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等高固氮植物篱控制坡耕地地表径流的效果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在金沙江干旱河谷坡耕地上进行等高固氮植物篱试验结果表明 ,种植植物篱后 ,坡耕地上不论是    单次降雨产生的径流还是累积地表径流量均显著降低 ,幅度为 2 6 %~ 6 0 %。同时 ,植物篱对控制暴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尤其有效 ,这对防治山区坡耕地由于暴雨产生水土流失很有意义。坡耕地径流的季节分布表明 ,在干旱河谷区 ,坡耕地径流主要产生于雨季中后期 ,与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雨季前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干旱河谷区坡耕地等高植物篱种植系统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金沙江干旱河谷区坡耕地固氮植物篱种植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 ,植物篱与农作物利用土壤水分的深度不同 ,植物篱在旱季主要利用 5 0 cm以下深层土壤水分来度过严酷的旱季 ,在雨季促进水分向深层土壤渗透 ,提高 0~ 15 0 cm土层贮水量 ;据剖面含水量的变异程度可将剖面分为 4个层次 :水分剧变层、水分渐变层、水分弱变层和水分稳定层 ,其中植物篱模式下剧变层为 0~ 30 cm,渐变层为 30~ 10 0 cm ,弱变层为 10 0~ 15 0 cm,稳定层在15 0 cm以下 ,而传统耕作坡地和裸坡地 (梯地 )分别为剧变层 0~ 30 cm,渐变层为 30~ 5 0 cm,弱变层为 5 0~ 12 0cm ,稳定层在 12 0 cm以下 ,渐变层厚度显著小于植物篱种植模式。植物篱模式提高系统中土壤水分周转库容 ,不仅有利于雨季调节地表径流 ,而且有利于旱季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在时间上 ,一个旱季 -雨季周期内干热河谷坡耕地土壤水分动态可分为 3个时期 :水分消耗期、水分补给期和水分平稳期  相似文献   

3.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部亚热带区域内特殊的一类自然地理景观,主要分布于怒江、金沙江、元江及其支流流域,"干"和"热"是其典型气候特征。干热河谷区的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植物种类少,植被覆盖率低。对干热河谷的水土流失特征及植被特点进行了概括,并总结了多年来选育的适合干热河谷生长的植物种类、种植模式及新技术,以期为水土保持植物在干热河谷及其他地区的推广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强降雨条件下的山区农业种植区常采用顺坡种植的方式来降低降雨侵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往往会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带入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如采取等高固氮植物篱等田间水土保持措施会因占用一部分生产用地和影响农业活动而不被农户所接受。以金沙江干旱河谷典型顺坡农业种植区为研究区,在走访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坡面集流措施。近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坡面集流措施不仅能有效控制田间水土流失,而且能提高单位面积农业年产值,对于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植物篱模式是实现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适宜模式和种植技术,是一种坡地改良和可持续利用的生物工程措施。植物篱在控制土壤流失、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控制面源污染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本文在对目前国内外植物篱技术研究推广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植物篱在土壤侵蚀控制、地表径流削减、土壤养分增加、土壤物理性质改善和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生态效益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植物篱技术应用和研究方面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重点领域,以期为我国坡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省永胜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种植木豆,研究了种植木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豆耐旱、耐瘠,出苗后在较干旱情况下也可以正常生长,而且对土壤酸碱度有较广的适应性,作为先锋植物可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种植木豆后的土壤全氮、碱解氮都有较大增加,表明种植木豆可以取到固氮,培肥地力的作用;同时种植木豆使土壤中全磷含量降低,而有效磷含量增加,说明木豆根释放的有机酸可分解土壤中的固态磷为速效磷,提高磷的利用效率,这些是木豆能够耐瘠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桑基植物篱水土保持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传统种植模式为对照,对桑基植物篱模式拦蓄径流、泥沙及改善土壤抗蚀性的效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桑基植物篱模式下土壤抗蚀性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表层土团聚度和团聚状况分别较传统种植模式提高25 2%和50 6%,而分散率则下降了3 7%,水稳性指数为传统顺坡种植的1 9倍,前10min水稳性团聚体破坏率仅为传统种植模式的57 2%。同时,桑基植物篱的应用能有效地减少紫色土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以侵蚀量和径流含沙量的减少和降低更为明显,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径流量和径流系数减少或降低了10 34%~20 00%,侵蚀量减少了55 23%~67 84%,径流含沙量减小了48 60%~59 80%;在大雨强时桑基植物篱对减少养分的流失总量和富集比效果也相当显著。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地保证紫色土坡地土壤对降雨的充分入渗,减少面源污染,保持坡耕地的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坡耕地植物篱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坡耕地植物篱种植模式是一种坡耕地可持续利用技术。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坡耕地植物篱研究现状、效益等作了系统介绍。植物篱种植模式对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减小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止土壤退化、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提供饲料、薪柴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和效果,植物篱在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目前坡耕地植物篱认识上的问题及需要深入开展的工作进行了讨论,以促进我国植物篱技术和坡耕地整治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黑土区植物篱带对土壤抗蚀性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篱系统内部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研究分析植物篱系统内影响土壤抗蚀性能、水土保持效果的主要部位,为黑土区推广应用植物篱模式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小区定点试验研究发现,在黑土区植物篱模式中,篱带植物部位的土壤结构优于篱间耕地,篱带部位的土壤抗蚀性也高于篱间耕地部位,而土壤入渗性和抗冲性与篱间部位相比有显著的提高,由此可见,在黑土区坡耕地中由于引入了植物篱,篱带植物根系的作用,改善了土壤结构与性能,固结了土壤,提高了土壤综合抗蚀性能,从而发挥了减轻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在黑土区植物篱模式内,篱带部位植物是影响土壤综合抗蚀性能和防蚀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植物模式研究应用中,要注重篱带植物品种保持水土性能的研究,开发优良植物篱品种,以提高植物篱模式的综合效益,进一步促进植物篱模式在黑土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元谋县属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干旱少雨。2012年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引进昌黎5号葡萄品种,并在云南省元谋县开展种植试验。基于此,结合引种试验的开展,从建园定植、行株距及栽培架势、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总结了一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葡萄品种在干热河谷流域的大面积种植提供技术指导,促进该区域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宁南县加速推广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成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四川省宁南县推广应用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的经验教训。等高固氮植物篱作为一种坡耕地水土保持和土壤培肥的有效方式,已为宁南县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为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改善生态环境,振兴县域经济,提出了大力推广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紫色土区不同植物篱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优选紫色土区控制农田氮磷等养分流失的复合农林模式,利用野外径流小区试验,结合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法研究了植物篱模式控制紫色土区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结果表明,植物篱模式减少了坡耕地总氮及各形态氮流失负荷,就总氮而言,20°坡耕地紫穗槐与香根草模式下年均总氮流失负荷分别比横坡农作模式降低92.4%、90.0%;13°坡耕地紫花苜蓿与蓑草模式的年均总氮流失负荷分别比横坡农作模式降低88.7%、83.9%。径流与泥沙流失量的减少与径流氮浓度的降低是植物篱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的主要机制。紫穗槐、香根草、紫花苜蓿与蓑草植物篱模式可作为西南紫色丘陵区农业非点源氮素污染的源头控制技术,特别是20°以上坡耕地推广与实施灌木类植物篱模式,能长期有效地控制农田盈余氮素流失。  相似文献   

13.
田茂洁 《土壤通报》2006,37(2):383-386
等高植物篱模式就是在坡耕地上每隔4~8m的距离沿等高线将植物篱与作物种植带相间分布的一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用于坡耕地的水土保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等高植物篱技术用于坡耕地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水分状况,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效果显著,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再分配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该系统内植物篱和农作物相互之间的水分和养分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植物篱技术发展回顾和贵州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国际国内植物篱技术发展的回顾,认为通过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可供推广应用的坡耕地治理技术。植物篱技术的优点在于能有效的控制坡地的水土流失,增加作物的产量,增加经济收益,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在逐步形成梯地的过程中,投资较省、地力得到提高。但在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因受地域条件差异的影响和农民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使成篱作物较难选择,形成的植物篱容易破坏。我们采用农民参与选择成篱作物的方法,实践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农民能选择出风险小、经济效益较高,适合当地条件的,受群众欢迎的新型植物篱模式,能促进植物篱技术发展,明显地提高了植物篱技术推广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野外坡度为26.05%的径流小区实地观测,研究种植方式、施肥方式和等高植物篱条带3种农艺措施不同组合对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投入、带走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收获玉米带走的氮为177.24kg·hm^-2,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99.42%,水土流失带走1.03kg·hm^-2的氮,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0.58%;顺坡种植+农民习惯施肥收获玉米带走的氮仅为120.31kg·hm^-2,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79.36%,而水土流失带走31.29kg·hm^-2的氮,占带走氮总量的20.64%。等高种植比顺坡种植增加收获玉米带走氮素13.36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18.53kg·hm^-2;等高种植和平衡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因占用少量土地而减少收获玉米带走氮素6.09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5.73kg·hm^-2;顺坡种植和习惯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减少收获玉米带走氮素5.39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29.97kg·hm^-2;平衡施肥比习惯施肥增加收获玉米带走氮素49.66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6.00kg·hm^-2。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的平衡主要与氮肥、钾肥施用量和玉米籽粒、秸秆产量有密切关系,施氮量高,氮素投入高于带走;平衡施肥玉米籽粒、秸秆产量高,氮带走总量较多,氮素带走略高于投入;习惯施肥玉米籽粒、秸秆产量低,氮素投入高,带走较少。  相似文献   

16.
带状种植是1种以固N植物篱为核心、农作物与植物篱相间种植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植物篱通过修剪避免对农作物遮光,其枝叶作为覆盖物和有机肥,可提高土壤肥力。阐述了植物篱枝叶N素矿化和利用、枝叶有机碳矿化及其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固N植物篱对土壤P素和其他矿质元素的供给状况,并评价了该模式下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动态。  相似文献   

17.
等高植物篱种植模式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高植物篱技术是一种坡耕地上低投入、高收益的保护性耕作和持续利用技术。坡耕地采用植物篱种植模式进行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能达到明显的保水保土效果,同时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其推广应用效果不理想,这是因为实施前期收益不明显,作物产量提高滞后,农户管理水平低等因素阻碍了这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因此,要实施该项技术,应筛选经济价值高的植物篱品种,科学规划篱笆带间距和种植密度,立足山区实际开展技术培训,多渠道筹措资金等。  相似文献   

18.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但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中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设置在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的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绿篱试验小区为研究对象,从径流小区尺度探讨了不同措施对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篱种植可降低O.2~0.002mm粒级团聚体的空间变...  相似文献   

19.
典型黑土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东北典型黑土区坡耕地的治理情况,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了不同坡度下顺坡垄作改横坡垄作、水平梯田、等高植物篱等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它们在黑土区能够发挥较高的水土保持效益坡度适宜范围,从而确定在0~5°、5°-8°、8°~15°坡度级别的坡耕地上分别采用以改垄措施、等高植物篱措施、水平梯田措施为主的措施进行治理,在〉15°的坡耕地上选择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20.
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在坡耕地可持续耕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是利用固氮植物能够固氮、生长快和具多用途的特点,在坡耕地上建立高密度植物篱。通过枝叶还田及腐根和枯枝落叶,有改善土壤肥力、团粒结构及水分渗透率,加上植物篱的机械阻档,联系人针表径流50%-70%,减少土壤侵蚀97%-99%,土壤全氮含量增加65%-103%,有机质含量增加达25%-35%,农作物增产达 30%-60%。该技术具有投入低、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效果显著、效益多样的特点。该技术综合地解决了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和土壤培肥的问题和用地、养地的矛盾,可实现坡耕地的可持续耕作利用,值得在我国山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