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缺钾是蕹菜生长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之一。单施有机肥无法满足蕹菜高产栽培的养分供给;在NP基础上施钾肥增产155 13%;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比单施化肥处理的增产8 57%,比单施有机肥处理的增产110 65%;蕹菜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生物有机肥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促进生姜植株的生长,使茎秆变粗,分枝数增多,茎叶生长量提高,产量增加。同等养分的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生姜植株的茎粗、分枝数分别比纯施化肥处理增加13.6%和18.58%,茎、叶鲜重分别增加16.67%和32.52%,产量提高23.46%;等养分的普通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生姜长势也优于纯化肥处理,虽然其产量达60192kg/hm^2,较纯施化肥增加12.63%,但却比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生姜产量低8.77%。不仅如此,生物有机肥还可显著改善生姜品质,提高根茎干物质和挥发油等的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小麦,玉米的增产效应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2-1994年的肥料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对照明显增产,差异达极水平F-27.8^**。M6000N18处理年亩产最高为1011.4kg;有机肥单施M6000产量最高,但从经济效益看,M3000最经济,平均1000kf有机肥增产69.4kg,较M6000肥效提高38.1%;有机肥增产后效6000kg有机肥大于3000kg有机肥,氮化肥增产有同样趋势.  相似文献   

4.
深耕和增施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配合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广西象州县3730项目改土工程进行了5年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深耕提高了土壤耕层厚度,但耕层有机质和有效养分的含量下降,无增产效果;施有机肥提高了耕层有机质和有效养分的含量,增产效果显著,年均增产1.228t/hm^2;深耕结合施有机肥对耕层厚工,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均有显著提高,年均增产1.185t/hm^2,与对照差异显著、与单施有机肥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旱塬长期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通过8年的小麦连作定位施肥试验,结合室内分析,探讨了施用不同肥料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M、NP、NPM施用能够稳定增产;增产为49.4%-141.6%,以NPM配施效果最好,其次为NP配施;2.M、NP、NPM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NP配施影响不大),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无机磷组分的含量。N.P单施,只增加土壤相应元素含量。3.在生产中,要提倡NPM配施,在有机肥短缺时,  相似文献   

6.
稻草还田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5年不同肥料培肥定位试验表明:稻草和猪粪及化肥合理配施,对水稻具有一定增产作用,比稻草配合施化肥增产4.74%;比单施化肥增产10.15%;比不施肥增产56.75%;其差异显著性达到极显著水平。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利于作物生长,增产效益为佳。  相似文献   

7.
稻作施肥制度进步的产量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稻作10种施肥制度9年定位观测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进步对产量贡献为生物量增加1倍,稻谷产量增加83%;系统养分内循环(循环率0.8-0.5)产量贡献率为57.9%,化肥施用最大贡献率N为20.4%,NP为30.8%,NK为32.8%,NPK为61.3%,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最大贡献率82.7%,稻田自然生产力占系统生产力约1/4。石油化学农业能维持一定时期的生产力稳定,但必须保持系统的养分平衡。系统养分内循环有良好的产量增益和系统生产力的稳定性,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其生物生产力和土地生产潜力均呈正向发展;但与施肥增产效率成反比例。稻作施肥质量达到一定水平,施肥增产效益反而有所下降,伴随施肥进步,须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试验表明,在淮北地区,水、氮配合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效益,结果表现为灌溉比不灌溉增产10.9%,效益提高11.7%;施氮比不施氮增产77%~90%,效益提高82.8%~84.1%。同时,水、肥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结果表现为水分利用率施氮比不施氮处理提高70%左右,灌溉比不灌溉处理提高5.8%;氮素当季相对利用率灌溉比不灌溉处理提高7.9%。通过数学模拟,给出灌溉与不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的氮肥效应方程。  相似文献   

9.
钾肥对提高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2年田间试验及大面积示范的结果表明,在花椰菜高产优质栽培中,配施钾肥能有效地增加花椰菜生物学产量,提高净菜率而获显著增产,较习惯的氮磷配施法增产13.3%;施用商品有机肥4500kg/hm^2、纯N334.5kg/hm^2、Pz05108kg/hm^2条件下,K2O最适配用量为180kg/hm^2;在等养分条件下,施用蔬菜专用肥的增产率可达19.4%;同时,配施钾肥可以提高花椰菜的品质和商品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新垦红壤春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新垦红壤春大豆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新垦红壤由于土壤贫瘠严重抑制了大豆的生长,实行有机无机肥配施有明显的培肥和增产效果,有机与无机肥施的处理较对照增产50.3%-61.8%,较化肥处理的增产15.6%-24.5%。  相似文献   

11.
配施有机肥对潜育化水稻土的培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潜育化水稻土的培肥措施,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潜育化低产水稻土产量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续2季施用有机肥后,潜育化水稻土产量显著提高,以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配施猪粪处理的产量最高。添加有机肥降低了潜育化水稻土耕层土壤p H值。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配施猪粪处理的有机质提高明显,比NPK处理提高了15.22%;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配施猪粪处理的潜育化水稻土全氮含量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4.19%;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单施化肥处理的潜育化水稻土有效磷含量提高最多,比NPK处理提高了4.92%;相比于NPK处理,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单施化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比两季均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13.2%。因此,潜育化水稻土适当配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加水稻产量,可以作为培肥改良潜育化水稻土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钾肥对籽瓜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研究钾对籽瓜与瓜籽的经济性状、瓜籽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改善了籽瓜的单瓜重、单瓜瓜籽重、单瓜产籽数、产籽率、瓜籽百粒重、纵、横径及出仁率;施钾提高了籽瓜产量,与不施钾比较,施钾后,瓜籽产量增加157~230kg/hm^2,增产幅度9.2%~13.5%;施钾提高了籽瓜的产值与纯收入,与不施钾相比,施钾后,新增加产值942~1375元/hm^2,新增加纯收入818—1104元/hm^2,边际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籽瓜最高产量与最大利润的钾用量为135kg/hm^2。  相似文献   

13.
施肥结构对砂质潮土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砂质潮土上10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及N、P、K等养分在土体中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N肥小麦减产21.1%~34.3%,玉米则增产155.9%~209.7%;单施P肥小麦增产29.3%~39.7%,玉米减产50.4%~63.0%;而N、P肥配施小麦、玉米分别增产3.43~5.79倍和3.04~4.23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而N、P  相似文献   

14.
辣椒属精细蔬菜,需求量大而种植范围广,为研究合理施肥方案而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取得全元素生物有机肥配施专用肥极显著增产,有机肥配施专用肥显著增产,蔬菜专用肥比等养分复合肥明显增产的效果;探索出辣椒栽培施肥的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15.
长期单施有机肥和化肥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等氮、磷、钾养分投入条件下,探索黄淮海小麦主产区化肥和有机肥施用对小麦的增产效果以及土壤养分的演变规律,为小麦科学施肥及土壤肥力的提升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8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在冬小麦—夏玉米的传统种植制度下,有机肥和化肥处理均分别设置5个施氮 (N) 量:0、120、240、360、600 kg/hm2,共9个处理。化肥处理的磷、钾用量等同各有机肥处理带入的量。于每年小麦收获期测定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在土壤养分方面,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化肥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全氮方面与施肥量无明显关系,年际间差异不明显,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增施化肥在开始几年能够缓慢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养分含量,之后保持稳定。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钾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化肥各处理。在作物增产方面,施氮240、360、600 kg/hm2的有机肥处理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施氮120 kg/hm2的有机肥处理,但三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化肥各处理间均差异不显著。除施N 120 kg/hm2水平下,化肥处理产量显著高于有机肥处理外,其他相同氮水平下化肥处理与有机肥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有机肥在培肥土壤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化肥,并且有机肥处理随施肥量的增加能够持续提高土壤养分库容量,而化肥对于土壤养分的提升效果不大,始终处于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水平。有机肥和化肥施用均对小麦产量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在N 120 kg/hm2的低氮条件下,化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优于有机肥,而在高于N 240 kg/hm2的养分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增产效果基本一致。另外,当产量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增加施肥量无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水稻氮磷肥料减施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双季稻轮作试验,研究了在农民习惯施肥的基础上,不同减少氮磷肥料用量的施肥措施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减施氮肥处理结果表明:比农民习惯施肥减施20%氮肥的条件下,施用缓释肥料(80R)产量最高,比传统不减少施氮处理(CFN)增产0.4%,比等养分量纯化肥处理(80F)增产6.0%;用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的处理(30F+50M)比80F增产1.9%;绿肥和化肥配施的处理(50F+30A)比80F显著减产7.2%(P<0.05)。因此,施缓释肥料或用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均能提高产量,减少氮肥施用量。减施磷肥处理结果表明:比农民习惯施肥减少施磷20%的处理均没有减产,说明在本地区减少施磷20%,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运筹、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对春玉米产量与养分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氮肥运筹方式、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均能显著增加春玉米产量,氮肥两次追肥处理的产量较一次追肥处理的产量增加10.6%~17.0%,配施有机肥增产10.3%~18.0%,坐水种增产9.1%,配施有机肥并坐水种增产20.4%。氮肥两次追施、配施有机肥及配施有机肥并坐水种均能显著提高春玉米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积累总量,分别提高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11.1%~29.5%、28.0%~28.8%和32.1%,依次提高干物质积累总量11.9%~15.5%、21.2%~24.4%和26.9%。氮肥两次追施、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均可提高N、P、K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和吸收总量,养分最大吸收速率以K最高,N居中,P最低;养分吸收总量以N最高,K居中,P最低;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以K最早(57.2~60.4 d),N居中(65.3~68.5 d),P最晚(71.4~74.8 d),三者均早于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82.5~89.3 d)。氮肥两次追施、配施有机肥和坐水种均有利于N、P、K养分由营养体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效率、籽粒中养分含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养分转运效率以P最高(59.3%~66.1%),其次是N(41.5%~55.1%),K最低(35.9%~38.0%)。在本实验条件下,施氮量为225 kg/hm2,基肥:拔节肥比1:3,配施有机肥结合坐水种,为最佳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8.
红壤旱地长期试验肥力演变及玉米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方法,探讨高原旱地红壤施N、NP、NM、NPM和NPK对红壤肥力演变、养分供给能力及玉米的效应。结果表明,N处理8年玉米绝收;NP处理前期比施N增产,长期施用不稳产,至23年绝收;NPM处理玉米产量由试验前10年的4628 kg/hm2,增加到后10年的6875 kg/hm2,增产2247 kg/hm2;在NP基础上施K2O 112.5 kg/hm2的NP+K处理,比施NP增产2264 kg/hm2。说明配施增产效果明显,但长期只施NP会导致其它元素失衡不能稳产。有机肥和NP配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红壤28年不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不下降,年施有机肥30000 kg/hm2,不施化学钾肥,也能维持钾素平衡。长期不施化学钾或有机肥导致钾素枯竭。红壤磷素自然供给能力极低,仅为3.6~15.7%,施磷显著增加速效磷含量,施磷或有机肥提高磷素自然供给能力。NP处理11年不施钾,钾素自然供给能力由35%~68%降低为11.09%~23.2%。  相似文献   

19.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苏丹草—黑麦草轮作中不同施肥措施对饲草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饲草产量,整个轮作期,单施化肥(NPK)、石灰和化肥配施(NPK+Lime)、有机肥和化肥配施(NPK+OM)处理的鲜草产量分别比不施肥处理(CK)增加6.1倍、6.8倍和7.3倍;在化肥基础上配合施用石灰和有机肥,鲜草分别增产9.5%和17.2%。养分吸收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明显提高饲草N、P、K含量并促进饲草对养分的吸收。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与CK及NPK处理相比,增施石灰和有机肥提高酸性土壤pH值,促使其向中性靠近;在NPK基础上配合施用石灰,轮作结束时土壤有效钙含量比NPK处理提高了20.7%,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降低了26.5%和41.2%;在NPK基础上增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20.
杨春江  胡钟胜  施旭  招启柏  钱志宏 《土壤》2013,45(3):399-404
为综合评价在植烟土壤上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烤烟生长及土壤养分的效应,通过盆栽试验,比较等氮养分条件下饼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处理的烤烟生长、土壤养分以及氮磷流失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增施有机饼肥,能促进烟叶生长,提高上等烟比例,增加经济效益.化肥单施在提供速效养分的同时也具有培肥土壤的能力,提高了土壤中各养分含量,但其效果低于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处理.高比例的有机肥施用量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低比例的有机肥处理.烤烟整个生育期中,淋溶液中的氮磷浓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等氮条件下,随着配施饼肥的比例增加,土壤氮淋失量降低,而磷的流失量升高,从兼顾烤烟生长和减轻氮磷对环境污染两个角度考虑,50%化肥配合施用50%有机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