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三个花生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在植物油脂合成途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RACE克隆等方法,从花生中克隆得到了三个DGAT基因,分别命名为AhDGAT1-1、AhDGAT1-2和AhDGAT3-3。其中AhDGAT1-1全长为2020bp,ORF为1539bp,理论分子量为58.6036kD,理论等电点为8.83;AhDGAT1-2全长为2553bp,ORF为1581bp,理论分子量为60.6598kD,理论等电点为8.94;AhDGAT3-3全长为1377bp,ORF为1023bp,理论分子量为36.911kD,理论等电点为8.17。将这三个基因在GenBank上注册,注册号分别为KC736068,KC736069和KC736067。  相似文献   

2.
《长物志》为明朝文震亨(1585~1645)作品,成书于1621年(崇祯七年),全书十二卷,内容与园艺、休闲相关:卷一为室庐、卷二为花木、卷三为水石、卷四为禽鱼、卷五为书画、卷六为几榻、卷七为器具、卷八为衣饰、卷九为舟车、卷十为位置、卷十一为蔬果、卷十二为香茗。本文仅就第十二卷中关于茶文化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十二卷卷首"香茗"中写道:"香、茗之用,其利最薄,物外高隐,坐语道德,可以清心悦神。初阳薄暝,兴味萧骚,可以畅怀舒啸。晴窗搦帖,挥麈闲吟,篝灯夜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枯萎病在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为明确其病原,2009~2014年对采自内蒙古各地的马铃薯枯萎病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通过形态学鉴定和r DNA-ITS测序、同源性比对,得知引起内蒙古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主要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 H为7,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为PDA、PSA、Bilais培养基,最适碳源为淀粉和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三线镰刀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p H为7,最适生长的培养基为玉米粉和燕麦粉培养基,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尿素;茄病镰刀菌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为7,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为PSA培养基,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  相似文献   

4.
以牛肉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双酶法提取肌肽。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胃蛋白酶用量为2.0%,其酶解时间为7 h;胰蛋白酶用量为2.0%,其酶解时间为4 h。  相似文献   

5.
以菠萝蜜种子淀粉为原料制备油脂模拟品,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菠萝蜜种子淀粉油脂模拟品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淀粉浓度为15.11%,酶用量为0.14%,酶解时间为17.10  min,酶解温度为50.10  ℃,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油脂模拟品的DE值为4.38;并确定了该油脂模拟品的糊化温度为80 ℃和糊化时间为10 min。  相似文献   

6.
花生新品种铁花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铁花6号由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鲁花12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采用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2008年参加辽宁省杂粮备案品种试验,备案为铁花6号(辽备花[2008]50号)。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进行品质测试分析,蛋白质含量为19.79%,脂肪含量为52.95%,油酸含量为49.31%,亚油酸含量为39.20%,油亚比为1.26,属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橘林油脂酵母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橘林油脂酵母(Lipomyces kononenkoae CICC1714)为实验材料,通过设计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摇瓶发酵培养的最佳产油条件为:氮源为硫酸铵,碳源为葡萄糖,培养温度28℃,接种量10%,初始pH值为7.0,最适碳氮比为99。优化后批次发酵的生物量为7.01g/L,油脂含量15.91%,油脂产量1.12g/L。经半连续发酵后最终的生物量为24.13g/L,油脂产量为3.06g/L。  相似文献   

8.
以桔梗为原料,果胶和木薯淀粉为复合凝胶剂、白砂糖为甜味剂、柠檬酸为酸味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配方,通过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对桔梗凝胶保健软糖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配方为:桔梗水提液质量浓度为0.3 g/mL,果胶与木薯淀粉的添加比例为6∶1,糖浓度60%,柠檬酸添加量0.3 g。最佳工艺为:果胶加入4倍水,木薯淀粉加入2倍水室温下分别溶胀30min,在95℃恒温水浴锅中将二者混合,加入桔梗提取液、甜味剂与酸味剂,浇注成型,35℃下干燥含水量为20%。采用该配方和工艺制成的软糖色泽亮丽,酸甜适口,口味独特,柔软而具有弹性,感官综合评分平均值为(95±1)分。  相似文献   

9.
基于SCoT标记的福建茶树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CoT标记对福建茶树资源进行分析,构建适用于福建茶树资源SCoT-PCR扩增体系。从38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的16条多态性引物,构建了55份茶树品种(系)的SCoT标记指纹图谱。对55份材料共扩增出219条条带,多态性条带为216条,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3.8条,多态性比率PPB为93.15%,55份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 GS)介于0.49~0.85,平均为0.67。SCoT标记分析55份供试材料共两个群体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93,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4,Nei基因多样性为0.32,香农指数Shannon为0.48,遗传分化Gst为0.067,基因流Nm为7.01。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4处,将55份茶树资源分成2大类。  相似文献   

10.
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对12份不同种质的基础材料进行单倍体杂交诱导与自然加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单倍体诱导率存在很大差异,母本基因型对单倍体诱导率具有重要影响,诱导率最高达12.14%,最低为6.77%;四144为亲本材料的诱导率最高为11.77%,最低为6.77%,差异较大;PH4为亲本材料的诱导率最高为11.88%,最低为11.77%,差异不大。不同材料单倍体雌穗加倍率相差不大,最高为97.44%,最低为84.30%;不同材料雄穗加倍率存在很大差异,最高为19.19%,最低为5.62%,相对应自交结实率差异也较大。不同种质基础材料单倍体自交结实率基本与单倍体雄穗的加倍率成正相关。因此,单倍体雄穗的育性问题是单倍体自交结实性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玉米瘤黑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玉蜀黍黑粉菌冬孢子萌发和双核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pH为3,碳源为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氮源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和甘氨酸;双核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pH为8,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氮源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光照条件对冬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大豆油和甲醇为原料,KOH为催化剂,采用响应面法对大豆油甲酯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反应物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大豆油甲酯的产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油甲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5.5∶1,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1.08%,反应温度为61.6℃,反应时间为60 min。此条件下大豆油甲酯的产率为94.02%,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大豆油甲酯的一些性能接近矿物油,以其部分或全部取代矿物油制备环保型大豆油墨具有极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寒地水稻品种按穗重分类及栽培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为多型性植物 ,无论是野生稻或栽培稻中都分化形成很多不同的类型。栽培稻按特性分类项目主要有 :熟期性、抗病避虫性、有效分蘖多少、穗重等11项。各项目中凡有数量关系的 ,均按早、中、晚稻分别测定 ,并以平均数加减一个标准差为中级标准 ,在此范围以上和以下的分别为上下级的标准。广州曾按穗重将籼、粳稻品种划分为三级 ,其中早籼2.8g以上为大穗品种 ,1.8g以下为小穗品种 ,二者之间为中穗品种 ;晚籼2.9g以上为大穗品种 ,1.7g以下为小穗品种 ,二者之间为穗品种中穗品种。普通粳稻3.5g以上为大穗品种 ,2.3g以…  相似文献   

14.
茶籽壳酸水解制备木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声波为辅助手段,稀盐酸为催化剂,常压水解茶籽壳制备木糖,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对水解液中的木糖进行检测。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超声预提时间、酸浓度、茶籽壳粉碎度、水解时间等对木糖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因素对木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水解时间、酸浓度、粉碎度、超声预提时间;最佳制备条件为:超声预提时间为45min,功率为50kHz,温度为25~30℃;酸浓度为0.6mol/L;粉碎度为40目;水解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木糖产率最高,达28.44%。研究为茶籽壳的利用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热研5号柱花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底肥、种植密度、追肥、灌水次数和采收方式对柱花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底肥(磷肥)水平种子产量和质量均高于未施磷水平,0.07 kg/m2处理磷肥水平产量最高,为358.50 kg/hm2,且3个处理相差不大。净度和千粒重最低的处理是0.13 kg/m2磷肥水平,分别为8.87%和2.42 g。种植密度为0.5 m×1.0 m产量最高,为448.63 kg/hm2,种植密度行距为1 m的种子净度、千粒重和出苗率均高于株行距为0.5 m的,净度为9.12%,千粒重为2.63 g,出苗率为74.33%。未追肥条件种子产量最低,为339.96 kg/hm2,种子净度、千粒重和出苗率变化较小。3个灌溉处理种子产量差异较小,未灌溉处理种子千粒重和出苗率最低,分别为2.48 g和42.44%。铺膜采收种子处理种子产量最高,为370.79 kg/hm2,成熟后刈割收种处理种子产量和千粒重最低,分别为197.42 kg/hm2和2.47 g。试验为云南柱花草生产及草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铁皮石斛无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腐胺(Put)和精胺(Spm)对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Put和Spm可提高开花率。当Put浓度为0.4 mg/L时,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率最高,为30.47%;Spm浓度为0.2 mg/L时,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率最高,为22.26%;Put浓度为0.2 mg/L时,铁皮石斛始花期最短,为83.33 d,观赏期最长,为43.33 d。Put浓度为0.4 mg/L时,植株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对照处理下植株全N含量达最高;Spm浓度为0.6 mg/L时,植株C/N比达最大。Put浓度为0.4 mg/L时,有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碳氮化合物的积累,可提高铁皮石斛的开花率;Put浓度为0.2 mg/L时,能使花期提前,延长观赏期。Spm浓度为0.4 mg/L时,有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增长和生根,促进铁皮石斛组培苗的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7.
紫薯多糖脱蛋白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薯多糖为原料,研究不同酶添加量、时间、温度和pH值对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酶法脱除紫薯多糖中蛋白的最优工艺,并与Sevag法和三氯乙酸法相比较。结果表明:酶法是最佳的脱蛋白方法,其脱蛋白最佳工艺为:酶添加量为460 U/mL,温度为50℃,时间为60 min,蛋白质脱除率为87.71%,多糖的损失率为29.55%。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提取金柑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提取,通过L16(45)正交试验设计,探讨提取条件对金柑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柑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为450 W,乙醇提取分数为60%,料液比为1∶50,超声波作用时间为25 min,温度为30℃,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1.51%。  相似文献   

19.
以IR72为母本,IG152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保持系中14B。又以BT型不育系农林150A为母本,中14B为父本,经多代转育,育成了不育系中14A。中14A异交率高,米质优良,具有较好的配合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菌株P1产酶的最适发酵条件。[方法]在不同发酵条件下测定培养液中的壳聚糖酶活力。[结果]菌株P1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2h,摇床转数140r/min,装瓶量为50mL/250mL,发酵温度为30℃,接种量为2%,pH为6。[结论]该研究为壳聚糖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