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失地农民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失地农民的生存、社会保障、就业等问题日益凸显。在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两方面探讨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困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逐年攀升,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情况下面临着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我国在对失地农民征地安置过程中存在着分配不规范、安置补偿费标准低、就业难和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对此提出:分配规范化与补偿合理化、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肖轶 《甘肃农业》2005,(12):78-78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在征地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不合理的现状, 分析了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状况,并设计出分别适合东西部不同经济条件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以及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就业服务体系,意为保障我国失地农民合法权益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所有社会成员享有的生存和发展保障。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目前的征地补偿安置方式让失地农民陷入生活、就业和养老问题等困境中,进行社会保障安置,是保护失地农民利益,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现状,特别是其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的调研材料的分析,提出了改变政府征地制度,土地市场化,多途径推进失地农民培训、就业和创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吸纳更多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迁移,建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市浦口区顶山街道为例,通过抽样调查,分析在江苏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指出当前江苏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失地农民就业政策不完善、缺少制度设计;二是缺乏妥善安置的有效办法,就业渠道过于单一;三是就业市场不完善,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劳动力就业的需求;四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五是失地农民自身存在的不利于就业因素;六是缺乏各种就业培训。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江苏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1)完善征地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2)积极营造有利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3)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渠道;(4)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5)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提升其素质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居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由于失地补偿制度欠佳、缺乏就业保障、社会保障问题突出、自身素质较低等原因,失地农民面临生活保障困难、就业危机严重、市民化进程受阻等困境,应通过改进征地补偿制度、建立新型就业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身份转换的政府扶持等措施帮助失地农民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8.
何玲玲  陆永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94-15997,16000
在对柳州市河东村随机抽取的40户失地农民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柳州市城中区河东村征地情况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了城市拆迁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失地农民的迫切需要:村民失地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拆迁安置标准偏低,难以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生活来源发生改变,但没有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失地农民的迫切需要是更多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针对目前状况,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分别是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机制;建立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机制;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和培训的机会,千方百计为失地农民广辟就业渠道,构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浅析首府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延东 《现代农业》2010,(12):100-101
随着呼和浩特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失地农民在就业及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措施,论证重视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经济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万亦农 《甘肃农业》2006,(11):22-24
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包括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失地农民困难群体的子女上学提供帮助。对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以及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导机制,加强政府在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观念转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失地农民由农民变为城市市民虽然获得了制度上的准入,但在身份转变过程中却存在着社会保障不力、角色转变困难以及居住条件、生活方式与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及困惑。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失地农民尽快重新就业,加强社区管理,提高失地农民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张存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1):115-118
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的重要性,发现失地农民就业难的主要问题是补偿费用低、社会保障缺位和文化素质低,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黄思捷 《乡村科技》2023,(16):38-41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村土地的征收,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无疑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及维护社会稳定。从养老、就业、法律、土地等方面分析当前失地农民在享受社会保障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立养老金风控管理、多方探索养老模式,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实现增收创收,健全社保体系、解决生活后顾之忧,自上而下建立全过程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完善补偿机制、综合制订征地赔偿额等针对性建议,助力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生活质量与社会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失地农民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因农村农用土地被征收而产生的特殊弱势群体。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普遍缺乏工业化生产技能,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失去土地的保障后站在进退两难的风险路口,因而对就业与社会保障均有着强烈的需求。在充分考虑失地农民所面临的个体或群体风险的基础上,正视农转非过程中这类群体存在的就业问题,尝试构建了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魏佩周 《农业考古》2006,(6):350-352
当前,失地农民面临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三大难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因此,要完善有关法律、政策,改革土地征用制度,积极扶持农民就业,落实好住房安置,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媛 《现代农业》2011,(5):122-124
文章从上海浦东新区对失地农民给予"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安置政策探索历程入手,分析此"征地保障"安置政策的可持续优越性和折射出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试图探索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成为了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了农民个人,对于整个社会也有深远的影响。基于对新疆呼图壁县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养老医疗、就业水平等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找出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当地的政策规定和经济水平,提出完善当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慧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4):188-190
失地农民是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形成的新的困难群体,他们担负着由农村向城市转型的成本,面临着生活、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困难。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以陕西省渭南市380位失地农民为调查对象,发现在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上存在补偿标准低、就业困难、社会保障标准低等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征地范围广,补偿方式单一、标准低;就业无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该从落实农民土地权利、土地换保障两个角度入手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闫来英  刘群  涂泽俊  苏朝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92-18894
基于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的实地调研,分析出经济、法律、制度、失地农民落后的文化和观念是造成失地农民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