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茶园钾素研究进展与施钾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钾是茶树从土壤中吸收的含量仅次于氮的必需营养元素,在茶树体内呈离子状态,主要存在于新梢等茶树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钾是茶树体内60多种酶的活化剂,能促进茶树光合作用,增强碳氮代谢,提高茶树抗逆和抗病虫性等.钾参与了茶树体内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对茶树的生长发育、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茶树不断从土壤中吸收,以及茶园土壤酸性强的特殊性,导致土壤中钾的淋溶损失,钾素贫化明显,缺钾茶园日趋增多.为此,世界主要产茶国对茶树钾素的研究与茶园钾肥的施用十分重视,甚至把钾作为仅次于氮的第二要素.  相似文献   

2.
茶树的钾素营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连梅  董尚胜 《茶叶》2003,29(4):195-197
本概述了钾在茶树体内的分布、吸收;钾对茶树光合、产量、品质及抗性的影响;茶树钾营养的品种间差异;及中国茶园钾含量现状及推荐钾肥量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钾是茶树生长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之一,在茶树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氮,位居第二位。钾在茶树体内有较强的移动性,其含量随着组织或器官的老化而降低。钾在茶树体内呈离子状态主要存在于新梢等茶树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由于茶树不断从土壤中吸收钾元素,以及茶园土壤酸性强的特殊性,导致土壤钾的淋溶损失,钾素缺乏明显,缺钾茶园日趋增多。在茶园管理上要重视施用钾肥,保证茶树生长对钾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一、茶树钾的营养特征钾与氮、磷一样是茶树生长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茶树体内各器官组织中都含有钾,且含钾量比磷高,一般根茎叶全株平均含钾(K_2O_,下同)占干重为1%左右,其中幼嫩芽叶含钾达2.5—3%,一般嫩芽叶中含钾低于2.0%,或老叶含钾低于1%为缺钾的标准。茶树多年生,以采叶为目的,长期在一块地上生长采叶,带走钾亦多,亩产干茶三百斤的,就要带走钢6—7.5斤,钾肥吸收率以45%计算,应施钾13.2—16.5斤,可见茶树需钾量是较多的。  相似文献   

5.
田间条件下不同园龄茶树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分析大田条件下1、2、3、5和10龄龙井43茶园头年秋天整株茶树、第二年采摘新稍、修剪物和落叶的生物量以及氮、磷、钾养分量,研究不同园龄茶树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1龄茶园到5龄茶园,茶树地上部生物量、氮、磷、钾养分量分别增加约32倍、21倍、25倍、29倍,到10龄茶园,与5龄茶园相比,仅分别增加约71%、17%、13%、14%。从1龄到2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为90.01、5.71、31.11kg/hm2,从2龄到3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为122.74、9.63、45.14kg/hm2,从3龄到4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为144.03、10.33、47.99kg/hm2。幼龄茶树经过定型修剪后,吸收的养分有一部分通过修剪物和落叶回归土壤,因茶树生长(不包括修剪物和落叶等)并留存在茶树上的养分量占总量的43.9%、48.7%、61.3%左右。进入青年期,如5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约为164.4、12.68、71.29kg/hm2。进入采摘后,茶树所需的养分主要用于新稍生长,一部分分配到修剪物和落叶之中,因茶树生长(不包括修剪物和落叶等)并留存在茶树上的氮、磷、钾养分量比较稳定且只占较少份额(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仅约为7.54、0.53、5.44kg/hm2)。本试验对田间条件下不同生育期的茶树氮、磷、钾养分需求量的研究建立了试验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茶树养分需求规律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钾镁对茶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洵  阮建云 《中国茶叶》1995,17(4):18-19
钾和镁是茶树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刻地影响着茶树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由于我国的茶园多分布于风化和淋溶作用强烈的红壤地区,土壤中的钾、镁含量普遍较低,加上近年来有机肥用量减少而单一施用氮肥,加剧了茶园土壤中钾和镁的亏缺,茶树缺钾和缺镁时有报道,施用钾、镁肥正成为茶园生产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了钾、镁对红壤地区茶树生理效应的研究,以期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镁肥,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叶》2007,29(6):29-29
《茶叶品质与钾素营养》一书是在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茶树钾素营养研究的成果进行广泛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全书共分六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茶叶生产情况与钾素营养的关系、茶树钾素营养作用、茶园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约10月龄的茶树幼苗(瑞香茶树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沙培试验,设置5个不同的供钾浓度(0、100、400、800、2000μmol·L-1),一周浇施3次,处理26周后,研究了不同浓度钾对茶树生长及叶片活性氧代谢酶类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在较低钾处理条件下(0、100μmol·L-1),茶树根、茎叶重量减少,根冠比增加;茶树叶片、茎部、根部K含量随着供钾浓度的增加总体均呈增加趋势.叶部位钾含量在处理浓度小于800μmol·L-1时均呈显著增加,在达到800μmol·L-1时增加不显著;通过叶片部分活性氧代谢酶类测定发现: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随着供钾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供钾浓度达到800μmol·L-1显著增加,后变化不显著;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随着供钾浓度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其中,在供钾浓度为0时,与其他各处理产生显著差异;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活性随着供钾浓度的增加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正常供钾浓度(2000μmol·L-1)与较低钾处理叶片(0、100、400μmol·L-1)的MDAR酶活性达显著水平;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在供钾浓度为0时最低,但与其他各处理未达到显著差异;总之,当供钾浓度为0时会显著降低茶树叶片CAT、APX、MDAR等的活性,缺钾条件下影响茶树正常代谢酶类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茶树钾素的适宜施用量与营养诊断的基础资料。自1974年8月——1975年6月,用一年生的薮北种茶苗进行水培试验。培养液的钾浓度分为:0K、1K、2K、3K、4K、5K、6K(K为培养液的单位浓度,25ppm)等处理。研究了茶树生育及与品质有关成分的钾素临界值和营养诊断指标。茶树生育以1K区为最好,顺序为1K>  相似文献   

10.
茶树喷施高钾有机复合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钾有机复合肥(含K量≥18%)是一种无臭味、无病源菌、不污染农地的新型有机液肥,为探索其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和使用适宜浓度,进行本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在茶树上喷施高钾有机液肥能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1 试验材料11 高钾有机复合肥(简称高钾)(标准号:Q/XF001-1997)12 磷酸二氢钾(KH2PO4)(上海联合化工厂)2 试验方法21 试验区设计 选用自然生态环境和茶树生长状态均相对一致的铁观音茶树品种生产园作试验区,平均分划为15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40m2。四周设保护行。22 喷施方法 在茶叶萌动始盛期和采摘前15天分别两次…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施钾水平对茶树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沙培盆栽方法,以“瑞香”品种的10月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5个钾处理浓度,分别为0、100、200、600、2000 μmol·L-1,每周浇3次含钾营养液,15周后,分别测定茶树植株根、茎、叶中Ca、Cu、Zn、Mn、Mg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施钾水平,影响茶树对矿质营养元素吸收与分配.当缺钾(供钾为0μmol·L-1)时,茶树叶片Ca、Mn的含量明显高于茎部和根部,Mg、Cu、Zn含量均在根部最高.Ca在叶、茎中的含量与钾处理的浓度均呈负相关,在根部则呈正相关;根部Cu、Zn的含量与钾处理浓度均呈正相关,而茎、叶中均呈负相关;Mn、Mg在根、茎、叶中的含量均与钾处理的浓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茶园中偏重施氮肥,忽视施磷钾肥及茶树必须的微量元素。为探索茶园平衡施肥的效果,笔者于1998年选用磷钾精和磷镁精水溶性叶面肥,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茶园中,进行了田间喷施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1.供试茶园情况供试茶树品种为白毫早,10年生,双条植,茶园管理水平一致,茶树长势均匀。 2.试验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①磷钾精500倍,磷镁精1000倍;②磷钾精800倍,磷镁精1500倍;③磷钾精1000倍,磷镁精2000倍;④磷钾精1200倍,磷镁精2500倍;⑤空白对照(喷清…  相似文献   

13.
茶树钾营养与病虫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资料及生产实践表明,在茶树营养中钾与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有密切关系,现就有关资料介绍如下:1茶树钾营养与病害关系早在50年代Venkataramani就发现因茶园土壤缺钾易使茶树感染头胞藻(CephleursSarasitcusKarst)而引发红锈病。据报告,头胞藻是热带地区茶树较严重的红锈病的病原体,可浸染到茶树的茎、叶、果实的果皮等。受为害的茶树可引起各级分枝顶梢枯死,幼龄茶树特别容易受感染,但增施钾肥可提高茶树抗头胞藻的感染能力。据Venkataramani的研究观察,一块约10年不施钾肥茶园红锈病的发病率高达64.8%,而另…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茶树的营养特性以砂耕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研究。首先探讨适合于茶树的培养液组成和浓度,确定茶树的砂耕培养法。以此为基础进行氮素、磷酸,钾以及镁的缺素试验,并调查研究了各种缺素症状与化学成分的影响。关于茶树生育与化学成分和在各种条件下氮素形态的比较探讨。即以硫酸铵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对茶树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关系以及施用的必要性,早已引起人们重视和得到普遍推广。但茶树对硼、锰、钼、铜、锌等元素的营养需要主要是20世纪才发现的,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同时茶树体内这些元素含量很少,对这些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只有氮、磷、钾的几百分之一到几万分之一,数量上少得多,可是它对茶树的生理生化、正常生育与产量品质关系很大。这种含量极少,作用又大是应用近代先进科学仪器才被  相似文献   

16.
钾对增强茶树的光合作用过程、促进某些维生素的形成和贮存、活化多种酶活性、加强氮代谢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生化过程、提高细胞原生质胶体的亲水性从而提高茶树的抗旱抗寒能力等都有良好的作用。早在三十年代,全苏茶及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分别在红壤及灰化壤茶园里,进行了长达40年的钾肥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钾  相似文献   

17.
施钾对茶树的效应大小主要取决于主导土壤中钾素的状态,土壤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生长势、不同产量的茶树对钾素需要的能力。 无论土壤本身含有的钾还是外施的钾,其持续效力决定于土壤的理化特性(Schroeder1974;Van Diest,1978)。一般地,土壤中K~+的动态可表示如下: 非交换性K~+交换性钾土壤溶液中的K~+植物体中的K~+。 上面的动态图表明:土壤溶液中的K~+与土壤固态K~+的反映是可逆的,这说明土壤矿质既是K~+源,又是K~+库。至于矿质,将K~+保  相似文献   

18.
不同供钾水平对茶树幼苗鲜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10月龄扦插"瑞香"茶苗[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cv.Ruixiang]为试验材料,通过沙培试验,设5个钾(K)浓度(0、100、400、800、2 000μmol·L~(-1)),每周施钾肥3次,处理26周后,研究不同钾浓度对茶苗叶片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钾浓度分别为0、100μmol·L~(-1)时,茶树成熟叶片钾含量分别为5.26、5.91 mg·g-1,此时茶树处于缺钾状态,缺钾降低了茶树根、茎叶的生物量,增加了根冠比,显著降低叶片氮(N)和磷(P)的含量;叶片钾含量与氮、磷含量均呈正的线性相关(YN=1.045X+11.906 5,R2=0.816 7;YP=0.307 5X-0.570 6,R2=0.914 6);缺钾显著降低了茶树叶片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和EGCG含量,相反却显著增加了叶片的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总量、酚氨比,以及叶片EGC和EC含量;叶片精氨酸、茶氨酸、谷氨酸等在缺钾时显著降低,与正常供钾浓度(2 000μmol·L~(-1))的叶片相比分别下降了86.96%、72.46%、40.43%;香气成分GC-MS分析表明,缺钾叶片醇类、醛类和酯类芳香物质含量降低,香气物质种类减少,缺钾对茶树叶片香气品质的提高具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茶树的生育与钾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 言 在茶树的肥料成份中,钾既是老问题,也是新的问题之一。钾在茶叶成份中约含绝对干物质的2—2.5%,它的含量之高仅次于氮素。在过去,钾的重要性虽然也被指出过,但它所起的生理作用至今还不很清楚。这不仅只限于茶树,对于其他的作物也是如此。 在植物体中钾是呈离子(K~+)态存在,至于它所起的生理作用,一般都认为与炭水化合物的代谢、核酸及蛋白质代谢等都有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20.
铝对茶树无机营养吸收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兴汉  吴彩 《中国茶叶》1989,11(4):34-35
铝分布较广,化学反应能力较强,对一般作物有抑制生长和毒害作用,在作物体内的含量也少(10ppm左右),属非必要元素。但茶树却是例外,在老叶中含有大量的铝(5000~16000ppm)而不表现中毒现象。茶树的这种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Chenery认为铝能促进茶树生长,Talibudeen研究过铝对茶树吸收磷、钾的影响,提出“磷泵”假说,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