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同源克隆法获得烟草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s),为烟草抗病基因的筛选和相关研究提供帮助。基于抗病基因的NBS-LRR保守结构域,筛选并合成了3对简并引物,扩增烟草中的NBS-LRR类抗病基因。获得了4条与抗病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的NBS-LRR类烟草抗病基因同源序列(TRGA,登录号:MK634316,MK634317, MK634318, MK634319),目的片段大小均在500 bp左右;BLAST X分析表明,获得的4个烟草RGAs与已知RGAs具有高度相似性,氨基酸相似性为97%~100%;聚类分析将其分成2大类,包括TIRNBS-LRR和non-TIR-NBS-LRR两类抗病基因,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含有NBS保守区的典型特征基序。通过简并引物进行同源扩增是分离烟草RGAs的有效方法,可为进一步抗病基因筛选及抗病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小麦株高近等基因系的RAPD标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RAPD技术, 以4个小麦株高近等基因系(分别含有rht、 Rht1、 Rht2、 Rht3基因)为材料, 筛选了296个单一随机引物(10个核苷酸)。 发现25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在近等基因 系间表现出特异性。 在6次重复试验中, 有18个引物的特异扩增片段不能重复, 6个引物 可以重复2~3次, 唯有OPAM01在全部试验中均能稳定重复, 其特异扩增  相似文献   

3.
参照位于小麦2B染色体上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基因保守区序列(GenBank:AB254804)设计引物,以一组籽粒PPO活性两极端材料为扩增模板进行筛选,并以195份中国微核心种质材料对其有效性验证,旨在开发小麦籽粒PPO基因新分子标记。在设计的引物中,编号为F-4的引物PCR产物在籽粒PPO活性处于两极端的12份小麦品种中表现出规律性极强的多态性,在籽粒PPO活性极高的6个小麦品种扩增出了1条带(a),在籽粒PPO活性极低的6个小麦品种扩增出了3条带(a,b,c)。利用195个微核心种质材料对引物F-4进行有效性验证,其中123个材料扩增出了一条带(a带),其PPO均值为246.22A475U/(min·g·103),剩下的72个材料都扩增出3条带(a,b,c);其PPO活性均值为155.95A475U/(min·g·103);比前者低90.27A475U/(min·g·103),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利用一套中国春缺体将b条带定位于2A染色体上。扩增序列Blast分析发现,b序列与EF070148序列(2Ab)重合区域为99%,相似达99%,基本可以认定为同一序列;a序列与EF070149序列(2Da)重合区域达99%,相似为98%,基本可以认定为同一序列。位于小麦2A染色体上的PPO基因分子标记F-4可以在小麦PPO活性分子育种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烟草青枯病抗性的遗传特性和开发抗性相关分子标记,以抗青枯病的烟草品种‘Oxford207’,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为亲本,构建了F1、F2和BC1群体,并采用苗期恒温水培接种法鉴定了群体青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后定期调查的F1、F2和BC1F1的死亡率比较接近,均稳定介于抗病亲本和感病亲本之间。F1、F2和BC1F1死亡率曲线下面积比较接近,同样介于抗病与感病亲本之间。表明‘Oxford207’的青枯病抗性不符合典型的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模型,属于加性基因控制。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SR)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初步筛选了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从800多条SSR引物中,筛选出263个在抗感亲本间有多态性且在F1中呈共显性的引物、3个在抗感池之间有多态性的引物。  相似文献   

5.
棉花多抗品种中植棉KV-1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多抗病基因都具有核苷酸结合位点(NBS)和富亮氨酸重复区(LRR)。根据已知的NBS-LRR类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和一对特异引物,用以扩增棉花基因组中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获得一条大小约500 bp的扩增片段,克隆测序后得到10条NBS-LRR类RGAs。推导的氨基酸均具有抗病基因的P-loop(kinase-1a)、kinase-2、kinase-3a及GLPL区。同源性比较发现,其中1条属于TIR-NBS LRR类,其余9条属于non-TIR-NBS-LRR类。1条TIR-NBS-LRR类RGAs与已克隆的N、L6、M等抗病基因的同源性为51%~60%,9条non-TIR-NBS-LRR类RGAs与已克隆的RPS5、RPR1、Xa1等抗病基因的同源性为51%~60%。这些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s)可作为分子标记筛选棉花的抗病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小麦空间诱变抗寒性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小麦抗寒性机理,发掘抗寒性相关基因,以空间诱变创制的‘邯6172’抗寒性突变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RAP标记对突变体和对照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共用了380对引物,有6对引物在对照和突变体间扩增出了稳定的差异片段,占所用引物总数的1.58%,表明对照和突变体在DNA水平上的差异很小。在对照和突变体间扩增出了6条稳定的差异片段,3个存在于突变体中,对6个片段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片段Me3-Em7-Mt、Me4-Em11-CK、Me7-Em19-CK和Me6-Em9-Mt的核苷酸序列都与小麦3B染色体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这表明影响突变体抗寒能力的基因或调控序列很可能位于3B染色体序列上。  相似文献   

7.
为今后利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法研究粘虫EF-1a和AK基因的表达情况,设计合成用于PCR扩增的引物,运用RT-PCR方法克隆EF-1a和AK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然后采用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法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通过熔解曲线和标准曲线分析等建立实时RT-PCR方法。结果表明,从粘虫中克隆获得EF-1a和AK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622 bp和1020 bp,分别编码207个氨基酸和339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粘虫EF-1a与鳞翅目昆虫家蚕、桦尺蠖和柑桔凤蝶的EF-1a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以上;AK与鳞翅目昆虫草地贪夜蛾、烟蚜夜蛾、棉铃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AK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以上。熔解曲线和标准曲线结果显示,设计的EF-1a和AK基因引物均可应用于实时RT-PCR扩增。  相似文献   

8.
为今后利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法研究粘虫EF-1a和AK基因的表达情况,设计合成用于PCR扩增的引物,运用RT-PCR方法克隆EF-1a和AK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然后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法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通过熔解曲线和标准曲线分析等建立实时RT-PCR方法。结果表明,从粘虫中克隆获得EF-1a和AK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622 bp和1020 bp,分别编码207个氨基酸和339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粘虫EF-1a与鳞翅目昆虫家蚕、桦尺蠖和柑桔凤蝶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以上;AK与鳞翅目昆虫草地贪夜蛾、烟蚜夜蛾、棉铃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以上。熔解曲线和标准曲线结果显示,设计的EF-1a和AK基因引物均可应用于实时RT-PCR扩增。  相似文献   

9.
菠萝17份种质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菠萝种质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62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6个多态性引物用于PCR扩增,共扩增出70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4条,所占比例为62.8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的数目为11.67条。6个品种具有特异性的扩增带,可作为种质鉴定的依据。根据ISSR扩增结果建立的UPGMA聚类图,在距离系数约0.1处可把供试的17份菠萝种质分为3大类。同时对供试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均匀分布于烟草24个连锁群上的48个SSR标记对80份烟草材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8个SSR标记共扩增出21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4.396个,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034,多态信息含量值为0.229~0.905,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Nei′s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0.320、0.572、0.431。聚类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68时可以将80份烟草种质分为2个类群。5个烟草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在0.643~0.765范围内,遗传距离分布在0.268~0.442。筛选4对核心引物构建了不同烟草种质资源的数字指纹图谱, 可将这80份烟草种质资源全部区分开。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为筛选优质烟草种质资源、挖掘重要基因以及拓宽烟草育种遗传基础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快速诊断烟田土壤中是否含有烟草青枯菌这一问题,基于已公布的5个青枯菌基因组全基因组比对结果,设计9对青枯菌特异性引物,筛选并验证得到3对引物能对青枯菌进行特异性扩增。应用筛选得到的引物能对土壤中烟草青枯菌进行特异性检测,初步认为本方法对土壤青枯菌最低检出率为2×106/g,为土壤中快速检测烟草青枯菌提供了快速、准确诊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福建地区火龙果种质资源调查及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摸清福建地区的火龙果种质资源分布情况,了解其亲缘关系,对福建地区火龙果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并取样。用ISSR技术对收集的20份火龙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条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条适合的引物,扩增获得142个位点,多态性比率为74.65%。Jaccard聚类分析显示,20份种质间相似系数(GS值)在0.487~0.937,平均值为0.646,当GS值为0.559时可分为3类。初步揭示了福建地区火龙果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亲缘关系,‘白巨龙’、‘洛红’和‘红仙蜜1号’适合在福建推广,为火龙果栽培选种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选取258份国内外烤烟品种,在2个试验点调查13个农艺性状,利用16对引物组合获得的597个SRAP标记进行分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选取适宜的模型进行农艺性状与SRAP标记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表型和基因型变异丰富,国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国外品种。总材料可分为7个亚群,分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和遗传背景显著相关,国外材料遗传结构相对复杂。通过比较发现MIM_Q+K和MIM_PCA+K为该群体最优的关联分析模型,共检测到18个SRAP标记与6个农艺性状显著关联(–Log P>2, P<0.01),其中me1/em9-16,me1/em9-36,me4/em9-1与株高、me1/em2-14,me7/em5-34与叶片数、me6/em2-6与脚叶宽、me2/em6-15与腰叶长在不同环境下均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4.
优质抗病烤烟种质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许美玲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402-402
通过2002年田间鉴定评价,从167份烤烟种质资源中初步筛选出的10个综合表现较好的种质进行进一步研究,筛选出抗(或中抗)TMV、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等3种主要病害的种质5个,抗(或中抗)其中2种和1种主要病害的种质分别为3个和2个;筛选出尼古丁含量低于1%和1%~2%之间的种质各4个;筛选出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较好的种质H80A432、Islangold、潘圆黄等。鉴定出现蕾期比K326早6~8d的种质Carifonia valle、潘圆黄、台烟7号和台烟5号等;现蕾期比K326晚5~12d的种质Coker Tobacco、落地黄和H80A432等。这些优质抗病的种质推荐给育种者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优质抗病烤烟种质资源的筛选(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项目是为筛选出更多的品质优良和抗主要病害的烟草种质资源推荐给育种者利用而设立的。通过田间鉴定,从125个烤烟种质资源中初步筛选出11个综合表现较好的种质资源,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开展主要病害抗性鉴定;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以K326为对照进一步进行田间鉴定评价。结果表明:福泉大鸡尾、筑波1号等种质抗TMV;Cg7900454、6251、金烟6号、革杂基、津引1号等种质中抗TMV;有3个种质抗其它主要病害。有7个种质尼古丁含量较低(0.74%~2%);津引1号、筑波1号和85-5006等种质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较好。福泉大鸡尾和窝里黄0782等种质的现蕾期比对照K326早8d;革杂基现蕾期比K326晚5d。这些具有特异性的种质,特别是低尼古丁含量的种质直接推荐给育种者选择利用。而T51、窝里黄0782、6251和福泉大鸡尾经济性状较差,但有一定的抗病性的种质进行种子繁殖并保存,可供今后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6.
轮回选择在烤烟品种改良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国外学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轮回选择在烤烟品种改良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烤烟作物自身特点,分析了烤烟育种应用轮回选择的优势,最后结合育种实践经验,指出创建烤烟轮回选择基础群体应注意亲本的选配、亲本的数目及基础群体的合成方式,提出多目标烤烟育种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法结合S1选择法的轮回选择程序,同时建议采用开放式的轮回选择方案、适时引入适当遗传比率的优异种质或基因,根据基础群体所包含的种质状况、选择性状的遗传模型及遗传复杂性确定轮回选择后代种植群体规模,依据轮回选择群体的规模、轮回选择实际进程和目标性状遗传方式确定对后代的选择强度,采用约束指数对多个目标性状同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将海南收集到的23份烟草种质资源编目和保存,通过田间表型性状调查,并利用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供试种质的农艺性状和质量性状差异较大,不同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20.69%~29.41%。聚类分析将收集的烟草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Ⅱ类群的植株最高、叶片最大,可用于高产育种。从20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2对扩增清晰、重复性和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检测到4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3.83个,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为0.5301,预期杂合度(He)平均值为0.4700。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8930,Nei’s多样性指数(H)为0.4593,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性系数0.206处,可将供试烟草资源分为2个类群。同时,利用12对引物构建了23份烟草种质的指纹图谱,为晒烟品种鉴定体系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可为晒烟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利用、雪茄烟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In several reciprocal recurrent selection (RRS) programs heterosis and favorable characteristics are achieved by means of one adapted and one non adapted population. We evaluated with molecular markers, an intrapopulation selection followed by RRS of one Spanish population adapted to Mediterranean Spain and one US Corn Belt population non adapted to Spanish conditions. Results from other authors suggest that during recurrent selection, non adapted populations have higher loss of variability,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nd lower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than expecte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families selected each generation. This could be due to natural selection which is not under the breeder’s control and is expected to mainly act on non adapted populations. The number of markers with convergent allelic change was similar to the number of markers with divergent allelic change which explains the lack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failure to increase heterosis during RRS because the effects of both types of changes compensate. It seems that the predominant mode of gene action depends on the particular germplasm involved in the RRS. By evaluating the allelic changes during selection, we identified four regions (2.04, 4.06, 6.03, 9.02) that significantly changed during selection in our selection experiment and that have been associated to selection in other selection experiments and to multiple traits in QTL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甜菜种质资源鉴定的可行性。利用80条SCoT引物对48份甜菜种质资源进行鉴别,同时对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的鉴定。结果表明,80条SCoT引物中有6条能够扩增出清晰、且多态性高的条带,分别为SCoT1、SCoT12、SCoT13、SCoT14、SCoT17和SCoT23,其中引物SCoT1、SCoT12、SCoT14和SCoT23单独使用均可鉴别全部的48份种质资源,引物SCoT13和SCoT17共同使用可以鉴别48个种质资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0.15处,95.8%的种质资源均聚为一类,从分子角度上表明甜菜种质资源遗传距离较小。本研究为利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鉴别甜菜种质资源、对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鉴定、杂交组合亲本选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