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物联网是一种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以其为核心的现代化技术。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其能够实现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同时也支持通讯功能。物联网技术指的是利用RFID、红外感应、GPS等技术,通过连接物品与网络,实现自动识别、监管等功能。因此,其在茶叶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无论是病害诊断还是物流体系完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都大有好处。本文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探讨其在茶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已有科技与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数据库技术,构建基于物联网与棉花功能结构模型Cotton XL的智慧棉花生产数字化系统平台。系统利用智能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田间气象、土壤和作物长势等数据以及现场视频图像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监测范围内棉株的信息至数据库,结合模型模拟分析,实现远程操控辅助管理、预测判别、智能处理和可视化模拟等功能,从而优化作物栽培管理措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为棉农适应现代农业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已有科技与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数据库技术,构建基于物联网与棉花功能结构模型Cotton XL的智慧棉花生产数字化系统平台。系统利用智能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田间气象、土壤和作物长势等数据以及现场视频图像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监测范围内棉株的信息至数据库,结合模型模拟分析,实现远程操控辅助管理、预测判别、智能处理和可视化模拟等功能,从而优化作物栽培管理措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为棉农适应现代农业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趋势方兴未艾.农业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各类传感器与感知技术,采集各类农业生产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通信与自动控制,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本文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典型应用领域,着重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我国设施大棚生态环境参数的自动控制、特粮特经作物的精确定量栽培、农田节水灌溉与施肥、特粮特经作物果实产品的贮藏、生鲜农产品流通与产地质量追溯管理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场景,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农业物联网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山区智慧茶园通过使用ZigBee/WiFi等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采集大气压力、风速风向、空气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营养成份、光照等多项信息时,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导致无线信号质量差,甚至无线信号丢失,最后导致不能把采集的信息实时接入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技术人员实时监控。与ZigBee和WiFi相比,LoRa技术适合复杂地形信号传输,具有传输距离长,功耗低的优点。基于上述原因,本论文提出了使用Lo Ra技术来实现对山区茶园各项信息采集并保证了进行可靠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6.
徐德良  王敏鑫  邵元海 《茶叶》2014,40(3):155-156
本文首先对物联网技术的内涵以及它对信息感知的方法进行了概述;阐述了物联网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主要通过农业病虫害的监测系统,即采用设立传感器节点等技术进行病虫害信息的采集和监测;最后对物联网技术在茶树的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提出了设计与构想,分别从物联网角度和公共服务平台角度提出了三个层次和三种系统.  相似文献   

7.
吴冬 《福建茶叶》2016,(7):213-214
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对茶产业管理是整合了基础设施层获取的海量数据来面向实际的茶产业物联网应用提供跟踪、监测、和控制等信息服务的关键平台。基于对茶产业发展的全面数据的存储、预处理、挖掘与分析,对茶产业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的安全性、隐私保护以及可信性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窄带物联网(NB-IoT)是一种新型低功耗广域网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城市智能化、工业自动化、健康医疗等领域。NB-IoT所具备的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等特性也非常适合野外数据的采集,尤其在智慧茶园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重点讨论NB-IoT技术如何应用于茶树生长环境监测、茶树健康状况监测、茶园灌溉控制、茶叶加工过程监测和物联网溯源。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数据传输单元(DTU)的使用,NB-IoT技术可以帮助茶农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并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正>互联网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运用得十分广泛,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技术也逐步兴起,以致一个开关一个按钮,也可以通过物联技术实现远程操作控制。在全国,物联网技术也大量运用到大型茶园管理中,实现智能、实时的集成化管理,但这种运用是以大型茶园的规模、经济总量和可用人力资源来分摊和消化其并不便宜的建造费用。一般这种智能化物联网全套设备在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左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初期,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进步,物联网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延伸发展迅速。物联网的发展惠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带动了科技的发展,还在一定意义上引导了计算机行业的信息革命。多智能决策技术是计算机行业革新之后出现的信息行业更新换代的一项技术,目前虽然还没有大面积投入使用,但是,已经开始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这一技术也是物联网技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茶园农业作为我国小农经济的一类,发展历史悠久,随着技术的革新也逐渐与互联网产业相结合,通过互联网技术支持,提高茶园种植、运输、管理等环节的工作效率,并为管理者提供更多实时有效的信息,以期提高决策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7个关键技术:大规模MIMO技术、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全双工技术、超密集网络技术、自组织网络技术、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和内容分发网络技术。指出这7项技术将重点解决无线传输和无线网络的问题,将支撑物联网的高速发展,精准农业中的环境监测和精细化控制,都应用了物联网。5G时代的到来必然革新精准农业产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b的茶叶物联网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的作用之一就是将物与人连接起来,基于Web的茶叶物联网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茶农只需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即可浏览图像,让茶园尽收眼底。根据茶叶物联网的监测记录,可以及时分析应对气候异常、土壤生态变化等环境因素,实现自动灌溉、驱虫防病等工作,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成功发展,很好地帮助了现代茶场的管理。通过对茶叶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实时播报,使相关人员能够很好地了解茶园的生态环境,掌握茶叶生长的环境状况,及时调整外部环境,优化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在现代茶园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多种应用,网络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以实现茶叶的精细化管理。茶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先进的管理有助于建立健康的自我发展模式,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对物联网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树立意识,避免使用物联网相关问题,尽快建立生态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智慧农业技术数字化程度的提高,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以及智能化设备的出现,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字制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Surfer 20软件具有强大的插值和绘制等值线图的能力,可极大减轻科研人员后期数据分析、制图工作量,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信息。在概述该软件特点及其在农业制图中应用进展,介绍其数据库构建和制图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其空间统计学网格取样法,快速处理智慧农业装备全天无间断实时监测获取的棉田土壤水分、温度、铜离子含量以及棉花冠层光合分布等数据,绘制等值线图,展示作图的效果,为该软件在棉花生产管理决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茶叶的生产、流通和追溯是农产品质量追溯中的一环,物联网技术可以获取商品数据,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处理后,将农产品所处状态和定位信息实时传输到追溯平台,可以有效地跟踪、监督茶叶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相关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解决茶叶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实时化数据优化的重要目的,更有效的提升网络运行所表现的稳定性,满足大数据时代发展情况下对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并针对信息数据进行更合理的优化、处理,充分发挥模糊逻辑的重要作用,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由此,本文以"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希望在大数据发展背景下,促使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运行效率和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很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茶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其形成和发展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茶产业中很多环节的运行模式已经跟时代有所脱节,这是制约我国茶产业在新时代里又好又快发展的"拦路石"。因此,想要更好地推动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尽快建立起茶产业链的现代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实现茶产业链种植、采摘、加工、储藏、运输、经营等全链条和全环节中信息服务的标准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8.
热带作物田间生长环境信息包括风速、风向、光照强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CO2浓度、降雨量等数据,这些环境信息对作物的生长环境调控和作物田间科学管理非常重要。本研究围绕热带瓜果哈密瓜田间环境信息采集这一问题,研究哈密瓜田间生产环境智能传感与检测关键技术。采用tiny210硬件核心板,利用安卓系统和Java语言进行编程,集成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一体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建立热带瓜果哈密瓜田间生产环境智能传感与检测系统,主要解决哈密瓜田间生长环境信息动态采集和数据管理,为田间生长环境调控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整个茶叶产业经营,其技术应用水平相对不足,远程操控能力较差以及管理智能化程度不够,这已经发展成为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茶叶产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效系统就至关重要。本文拟从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及内涵认知入手,结合茶叶物联网系统应用现状及问题状况分析,从而探究茶叶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近年来,其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应用增长尤为迅速。在茶业信息服务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立体地、多维地推动茶业的现代化生产和现代化销售,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农业领域的示范作用。此外,通过智能化、产业化的茶业种植、电子商务、销售等信息化模式的运用推广,能够形成聚合式的茶叶产业价值链,推动区域经济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