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六种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当前推广的6种玉米种衣剂进行了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含有效成分三唑类杀菌剂的种衣剂都有理想的防治效果,18.6%福·克·戊唑悬浮种衣剂、16%福·克·唑醇悬浮种衣剂(乌米净)、63%福·克·戊唑干粉种衣剂、22%福·克·戊唑悬浮种衣剂和7.5%克·戊唑悬浮种衣剂(黑虫双全)等5种种衣剂防效达98.9%~100%,而不含三唑类杀菌剂的种衣剂防效仅为44.42%。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利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3种用于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对该病进行防治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显著;种衣剂能有效地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提高玉米产量,与对照差异显著。黑败种衣剂的防效最佳,黑虫双全次之,立克秀最差。  相似文献   

3.
几种化学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化学种衣剂立克锈、黑穗净和福·克·腈在玉米播种前拌种,对玉米丝黑穗病进行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种衣剂对玉米出苗基本没有影响,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明显,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产量.其中福·克·腈的效果最好,相对防效达到73.16%,平均增产657.63 kg/hm2,增产幅度达7.72%;立克锈相对防效达71.16%.增产幅度达6.25%,黑穗净防效为64.40%,增产4.59%.  相似文献   

4.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各玉米产区普遍存在的病害,对玉米安全生产构成威胁。通过种子包衣剂处理和田间试验,明确了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根穗宝(44%氟唑环菌胺悬浮种衣剂,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0.9mL/kg处理种子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6.53%,玉米增产16.5%。  相似文献   

5.
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以烯唑醇为主要成份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及其应用效果。经室内及盆栽试验筛选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配方,并确定烯唑醇种衣剂加工工艺流程。通过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和区域试验,明确了烯唑醇种衣剂使用剂量、处理方法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对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有提高的趋势。用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包衣,在接种条件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51.2%~60.3%,增产率38.6%~58.7%。异地试验示范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71.7%~96.2%,增产率6.8%~15.6%。生产上推荐剂量药种比1:200~1:300为宜。  相似文献   

6.
马立功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264-266
5种种衣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Lamardor400FS、Baytan Plus200FS、立克秀60FS对玉米茎基腐病和丝黑穗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72.3%~94.0%;卫福400FS和满适金35FS种子对玉米茎基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76.2%~80.0%,而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效果较差。各药剂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六、玉米种衣剂1.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PD20050014,登记防治对象为丝黑穗病。2.2%戊唑醇干粉种衣剂:登记证号LS2000732,登记防治对象为丝黑穗病。3.5%烯唑醇干粉种衣剂:登记证号LS20030808,登记防治对象为丝黑穗病。4.450克/升克菌丹悬浮种衣剂:登记证号LS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相对防效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种衣剂与玉米丝黑穗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同一高感丝黑穗病的玉米品种,使用不同种衣剂,其防治效果和产量结果有明显差异。63%福·克·戊干粉种衣剂和80%福·克干粉种衣剂配套2%戊唑醇干粉种衣剂防治效果理想,防效达到93.37%~96.39%;20.2%吡·福·戊唑悬浮种衣剂和10.6%福·戊唑悬浮种衣剂防效达到89.16%~90.96%;25%福·克·萎悬浮种衣剂(黑盖)和15%黑戈种衣剂防效一般。  相似文献   

9.
田间测定了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高粱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该制剂50~150 g拌种100 kg,防治效果达91.5%~96.5%,增产50.0%~54.4%。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玉米种子种衣剂包衣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种衣剂对玉米生长、产量及病害田间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70%锐胜以200mL/100kg种子的用量包衣,10%噻·戊以100m L/100kg包衣,29%噻·胳·霜灵以375mL/100kg种子的用量包衣对玉米安全,不影响玉米出苗,出苗率均在97%以上,其中70%锐胜200mL/100kg种子包衣后,玉米长势最好,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株高增幅10.68%,须根数增幅5.1%,地下部分鲜重增幅11.43%,地上部分鲜重增幅6.31%;3种药剂均能提高玉米的产量,29%噻·胳·霜灵增产明显,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增产4.47%;3种种衣剂对玉米的丝黑穗病和粗缩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病情指数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70%锐胜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2005~2006年,在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较为严重的山西省寿阳县,开展了以覆盖农膜为主,结合抗病品种和杀菌剂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控制效果以及玉米生长和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和2006年,覆膜使玉米丝黑穗病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从15.5%和8.9%降低到6.3%和6.5%,防治效果分别达59.4%和27.0%;使玉米产量分别提高746.2kg/hm2和1410.0kg/hm2。选种抗丝黑穗病品种能显著降低丝黑穗病的发病率。晋单34号在2005年和2006年较宽诚1号和张玉1号丝黑穗病的发病率分别从17.3%和9.5%降低到4.5%和6.0%。本研究所选用的杀菌剂15%三唑酮、CAM和黑虫双全均未显著降低丝黑穗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几种药剂混配对玉米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立功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267-269
6种种衣剂不同比例的混合药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的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满适金100ml+DST200ml+AHS50ml/100kg种子处理、满适金100ml+DST300ml+AHS100ml/100kg种子处理、满适金100ml+30%帅苗170ml+立克秀40ml/100kg种子处理和40%克福2000ml+立克秀150ml/100kg种子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83.8%~89.6%之间,各药剂处理间发病率无显著差异。40%克福2000ml+立克秀150ml/100kg种子处理对地下害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92.9%。各药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种子科技》2008,26(5):46-47
三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63%福、克、戊干粉种衣荆和80%福克干粉种表荆配套2%戊唑醇干粉种衣剂防治效果理想,防效分别达到83.80%-96.39%、62.20%~93.37%:20.2%吡、福、戊唑悬浮种衣剂和10.6%福、戊、唑悬浮种衣剂防效也较好,分别达到67.60%-90.96%、63.50%-89.16%;25%福、克、萎悬浮种衣剂(黑盖)和15%黑戈种衣剂防效一般。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的杀菌剂复配后包衣玉米种子进行玉米种子出苗安全性及防治主要病害(玉米丝黑穗病)的田间试验并测定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的地块,不同剂量种衣剂复配处理不但对玉米的出苗安全性没有降低反而略有增加。从对玉米种子的安全性、病害防治效果、产量等综合因素上分析,处理A-3(顶苗新400+高巧200+EV302成膜剂200)表现的效果最佳;从安全性、防治效果和经济成本等方面考虑,处理A-6、A-7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北方春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连作田玉米病,虫危害严重,种子包衣技术的推广应用是玉米病,虫综合防治的一项新技术,为明确陕西秦丰种衣剂有限公司研制的10%克.唑种衣剂对玉米地下0害虫,粘虫,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其玉米的安全性,2000年对该产品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确定最佳拌种剂量,为该产品的登记及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田间测定了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高粱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该制剂50 ~ 150 9拌种100 kg,防治效果达91.5%~96.5%,增产50.0% ~54.4%.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控制玉米地下害虫、蚜虫和茎基腐病的危害,筛选具有较好控制作用的种衣剂,笔者开展了14种悬浮种衣剂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14种种衣剂对供试玉米品种出苗安全;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处理的出苗率96.7%为最高值。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对玉米地下害虫、玉米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4.8%、80.0%。精甲·咯·嘧菌(11%悬浮种衣剂)(1:2000)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达73.7%。说明以噻虫嗪、氟虫腈和甲霜灵为主的复配防治玉米地下害虫、蚜虫、茎基腐病,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针对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域,结合品种、施肥、管理等措施选用不同的配方,以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14日,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获批登记国内企业第2个灭菌唑制剂产品(不含分装登记产品)——28%灭菌唑悬浮种衣剂,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小麦散黑穗病。此前,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于2015年登记28%灭菌唑悬浮种衣剂产品,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玉米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19.
郑铁军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298-298
通过室内、田间接种、不接种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对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有提高的趋势,在试验条件下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对玉米比较安全。在接种条件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47%~60.3%;不接种条件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87.7%~96.2%,增产11.8%~15.6%。生产上推荐以药种比1:200为较佳应用剂量。  相似文献   

20.
应用种衣剂能达到良种标准化、加工机械化、播种精量化、栽培管理轻型化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廊坊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种衣剂.在玉米、小麦、棉花和蔬菜上见到成效。玉米种植面积17.8万hm^2.种衣剂应用面积8万hm^2.占46.2%.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效果达80%以上。小麦种植面积约11万hm^2,种衣剂应用面积约1万hm^2.占9.1%.对小麦锈病防治效果达80%.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为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