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者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新植大棚西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新植大棚西瓜每667 m2一次性基施全元生物有机肥600~650 kg,可在保证西瓜品质的同时实现西瓜稳产高产;西瓜种植过程中适当减少全元生物有机肥基施的用量、分次滴施高钾水溶性肥料,可提高西瓜含糖量,改善西瓜品质.本试验中应用缓释肥的两个处...  相似文献   

2.
幼龄沙地果园间作模式的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故道地区的生产习惯和管理条件设置了3种苹果园间作套种模式:Ⅰ:(西瓜+花生+红薯+小麦);Ⅱ:(西瓜+花生+小麦);Ⅲ:(西瓜+红薯+小麦).对不同间作模式下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状况和经济效益进行调查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间作模式Ⅰ:(西瓜+花生+红薯+小麦)在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和间作年获经济效益两方面都是最优,其次是间作模式Ⅱ:(西瓜+花生+小麦),最后是间作模式Ⅲ:(西瓜+红薯+小麦).  相似文献   

3.
草莓和西瓜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水果,种植效益高。作者根据生产实践创建了冬春草莓‑春夏西瓜高效栽培模式。冬春草莓于元旦、春节期间上市,西瓜于5月上旬上市,该种植模式每667 m^(2)年产值30000元.、收益达21500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梁莉 《广西园艺》2011,22(2):39-40
甘蔗间种西瓜栽培模式是以"三避"(避寒、避雨、避暴晒)技术作支撑,在新植糖料甘蔗地里采用拱棚双膜覆盖间种西瓜的种植模式,是扶绥县自2006年以来摸索总结推广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几年来推广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推广面积1400 hm2,2010年推广面积达到16 333.3 hm2.甘蔗间种西瓜提高了种植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5年来,经田间测产验收和调查统计,该模式平均每667 m2产人厂原料甘蔗6.5 t,产值1 836元;平均每667 m2产商品西瓜1 500 kg,产值1 500元.每667 m2共计实现产值3 336元.现将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寿远 《广西园艺》2011,22(2):37-38,43
姜芽-西瓜-甜玉米一年三茬的种植模式是蒙山县文圩镇灯挂村农民近年摸索出来的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利用姜芽复膜高产栽培技术,提早播种时间,于2月中旬下种,6月中旬开始收获,使姜芽提早20~30d上市,抢先占领市场,收购价钱比一般栽培姜芽高50%.在收获姜芽后,通过营养杯育苗技术培育西瓜苗,于7月上旬播种育苗,7月中下旬移植,苗龄约12~15 d,采用原地块免耕种植西瓜,于9月底到国庆时上市,正值西瓜淡季,收购价一般在1.6~2.6元/kg.在西瓜膨大成熟期,约9月中上旬利用苗床培育玉米苗,在收获西瓜后清理瓜藤铺垫稻草,免耕开沟种植甜玉米,于12月中下旬开始收获,此时无鲜玉米上市,收购价一般在3~4元/kg.这样,可实现一年每667m2产姜芽1 500kg,产值10000元,西瓜3000kg,产值6000元,甜玉米1000kg,产值4000元,全年每667 m2产值达20 000元.完成一年种植三茬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王德泉 《蔬菜》2006,(12):21-21
为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新型高效农业种植模式。2004年,山东省平阴县蔬菜办公室在平阴镇、安城乡积极推广了“拱圆棚早春西瓜—越夏甜椒”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利用西瓜拱圆棚,在早春季节覆盖棚膜同时定植西瓜和甜椒,春季以西瓜管理为主,夏秋季以甜椒管理为主。该模式一改过去拱圆棚只生产一季早春西瓜、效益低的现状,既充分利用拱圆棚设施,又做到了西瓜、甜椒周年生产,因而效益成倍翻番。目前,该栽培模式在山东省平阴县推广面积已达到180hm2,平均每667m2产西瓜3500kg、甜椒5000kg,纯效益达1.2万元以上,深受当地菜农的欢迎。现将该栽培…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省余庆县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农业生产多为水稻—油菜的1年2熟或1年1熟冬季休闲生产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西瓜生产以来,常年栽培面积450~500hm2,生产模式多为西瓜—水稻或西瓜—玉米模式,生产效益有较大提高。2005-2008年经过多点西瓜生产栽培模式试验,总结出西瓜—水稻—莴笋、西瓜—番茄—白菜、西瓜—玉米—萝卜、番茄—小礼品西瓜—白菜栽培模式,示范推广后生产效益明显提高,现栽培面积在500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针对宁夏压砂西瓜产业发展的需要,探索压砂西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间套)。结果表明:压砂西瓜套种油葵共生期长,前期油葵与西瓜争光和肥水,西瓜坐瓜和大小受限制,影响西瓜产量;压砂西瓜套种马铃薯共生期长,马铃薯与西瓜争光、争肥水不明显,西瓜坐瓜和大小不受限制,西瓜产量不受影响,每667 m2套种马铃薯生产比对照多收入231.2元。  相似文献   

9.
旱塬地区早西瓜、甜瓜高效生态型间套模式是根据我国农林产业结构调整而适时提出的.高效生态模式的创新点是把早西瓜、甜瓜--蔬菜的高效型与经济林木的生态型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形成配合我国旱塬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示范模式.本模式是在多年推广西瓜新品种"红冠龙"、"春蕾"栽培中得到完善的,经多年、多点试验证明:该模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易为农民接受采用.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西瓜-水稻高效生态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产早熟西瓜的现有大棚设施,以发展大棚栽培双孢蘑菇为切入点,对传统的种植模式进行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生产双孢蘑菇.蘑菇废料就地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降低农业生产肥料投入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生产优质农产品.种植水稻实行粮经轮作、水旱轮作,构成了物质和生态可持续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棚西瓜-大棚双孢蘑菇-大棚西瓜-水稻栽培模式,每1 hm2 4茬的总收入可达249 000元.年纯收入是普通模式的2倍多.  相似文献   

11.
计银花 《中国瓜菜》2014,(Z1):59-63
为探究小麦、茼蒿作为填闲作物与西瓜的填闲模式种植对大棚西瓜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以连作3年的西瓜大棚为试验地,设置小麦(X)-西瓜、茼蒿(T)-西瓜、空白(CK)-西瓜3个处理,测定定植后西瓜各个生育期的发病率和田间生长指标,进行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后期测定西瓜品质指标,比较不同处理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小麦(X)-西瓜、茼蒿(T)-西瓜填闲模式种植均对大棚西瓜连作障碍有缓解作用,枯萎病发病率CK>X>T,使得有益微生物放线菌和细菌成为优势种群,且均对西瓜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西瓜果实品质。小麦(X)-西瓜、茼蒿(T)-西瓜两种填闲模式种植均是缓解大棚西瓜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均可降低西瓜连作地枯萎病发病率,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西瓜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瓜-蔬菜-水稻2年3熟模式"是一种创新农作项目,粮经结合,不但避免了同科作物的连作障碍,而且水旱轮作,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西瓜炭疽病的连作危害.实施14.33 h㎡,每667 ㎡年均利润达到4714元.在该模式中共集成9项种植技术,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西瓜、生姜、菠菜间套复种三作三收,是费县地区发展高效农业过程中试验研究总结出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种植模式.目前,已示范推广面积800hm2,每667m2可产西瓜3438kg,生姜2780kg,菠菜1525kg,产值13063.8元,纯收入10849.5元.  相似文献   

14.
<正>泗水县大棚西瓜年栽培面积达3000hm2,但由于重茬带来的各种病害逐年加重,经济效益下降,制约了大棚西瓜进一步发展。为探索塑料大棚高效种植模式,笔者2005-2008年对大棚西瓜、韭菜1年2熟栽培模式进行了多点试验和示范。实践证明,塑料大棚西瓜—韭菜高效栽培模式,利用多膜  相似文献   

15.
西瓜甘甜多汁、消暑解渴,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逐渐对特色西瓜、小西瓜、淡季西瓜的需求量增大.特色小西瓜(礼品瓜)逐渐进入消费市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经过我们两年来试验表明,棚室生产台湾农友公司的特色小西瓜,不但提高了西瓜品质,使西瓜含糖量提高,还丰富了小西瓜品种.而且使西瓜的采收期大大提前.  相似文献   

16.
袁亚祥 《蔬菜》2006,(4):35-37
今年,上海果市什么样的西瓜最好销?上海农业部门的有关专家对沪郊及其南方和北方部分西瓜主产区进行了一次调查,并结合上海人历年来的西瓜消费习惯分析后认为,今年西瓜产销大格局是早熟优质瓜仍为市场欢迎的主打品种,在个形上求小不求大。在种植面积上,沪郊西瓜种植面积大约在1.6万hm^2,比去年略有减少,而全国的西瓜种植面积总体上基本稳定,大约稳定在107万hm^2左右。但品种结构和生产模式将发生新的较为明显的变化,并呈现出抢季节以早取胜;创品牌以优取胜;出新招以特取胜的竞争态势。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怀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塑料大棚内进行"春黄瓜-秋西瓜"两种两收种植模式示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每687 ㎡产黄瓜5300 kg,每667 ㎡产西瓜2500 kg,从品种选择、育苗与定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别介绍黄瓜和西瓜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木薯套种西瓜甜瓜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进行了旱坡地木薯套种西瓜、甜瓜栽培模式研究。试验以单种木薯为对照,应用木薯与西瓜、木薯与甜瓜2种套种模式,每种模式设计了木薯与西瓜或甜瓜同期种植、西瓜或甜瓜定植20d后种植木薯、西瓜或甜瓜定植40d后种植木薯3个处理。结果表明,木薯套种西瓜、甜瓜,667m2最高收益分别为1801.71和1954.52元,比对照分别增收1352.88、1504.69元,增产增效显著。不同处理以西、甜瓜定植20d后种植木薯效果最好,可有效解决2种作物间争光抢肥的矛盾,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们在商州区白杨店镇试验示范的地膜甘蓝、西瓜、大白菜间套高效栽培模式,茬口衔接紧凑,效益相当可观.平均每667 m2(平方米)产甘蓝2 000 kg(公斤),西瓜4 300 kg(公斤),大白菜5 200 kg(公斤),全年产值4 940元,扣除地膜、种子等费用640元外,净收益4 300元.该模式相对于设施栽培来说,投资少、效益高、技术简单,适于在各地菜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东北三省西瓜甜瓜栽培模式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8):45-49
西瓜甜瓜在我国东北栽培历史悠久,本文从近7年产量、栽培面积、基本栽培模式和典型栽培模式等方面概述了我国东北三省西瓜甜瓜栽培模式概况,并从品种多样化,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东北三省西瓜甜瓜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速推广新品种,培育设施专用品种,通过政府调控调动瓜农生产积极性,加速集约化生产等一系列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