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钟 《茶叶通讯》1999,(4):32-34
茶叶作为天然保健饮料而受到各国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茶叶的农残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今年7~8月分以来,作为世界上主要的茶叶进口商的欧盟诸国纷纷要求加强对中国茶叶农残含量的检测,并对农残最高限量的标准进行了调整(见附表),该标准于2000年7月1日实施。我省作为一个产茶大省,如何严格控制农残、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笔者下面就湖南出口茶叶农残量的现状、造成原因及解决方法谈一些看法。1 出口茶叶中农残量的现状湖南茶叶以直接出口和其他的口岸转口的形式主要销…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一种健康的天然饮品,人们对茶叶的卫生安全要求更加严格。目前茶叶的农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仍不容乐观。在茶叶市场上时有一些茶叶在抽检中农残问题被暴光,引起消费者对茶叶饮用安全的质疑,造成恶劣的影响。我国加入WTO以后,不仅给茶叶市场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有意制定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加以限制。目前就茶叶农残限量,世界上已有18个国家和组织颁发了349项农药允许残留标准。欧盟从2000年就实施了新的更为严格的农残检测标准,不仅检测种类增加了…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欧盟对进口茶叶正式实施新农残限量标准。主要涉及4项农药残留指标,包括异丙隆、啶氧菌酯、嘧霉胺和啶虫脒,标准都比原来提高了1倍,含量从0.1 ppm变成为0.05ppm,此外还对我国茶叶增加了唑虫酰胺残留的检测。农残是出口茶企的软肋所在。资料显示,截止7月份,中国输欧茶叶被欧盟通报已有21批次,通报原因均为农残超标。目前欧盟法规对茶叶农残要求  相似文献   

4.
降低茶叶农残要从源头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连法  朱俊庆  章祥富 《茶叶》2002,28(4):202-20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降低茶叶农残的呼声越来越高,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对茶叶的最大农药残留限量也加严,降低茶叶中的农残已成为目前茶叶生产中的最突出问题。降低农残必须从源头抓起,这已成为共识。但如何抓?从哪些方面抓?没有较成熟的办法。作者自2001年开始从事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认为以下几点是实现从源头抓起,降低茶叶中农残的有  相似文献   

5.
《广东茶业》2005,(6):28-28
近几年,欧盟陆续出台新的茶叶农残标准,到2003年茶叶农残新标准达到193项。而今年8月1日,欧盟再度决定将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这一新标准相当于把检测标准严格了3000倍;日本将在2006年5月30日实施“肯定列表制度”、茶叶设限农残由83种增加至144种,设限以外的农残全部按“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mg/Kg……  相似文献   

6.
国际茶讯     
《茶世界》2016,(3)
正欧盟自2000年以来,欧盟针对茶叶的残留限量标准陆续增至400多项,其中以最低检出量作为限量标准的项目已占总量的90%以上,相关法规发布和调整频繁,经常一年多调。2016年1月起,欧盟将执行多项茶叶农残限量新规:一是提高抽检比例。二是加严限量。三是酝酿针对高氯酸盐的新标准。这可能对我国茶叶出口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品种资源及种类相当丰富.近年来,随着茶叶产量的增加,新型饮料的不断开发,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2000年7月1日以来,欧盟不断利用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实施限制,使我国出口茶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2004年欧盟实行新的茶叶农残标准,对农残的检测项目从80年代的6项增加到180余项.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14,(3):31-31
正近期,欧盟对进口茶叶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和检测要求出现了两个新变化,我国出口企业应予以高度关注。首先,2014年1月31日欧盟公布了法规EU87/2014,并计划于8月25日正式生效实施。该法规对欧盟法规EC396/2005动植物源性食品及饲料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的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修改了附录Ⅱ中4个农残限量,其中将茶叶  相似文献   

9.
国内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茶叶农残超标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类农残超标事件经常见诸报端,出口欧盟、日本等地也频遭通报和强检,出口波动较大。除生产种植中农药使用不规范外,还与国内规定茶叶农药残留限量以及检测方法相关标准不够完善有很大关系。2017年,我国颁布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6),其中规定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有48项,而欧盟自2000年开始实施新的农药最高允许残留标准以来,几乎每年都会对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更新,而且经常一年多调。截至2016年,  相似文献   

10.
浙江茶情(4)     
陆德彪  胡迪钧 《茶叶》2005,31(4):268-269
1欧盟禁用硫丹将影响我省茶叶出口 据欧盟通报,自2005年8月1日起,欧盟取消对硫丹的授权,其硫丹的农残检出标准由30mg/kg提高到0.01mg/kg,比原标准严格3000倍。此前欧盟对硫丹残留限量很宽,硫丹在出口茶叶基地使用较普遍,因此,此次标准调整有可能对我省茶叶出口欧盟造成较大冲击,应引起出口企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从福建检验检疫局获悉,欧盟是福建出口茶叶的重要市场之一,2015年福建对欧盟出口茶叶491吨,643万美元,同比下降12.3%、11.9%。自2000年以来,欧盟针对茶叶的残留限量标准陆续增至400多项,其中以最低检出量作为限量标准的项目已占总量的90%以上,相关法规发布和调整频繁,经常一年多调。今年1月起,欧盟将执行多项茶叶农残限量新规。专  相似文献   

12.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6,28(6):18-19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茶叶中各种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我国各级相关检测单位和茶叶企业也开展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于上世纪60年代在国内最早开展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研究,他领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在今年5月欧盟组织的10个国家27家实验室的茶叶农残检测技术考核中获第一名。为了使各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机构更好地掌握检测技术,提高检测准确度和精确度,编辑部从本期起约请陈宗懋院士等撰写“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讲座”,并分期刊出。本讲座将从农药残留毒性与残留分析特点、样品采集、标样配制、样品中残留农药的提取纯化、农药残留检测具体方法、茶叶中农药残留多检出技术及主要农药残留测定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6,28(6):18-19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茶叶中各种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我国各级相关检测单位和茶叶企业也开展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于上世纪60年代在国内最早开展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研究,他领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在今年5月欧盟组织的10个国家27家实验室的茶叶农残检测技术考核中第一名。为了使各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机构更好地掌握检测技术,提高检测准确度和精确度,编辑部从本期起约请陈宗懋院士撰写“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讲座”,并分期刊出。本讲座将从农药残留毒性与残留分析特点、样品采集、标样配制、样品中残留农药的提取纯化、农药残留检测具体方法、茶叶中农药残留多检出技术及主要农药残留测定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八氯二丙醚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欧盟对出口到欧洲地区的农副产品中的农残的控制加强,使国内越来越多的出口商、生产厂家对农残也越来越重视.自从2002年欧盟增加了对八氯二丙醚的检测后,使原本可以出口到欧洲地区的茶叶及农副产品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茶叶安全卫生标准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要地分析了日本、欧盟等主要贸易国家对茶叶中农业化学品残留限量和重金属限量的法律法规规定,并从近年来主要贸易国通报茶叶情况,分析了关注的安全卫生项目,以全面了解贸易国进口茶叶产品规定。建议出口茶叶企业跟踪了解进口国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严格按照进口国标准组织生产并标识,及时关注农残、微生物、重金属等安全卫生项目的标准更新情况,做好产品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农残是制约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2003年,欧盟又制定了新的茶叶农残标准:在EU2076/2002文件中颁布了第一批320种农药清单,规定这些农药在2003年7月25日前停止在欧洲市场上架销售,对这类农药的MRL残留标准将暂时实行以最小检出量(LOD)为标准[2].……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1至10月:嵊州茶叶出口总量达46万t,货值1053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7%和11.9%。其中,出口欧盟的珠茶达到533t,这是嵊州珠茶出口欧盟连续第三年突破500t,珠茶输欧之路正越走越宽。嵊州是国内最大的珠茶生产基地,珠茶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由于欧盟对茶叶进口有着严苛的农残限量标准,一直以来,我国多数大宗茶叶只能销往非洲国家。销往非洲国家的茶叶每吨获利仅为400~500元,而出口至欧盟国家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我茶叶出口跌宕起伏的一年,经历了日本、欧盟修订提高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人民币升值及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等多方不利因素,2006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仍达到了28.7万吨,同比持平略微上升,出口金额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8%,是我茶叶出口历史上首次突破5亿美元大关,均价同比增长13%。茶叶出口成为商务部重点监测的主要农产品,确定了在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是我国茶叶出口跌宕起伏的一年,经历了日本、欧盟修订提高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人民币升值及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等多方不利因素。2006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仍达到了28.7万吨,同比持平略微上升,出口金额首次突破5亿美元大关,达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8%,均价同比增长13%。出口茶叶成为商务部重点监测的主要农产品,确定了在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污染问题的普遍关注,消费者大都渴望得到营养高、口味好的有机食品,开发有机茶正是满足消费者的这一要求:同时,国际上一些茶叶进口国如欧美日等不断加大对我国茶叶的“绿色壁垒”力度,不仅大幅度增加茶叶农残检测项目,而且不断降低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指标,开发有机茶是避开“绿色壁垒”的最好途径,并可取得一劳永逸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