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畜牧》2012,(1):6
<正>北京养猪育种中心于2011年11月成功入选国家核心育种场。为了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多年来的支持与厚爱,在新年来临之际,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北京养猪育种中心、美国谷物协会、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承办,默沙东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王楚端 《猪业科学》2009,26(9):36-37
北京是首都,其养猪及猪育种工作可以说是中国养猪与猪育种工作的一个缩影。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的60年,北京猪育种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响应毛主席号召的自发性育种工作,菜篮子工程带动的以引种扩繁为主的育种工作,市场需求带动的初步自觉性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3.
《当代畜牧》2011,(12):51
<正>2011年10月21-23日,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接受了国家核心育种场专家组的验收。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考核实际操作、查找猪群、查阅资料等环节,对中心在种猪育种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今后中心育种工作的发展方向等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及建议。2011年11月20日,经过核心场验收专家组投票,北京养猪育种中心通过了国家核心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畜牧业司和全国畜牧总站近日在湖北武汉举行2011年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组年会暨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授牌仪式,北京六马养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养猪育种中心等13家种猪企业被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  相似文献   

5.
<正>金龙辞旧岁,银蛇迎新春,伴随着2013年新年的钟声,人们满怀喜悦向着蛇年走近。1月17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六,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在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召开了"2012年度客户年会暨新春联谊会"。全国知名专家、农业部、畜牧业协会及北京市农业局等相关领导前来祝贺,来自全国各地养猪界的同仁及合作单位的养猪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计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上午8:30,大会隆重开幕。北京养猪育种中心闫学军副主任主持会议。首先,中心党委书记黄毅向与会者致欢迎词,他向一直以来信任与支持中心工作的新老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  相似文献   

6.
2008年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组会议于12月13日-15日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就“科学管理,推进全国猪联合育种工作健康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农业部畜牧业司有关领导、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市畜牧总站的有关领导以及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组的60多家企业代表、专家等。会上陈伟生副司长做了重要讲话,指出了联合育种工作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合理借鉴国外经验,以及联合育种中应该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1我国饲养配套系种猪现状 中国配套系猪饲养与推广曾出现过鼎盛时期。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北京养猪育种中心1991年从美国引入迪卡配套系种猪(DEKALB),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推广非常好,当时正值中国工厂化养猪从南到北全面展开,迪卡配套系种猪的推广,对推动配套系育种和配套系种猪推广以及中国工厂化养猪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PIC是国外配套系种猪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8.
《猪业科学》2011,28(12)
农业部办公厅2011年11月21日发出关于公布2011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的通知(农牧办12011145号),经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组现场评定以及相关部门层层把关筛选,包括北京六马养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安徽省安泰种猪育种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畜牧局原种猪场、  相似文献   

9.
在竞争的社会里,许多大型养猪企业都积极开展猪种改良,以求质量取胜。一些大型猪育种公司也应运而生,它们采用世界先进育种技术,加速猪种改良进程,以适应现代养猪业对新猪种的客观需要。竞争促进了猪种改良,竞争也促进了育种方法的革新,从而不断加快猪种改良速度,推动猪种质量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配套系猪饲养与推广的曾出现过鼎盛时期。应该是本世纪90年代,北京养猪育种中心91年从美国引入迪卡配套系种猪(DEKALB),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推广非常好,当时正值中国工厂化养猪从南到北全面展开,迪卡配套系种猪的推广,对推动配套系育种和配套系种猪推广以及中国工厂化养猪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PIC是国外配套系种猪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们把世界养猪育种与家禽育种相比较,就会发现猪育种是多么不值一提。在世界家禽领域(包括童子鸡、母鸡和火鸡),80%股权掌握在仅4家公司手里,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只有1家或2家。这意味着有足够的税收用于投资育种并取得真正的进展。一些学会也曾经发起过世界范围的猪育种。但这是否真的被养猪企业所需要?另外是否真的应该学习家禽育种?也许在某些国家猪的育种永远不可能实现这样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全球猪的育种方向都经历了从脂肪型到瘦肉型的转变,育种措施也经历了从纯种培育到专门化品系和配套系培育的转变。育种目标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提高种群生产性能的遗传潜力;二是如何最大可能地实现这些遗传潜力,即如何降低养猪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猪抗病育种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抗病育种途径提高猪的抗病力,是避免养猪生产遭受疾病困扰和获得低药物残留猪肉产品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本文就与猪抗病育种相关的候选基因为受体类基因、免疫相关基因和信号传导基因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望能为猪的分子抗病育种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贾云  景羽 《中国猪业》2008,3(2):4-13
中国堪称泱泱养猪大国,但还远不是猪业强国。如何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养猪技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种猪良种繁育体系,从源头上解决猪多病多的弊端,实现中国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变养猪大国为猪业强国,这是中国猪业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正是承载着中国猪业嘹望者、领航者的使命,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应运而生。中心集科研、育种、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对提高中国养猪生产的整体水平,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功标青史。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情况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家级重点种猪育种基地,2009年7月与北京华都种猪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合并实行统一管理。目前拥有12个种猪场和中荷畜牧培训示范中心、SPF猪育种管理中心、种猪性能测定站和农业部北方地区SPF种公猪站以及华都阳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2004年中育猪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配套系)。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原种猪以法系和美系种猪为主,种猪性能优秀,设备设施不断完善,2011年完成亚高效空气过滤式公猪站改造1座,过滤效  相似文献   

16.
瘦肉型猪育种新技术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作为世界养猪第一大国,在加入WTO后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未来的竞争将是高新技术与经济实力的综合较量。21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猪育种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猪重要经济性状的QTL检测与定位,标记辅助选择,标记辅助导入,杂种优质预测和利用等,在目前猪育种中已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瘦肉型猪育种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在个体基因型大规模识别基础上,综合利用个体和亲属各种表型和基因型信息进行个体遗传评估,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将一些优良个体实现跨场间使用,建立场间遗传联系,实现资源共享的区域性联合育种,主要形式有两种:有条件的大型种猪企业作为龙头种猪育种公司与所覆盖的中小养猪户形成从育种,养猪生产,屠宰加工到销售的联合体;对于我国广泛分布的中小型养猪户和企业,迫切需要以育种技术为核心的中介服务机构,从性能测定,种猪评估和选择,优良公猪精液,生产管理等提供全方位,及时的技术服务,形成以技术为纽带的松散育种联合体,我国猪育种需要充分利用宝贵的猪种遗传资源,明确未来的猪育种目标,快速培育适合我国国情,具有特殊的新品系和配套系,在激烈的国际种猪市场竞争中保持我国养猪大国的一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与迪卡猪     
在中育配套系通过了专家评审即将公告之际,贵刊约我写一点东西,用来回顾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在配套系育种方面所做的工作。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感谢多年来给予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支持和关照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同事、同行朋友们!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种猪育种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肉在世界城乡居民动物蛋白质消费结构中占主体地位。近年来,世界养猪水平不断推进,饲养效率不断提高,其中种猪育种贡献最大。世界养猪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育种工作,育种体系的建设也非常成功。我国猪育种工作开展了很长时间,但由于育种群体规模小而分散,未能建立成熟的育种体系,品种品系及配套系选育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优良高效品种品系主要依赖进口。随着我国养猪规模化水平的提高,不断涌现出大量的专业化养猪公司及种猪企业,  相似文献   

19.
猪联合育种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沅 《中国猪业》2010,5(11):8-10
第10届湖北种猪拍卖展销暨学术交流会在武汉隆重举行,中国农业大学张沅教授在交流会上做了《猪联合育种策略》的报告,报告从三个方面阐述:养猪生产与猪的育种关系;纯种猪群体遗传改良的育种措施;猪育种中杂种优势的利用。现将张沅教授的报告整理成文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猪病给养猪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总产值的12%~15%,提高猪抗病能力和抗病育种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作者综述了干扰素基因、NRAMP1基因、肠毒素大肠杆菌、MHC基因等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病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