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足城郊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城郊型高效特色农业是指以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为目标,细化区域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定位,实现加工业向工业园集中、养殖业向小区集中、种植业向基地集中,逐步形成专业化食品工业园、产业化规模养殖园、高效化产业种植园、生态化农业旅游园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结合太原市尖草坪区农业资源基础,笔者认为,城郊型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安庆市宜秀、大观、迎江三个区没有很突出地表现城郊型农业特色,在“马芜铜宜”作为安徽东部崛起第一方阵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三区”农业必须合理定位、转型,进行结构调整,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烟台市福山区农村信用社正确定位,注重发挥“助推器”和“杠杆”作用,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贷款方向,延伸服务领域,被誉为特色农业发展的“金桥”。 近年来,福山区为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对此,该区农信社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金融服务,支持当地特色农业的大发展。他们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从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实际出发,找准市场定位,调整信贷结构和信贷重点,优化信贷  相似文献   

4.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火车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源”.重庆农垦认为,作为城郊型垦区,助推农垦打造国际大粮商战略的重要抓手,就是要培育发展一批优势产业、支持壮大一批优势企业.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农垦国际大粮商战略提供重要支点和有力支撑,起到农垦保全局、稳一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特色农业”的兴起,改变了中国农村上千年沿袭下来的“靠天吃饭,量地裁衣”的被动局面。如何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抓好“特色农业”,这是各地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邯郸市临漳县按照“特色农业”的发展规律,使“小兔子”变成了“大产业”,并由此确定了“特、新、高”三字方针。 特 临漳县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全县14个乡镇,425个村,56万人口。依托农业增产实现增效是富民强县的基础所在。但由于过来农业科  相似文献   

6.
创建农业名特优品牌,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对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通过农业标准化运作创建名特优品牌,必须依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与名特优品牌建设“三位一体”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体系;根据国情制定农业品牌的战略定位与市场定位,通过名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军人才团队建设、农业产业化组织管理创新与整合提升、农业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有序运行,优先建成一批优势特色农业品牌与标准化农业的示范点,并推动其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8,(5)
舟山市定海区地处海岛,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两个转变”,必须利用一切海岛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海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就是要开发名优产品,培植支柱产业。定海区委、区政府在《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九五”期间要初步建成“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养殖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为此,我们紧紧围绕以下六方面做好工作:一、制订发展规划,构筑农业产业框架产业是经济形成的基础,没有支柱产业的形成,也就不可能有产业经济的发展。“九五”以来,我们定海区进一步明确了以蔬菜、果品、养殖业等为重点的十大骨干产业,有计划地建成出口蔬菜、水果、笋用竹等骨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4月,农业部国际司、江苏省农委、连云港市政府在南京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连云港市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其中,江苏农垦云台农场花果山外向型农业示范区被列入建设重点示范区名单,主导产业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以及观光休闲农业。近年来,云台农场充分发挥城郊型农场的区位优势,确立了城郊型农场的发展定位,走出了一条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连云港花果山外向  相似文献   

9.
刘超  黄伟  白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033-6035,6038
模式即范例或样本,具有典型意义和学习价值。借鉴现有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模式,选择特定城市郊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建构相应的实现形式,是制订相关农业政策措施的基础。该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城郊型农业、都市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目标与实现条件,提出了城郊型农业的进程定位及其引导产业化阶段的发展模式。针对九江市庐山区城郊型农业,分析了庐山区城郊型农业的进程阶段,依据九江市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庐山区农业的自然环境资源,选择了2种发展模式,并建构了相应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淮北市效区充分发挥近城近矿的区位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人才优势、坚持信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宗旨,确立了城郊型农业的发展道路,通过建立规模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市场、强化科技投入、典型示范带动等有效措施,引导农民走出了一条淮北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新路子,促进了近效农业生产由“菜蓝子”工程向“菜蓝子”经济的跨跃。  相似文献   

11.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持续高效农业发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区域农业科技开发的深度、广度,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宏观战略决策3个层面上开展了持续高效农业发展的新探索,基本建成了城郊型农业、湖区粮猪(禽)型农业和涝渍田综合开发型农业3个各具特色、面积1万多hm^2的中心试验示范区和优势水稻、优势藕、优势油菜、蔬菜、青虾和畜禽规模化养殖等6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科技开发 公司 基地 农户”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开发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奶业产业化与其他行业产业比较,既有共性,亦有特性,我国奶业产业化及其发展是由其特性决定的。从理论政策和实践层面角度来探求、论述其特性,对我国奶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一、奶业产业化的定位 奶业产业化首先要明确其定位。奶业产业化有3个层次:一是奶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中国农业产业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及食品饮料业中最核心的部分;三是奶业产业化在奶业发展中具有战略作用。下面从农业产业化和食品饮料业两个角度来比较论述奶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规划,指导农业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规划确定好产业发展方向。是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前提。为此,我们专门编制了《濮阳县“十一五”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并将其列入全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大产业,全面推进”的要求,合理规划了优质小麦加工、优质水稻加工、优质花生加工、优质玉米加工、肉类加工、棉纺织品加工六大农业产业化企业群和十一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烟台市莱山区是1994年底组建的新区。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确立了发挥城市近郊优势,发展城郊型高效特色农业,积极推进产业化、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如果用简短的十个字慨述其性质、特点和成就的话,那么作为中国首家省级农业产业化政策性担保公司,湖北省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农业担保公司”)可谓“铁肩担信义,妙手著宏篇”。  相似文献   

16.
我省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条件优越。特别是城市郊区,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发展城郊型农业要注重“三个调整”,确立适合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的支柱产业,构建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确立了“一个定位”(建设农产品加工大市)、“两个理念”(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理念)、“三项任务”(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工作目标,坚定不移地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全市“三农”工作带有方向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大事来抓,以农产品加工业突破性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达军 《农家科技》2006,(10):38-39
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来“,三农”的地位日益提升“,三农”形势日新月异,各地农村也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是最大的障碍。农村信用社应如何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所在的重庆市云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作了简单调查。一、云阳县农业产业化现状近几年来,该县县委、县府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提出了“135”结构调整战略“:一个定位”,定位生态高效农业“;三大工程”,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建工程,以产业化扶贫开发为重点的扶贫工程,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19.
城郊型农业是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以大中城市消费市场为主攻方向的精细、高效农业。与一般类型的农业相比,城郊型农业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转变上:一是市场定位由低档向中高档的转变。二是发展依托由单一优势向综合优势的转变。三是农业结构调整由量到质的转变。这是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核心问题。市场定位的选择决定着产品结构的特点,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就需要有什么样的产品。大中城市消费需求的特点是需求档次高、结构升级快,这就决定了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由  相似文献   

20.
萧山区属杭州市郊,为城郊型农区,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中,农业生产定位为都市型农业建设。近两年,食用菌在萧山区作为朝阳产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三种各具特色的产业化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