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新育成的3份棉花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选用河北省目前主栽品种为对照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棉花材料中,M1品系产量表现比较突出,M2和M3性状表现突出。建议表现优良的M1品系参加区域试验,优良性状品系M2和M3继续选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更快地选育出大豆优良品种,本研究从2011-2012年配制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大豆新品系16个、并以郑9805为对照,共17个新品种(系)为材料,于2015年在周口市范围内组织1年多点试验,选出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试验。选出品系在2019年分别被推荐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河南省农科系统联合体生产试验、黄淮海南片联合体试验,均有望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3.
白粉病是威胁我国乃至世界小麦生产的最主要病害之一。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是预防小麦感病减产的一条安全有效途径。为了将合成六倍体小麦中的白粉病抗病基因Pm30导入综合农艺性状好、产量高的优良小麦品种中,利用自育中抗白粉病的优良品系冀资356与合成小麦Synthetics(He-48)(T.dicoccon PI94625/Ae.squarrosa)杂交,经过连续6年的选育,选育出高抗白粉病且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系7份。利用与Pm30连锁的SSR标记Xgwm159对这7份品系进行检测,用中国春和Pm30做对照,结果表明,14YF650和14YF675 2个品系扩增出430,460,500 bp条带,说明这2份材料携带来自于野生二粒小麦的抗白粉病基因Pm30。这2个品系表现矮秆抗倒、大穗、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可以作为抗白粉病的亲本直接应用于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4.
《种子》2020,(9)
剖析花生高代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关系,为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并对各品系进行评价筛选,为品种推广提供候选个体。运用DPS、SPSS统计软件,以11个福建花生高代品系为研究对象,对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数据进行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结果数和饱果数变异系数较大,出仁率变异系数最小,结果数和饱果数对花生产量显著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也显示结果数和饱果数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最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距离阈值为18时,可将11个花生品种分为3个类群,第3类群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和2个产量性状综合成4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产量因子、籽仁因子、株高因子和荚果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9.1216%,品系0945-1、0949-4和1005-3-1的综合主成分值依次排前三。0945-1和0949-4是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在花生育种中,侧重筛选果多、果饱的单株,并兼顾其它性状可选育出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附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为深入开展附子育种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本研究结合了14 份附子种质资源母根及子根的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对由母根性状组成的矩阵和子根性状组成的矩阵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探明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明确性状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结果表明:母根性状之间、子根性状之间以及母根与子根性状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母根与子根存在6 组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在每一组变量中均选择出若干个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反映母根与子根变量间的相关;通过因子分析,将母根与子根中的多个变量减少为5 个新因子,再现了系统内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附子性状选择过程中,种球应尽量选择须根长的;可适当放宽种球须根数的选择;种球主根粗壮会使子根着生点间距紧凑;培植子根重量的同时,应兼顾子根中主根长、须根粗和分根粗的培养,这些性状关系到附子下一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不同芥蓝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系统聚类法对27个芥蓝商品品种的形态、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7个芥蓝品种在形态和产量性状上分为四个类群,第Ⅱ类群又可分为三个亚群,其中Ⅱ-1亚群的3个品种的株型和产量表现优良。27个芥蓝品种在品质性状上分为四个类群,第Ⅰ类群又可分为两个亚群,其中Ⅰ-1亚群的10个品种的品质综合表现优良。芥蓝各品种在熟性、形态、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差异明显,在实际中需根据生产目标选择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4号是甘肃省农科院啤酒原料研究所以法瓦维特为母本、八农86265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广、酿造品质优良等特点,其株高75~80cm,生育期100~105d,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916.45kg/hm2,比对照品种法瓦维特增产11.30%,西北及内蒙古联合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555.76kg/hm2,较对照品种甘啤3号增产7.06%,适宜甘肃省河西地区和沿黄灌区,新疆、内蒙古自治区及相似生态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1 选育经过 1998年,吉林农业大学以黑农38号为母本,吉农8902-15(吉农10号)为父本,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成欧科豆25号.原品系编号为吉农9823. 1998年组配,1999年种植F_1,去除伪杂种,鉴定真杂种45株;2000年,种植杂种F_2,以生育期为主要目标选择单株;在45个株系中,选取中早熟株90株;2001~2003年,进行株系鉴定,优中选优,连续选优,选择优良中早熟株系.2004~2005年,进行品系鉴定、比较试验,决选出产量和其他农艺性状都优良的品系吉农9823;200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中早熟组东区区域试验,2007~2008年,参加吉林省大豆中早熟组东区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9.
一、优质品种龙谷25的选育 龙谷25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1976年以哈尔滨5号为母本,龙谷23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F1~F4代按照育种目标的性状要求,进行了连续选择。1979年秋季在F4代中,决选出整齐一致,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系,品系号为龙79~5503。1980……  相似文献   

10.
江汉平原大豆品系表型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歆  杨芳  邓军波  汪嫒嫒  何念  陈艳 《作物杂志》2021,37(5):57-634
种质资源是大豆育种的基础,理论方法是品种选育的关键。以64份大豆品系为材料,采用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大豆品系的10个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筛选适宜江汉平原种植的大豆品系,同时探究影响大豆产量的关键因素,为选育优质高产大豆品种提供种质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豆品系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4.19%~46.95%,有效分枝数变异系数最大,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最小;因子分析将10个农艺性状转化为4个主因子,分别为产量构成因子、株高因子、粒重因子和品质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0.067%。由农艺性状与综合得分相关性分析可知,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蛋白质含量7个农艺性状可作为大豆品系综合评价指标。聚类分析将64份大豆品系分成3个类群,类群Ⅰ31份,类群Ⅱ24份,类群Ⅲ 9份,类群Ⅲ大豆品系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江汉平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