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新建麻园同一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对比试验及跟踪观测结果分析表明苎麻采取合理密植,每公顷栽植基本苗12万株,再配套综合农艺技术措施,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可比稀植麻园提前一年以上进入盛产期,第三年纤维产量就达3000kg/hm2,比稀植麻园增产40%,第五年达4500kg/hm2,仍比稀植麻园增产26.7%.  相似文献   

2.
水稻强化栽培适宜密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水稻强化栽培不同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稀植有利于水稻个体生长优势的发挥。随着栽植密度的减少,单株分蘖数、成穗率提高,单穗总粒数增加,纹枯病减轻。不同栽植密度对强化栽培水稻的单产有明显的影响,密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实现高产。单产以每公顷栽植12万丛(穴)为最高,达10050kg/hm^2,分别比7.5万丛/11m^2、21万丛/hm^2.25.5万丛/hm^2增产11%、11%和19.4%,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高产红麻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国内最新品种在黑龙江双城进行品比试验和配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H305杂种麻干茎16222.5kg/hm^2最高,中红麻11号14550.0kg/hm^2居二,7804为14347.5kg/hm^2第三。H305较7804等其他品种增产显著或极显著。播期表明:共同趋势是随播期提早而增产,7804和H305杂种麻于4月底播种比5月初播种,分别增产19.0%、9.0%。肥料与密度试验以每hm^2施N150kg、K2O150kg,产量较高,比高肥区施N225kg、K2O225kg、P2O575kg,增产干茎1410kg/hm^2。  相似文献   

4.
2001年引进9个甘薯新品种(系),以金山57为对照,进行品种生产试种试验。在参试的9个品种(系)中,鲜薯产量以龙薯9号产量最高,达3787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41.4%。其次为宁薯303,鲜薯产量31249.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16.8%,增产显著。薯干产量以金山291最高,达8200.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24.7%,其次是龙薯9号,薯干产量为7875.0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19.8%,达显著水平。金山291淀粉率最高,达18.7%,晒干率最高,达30.8%,食味最好。  相似文献   

5.
“垦农18号”大豆为中早熟品种,茎秆强壮,抗倒伏能力强,百粒重18—20g,蛋白质含量35.32%,脂肪含量23.17%,为高油优质大豆。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3116.6kg/hm^2,比对照增产12.5%。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25.3kg/hm^2,比对照增产9.9%。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28.6kg/hm^2,比对照增产12.0%。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第四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6.
冬季苎麻行间种植榨菜试验示范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冬季苎麻行间种榨菜,既有利于苎麻生长,而且又增收一季榨菜。试验表明:高海拔区域每公顷收获鲜榨菜头19125kg,第二年产原麻3259.5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8.7%,其中头麻增产11.6%。低海拔区域收获鲜榨菜头23250kg/hm^2,第二年产原麻3982.5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0.8%,其中头麻增产14.4%。“麻菜”收入可达到30000-3750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7.
《作物研究》2005,19(2):F002-F002
亚科28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利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亚36A与恢复系H7-1配制而成的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中熟组合。2001~2004年参加湖南省区试,平均产量2296.5kg/hm^2,比对照湘油13号增产9.2%。2003~2004年度在安乡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805kg/hm^2,比对照增产15.4%;在津市点2580kg/hm^2,比对照增产25.1%;  相似文献   

8.
李晓宏 《中国马铃薯》2003,17(6):373-374
马铃薯是甘肃省白银市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淀粉加工业的主要原料。近几年来,随着整薯窝种技术的推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旱地整薯窝种年播种面积已达1.1万hm^2,占全市马铃薯总面积的41.2%,一般产量22300~27000kg/hm^2,平均比切块播种可增产7785.8kg/hm^2,增产率46.1%,平均增收1557.0元/hm^2,增产增效十分显著,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黑亚16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黑亚16号是以高纤、抗病、抗倒、早熟的俄罗斯亚麻品种俄-5为供体,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旱品种黑亚7号为受体进行DNA导入,于2000年D4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D96021-1。经两年鉴定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5年生产试验原茎产量5842.3kg/hm^2,比对照增产11.8%;长麻产量986.6kg/hm^2,比对照增产18.1%;全麻1469.7kg/hm^2、比对照增产18.6%;种子产量405.9kg/hm^2,比对照增产15.8%;长麻率20.6%,比对照高0.9个百分点;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严宗卜 《中国稻米》2004,10(5):37-38
2002年在贵州省凯里、独山和贵阳3个不同海拔生态地区,利用两系杂交香稻新组合两优363,进行了一组强化栽培试验。采用强化栽培技术,在独山县用33cm×33cm稀植和14天短秧龄的条件下,两优363最高产量达9.3t/hm^2,比常规栽培方法增产10.8%。在三个点,采用强化栽培技术处理的平均产量为7.64t/hm^2,比常规栽培方法增产14.37%。讨论了在贵州省发展水稻强化栽培技术(SRI)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和调查研究,明确了内蒙古达拉特旗原料区甜菜纸筒育苗移栽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4442-67340株/hm^2,产量达到67t/hm^2以上,产糖量达10.876-12.51t/hm^2;比密植和稀植分别提高含糖率0.5度和1.04度;产糖量分别提高13.5%和8.4%。  相似文献   

12.
信息集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稻米》2011,(5):76-76
201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3276万t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公告,201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为3276万t,比上年增产143万t,增产4.5%。公告显示,2011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575.1万hm^2,比上年减少4.5万hm^2,下降0.8%。全国早稻单产为5697kg/hm^2,比上年增加290kg/hm^2,提高5.4%。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新品种绥粳10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绥粳10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多点异地鉴定试验平均单产8461.0kg/hm^2,比对照东农416增产10.7%;预备试验平均单产8233.6kg/hm^2,比对照东农416增产11.7%;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130.1kg/hm^2,比对照东农416增产11.9%;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341.1kg/hm^2,比对照东农416平均增产10.4%。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高效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播种期、密度、施肥方法等辅助试验,初步摸索出杂交稻以直播、适当稀植、一次性施肥为核心内容的高效栽培技术。不同栽培技术对比试验表明,高效栽培比SRI产量高0.9t/hm^2,增产10.14%,成本相当,利润高1078.5元/hm^2;比双季稻常规栽培产量低1.78t/hm^2,低15.40%,但节省成本4965元/hm^2,利润高3541.5元/hm^2、投资效率高效栽培为104.3%,比SRI高21.9个百分点,比双季稻高8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中蓖杂1号以雌性系油5~88414为母本,恢复系9404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该杂交种抗旱、耐盐碱、耐瘠薄、抗枯萎病能力强,种子含油率达50.87%。品种鉴定平均产量3640.5kg/hm^2,比对照油蓖5号增产33.3%。生产示范平均产量3874.5kg/hm^2,比对照油蓖5号增产43.5%。适宜华中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金绿洲有机无机复合肥最佳施肥量,在玉米上进行不同处理.田间试验表明.玉米施用金绿洲有机无机复合肥以900kg/hm^2增产效果最好.675kg/hm^2增收效果最好。每hm^2不同施肥量的增产效果是:900峰〉675k〉1125b〉450k〉225蚝〉对照.依次比不施肥增产26.65%、26.28%、18.8%、15.86%、1.54%。每hm^2不同施肥量的增收效果是:675kg〉900kg〉450kg〉1125kg〉225kg.施肥利润分别达20160.75元、19773.3元、18835.05元、17985.3元、16846.2元。初步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施用金绿洲有机无机复合肥的适宜用量范围为675-900kg/hm^2。  相似文献   

17.
大豆应用MI生物有机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MI生物有机肥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大豆底施600kg/hm^2、675kg/hm^2、750kg/hm^2 MI生物有机肥,均表现比等养分常规肥料增产8.65%~4.85%,增加效益676.84~993.647L/hm^2。  相似文献   

18.
抗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绥粳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绥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具有抗病、优质、高产等特点,预备试验平均产量8214.7kg/hm^2,比对照垦稻10号平均增产11.5%,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016.1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12.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60.2kg/hm^2,平均比对照龙稻3号增产12.0%。  相似文献   

19.
《花生学报》2006,35(3):27-27
中花12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唐92918”作母本,“ICGV86699”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花生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06001。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荚果产量4180kg/hm^2,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2.20%。其中:2003年荚果产量3820kg/hm^2,比中花4号增产5.71%,极显著;2004年荚果产量4340kg/hm^2,比中花4号减产0.58%,不显著。该品种适于湖北省花生非青枯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苏油1号种子含油率41.37%,芥酸含量0.30%,硫甙含量27.4μmol/g,,苏州市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14.15kg/hm^2,比对照荣选和汇油50分别增产10.87%与13.63%。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18.15kg/hm^2,比对照荣选和秦油2号分别增产19.40%与10.62%。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83.20kg/hm^2,比对照荣选增产7.24%。全国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008.9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84%。苏油1号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