、一年生幼竹和二年生成竹的秆、枝、叶、箨和单株间以及与竹笋——幼竹期高径(D~2H)生长间的异速生长常数K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竹笋到一年生幼竹的各器官(组分)的K值进行相关性研究,探讨在竹笋——幼竹期K值的变化规律。另外还根据笋秆K_s值与缺苞箭竹比较,确定各竹种竹笋——幼竹期的长短及进入稳定加固期的时间,评价各竹种的适应性能力。结果表明:笋期秆异速生长最显著的是糙花箭竹,顺次为石棉玉山竹、青川箭竹和冷箭竹。一年生幼竹器官异迷生长缺苞箭竹向多枝性发展,青川箭竹枝与秆之间生长近似于线性关系,秆、枝、叶和单株间成均衡性生长,而石棉玉山竹、糙花箭竹和冷箭竹则向少枝大秆型发展。单株生物量累积速度的主要因子是叶的生长,其次是秆、枝。二年生成竹的K值出现明显的变化,各竹种经竹笋——幼竹期进入稳定加固期的时间是不同的,石棉玉山竹和青川箭竹一般为1—2年,糙花箭竹和冷箭竹约为2—3年。竹笋——幼竹期K值因种和不同生长年龄而发生变化。笋期(秆、单株)生长速度与其笋成竹的秆、枝、叶和单株K值成负相关,但是笋期异速生长越快,则竹笋——幼竹期越长,进入稳定加固期较晚。对于可塑性强, 较为敏感的竹笋——幼竹来说,时间经历越长,对环境的生态适应能力将会变大。生产实践中,可用笋期秆异速生长常数K_s的大小来确定各竹种其笋进入幼竹和成年稳定后的适应能力及适应程度。表中的数字模型可用来预测生物量。  相似文献   

7.
缺苞箭竹竹笋—幼竹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是大熊猫喜食竹种之一,过去研究甚少。本文拟通过缺苞箭竹竹笋—幼竹期生长节律的研究,探论其生长过程中的某些规律,为大熊猫主食竹更新,复壮,造林,营建大熊猫食料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共分四部分探讨缺苞箭竹竹笋—幼竹期的生长节律:1、年生长节律。幼龄竹表现最明显,在未达成竹之前,年高生长,径生长及重量生长均大于前一年。2、季节生长节律。在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生长节律不同。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延缓期在4月10日—6月10日。共62天。绝对生长率G=0.09;指数生长期在6月11日—8月26日。共77天。G=2.54;相对生长下降期在8月26日—9月23日,共28天。C=0.43。3、日生长节律。据观测,在竹笋—幼竹的生长季节里,夜间生长量略大于白天生长量,其出现频率为52%,夜间高生长量为0.63cm,白天高生长量为0.59cm。4、竹笋—幼竹生长与气候的关系。通过气温,相对湿度,幅射量,地温与竹笋生长量的定位观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温度因子是支配竹笋—幼竹生长的主导因素,这和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海拔和遮阴对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大小的影响,以平武县老河沟自然保护区高低海拔3种遮阴生境自然分布的缺苞箭竹为对象,对基径和株高及形状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苞箭竹的基径、株高和形状指数分别为8.65±1.67 mm、243.2±62.8 cm和282.4±53.6cm,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且受海拔和遮阴的显著影响;高海拔的缺苞箭竹基径和高度极显著大于低海拔,遮阴有利于缺苞箭竹长高、形成细长植株,全光照的缺苞箭竹则通常粗矮。总体表现为缺苞箭竹能适应高海拔,并在高海拔林下长得较为高大,有树冠遮阴保护的缺苞箭竹较全光照更纤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接坝山区陡坡地段不同坡向油松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状况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1)阳坡的油松存活率最高,阴坡最低,大小排序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2)阳坡的油松人工林地径最小,阴坡最大,大小排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3)阳坡的油松树高最小,阴坡最大,大小排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  相似文献   

10.
向性明  甘莉明 《林业科学》1989,25(6):554-558
紫箭竹(Fargesia nitida(mitford)keng f.)和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 Yi)是大熊猫全年最喜食的竹种,也是大熊猫主产区岷山山系分布面积最大的两个竹种。1969年在四川省平武王朗最早发现缺苞箭竹零星开花,1975年在四川省的平武、青川、北川、松潘、南坪等县和甘肃省的文县又发现该竹普遍开花,1985年在南坪发现紫箭竹较大面积的开花。这些高山竹类开花枯死后,只有少量能天然更新。在由于高寒山区,热量不足,生长期短,以致这些竹类幼林发育较慢,约15年后才能为大熊猫取食;再加上人为的破坏活动,高山竹类已大大减少,由于竹类的分布不均,使大熊猫处于孤岛式的分布。因此,抢救大熊猫必须研究尽快恢复和发展竹林。而发展竹林的基础是种子,竹类种子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一般寿命不超过一年,属短命种子。为了使种子的寿命在一定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1.
遮荫和光照对缺苞箭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观察,缺苞箭竹通常在迹地和疏林地比郁闭度大的林地衰老快、开花多,说明缺苞箭竹发育与林地遮荫度有关,为了证实这一现象,在全光照(sun)、林地部分遮荫(约为全光照下光量的50%)和深度遮荫(约为全光照下光量的2%)的条件下,分植零星开花竹丛,观察其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在深度遮荫的条件下,原有的花穗不开放,花芽不继续发育,未花枝也不继续发育成花枝,竹丛中也不再出现新的开花植株,而未花竹和发笋量则逐年增加;在全光照和部分遮荫的条件下,原有的花穗很快开放,特别是全光照条件下,花茅和未花枝继续发育成花穗和花芽的速度更快,而且新的开花植株逐年增加,未花植株和发笋量逐年减少。结果也表明: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控制缺苞箭竹开花的最明显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2.
缺苞箭竹生物学物侯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缺苞箭竹研究分析表明:1.缺苞箭竹生长受热量因素的制约,具有与温度变化同步趋势;2.缺苞箭竹地下茎为合轴型,其分蘖生长具有同期分蘖效应的特点及按序分蘖特征;3.缺苞箭竹物候期除自身生物特征(遗传特性)表现外,环境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地起一定作用;4.缺苞箭竹物候期随海拔的变化,系统发育年龄的变化,其始日、终日、长短也有差异;5.按海拔梯度绘制的物候谱,在主食竹造林时间的选择、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和森林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朗引种区大熊猫主食竹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引种大熊猫主食竹生育规律进行了研究。选用引种3年后生长表现较好的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石棉玉山竹(Yushania lineolata)、冷箭竹(Bashania fangina)、青川箭竹(F.rufa)4个竹种生长量与本地缺苞箭竹(F.denudata)作对比。通过生长过程的数学模拟和多元变量分析,探明5个竹种竹笋—幼竹期生长节律,日生长率及其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引种的4个竹种都能适应本区条件,但在生长量上存在着种间差异。发笋多、生长快、长势好的竹种是糙花箭竹、冷箭竹和石棉玉山竹。影响竹种高生长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因子。  相似文献   

14.
云南竹类植物分布与资源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云南是世界上木本竹子资源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文章从竹类资源分布、竹种多样性及竹林类型3个方面对云南省竹类植物分布与资源区划进行了研究。根据云南省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和复杂多样化的生境条件,将云南竹类资源划分为滇中暖性中小型混合竹类区,滇东、滇东南热性大型丛生竹区,滇东北暖性中小型散生竹类区,滇南热性大型丛生竹类区,滇西、滇西南热性大型丛生竹类区,滇西、滇西北寒温性小型混生竹类区等6个区;分别论述了各分区地理位置、竹类植物区系特征等。此外,文章初步总结了云南省竹亚科植物资源,截至2017年底共记载竹种41属389种。依据竹类植物分布区气候特点,将云南省竹林分为热性竹林、暖性竹林、寒温性竹林3个植被亚型以及41个竹林类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在四川平武王朗和卧龙自然保护区的25种大熊猫主食竹类引种试验,对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竹种的适应性与差异性进行了研究。重点观测分析了成活、保存、生笋、成竹率四项成效指标综合值及枝叶生长发育情况,并按综合值高低排列名次。三年筛选结果,在王朗引种效果较好的竹种是石棉玉山竹Yushanialineolata、青川箭竹Fargesza rufa、糙花箭竹F.Scabrida、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卧龙表现好的有缺苞箭竹F.denudata和石棉玉山竹Y.lineolata。引种地宜于0.5—0.7中等郁闭度的暗针叶林和桦木次生林下为佳;海拔和类型因素对竹种成活与生长都有明显影响。适应性强的种类具有喜湿耐酸耐低温的卷叶抗旱特性,既有不同程度的适应性,也有地区间与种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毛竹种源新竹生长地理变异的趋势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全国毛竹分布区北带、中带、南带8省16个种源的母竹,在福建建瓯市和华安县进行种源试验.经过5 a连续观测不同种源的发笋成竹数量及新竹胸径、高度等生长指标,应用趋势面分析毛竹种源胸径等性状在经纬2维方向的地理变异,结果表明,毛竹种源的新竹胸径、平均发笋数和新竹数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17.
黄纹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扬州大禹风景竹园的黄纹竹(Phyllostachys vivaxcv.Huanwenzhu)出笋、退笋以及幼竹高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纹竹发笋期在3月下旬—6月下旬;退笋多出现在出笋末期(5月11日—6月30日);高生长的Logistic曲线模型为:H=517.593/(1+e6.505-0.231t),Doseresp生长曲线模型:H=0.367+517.03/(1+102.820-0.100t);生长盛期时,昼夜24 h平均生长量达22.38 cm,白天生长量是夜间生长量的1.29倍。  相似文献   

18.
拐棍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之一,仅产于我国四川西部中山地带。作者在该竹种分布中心——卧龙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对拐棍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本文对拐棍竹的地下茎(竹鞭)和地上茎(秆、枝、叶)的生长发育、种龄与茎龄的鉴别以及对生物量测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保护大熊猫、扩大拐棍竹的分布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