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2年宿迁市引进示范种植科棉1号0.7hm2,平均每公顷产子棉5139kg;2003年和2004年泗洪县大面积推广,2004年种植1466.7hm2,平均单产子棉4461kg,较当地大面积种植的苏棉9号增收子棉1153.5kg,其中34.7hm2高产示范方单产子棉5823kg,表现出明显增产优势。为了进一步挖掘科棉1号高产潜力,提高本地棉花生产水平,现根据近几年来的试验、示范及大面积生产调查,对科棉1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作如下探讨。1高产优质产量结构根据科棉1号生育特性,结合本市生产情况,确定的皮棉产量指标为每公顷1875~2250kg。据实践,其产量结构为:每公顷有效铃数90万~105万个,…  相似文献   

2.
湖北沙洋县棉花高产创建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以龙  王晔  孙阳 《中国棉花》2012,39(5):41-41
湖北沙洋县从2009年开展棉花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经过几年的示范为棉花创造高产积累了经验。2011年全县棉花生产面积1.3万hm^2,每公顷子棉产量3450kg、皮棉1380kg,高产创建示范区每公顷子棉4125kg、皮棉1650kg,产值3.39万元。  相似文献   

3.
麦-棉-瓜-菜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张家宪  刘超 《中国棉花》2006,33(4):23-24
为了解决植棉面积萎缩问题,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麦、瓜、棉、菜间作套种多熟制栽培模式。推广示范表明,以优质棉淮杂3号与小麦、西瓜套作为主的棉田高效多熟种植综合效益非常可观,比传统的麦棉、油棉、瓜棉栽培模式增效显著。1常年经济效益以小麦、棉花、西瓜、秋冬菜为主的间套种植模式,一般小麦每公顷6000kg,收入8400元;冬菜每公顷1.5万kg,收入7500元;棉花每公顷子棉3000kg,收入1.5万元;西瓜每公顷产量4.5万kg,收入3.15万元;毛豆或豆角每公顷生产1.125万kg,收入1.5万元;总计每公顷收益7.5万元以上。由于经济效益高,农民种棉积极性高涨,棉…  相似文献   

4.
宛棉9号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宛棉9号(原名宛20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棉花新品种。2006年在社旗、唐河、宛城、新野、邓州进行了千亩示范,各个示范点长势喜人,喜获丰收。在邓州、社旗简化栽培也获得了高产。目前,在农村劳力大量减少、季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应用良种,简化栽培,适合机械耕作,必将是今后棉花栽培的发展方向。1产量表现2003年在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每公顷669.3kg、皮棉784.8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7.68%和8.63%,分别居13个参试品种的3,4位。在2004年的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平均每公顷1254.6kg、皮棉1381.5kg,分…  相似文献   

5.
南疆棉田不同产量构成因素及棉铃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总结超高产棉花栽培经验,新疆兵团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于2005年10月2-20日在南疆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共计八个团场17个条田进行专项技术调研和棉花高产验收,调研与鉴定采用实地调查、取样测定、个别走访、座谈等方法。17个条田中,皮棉产量超过每公顷3000kg以上的条田有9个,最高产为每公顷3988.5kg,最低产为3117.0kg;皮棉产量低于3000kg的条田有8个,最高产为2968.5kg,最低产为2329.5kg,通过对所获得资料的整理,分别总结了<3000kg和>3000kg两个产量水平下的产量构成因素、棉铃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高产棉田的栽培技术特点。1调查内容和方法200…  相似文献   

6.
新疆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峰 《中国棉花》2005,32(8):27
2002-2004年兵团棉花每公顷皮棉2250kg以上的高产条田大量涌现,并出现许多每公顷皮棉超3000kg的高产典型条田,这是兵团大面积推广种植业“十大主体”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及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结果。笔者对兵团近3年公顷皮棉达2250kg以上高产棉田的调查和验收资料进行分析,棉花高密度种植首先是选用早熟品种,还从株行距配置、收获株数、灌溉、产量结构等方面提出高产棉田栽培技术要点,为兵团棉花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提花理论依据。1高产棉田的产量结构2002-2004年,对兵团公顷皮棉2250kg以上近500个条田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在中等以…  相似文献   

7.
新陆早33号在新疆博州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陆早33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选育的优质、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2006年引进博州棉区示范种植,面积106.67 hm2.平均每公顷产子棉5261.55 kg,皮棉2052.00 kg;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1334 hm2,平均每公顷产子棉为5207.70 kg,皮棉2031 kg.滴灌棉田平均单产皮棉2292 kg,部分高产棉田达到2673 kg.为进一步挖掘该品种增产潜力,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品种在本地区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棉花—西瓜套种的栽培模式在沧县张官屯、旧州两乡镇已推广多年,2004年发展到133hm2。西瓜平均每公顷产30t,效益1.5万元;棉花平均公顷产子棉450kg,效益2.3万元,两茬合计公顷效益3.8万元,效益较高。1品种选择缩短棉花、西瓜的共生期是品种选择的一项主要依据,西瓜选用中早熟品种,如京欣1号、郑杂9号、金钟冠龙等。棉花选用株型大、长势强、不早衰的高产抗虫棉品种,如国审668、邯333、GK12、冀棉25、sGK321等品种。2施肥重施底肥,公顷底施粗肥60~75m3、磷酸二铵375kg、碳酸氢铵375kg、钾肥150kg。棉花花期公顷追施尿素225kg。3播种西瓜、棉…  相似文献   

9.
丁志  王建顺  袁力 《中国棉花》2000,27(9):21-22
对棉花专用长效复合肥进行茬灌秋耕,秋翻一次性施基肥、免追肥的示范。结果表明,在150团皮棉产量每公顷1800kg的栽培模式下,施用与常规施肥费用等价的棉花专用长效复合肥每公顷能增产子棉330kg,增幅为7%以上,增收1200元以上,并且能满足棉花在全生育期养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陈传哲 《中国棉花》2007,34(5):55-56
豫东的杞县及周边地区是我国大蒜与河南省棉花主要产区,蒜棉套作一年两熟为当地效益最佳栽培模式之一,常年面积在2万公顷以上。杞县统计局农调队2005年统计与2006年预产子棉产量分别为每公顷2320kg和3265kg,比同年麦套棉每公顷低248kg和179kg。通过查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了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实现棉花高产、优质,提升蒜棉套作整体效益。1存在问题与分析1.1生育期缩短,优质桃少。杞县种植大蒜多用2m或4m宽度的畦(农膜宽度2m),由于大蒜效益高,全采取满幅播种方式,不留植棉预留行。移栽棉花在畦埂或两幅农膜中间进行,时间一般比…  相似文献   

11.
中棉所19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铜山县1993~1994年引进种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应用表明:该品种在徐州地区无论作春棉还是作麦套棉种植,均具有早熟、高产、优质和兼抗病虫等特性,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1 种植表现1.1 产量。1993年铜山县棉花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棉所19名列6品种产量第一位,较对照品种苏棉5号增产8.32%。1994年获徐州市政府一等奖的铜山县郑集镇张湾村麦套棉68公顷,采用该品种每公顷产皮棉1831.5kg,比全镇推广品种苏棉5号平均每公顷多产皮棉570kg。其中0.3公顷高产攻关田,单产皮棉2130kg。1…  相似文献   

12.
以国欣棉6号为材料,采用“3414”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密度、氮肥、化控3项关键栽培技术对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国欣棉6号的产量及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明确了国欣棉6号在沿海地区高产高效种植的关键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密度每公顷4.5万株、每公顷施纯氮300 kg、分4个时期喷施缩节胺(DPC) 150 g的条件下,国欣棉6号子棉产量每公顷最高达4282 kg.同时由拟合的效应方程(r=0.953)可得,在江苏地区,国欣棉6号在密度每公顷95280株、每公顷施纯N 199kg、DPC用量为343.5 g时,其子棉理论产量最大,每公顷可达5017.1 kg.  相似文献   

13.
湘晚籼13号原种生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晚籼13号是湖南省水稻所选育的优质晚籼稻品种,由于香气浓、米质好、产量高、加工性能好等优势,受到消费者、加工企业和农民的青睐.该品种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30 d左右,是当前湖南高档优质稻的主栽品种.2004年在长沙县干杉乡斗塘村进行了6hm2原种生产,平均每公顷产量达6600kg,高产丘每公顷8100kg.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江苏农垦针对机械化水平较高、人均种植棉花面积大的状况,经过十多年来对棉花的轻型栽培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机械化、化学化为主,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为特点的棉花高产高效轻型栽培技术体系,春茬直播田的直接用工每公顷已从传统的450个左右降为200~250个,皮棉单产由研究初期的每公顷750kg左右提高到1350kg以上水平,劳动生产率由每工日生产皮棉2kg左右提高到6~7kg左右.  相似文献   

15.
新陆中48号自2010年引进到博州植棉区试验示范种植以来,累计示范推广4120hm2,每公顷平均子棉产量为6570kg、皮棉产量为2759kg,高产棉田每公顷子棉达到6975kg、皮棉产量达到2929.5kg。通过生产实践与技术服务,总结出了与该品种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棉花留叶枝密度与产量及构成产量诸因子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苏棉12号(常规种)和苏杂16(杂交种)为材料,运用统计学方法、采用数学模拟,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中上等肥力、留叶枝条件下,栽培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水平下,皮棉单产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苏棉12号和苏杂16两品种高产的适宜密度分别为每公顷3.95万株和3.21万株.通径分析结果,构成棉花产量诸因子中,总有效成铃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铃重次之.  相似文献   

17.
马骏  姜生林  魏天福 《中国棉花》2004,31(11):28-29
近几年来,敦煌棉花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4万公顷以上.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面积推广的"矮、密、早"宽膜植棉技术,棉花产量由1989年的每公顷1267.5 kg增加到 1999年的1575 kg,然后一直徘徊在1500kg,不仅落后于新疆棉,也落后于自然条件较差的金塔地区.为此我们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从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着手,开展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应于敦煌地区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003年在全市示范推广450hm2,平均单产皮棉2284.5kg.  相似文献   

18.
张身强 《中国棉花》2001,28(5):21-23
春夏棉间作复合群体高产高效栽培是创公顷(皮棉225kg)高产的途径之一,属于"资源利用型"和"主物技术型"二者兼而有之的综合技术类型,科技含量高.而合理配置两品种的密度是春夏棉间作复合群体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发挥其整体效应,实现创高产目标及各项经济指标的关键.1998年研究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中棉所27密度以每公顷8.0万株.中熟品种苏棉8号密度以每公顷4.5万株为宜,两品种合计群体密度12.5万株.皮棉产量合计1710kg,在不同的密度配置处理中最高.  相似文献   

19.
从90年代起,乌苏市在各乡场镇已开始了棉花高密度栽培试验,但一直没有取得较理想的效果.近几年逐渐取得了突破,出现了一些高产典型.目前棉花高密度栽培已经成了夺取棉花高产,促进棉花单产再上台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2002-2004年笔者在乌苏市皇宫镇泉水沟村、林东村开展棉花高密度高产攻关,2004年7.6 hm2示范田,创造了每公顷皮棉2290.5kg的高产记录.总结近年来棉花高密度栽培的成败,除要选择适合高密度的品种外,在栽培上也总结出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拉尔滴灌棉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滴灌棉田的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农一师棉花产量比过去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一师棉花面积12万公顷,单产目标子棉每公顷6573kg。一些团场部分棉田每公顷子棉突破8250kg。究其高产原因,除了土壤肥力等基础条件好,还掌握了一些田间管理中的关键点,对产量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