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无公害甲鱼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晔 《内陆水产》2007,32(4):41-42
中华鳖俗称甲鱼,我县从1980年开始实施池塘养殖,20年来形成了较为定型的养殖技术,但商品鳖品质不高,养殖效益欠佳。为了尽快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探索无公害高产高效养殖新模式,2003年3月,我县组织技术攻关小组,开始实施“无公害甲鱼高产养殖技术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2.
目前,海蜇养殖技术不很成熟,但是海蜇价格较高,养殖周期短,许多养殖户纷纷尝试,养殖产量和效益或高或低,不很稳定。为了充分利用虾池,探索海蜇养殖生产技术,我们于2003—2004年连续二年利用虾池进行海蜇养殖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董学鹏  李彤  于洁  孙万胜 《河北渔业》2019,(5):13-15,48
经济效益是每家生产企业追求的目标,池塘养殖业因为追求高效益,采取了高密度养殖,这样势必会造成病害传播及养殖水域的污染。现在渔业发展对养殖水体环境及排放的要求非常重视,我国在2018年制定了水产养殖水排放标准,养殖者必须遵守。近年来我中心对天津市的62家水产生产企业进行了尾水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大部分池塘富营养化、COD超标,尤其是高密度养殖池塘。多年来水产工作者摸索了各种养殖模式,不断探索池塘养殖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破坏养殖水域环境的养殖模式。2016年,通过参观学习交流,摸索出了适于天津的池塘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集成”。它是将一片池塘分成生态净化区、水质净化区、养殖水槽3个区域,水体在池塘中循环流动,养殖水除蒸发和渗漏需适当补水外,养殖水达到零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此养殖模式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和提升的空间,对池塘养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017年开始进行了3个养殖企业的试点建设,2018年开始向全市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以期为这一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鲟鱼是一种养殖价值很高的经济鱼类,养殖模式以流水养殖和网箱养殖为主,但是近些年降水减少,鲟鱼流水养殖和网箱养殖资源匮乏。2008年5月~2010年3月,作者在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的梭草渔场进行了鲟鱼微循环温室养殖技术研究。本技术采用微流水补水、纳米管微孔增氧、水温调节以及养殖废水纳米处理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养殖是海水养殖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渔业的发展方向,其中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是目前工厂化养殖的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方向。山东省烟台市自2012年起就已确定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等7项技术为渔业主推技术。笔者针对烟台市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宜兴市官林镇河蟹养殖专业户史建明,2003年开始从事河蟹养殖,养殖面积90亩,前三年亩效益都在千元左右。2006年实施河蟹高效综合生态养殖技术,走出了一条科技增效的养殖之路,养殖效益比前三年年均增收翻五番。  相似文献   

7.
三疣梭子蟹土池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三疣梭子蟹自然资源的锐减,进行人工养殖势在必行,根据1996-1998年连续3年的土池养殖试验,详细介绍了三疣梭子蟹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orientalis)的养殖曾经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产业,但传统的养殖模式及其养殖技术已不能够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为探求中国对虾养殖新模式,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至2005年承担了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项目“中国对虾深水池塘养殖高产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河蟹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目前存在多种养殖方式,如池塘养殖、水库养殖、湖泊养殖、稻田养殖、湿地养殖、多品种混养等等。但是,2年的养殖周期却是现有养殖技术无法改变的,即第1年进行扣蟹培育,第2年进行成蟹养殖,受2年生命周期的约束,现有的养殖技术无法使河蟹的规格再有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鱼塘网箱养殖牛蛙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牛蛙养殖新途径,克服常规土池养殖牛蛙存在的污染环境和疾病严重等问题,笔者自1998年以来,反复进行网箱养殖牛蛙试验,掌握了鱼塘网箱养殖牛蛙高产技术,并于2003年进行生产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金钱鱼池塘淡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又称金鼓,是珠海市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其肉质嫩滑、美味可口,营养价值极高。珠海市位于珠三角南部,气候适宜,咸淡水资源丰富,具有池塘淡化养殖金鼓的优越条件。然而自2005年在珠海试养金鼓鱼以来,经过3年多的发展,金鼓鱼的养殖经历从无到有,从个别养殖到普遍养殖,到成为珠海有特色的养殖品种,但目前存在捕捞苗养殖成活率不高,集约化程度低,养殖技术不高,病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金鼓鱼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此,2007年笔者在珠海市斗门区展开金鼓鱼池塘淡化生态养殖试验,实现了高产高效益,总结出一套高产实用生态的金鼓鱼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小水库养殖花鲢一直是我市利用水库大水面资源、发展水产养殖的一种主要养殖方式,而如何提高水库养殖效益,则是当地技术部门和广大养殖者研究的重点内容。笔者自2003年以来,在松阳县关弄水库进行了小水库花鲢高效养殖模式研究,经过四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合理利用池塘养殖水体资源,提高淡水养鱼经济效益,笔者于2010-2011年在盘锦市大洼县喜峰水产养殖合作社进行一年两茬鲤鱼高产养殖技术研究。通过两年的养殖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池塘一年两茬鲤鱼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淡水石斑鱼(Cie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1988年被引入台湾地区试养,后成为台湾南部地区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之一,1996年被广东、江西等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地区引进养殖。该品种在广东、江西一带养殖非常成功,而且市场价格较高。近年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已引起国内水产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养殖技术日臻成熟,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现结合本地的养殖经验,将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海蜇养殖技术不很成熟,但是海蜇价格较高,养殖周期短,许多养殖户纷纷尝试养殖,养殖产量和效益或高或低,很不稳定。为了充分利用虾池,探索海蜇养殖生产技术,我们于2003-2004年连续2年利用虾池进行海蜇养殖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2养殖装备研究的发展与展望渔机所对养殖装备的研究始于建所之初 ,四十年来一直是全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四十年前 ,渔机所面对的是机械化程度一片空白的养殖生产 ,四十年后 ,渔机所养殖装备技术研究的发展已形成包括养殖机械、养殖设施、养殖监控、水产饲料加工、饲料资源开发等全方位的技术领域 ,我国的养殖业也在养殖装备技术的推动下 ,成为世界第一的水产养殖生产国。2 .1养殖装备研究的发展( 1 )养殖机械研究1 964年 ,开展“淡水苗种养殖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研究”课题 ,开始对当时传统养鱼区阻碍养殖产量提高的瓶颈问题进行调研、研究 …  相似文献   

17.
2005~2006年,笔者通过对阳朔县漓江甲鱼养殖协会的黄沙鳖(图见彩中插2)养殖技术指导与摸索,总结出了庭院式仿生态养殖黄沙鳖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广苗 《齐鲁渔业》2006,23(5):29-30
目前刺参是我国海参中唯一的养殖对象,通常说的海参养殖即是指刺参养殖。近几年,各地纷纷改造池塘进行海参养殖,但是,由于海参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和对养殖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对水质的调控、投喂饵料的质量、日常管理等缺乏科学方法,导致海参养殖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甚至出现病害,既影响了海参的质量又降低了养殖效益。针对这一情况,从2003~2005年我们在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进行了刺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试验,旨在探讨刺参池塘健康养殖的技术措施,规范刺参养殖业,为社会提供健康、无污染的海参产品。  相似文献   

19.
马野 《内陆水产》2014,(9):74-76
海蜇人工养殖的历史较短,1999年,辽宁省锦州市娘娘宫乡的一个虾场,进行海蜇土池养殖,首次获得成功。东港市的海蜇养殖起步于2002年,利洋药店于2011年在菩萨庙市场开接触海蜇养殖,当地海蜇养殖起步较早,产量,效益较周边其它地区也要好些。海蜇的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围网养殖和室内工厂化养殖。但在东港市主要为池塘养殖。以小岛农场、盐厂为例介绍一下池塘养殖的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20.
陈海荣 《河北渔业》2013,(11):60-61
<正>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目前我国已连续17年成为世界渔业生产第一大国,水产品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在当前水产养殖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淡水养殖的效益已成为广大养殖户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结合养殖实际从养殖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措施两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对实现淡水养殖的健康、持续发展,提高淡水养殖效益起到指导作用。1养殖生产技术方面的改进1.1调整品种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