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仙人掌及多肉植物中有一些种类是非常不耐寒的。如仙人掌科的尤伯球属(Uebelmannia)、花座球属(Melococttts),夹竹桃科的棒棰树属(Pachypodium0,大戟科的大戟属(Euphorbia)等等,都是有名的不耐寒的多肉植物。因此,冬季为这些不耐寒的多肉植物保温,就成为养护中特别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应用Herdchek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对3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865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的测定,淘汰加强免疫后猪瘟抗体不合格(阻断率<50%)的种猪,观察并记录淘汰猪瘟抗体不合格种猪后猪场种猪繁殖性能和小猪生产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3个猪场(A、B、C)淘汰加强免疫后猪瘟抗体不合格种猪后,平均窝产仔数分别提高了0.29头(P<0.05)、0.40头(P<0.01)、0.39头(P<0.01);平均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了0.54头(P<0.01)、0.35头(P<0.01)、0.62头(P<0.01);平均窝产断奶仔猪数分别增加了0.65头(P<0.01)、0.71头(P<0.01)、0.81头(P<0.01);3个猪场(A、B、C )30-60日龄小猪增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3个猪场(A、B、C)的母猪受胎率、仔猪断奶成活率和30-60日龄小猪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淘汰加强免疫后猪瘟抗体不合格种猪后可以显著提高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和小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用转t-PA突变体基因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和卵丘细胞作供体时核移胚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卵丘细胞作供体时,核移胚的卵裂率(82.9%)和桑葚胚率(55.9%)均高于胎儿成纤维细胞卵裂率(75.7%)和桑葚胚率(48.7%),但差异不显著(P>0.05);卵丘细胞作供体时的囊胚率(19.7%)则高于胎儿成纤维细胞(11.0%),差异显著。(P<0.05)。比较了饥饿处理与否对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供体时转基因核移胚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供体细胞饥饿后,其核移胚的卵裂率(75.6%)与供体不饥饿的卵裂率(75.8%)差异不显著;供体细胞饥饿后,其核移胚的桑葚胚率(46.5%)和囊胚率(11.0%)高于供体不饥饿的桑葚胚率(39.3%)和囊胚率(9.0%),但差异不显著。比较了SOFaa和CR1aa分别添加10%FBS和bFF后,转基因核移胚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用CR1aa液培养时,添加10%bFF,其囊胚率(9.1%)高于添加10%FBS(4.2%)(P>0.05);用SOF液培养时,添加10%bFF,其囊胚率(11.2%)高于添加10%FBS(5.5%)(P>0.05)。说明用SOF液优于CR1aa液。  相似文献   

4.
养殖中华绒鳌蟹风味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江苏太湖、阳澄湖、滆湖、长荡湖、固城湖、洪泽湖、高宝湖、大纵湖八大养殖品牌河蟹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体重120-200g的商品蟹,可食部分总指数〉30%,最高的太湖蟹达35.71%,最低的滆湖蟹为30.01%,各品牌河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肥满度以滆湖蟹最高,阳澄湖蟹最低,各品牌河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固城湖蟹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阳澄湖蟹(p〈0.05),虽高于其它品牌河蟹,但差异不显著(p〉0.05)。可食部分17种氨基酸总量依次为:17.48、15.90、17.31、18.21、19.42、16.62、17.85、17.25;固城湖蟹与阳澄湖蟹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洪泽湖蟹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长荡湖蟹与阳澄湖蟹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其它品牌河蟹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固城湖蟹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阳澄湖蟹(p〈0.05),其它品牌河蟹差异不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指数依次为:77.29,75.80,83.12,78.73,77.33,70.55,75.91,73.93。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的47.99%、47.80%、48.01%、43.95%、47.35%、48.23%、47.81%、49.47%,低于全鸡蛋白质模式,但均明显高于FAO/WHO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玉米种子质量国家标准执行 2008 年的修订版本。随着种子生产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国际种子市场对质量控制的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 2016-2022 年天津市 1849 个玉米种子质量检验数据进行调研及汇总分析,建议将玉米种子(单交种)净度指标由不低于 99.0% 上调至不低于 99.4% ,发芽率(非单粒播)质量指标由原来的不低于 85% 提高至不低于 88% ,纯度质量指标调整为不低于 96.4% ,水分质量指标暂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6.
酸枣直播造林有十大好处:(1)降低成本;(2)节省劳力,减少建园工作量;(3)调节用水矛盾,节省用水量;(4)操作简单,减少管理环节;(5)便于耕作和管理,不影响棉花间作,也可以与棉花同步滴灌;(6)提高成活率,不需要补植;(7)严把接穗关,保证苗木品种纯度,加快了良种化进程;(8)苗木适应性强;(9)没有缓苗期;(10)比同期播种的苗圃苗再栽植建园提早结果。  相似文献   

7.
种子标签标注真实与规范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作物种子标签标注质量不真实和标注信息不规范.是容易混淆的性质和责任都不同的两个问题。实践中.常因不能正确区分这两个问题。造成种子企业承担非法责任。为了帮助种子企业正确标注种子标签,明示质量信息和责任。根据遇到的实际案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标签管理办法》)和《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以下简称《标签通则》)等有关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的规定.就种子标签标注质量不真实和标注信息不规范问题,谈谈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秸秆覆盖深松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采用4种耕作模式处理(深松覆盖、深松不盖、免耕覆盖、免耕不盖)在河南西平进行了连续3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中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耕作模式下,SOC、ROC和DOC含量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在0~5cm和5~10cm土层,秸秆覆盖处理下SOC、ROC和DOC含量高于不覆盖处理,表现为深松覆盖>免耕覆盖>深松不盖>免耕不盖;而从10~20cm土层以下,免耕处理下SOC、ROC和DOC含量急剧下降,表现为深松覆盖>深松不盖>免耕覆盖>免耕不盖。相关性分析表明,ROC、DOC含量与SOC含量之间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土壤ROC和DOC的含量很大程度上与SOC的储量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定量研究湖南省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选取湖南省3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77—2011年逐日气象数据,计算湖南省人体舒适度指数和不同舒适度等级日数气候特征及气候倾向率,采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并利用Mann-Kendall法进行趋势检验和突变检测。结果表明:(1)湖南省人体舒适度级别主要以舒适为主,湘西南和湘东南地区最舒适,湘中地区最不舒适,最舒适的月份是5月和10月,最热不舒适的月份是7月和8月,最冷不舒适的月份是1月,寒冷等级和炎热等级日数极少,无酷热情况出现;(2)湖南人体舒适度指数数值上升趋势显著,冷不舒适级别日数显著减少,舒适级别和热不舒适级别日数在增加;(3)各级别舒适度日数变化最小的地区是湘西北,湘北和湘中地区由冷不舒适级别向舒适级别转变和舒适级别向热不舒适级别转变并重,湘西南和湘东南地区由冷不舒适级别向舒适级别转变显著;(4)湖南人体舒适度指数平均数值的显著增加和冷不舒适级别日数显著减少均属于突变现象,突变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21世纪初开始变化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热应激奶牛血清NO浓度和NOS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不同品种奶牛血清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活力以及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与热应激的关系。此实验在热应激期(THI 82.61±0.60)和非热应激期(THI 47.42±0.51)对荷斯坦牛(n=20)和娟-荷F1牛(n=20)血清NOS活力及NO浓度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荷斯坦牛和娟-荷F1牛在热应激期血清NOS的活力均显著低于非热应激期(P〈0.01);热应激期娟-荷F1牛血清NOS的活力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非热应激期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期荷斯坦牛血清NO浓度较非热应激期显著降低(P〈0.05),娟-荷F1牛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非热应激期荷斯坦牛血清中NO浓度显著高于娟-荷F1牛(P〈0.05),热应激期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对气相色谱(GC)测定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推导出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计算,最后评估了标准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2.
不同尺度下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连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绿地是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开展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特征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以长沙城市绿地景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探讨景观格局与连通性指数随粒度增加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粒度增加,各景观格局指数均具有尺度效应,且具有明显或不明显的尺度转折点;第一尺度域是选择适宜粒度的较好取值范围。本研究中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是80~90 m。(2)斑块的相对重要性尺度效应不显著。随着物种运动能力越强,斑块分级的尺度效应减小。连通性指数IIC和PC值也不具有较强的尺度依赖性。(3)长沙市绿地景观的连通性不高,景观中连通性重要值较大的大型斑块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衡,有待今后规划改善。  相似文献   

13.
黄芪多糖(APS)对断奶仔猪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在断奶应激模式下,APS的添加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及腹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APS的添加能显著提高断奶后仔猪的免疫功能。与对照II组相比,在断奶后第7、14天淋巴细胞百分数分别增加了7.7%(P〉0.05)、18.2%(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分别减少了15.2%(P〉0.05)、28.6%(P〉0.05);断奶仔猪的SRBC抗体效价分别提高0.47、1.49(P〈0.05)个滴度;单核细胞增殖率分别提高11%(P〉0.05)、25%(P〈0.05)。②腹泻率在3组间差异不显著,APS添加组腹泻频率明显低于对照II组(P〈0.05),与对照I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在内蒙古马铃薯养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进行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定位试验。以农户习惯施肥(FP)和测土配方施肥(ST)为对照,同时设置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NE)、不施氮肥处理(NE-N)、不施磷肥处理(NE-P)及不施钾肥处理(NE-K),研究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NE处理与FP处理相比,增产幅度可达4.22%~11.98%,与ST处理相比增产幅度为0.34%~10.02%;同时,NE处理氮肥利用效率较FP处理提高17.29%~23.00%,较ST处理提高6.21%~21.26%。本研究初步认为:通过优化推荐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养分专家系统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同时有效降低化学肥料对马铃薯农田环境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养分组合对高粱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蕉园土壤条件下不同养分及组合对高粱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研究表明:在OPT基础上,(1)不施N,极显著降低高粱对N的吸收,但提高了高粱对P的吸收,且极显著提高了高粱对K的吸收;不施P,严重降低高粱对P的吸收,却提高了高粱对K的吸收。(2)不施Mg、施S或施B均有助于提高高粱对P和K的吸收。(3)施Fe、施Mn或施Cu均有助于提高高粱对K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清洁生产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其目的是通过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改善管理和监控体系,减少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污染,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介绍了农业清洁生产的概念及背景意义、农业清洁生产的目标,以美国、欧盟国家和日本为例介绍了国外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从种植业和畜牧业两方面阐述了中国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提出中国农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1)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制定缺乏充分认知和参与;(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3)清洁生产技术规范不统一、推广机制不完善。最后提出中国农业清洁生产的对策:(1)加大对农业清洁生产的宣传,树立社会公众的清洁生产意识;(2)加强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3)大力促进农业企业的清洁生产,从更深层解决污染防治问题;(4)加强畜牧业清洁生产工作,调整产业结构;(5)增强农产品安全意识,加大对高品质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玉米秸秆碳形态的增碳培肥效果,在烟田上建立原位土柱培养试验,分析不添加秸秆碳(CK)、添加常规秸秆(RS)、腐熟秸秆(DS)以及秸秆生物炭(BC)4个处理下耕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结构、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秸秆碳相比,3种秸秆碳形态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与不添加秸秆碳相比,常规秸秆和腐熟秸秆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而秸秆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了颗粒有机碳(POC)含量(42.40%)。3种秸秆碳形态均提升微生物量碳/有机碳,这表明了秸秆碳投入可促进土壤有机碳周转。采用13C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MR)分析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结构,结果表明,常规秸秆、腐熟秸秆处理增加了土壤烷氧碳(O-Alkyl-C)和羰基碳(Carbonyl-C)(易降解碳组分),而秸秆生物炭则增加了烷基碳(Alkyl-C)(难降解碳组分)、烷基碳/烷氧碳(A/O-A)和疏水碳/亲水碳(Hydrophobic-C/Hydrophilic-C)。不同形态的秸秆碳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具有差异性,秸秆生物炭处理显...  相似文献   

18.
修枝对毛白杨无性系生长、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尚富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134-139
以4年生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人工林为试验对象,在河北省威县苗圃(试验地I)和河北省霸州市万达林场(试验地II)开展修枝梯度为轻度修枝P1,中度修枝P2,强度修枝P3,以不修枝为对照的修枝试验,调查不同修枝强度毛白杨生长指标和不同冠层阳面叶片光合指标的变化,从生理机制解释修枝对毛白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修枝第一年会影响胸径生长,随修枝强度增大影响增强,但轻度修枝和中度修枝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试验地I强度修枝与对照差异显著,试验地II强度修枝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2)修枝对毛白杨树高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且轻度修枝和中度修枝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3)修枝前后叶面积指数(LAI)变化较大,叶量随时间变化增多,在对照叶面积指数下降时修枝处理叶面积指数仍在增加,修枝能够延长树木生长期;4)修枝能提高毛白杨中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有利于提高光合和物质合成能力,而对照的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因此从生长和光合生理综合分析,毛白杨人工林郁闭后树冠下部需要适度修枝。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西部的红色硬粒春小麦属光周期不敏感品种的越来越多,部分原因是为了适应育种时冬季苗圃的短日条件。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21个环境中光周期敏感(PS)和不敏感(PI)的近等基因系的农艺表现,从而确定光周期不敏感性是否会影响农艺性状表现(1996~1998)。  相似文献   

20.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次氯酸钙浸泡处理(0.15g/L、0.6g/L)对其常温(17~25℃)贮藏120天的生理变化与品质影响。同时以多菌灵处理(1g/L)和清水处理为对照(ck)。结果表明,供试的次氯酸钙处理浓度对红富士苹果不产生药剂伤害,能有效地减少腐烂、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的损失,但对硬度作用不明显,其中0.15g/L处理可以降低呼吸速率,与0.6g/L处理对果实品质影响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