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秸秆对日光温室连作有机基质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施蔬菜连续栽培使有机基质地力严重下降,为维持有机基质的可持续栽培利用,向温室多
茬栽培后的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腐熟秸秆,研究了添加秸秆对连作有机基质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与不
添加秸秆的连作有机基质比较,添加秸秆使有机基质容重下降25.0%~30.4%,总孔隙度提高,有机质含
量增加,且有机质含量随着秸秆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添加秸秆提高了基质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
含量,其中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玉米秸秆=1 V∶2 V 的基质中全氮、全磷及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最高。
添加秸秆可使春季早晨基质地温提高0.80~1.50 ℃,但基质的含氧量明显降低,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小
麦秸秆=1 V∶2 V 的基质含氧量最低。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秸秆明显提高了黄瓜植株生长量、叶绿素含量
和根系活力,增加了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小麦秸秆=1 V∶1 V 处理的黄瓜产量
增加最多,与对照相比增加20.87%。因此多茬栽培的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秸秆可以显著改善基质理化性质,
提高黄瓜产量。综合效果以连作有机基质∶小麦秸秆=1 V∶1 V 的处理进行黄瓜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有机与无机肥料配施对微型结球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肥总量完全一致的条件下,研究有机、无机肥料不同配比对微型结球白菜生长、产量、产值以及营养品质的综合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或单施无机化肥均比有机、无机肥料混配施用效果差;采用有机∶无机=2∶1处理的综合效果表现最好,其产量、净产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41.946t/hm2、7.93万元/hm2、40.2g/kg、3.8g/kg;粗纤维含量最低(93.4mg/kg),维生素C(274.7mg/kg)、硝酸盐(746.8mg/kg)含量中等。  相似文献   

3.
南疆香梨园生草覆草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疆光热资源充足 ,但水资源短缺 ,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此 ,连续 5a(年 )对香梨园进行了生草覆草试验。结果表明 ,覆草能显著提高香梨产量和品质 ,5a(年 )间的年均增产幅度为1 5 .2 %~ 65 .3 % ,节水幅度达到 2 8.8%~ 3 6.1 %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2 5 .6%~ 70 .5 % ,速效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增加 3 9.1mg/kg~ 76.4mg/kg、4.5mg/kg~ 1 8.0mg/kg、2 9.8mg/kg~76.9mg/kg,0~ 3 0cm土层 1 0 .0mm直径总根数增加幅度达到 5 5 .0 %~ 1 2 2 .1 %。经济效益分析表明 ,以苜蓿生草覆草最宜 ,5a(年 )年均增产 75 1 4.3kg/hm2 ,年增收入达到 5 0 0 8.85元 /hm2 ,节水效益达到 5 0 8.5 5元 /hm2 ,省肥效益达到 1 95 0元 /hm2 ,产投比为 5 .67∶1。  相似文献   

4.
几种有机基质栽培番茄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菇渣、玉米秸秆、麦草秸秆3种类型的基质进行番茄有机生态栽培效果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有机基质所栽培的番茄在生长发育、产量分布和总产量上均有明显差别。以玉米秸秆基质栽培的番茄前期产量达23328.75kg/hm2,总产量达132009.0kg/hm2,分别比对照土壤栽培增产43.21%,24.32%,番茄红素和VC含量也明显高于土壤栽培,玉米秸秆是早春番茄有机生态栽培较适宜的基质。  相似文献   

5.
以菇渣、玉米秸秆、麦草秸秆3种类型的基质进行番茄有机生态栽培效果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有机基质所栽培的番茄在生长发育、产量分布和总产量上均有明显差别.以玉米秸秆基质栽培的番茄前期产量达23 328.75 kg/hm2,总产量达132 009.0 kg/hm2,分别比对照土壤栽培增产43.21%,24.32%,番茄红素和VC含量也明显高于土壤栽培,玉米秸秆是早春番茄有机生态栽培较适宜的基质.  相似文献   

6.
无土栽培在黄瓜生产中应用广泛,而栽培基质是固定黄瓜根系,协调“水、肥、气”的基础物质,不同基质理化性质不同,可直接影响黄瓜的长势、产量及品质。研发筛选出适宜黄瓜生长的栽培基质是节能增效、促进生产的关键,从以椰糠、菌渣、农业废弃物堆肥为主的有机栽培基质,以蛭石、珍珠岩、河沙等为主的无机栽培基质,有机基质与无机基质混合的栽培基质,基质粒径大小、堆肥时间、栽培方式等性质和微生物制剂、腐植酸、生物炭、硅元素等外源添加物等方面综述了不同栽培基质对黄瓜生长、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基质栽培应用市场广阔,且将低成本可重复利用的农业作物废弃物作为有机基质并与无机基质混合配制成环保型复合基质成为无土栽培基质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将产于新疆的蛭石作为主要基质原材料,采用添加不同体积的废弃物炉渣和菇渣进行基质复配的方法,以纯蛭石基质作为对照(CK),在日光温室栽培槽中开展黄瓜栽培试验,研究了以蛭石为主的不同基质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新疆蛭石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和阿拉尔垦区黄瓜基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处理T2(蛭石∶炉渣∶菇渣=2∶1∶1)和T4(蛭石∶炉渣∶菇渣=3∶1∶1)的净光合速率高于CK;T2和T4的前期产量高于CK,其中T4前期产量较CK提高了46%;T2和T4的总产量分别较CK提高了21%和31%;T2和T4的果实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值优于CK。综上所述,处理T2和T4可用作黄瓜栽培,且T2适于优质栽培,而T4适于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了探究大棚栽培羊肚菌对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邢台地区和衡水地区羊肚菌的栽培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分析羊肚菌出菇情况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情况,测定分析在羊肚菌栽培前与采收后土壤pH值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个地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在羊肚菌栽培前和采收后降幅最大,均达到50%以上,且前后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邢台地区栽培前土壤速效磷含量为49.15 mg/kg,采收后不出菇土壤组和每667 m2羊肚菌产量50~100 kg土壤组速效磷含量分别降低到了18.37 mg/kg和11.8 mg/kg;衡水地区栽培前土壤速效磷含量达到36.37 mg/kg,采收后不出菇或每667 m2羊肚菌产量<3 kg土壤组和每667 m2羊肚菌产量 300~400 kg土壤组速效磷含量分别降至10.85 mg/kg和13.1 mg/kg。全钾含量在羊肚菌采收后上升,邢台、衡水2个地区羊肚菌采收后土壤全钾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栽培前(15.50、18.79 g/kg),且产量较差的区域(邢台:18.96 g/kg,衡水:23.55 g/kg)与产量好的区域(邢台:19.42 g/kg,衡水:23.91 g/kg)相比基本持平,无显著性差异。所以,羊肚菌在生长过程中对速效磷的消耗比较大,同时能富集土壤中的全钾,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总体上看来,邢台地区土壤和衡水地区土壤在所检测的营养元素上呈现出相同的消耗趋势,为合理栽培羊肚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施肥总量完全一致的条件下,研究有机、无机肥料不同配比对微型结球白菜生长、产量、产值以及营养品质的综合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或单施无机化肥均比有机、无机肥料混配施用效果差;采用有机:无机=2:1处理的综合效果表现最好,其产量、净产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41.946 t/hm2、7.93万元/hm2、40.2g/kg、3.8 g/g;粗纤维含量最低(93.4 mg/kg),维生素C(274.7 mg/kg)、硝酸盐(746.8 mg/kg)舍量中等.  相似文献   

10.
以课题组筛选的有机基质配方(稻壳、玉米芯、菇渣体积比为5∶2∶3)栽培番茄,分析番茄整个生育期基质养分释放动态、番茄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变化及番茄植株对养分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基质中碱解氮、速效磷的释放规律基本一致,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波动不大;钾元素含量急剧下降,坐果期下降最为明显.基质养分释放氮最大,为819.3 mg/kg;磷最低,为364.5mg/kg.番茄吸收钾最多,为7.54g/株;吸收磷最少,仅1.25 g/株.最适宜番茄生长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24∶1.45.  相似文献   

11.
吴兴彪 《蔬菜》2021,(7):71-74
为了明确京郊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高产栽培所需的适宜滴灌量,以黄瓜"津优35"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滴灌量对黄瓜灌溉水分配、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85%农户常规灌溉量处理较对照节水50.8 mm,深层渗漏量减少42.6%,黄瓜产量提高3.6 t/hm~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7.3%,硝酸盐含量降低5.0 mg/kg,果实品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61 kg/m~3,增收1.42万元/hm~2。综合来看,85%农户常规灌溉量处理是京郊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适宜滴灌量,全生育期灌溉总量为327.9 mm,其中苗期41.7 mm,初瓜期43.1 mm,结果期243.1 mm,当埋深20 cm的土壤张力计读数为-21.6 kPa时需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12.
山地板栗园覆草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范宏伟 《果树学报》2002,19(3):180-183
连续5年对山地板栗园进行稻草覆盖试验,厚度为10cm、15cm和20cm。结果表明:三种厚度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板栗产量,土壤有机质,N、P、K含量以及浅层土壤根系数量;5年间年均增产1260~2352kg/hm2,相对增产幅度为41%~76%,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8.1%~45.7%,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55.2~93.1、4.2~12.5、37.5~103.1mg/kg,0~30cm土层土壤10.0mm以下根系数量增加50~177条。经济学评估表明:以覆草15cm厚度为宜,5年年均增产2100kg/hm2,年增加纯收入8610元/hm2,产投比为5.56。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黄腐酸肥对设施黄瓜生产的影响,以黄瓜“津美82”为材料,以当地常规底肥(有机肥4 000 kg/hm2)为对照,设置5个不同用量黄腐酸肥(800、1 600、2 400、3 200、4 000 kg/hm2)配施有机肥作底肥的处理,探究底施黄腐酸肥对设施大棚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及田间管理状态下,底肥施用黄腐酸肥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与对照相比,T3处理(底施40% 有机肥1 600 kg/hm2+60%黄腐酸肥2 400 kg/hm2)下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最好,黄瓜单株总产量、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VC、可溶性固形物这6个指标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24.16%、302.41%、72.67%、96.62%、140.34%、141.70%,硝酸盐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了61.41%。本试验条件下最佳底肥用量为有机肥1 600 kg/hm2和黄腐酸肥2 400 kg/hm2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4.
郭东坡 《蔬菜》2020,(9):32-39
为解决因常年不合理灌溉和施肥等造成的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开发了以专利土壤改良技术和生物菌肥为基础的"双核"土壤改良技术。以黄瓜为例,设置了5个处理(CK:不施生物菌肥和调理剂;T1:1 500 kg/hm~2生物菌肥;T2:1 500 kg/hm~2生物菌肥+750 kg/hm~2调理剂;T3:1 500 kg/hm~2生物菌肥+1 500 kg/hm~2调理剂;T4:1 500 kg/hm~2生物菌肥+2 250 kg/hm~2调理剂),进行土壤改良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处理T4效果最优,黄瓜总产量达到125.76 t/hm~2,较CK增加31.0%;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CK分别增加22.4%和12.6%,可滴定酸含量、硝酸盐含量分别下降11.2%和15.4%;耕层土壤容重、pH值、EC值、全盐量显著降低,土壤中有机质、有效钾、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化肥用量,实现优质高产,采用设施黄瓜田间小区试验法,以中农16号黄瓜为材料,设置4个氮水平处理,分别是0、138、276、414 kg/hm~2,分析了黄瓜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黄瓜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其中N_(276)处理产量最高,为92 t/ hm~2;黄瓜硝酸盐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也不断增加,其中N_(414)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最高,为477 mg/kg;不同氮肥处理的黄瓜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可溶性糖含量N_(276)处理最高,达到5.3%。土壤硝态氮含量总体上随土层深度增大而减小,且硝态氮含量的减小幅度也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高施氮量显著提升了不同深度土层硝态氮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在施用12.7 t/hm~2商品有机肥的基础上,当氮肥用量为276 kg/hm~2时,设施黄瓜可获得最高产量、最佳品质及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酵素有机肥对京郊桃的产量品质与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6 a生"久保"品种桃和4 a生"北京24号"品种桃为试材,比较了基施酵素有机肥,配合叶施和根灌酵素处理,基施农家肥,配合叶面喷肥处理及常规施肥3种处理对桃果实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施肥处理中,施用酵素有机肥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久保"桃和"北京24号"桃果实产量,分别为8 250 kg/hm2和4 365 kg/h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1.36%和1.92%,Vc含量分别降低0.64 mg/100g和0.68 mg/100 g,着色指数分别增加63.5%和67.7%;并且贮藏中烂果率降低13%.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氮水平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青紫塥粘田上施用氮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钾肥底肥的基础上.施用氮肥具有显著增产作用,但施氮量在450 kg/hm2以上产量极显著降低.施用氮肥对黄瓜卫生标准没有明显影响,黄瓜硝酸盐舍量符合生食标准(<432 mg/kg).施氮水平对黄瓜的品质影响很大,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提高,但随氮肥的进一步增加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舍量在450~600 kg/hm2 范围内有所增高.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品质、生产成本、人体健康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黄瓜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龙岩红芽芋不同施肥方法及不同施肥水平试验,进行了产品检测和蒸煮品质鉴定,分析了其对龙岩红芽芋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肥(有机肥7 500 kg/hm2)+追肥(有机肥7 500 kg/hm2)有利于龙岩红芽芋获得高产,产量达25 276.80 kg/hm2,其粗纤维、VC、钙、磷含量最高,分别为0.6%,7.20 mg/100 g,1.49 mg/100 g,5.9 mg/100 g,综合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初步探讨套餐肥对高山大白菜种植区域中度酸化土壤的修复效果,设置套餐肥、营养土+复合肥和农户习惯施肥(CK)3个处理进行了土壤修复大田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较营养土+复合肥及CK处理,套餐肥处理667 m2产量分别增加1080.0、1813.0 kg,增幅13.7%、25.4%;667 m2纯收入分别增加572.8、418.0元,增幅为21.8%、14.0%;套餐肥处理的土壤pH值较试验前提高0.20,较营养土+复合肥及CK处理分别提高0.07、0.16;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提高1.2 g/kg,较营养土+复合肥及CK处理分别提高0.90、0.01 g/kg。说明套餐肥处理不仅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而且对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有提升作用,可以在高山蔬菜产区进一步优化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