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出苗及苗期耐盐性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通过土壤不同含盐量、土壤不同含盐量与含水量和土壤不同含盐量条件下覆膜种植对棉花出苗及苗期的影响进行了盆栽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含量不同,对棉花出苗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是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棉花出苗率递减,棉苗生长也愈差;土壤含盐量对棉花的影响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在适宜的含水量内,土壤含盐量相同时,棉花出苗率随土壤含水量的提高而递增。但在土壤含盐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土壤水分增加,并不提高棉花出苗率。土壤盐分相同,土壤含水量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棉花出苗。土壤盐分对棉苗的危害,与土壤含水量也密切相关,一般是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棉苗受盐害减轻。盐碱土覆膜种植,可有效地提高棉花出苗率。但在土壤盐分含量超过一定范围后,即使覆膜种植,也难以出苗。在覆膜的情况下,棉苗生长发育均随土壤盐分含量增加而减弱。而在土壤盐分含量相同时,则比不覆膜的棉苗生育为优。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向日葵盐碱地抗逆保苗种植技术,试验选用了油用型向日葵品种LD1616作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盐碱地向日葵不同种植方式对出苗率、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及生物学特性影响,分析了葵花出苗率、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及生物学特性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在盐碱地上覆膜处理能有效的降低土壤的盐分,保持土壤含水量,是葵花有效的保苗技术,也能提高葵花生长指标及产量,覆膜+改良剂处理比覆膜处理好,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 棉花是较耐盐的作物,但其耐盐力也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棉花能正常生长发育,结合适宜的栽培技术,也可以获得高产.土壤含盐量在0.2-0.3%吋,出苗困难,棉株生长受到抑制,盐分超过0.3%,很难出苗.因棉花发芽出苗和幼苗期的耐盐力相对较低,易遭受盐碱危害,造成烂种和死苗.所以,盐碱地保证棉花顺利出苗和全苗,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在商丘县谢集公社旱涝碱综合治理中心实验区盐碱地植棉过程中,通过试验和调查研究,初步总结了育苗移栽、老沟种植、钵体围肥、地膜覆盖、灌水压盐、小水偷浇、起碱换土等七项保苗技术措施,供盐碱地区植棉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冀东滨海地区土壤结构差,盐碱化程度高,棉花出苗率低、保苗难的现状,对棉花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盐分变化及对出苗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cm耕层盐分的变化幅度最大,有效抑制表层盐分的升高是棉花苗全苗壮的关键;膜侧播种、沟边播种由于播种位置盐碱轻、墒情易掌握,出苗全,是较适宜的棉花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对棉花出苗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与经典统计学,在棉花苗期对其出苗与否两种情况下的土壤盐分离子进行化验分析。结果表明,SO42-、Ca2+、K++Na+和总盐含量是影响棉花出苗与否的主要因素;总盐含量主要受SO42-、Ca2+的影响;土壤中SO42-、Ca2+、K++Na+离子含量保持较低标准有利于棉花出苗。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膜下滴灌棉田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根区土壤盐分及出苗率的影响规律,以田间试验为基础,控制出苗水灌水量,研究棉花根区土壤盐分的运移特征及出苗率,并建立HYDRUS土壤盐分运移模型,模拟1膜2管6行、1膜3管6行和1膜3管5行的种植模式下,在出苗水灌水量不同时,棉花根区土壤盐分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灌水后,膜孔处0~20 cm深度土壤盐的质量分数随蒸发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威胁棉苗生长,且土壤盐质量分数与棉花出苗率呈线性负相关,棉花出苗时0~20 cm深度土壤盐质量分数的极限值、临界值、适宜值分别为6.81 g/kg、4.09 g/kg和2.28 g/kg;1膜3管6行种植模式下,当出苗水灌水量为1 125~1 275 m~3/hm~2时,可以兼顾保苗、节水的目标,是合理的机采棉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土壤含盐量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土壤含盐量与棉花产量及棉花株高、单株有效铃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铃重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含盐量低于0.24%时,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有促进作用;含盐量高于0.24%时,盐分对棉花开始产生不良影响,超过0.50%时对棉花的危害逐渐加重,超过0.70%时棉花产量仅为土壤含盐量为0.17%时的47%,单株有效铃数仅为其48.7%-52.8%,株高为其43.6%-47.8%。土壤中盐分各组分与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盐分对棉花纤维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油葵耐盐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不同盐分含量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油葵能够出苗的土壤盐分临界值约为24.40g/kg;当土壤盐分含量为4.56-11.74g/kg时对油葵出苗的影响较小,但对油葵植株的生长影响较大,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油葵的生育期延长,经济性状也随之变差,籽粒及生物产量下降,在该试验条件下油葵可正常生长的土壤盐分临界值为6.52g/kg左右,超过期限度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
土壤总盐与产量、单株有效铃、单铃重、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但在土壤含盐量小于0.24%的范围内,对棉花产量及结构因子有促进作用,大于0.24%以上盐分对棉花开始产生不良影响,当盐分为0.50%以上时,对棉花的危害逐渐加重。土壤含盐量平均大于0.70%以上时,棉花产量为土壤含盐量平均为0.17%时的47.8%,单株有效铃为48.7—52.8%,株高为43.6%—47.8%。分盐除HCO_3~-外,其余各分盐与产量及其结构因子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盐分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明显,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棉花苗期不同盐化土壤条件下水盐运移规律,分析不同棉花品种成苗规律与土壤盐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盐渍化条件下棉花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主栽棉花品种塔河2号、新陆中56号、新陆中87号为材料,于2021年布置完全随机盆栽试验,依据全国土壤盐渍化分级标准设置3个盐分梯度:3、5和15 g/kg(依次记为S1、S2、S3),试验土壤为南疆小海子灌区原状盐渍土。【结果】(1)灌水一段时间后,在土壤含盐量为15 g/kg的条件下,土壤含水率高于其他处理;(2)不同盐度处理0~20 cm土层含盐量都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随着土壤初始含盐量的增加,表层返盐加重;(3)塔河2号、新陆中56号和新陆中87号棉花在土壤含盐量分别达到6.94、7.04、7.09 g/kg时,成苗数为0,可作为棉花苗期耐盐极限值。【结论】当土壤盐分达到耐盐极限值时,土壤渗透性减弱,返盐加重,严重影响棉花成苗。棉花苗期对土壤盐度响应显著,盐渍土种植棉花应以盐定水,及时调控土壤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棉田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新疆土壤盐碱化开发利用和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年限的棉田膜下滴灌土壤盐分的运移研究,从土壤空间、棉花生育期两个方面对不同年限土壤盐分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滴灌前,土壤垂直方向上盐分变化幅度大;滴灌后,垂直方向0~40 cm处于脱盐,60~100 cm表现为积盐。灌前和灌后在土壤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含盐量高低变化是膜中滴头处低于棉花窄行,两者且低于膜间裸地。在棉花生育期内,播种前土壤含盐量较高,苗期含盐量降低,从蕾期到盛铃期土壤盐分逐渐升高,随后吐絮期至收获期逐渐减小。在不同年限棉田监测中,随滴灌年限的增加,土壤耕层盐分逐渐运移到土壤深层,土壤盐分经较长年限逐渐累积。  相似文献   

12.
<正> 1 盐碱地植棉的难点 1.1 棉花出苗困难。土壤含盐碱量高时,种子吸水困难,易造成种子在土壤内不腐烂也不发芽的现象。由于棉花破土出苗时耐盐碱能力最差,加上春季气温偏低、地温回升缓慢、土壤积盐重、表土板结等原因,致使棉花出苗很困难。出苗后又会受低温、盐分、干旱等影响,棉花易形成“小老苗”,棉花生长迟缓,甚至引起死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棉花对盐分及离子的运移的作用关系,分析滴灌棉田盐分的运移规律和影响机制。【方法】通过田间微区试验,对小区内盐渍化土壤进行混匀,设置种植棉花与未种植棉花试验处理,研究棉田土壤盐分离子的运移特征。【结果】灌溉使得0~40 cm土层土壤盐分、阴、阳离子含量明显下降,在40~60 cm土层浓度增加形成离子聚集区。棉花种植过程对0~30 cm土层土壤总盐分、阴阳离子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为显著是10~20 cm土层的总盐分、Cl-和SO42-离子的含量,减缓了其运移过程,对其他离子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对土壤pH值影响不大。【结论】棉花种植过程显著影响土壤10~20 cm土层的总盐分、Cl-和SO42-离子向下运移过程。  相似文献   

14.
华北有很大一部分棉田分布在輕中度次生盐碱化地区。这种土壤在春季棉花播种时,表层土壤含盐量較高,影响棉花出苗、保苗。因而,在这类地区,如何采用正确的播前灌溉与农业措施,以降低表层含盐量,保证棉花出苗,是提高棉花产量的关键問題。  相似文献   

15.
南疆重盐碱地普遍存在不透水的粘土层,在地面通常会形成盐斑,致使棉花出苗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研制深松粉垄设备,利用物理方法消除障碍层,研究不同机械破黏板层方式对土壤盐分和棉花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条状破障方式和点源破障方式机械破黏板层后,重盐碱地土壤盐分下降明显,表层土壤脱盐率达到了33%以上,可以满足棉花出苗对盐分要求,棉花出苗率提高20%以上,同时加速了土壤渗水,渗水时间可以缩短至7天,为新疆盐碱地土壤改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条状破障方式与点源破障方式比较,条状机械深松方式效果优于点源深松方式。  相似文献   

16.
覆膜对滨海盐渍土水盐分布和竹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定点监测试验研究了覆膜对滨海盐渍土水盐分布和竹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膜对照相比,覆膜处理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含盐量都有减少的趋势,土壤含盐量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但两种处理相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含盐量都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和覆膜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含盐量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规律也基本一致,土壤含盐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与土壤含水量分布的趋势相反。覆膜明显促进了竹柳茎的生长,而对竹柳的主枝数和主枝生长无明显影响,覆膜处理显著增加了竹柳的侧枝数和侧枝生长量。  相似文献   

17.
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同时,也加重了土壤次生盐渍化,造成部分棉田土壤含盐量升高,棉花出苗困难,生长受抑制,严重影响了棉花的生长与发育。我团在棉花生产上,结合滴溉技术摸索出了一套盐碱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一、轮作倒茬对盐碱较重的棉田轮作小黑麦,小黑麦具有很强的耐盐碱性,且生物量较大,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好、见效快,一般来年就可种植棉花。  相似文献   

18.
作者于1992年对上虞市新围海涂土壤的盐斑中心及外围含盐状况和大麦、棉花的生长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以氯化钠为主的滨海盐土,心底土含盐量高。0~20cm土壤盐分变化快,难以作为作物的耐盐指标。0~100cm土壤含盐量相对稳定,大麦在0.25%以下能正常生长,棉花在0.3%以下能正常生长,可作为制订种植计划时作物耐盐的土壤指标。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耐盐性较强的作物,但当土壤含盐超过其生长发育所忍受的限度后,仍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土壤盐分对棉花的危害,因盐分种类和种植方式不同而有差异。在比较重的盐碱地上进行直播,盐分危害可造成缺苗断垄、产量低、品质劣;而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办法(移栽棉,下同),则可以达到保苗增产的作用。因此,研究棉花生长发育与土壤盐分之间的关系,对盐碱地植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盐碱地植棉的土壤盐分含量范围,棉花在不同种植方式的情况下,对土壤盐分的适应性以及盐分对棉花生育的影响,为盐碱地植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海涂土壤盐斑观测及大麦棉花耐盐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2年对上虞市新围海涂土壤的盐斑中心及外围含盐状况和大麦、棉花的生长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以氯化钠为主的滨海盐土,心底土含盐量高,0 ̄20cm土壤盐分变化快,难以作为作物的耐盐指标。0 ̄100cm土壤含盐量相对稳定,大麦在0.25%以下能正常生长,棉花在0.3%以下能正常生长,可作为制订种植计划时作物耐盐的土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