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Ⅱ优辐81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辐819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3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坚韧抗倒,成穗率高,穗大粒多,较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米质较优,丰产稳产性好。2003  相似文献   

2.
协优洲48是江西九洲种业有限公司用协青早A与自育恢复系洲恢48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晚稻早熟组合,该组合于2010年4月通过江西省审定,适宜在江西省双季晚稻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Ⅱ优恩22是用恢复系恩恢22与不育系Ⅱ-32A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稻瘟病等特点.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Ⅱ优明62是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62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明恢62是利用本所育成的优异中间材料,通过聚合杂交与抗稻瘟病自然发病鉴定.经6年7个世代育成的抗稻瘟病、高配合力、强恢复力的恢复系。Ⅱ优明62于2006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Ⅱ优125系南平市农科所用自育恢复系南恢125与Ⅱ-32A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1-2002年参加南平市晚稻区试,表现突出。2003年通过福建省区域性(南平市)审定。  相似文献   

6.
Ⅱ优辐819系南平市农科所用生物杂交结合辐照诱变手段选育的恢复系辐819与Ⅱ-32A配组育成的优质、超高产、重穗型中、晚稻杂交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2001年武夷山市兴田、武夷、吴屯等南北乡镇相继引进试种,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7.
高产、抗病、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1273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明恢1273来源于多系1号/明恢86的后代,经过多代抗稻瘟病鉴定筛选育成。于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Ⅱ优54是中国水稻所以Ⅱ-32A与中恢05-54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籼稻新品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Ⅱ优54的特征特性,总结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博Ⅱ优15是利用博IIA为母本,与自育的优质恢复系HR15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弱感光型杂交稻组合,2003年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博Ⅱ优15的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庆丰优7998是江西国穗种业有限公司配组的杂交晚稻新组合,亲本为庆丰AXR7998,2011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1009)。该品种2009~2010年在金溪县试种产量表现突出,2011年该品种被江西省种子管理局推荐参加江西省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本县种植面  相似文献   

11.
刘士平  薛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52-17055
[目的]为深入研究杂交水稻对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净化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定富营养化水体中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指标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动态变化,确定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较高净化能力的水稻品种。[结果]培养20d后,初步筛选出了8个对测试污水具有较强耐受能力的水稻品种,华两优加16和Ⅱ优1728在苗期就能大幅降低富营养化水体的COD。除川香29A/THR-44外,其余7个水稻品种的DO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华两优Z016对COD的影响最明显,Ⅱ优1728次之。除华两优Z016以外,其余7个水稻品种的苗期总氮吸收能力最强。荆农优369与Ⅱ优629对水体中总氮、总磷的吸收能力均较高。川香29A/THR-44、Ⅱ优1728和Ⅱ优207在后期生长中死亡,其他品种均正常生育并收获。荆农优369和Ⅱ优629的综合效果最好。[结论]水稻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较强净化作用,且与水稻的遗传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增加特种稻种质资源,解决白米不育系配组红香米杂交稻F1易混杂白米,影响米质的问题。【方法】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将低直链淀粉含量的亲本材料与带香味的亲本材料进行杂交、回交、转育等。【结果】育成直链淀粉含量为11.07%、香味明显、食用口感佳的水稻三系不育系槟榔红A,为红香米三系杂交稻的配组应用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为中低肥力的稻-油熟制稻田的氮肥运筹提供参考,利用杂交稻品种Ⅱ优7号、渝香203在稻-油熟制的中低产田进行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水稻群体构成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150kg/hm2水平范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均逐渐增加,再增加施氮肥时产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施氮量在150kg/hm2水平时产量最高,农学利用效率(AE)最经济;施氮量对群体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增大,群体LAI值在7左右时,容易形成高产;成穗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氮量为210kg/hm2时成穗率最低。  相似文献   

14.
东乡野生稻耐冷性的遗传改良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强耐冷异种质资源--东乡野生稻为骨干亲本,采用“双重”低温加压筛选法对粳稻耐冷性进行遗入良,取得了良好效果,育成的4913-1粳稻品种(品系)其耐冷水平,在苗期(二叶一心)冰箱0℃处理48h,完好无损,在南昌自然条件下越冬再生3年,通过生产示范,产量,品质和抗性都得到了较理想的效果。并且育成了粳型三系不育系和两用系不育系,可以在南昌越冬,可望实现杂种优势固定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5.
利用籼型两系不育系SE21S与糯性光身两系不育材料双光S杂交,经系谱选择至F4,选用不育性好、米质优的株系S426与香型优质保持系粤丰B杂交,通过中高海拔低温生态压力条件下进行两系不育系的育性鉴定和筛选,经系谱选择育成香型软米两系不育系明香10S,并配制出香型软米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明香1027。  相似文献   

16.
抗瘟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谷优16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抗稻瘟病的不育系谷丰A与优质强优势恢复系新恢16配组,育成了三系杂交稻新品种谷优16。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抗稻瘟病,产量高,米质优,2010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谷优1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超级稻“中优752”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中优752"是利用优质不育系"中9A"与本所自育的强恢复系"752"配制而成的中晚籼迟熟组合。该组合具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强、制种产量高和株型理想等特点,适宜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选用性状互补的地谷B、珍汕97B和龙特浦B配制成珍汕97B/地谷B//龙特浦B复交组合,采用系谱法复交F4选优株与珍汕97A测交,并后代连续选性状似龙特浦B的优株与珍汕97A回交至BC5,育成T55A。用它与恢复系晚R-1配制成杂交稻组合T优551,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好等特性,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优质晚籼早熟组合“T优96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优968”是利用优质不育系“T98A”与本所自育的强恢复系“R968”配组而成的晚籼早熟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米质优、抗性强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作晚稻早熟品种种植,在华南地区可作早稻栽插。  相似文献   

20.
水稻三系不育系香209A的选育与配组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香209A是用香型保持系新香B与优良的两系核不育材料245杂交,在F4代选择含有香味的优良单株与新香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香209A不育性稳定、香味浓,其配组的杂交组合具有迟熟、高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