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比较2种方法提取广藿香叶片总蛋白质的得率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条带,同时对广藿香叶片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MALDI-TOF-TOF和Swiss-Prot软件对部分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表明:使用TCA/丙酮法提取广藿香叶片总蛋白,在10万Vhs聚焦强度下,可获得高分辨率双向电泳图谱,BPP酚抽法获得的蛋白不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经质谱成功鉴定了9个蛋白点,鉴定成功率90%。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三氯乙酸(TCA)/丙酮法、酚提取法、DTT/丙酮法3种提取方法提取番茄叶片可溶性总蛋白,用150μg和250 μg2种加样量、浓度为12.5%和15%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二向电泳进行电泳,发现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番茄叶片可溶性总蛋白、加样量为250μg、12.5%聚丙烯酰胺凝胶二向电泳效果较好,从而建立了番茄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优化体系.用该体系对转导碱蓬总DNA的耐盐转化番茄叶片全蛋白的差异分析,鉴定出6个蛋白差异点,其中5个特异蛋白在耐盐转化番茄中表达,1个特异蛋白在未转化番茄中表达.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适于烟草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以栽培品种K326生长期根系为材料,比较了常规裂解液法、TCA/丙酮沉淀法、Trizol抽提法和酚法等4种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双向电泳(2-DE)检测。结果表明:酚法最佳,所获蛋白在单向SDS-PAGE中形成条带数目多而清晰;经双向电泳分离用银染显色,可检测约548个蛋白点,图谱分辨率较好,蛋白点清晰,主要集中在等电点pH5~8、相对分子量25.0~70.0kD,可有效解析烟草根系的蛋白质组。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耐盐性不同的野生番茄品种盐处理后进行蛋白质组分析。2种野生番茄(秘鲁番茄、潘那利番茄)双向电泳后,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时,用150 mmol·L-1 NaCl胁迫,14 d后用TCA丙酮法提取叶片总蛋白。经裂解、水化、等电聚焦、平衡、SDS-PAGE电泳和考马斯亮蓝胶体染色等一系列步骤后,番茄叶片总蛋白以蛋白点的形式呈现在凝胶图上。经ImageMaster 2D platinum软件分析,匹配率均达90%以上,图像分辨率也超过800个蛋白斑点。结合软件分析和肉眼观察,秘鲁番茄、潘那利番茄分别有16、15个蛋白被发现为上调蛋白,11、18个为下调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适于番茄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2-DE)技术,为开展番茄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技术基础.[方法]对番茄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蛋白质裂解液、上样量、胶条pH范围等关键步骤进行优化.[结果]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番茄叶片总蛋白质,含有7 moL/L尿素,2 mol/L硫脲,4; CHAPS,30 mmol/L Tris-HCl(pH 8.0)裂解缓冲液,上样量为100 mg,以pH 4 ~7、18 cm的IPG胶条在12; SDS-PAGE凝胶浓度下进行双向电泳,得到了蛋白点均匀分布、低峰度蛋白点较为清晰,蛋白点数目多且分辨率高的2-DE图谱.[结论]建立了一套适于番茄叶片蛋白质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为下一步在蛋白组学水平上分析番茄逆境胁迫等相关蛋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以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Suks.)木质部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TCA—丙酮提取、酚提取和试剂盒提取3种方法提取白桦木质部总蛋白。利用试剂盒定量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双向电泳技术比较3种提取方法的蛋白质提取效率、提取质量。同时对酚提取法进行改良,建立适用于白桦木质部蛋白的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酚提取法提取的白桦木质部蛋白提取量最大,电泳条带清晰,丰富,质量较高。2-DE电泳得到的蛋白凝胶背景干净,蛋白质点清晰。因此,改良的酚提取法是较适合于白桦木质部蛋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番茄叶片小RNA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叶片为材料提取小RNA,比较分析UNlQ-10柱式Trizol总RNA抽提试剂盒+LiCl法,常规Tr-izol+LiCl法和改进的Trizol法+LiCl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的Trizol+LiCl法能从番茄叶片中提取高质量的小RNA,总RNA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完整清晰,核酸蛋白测定仪显示RNA的浓度为1 026.8ng/μL,A260/A280比值为2.00;A260/A230比值为2.31。15%聚丙烯酰胺-7mol/L尿素凝胶电泳显示小RNA带型区域清晰。用该方法提取的高质量的番茄叶片小RNA符合RT-PCR,North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试验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s.)木质部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TCA—丙酮提取、酚提取和试剂盒提取3种方法提取白桦木质部总蛋白。利用试剂盒定量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双向电泳技术比较3种提取方法的蛋白质提取效率、提取质量。同时对酚提取法进行改良,建立适用于白桦木质部蛋白的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酚提取法提取的白桦木质部蛋白提取量最大,电泳条带清晰,丰富,质量较高。2-DE电泳得到的蛋白凝胶背景干净,蛋白质点清晰。因此,改良的酚提取法是较适合于白桦木质部蛋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出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提取刺五加基因组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今后提取多酚、多糖及其它次生代谢产物多的植物基因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溶剂Na Ac的浓度、SDS提取液中Na Cl的浓度、SDS的含量等条件进行优化。对DNA的提取效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进行分析。结果:OD260/OD280为1.817,无蛋白质和RNA污染。得率为6.138ng/mg,浓度为102.3ng/L。即改良的最佳方案是Na Ac的浓度为2.5mol/L,SDS的含量为2.5%,SDS提取液中Na Cl的浓度为0.35mol/L。  相似文献   

10.
使用酚/SDS法、Tris-HCl法及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叶片蛋白,从终产物形式、颜色、提取时间、蛋白产量、SDS-PAGE电泳图谱等方面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对提取的烟草叶片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来评价3种方法提取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与2种常用方法相比,酚/SDS法具有快速、操作方便等特点,提取的蛋白纯度高、种类丰富,可用于Western Blotting检测,是一种合适的提取植物组织中蛋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适用于苹果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比较了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TCA)、酚-甲醇/醋酸铵沉淀法和Tris-HCl提取法等3种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制备的样品经双向电泳分离采用银染显色。结果3种方法分别得到450、374和1032个蛋白质点。认为Tris-HCl提取法为最适方法,所得图谱背景清晰,蛋白质信息量最大。  相似文献   

12.
油松胚珠蛋白质提取分离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pH值和2种SDS浓度的Tris-HCl提取液、TCA/丙酮溶液对油松胚珠蛋白质进行提取.经SDS-PAGE电泳检测,提取液pH值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与SDS浓度有关.低浓度SDS(0.2%)需要提高提取液的pH值,pH 8.8的效果最好.SDS浓度提高到2%,pH值对蛋白提取量影响不明显,电泳条带都很清晰,同时分子量为14.4、16.1、17.1 kD的蛋白条带明显增强.经IEF/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TCA/丙酮沉淀法所得图谱效果好、干扰少、蛋白点数多;用pH 8.8 Tris-HCl提取液提取时,低浓度SDS(0.2%)比高浓度SDS(2%)所得图谱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适于高粱叶片蛋白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的样品制备方法,对TCA/丙酮沉淀后的蛋白质分别用裂解液Ⅰ(尿素+硫脲+CHAPS+DTT)和裂解液Ⅱ(尿素+DTT)2种裂解液进行裂解,用改良的Bradford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SDS-PAGE分离检测。结果表明,裂解液Ⅰ所得蛋白质质量浓度(2.538g/L)高于裂解液Ⅱ所得蛋白质质量浓度(1.905g/L),且两者呈极显著差异(P<0.05),但裂解液Ⅰ所得蛋白质电泳条带出现1条杂带;而裂解液Ⅱ所得蛋白质能满足上样要求且电泳条带清晰无杂带。因此,TCA/丙酮沉淀并用裂解液Ⅱ进行裂解的方法适用于高粱叶片的SDS-PAGE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西域1号,甜瓜苗期根系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进的TCA/丙酮沉淀法、Tris/酚提取-甲醇/醋酸铵沉淀法及SDS/酚提取法提取总蛋白,进行SDS电泳和双向电泳分离,扫描后的胶图利用Image Master 2D Elite 6.01软件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胶图总点数、匹配点数和差异蛋白点数.结果表明:Tris/酚提取-甲醇/醋酸铵沉淀法得到的总蛋白含量最高;TCA/丙酮沉淀法分离得到的蛋白条带和蛋白点数最少,且对分子量较高的偏碱性区域的蛋白提取效果差,与其他2种方法相比明显丢失了较多的蛋白.因此,进行甜瓜幼苗根系总蛋白质组分析时,可采用后2种方法,其中Tris/酚抽提法更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双向电泳(2-DE)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为建立适于黄瓜根系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对黄瓜根系蛋白质样品提取方法、裂解缓冲液配方及SDS-PAGE分离胶浓度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CA/丙酮法提取黄瓜根系中的蛋白质,裂解缓冲液为8mol·L-1尿素、2mol·L-1硫脲、2%IPG Buffer、4%CHAPS、1%TBP、65mmol·L-1DTT、2mmol·L-1EDTA、0.001%溴酚蓝和1%鸡尾酒,SDS-PAGE分离胶浓度为11%时,可获得分离效果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该技术条件为适合黄瓜根系蛋白分离的较优双向电泳体系。  相似文献   

16.
山梨醇对李果肉组织总RNA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不同浓度的山梨醇清洗溶液对李果肉组织中RNA提取效果的影响。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核酸蛋白分析仪和RT-PCR等方法对RNA质量和产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李果肉组织研磨后用山梨醇清洗溶液处理有利于总RNA的提取,而不添加山梨醇的清洗溶液,提取液中检测不到RNA,当清洗溶液中山梨醇浓度为1.10mol/L时,李果肉组织总RNA的产率明显高于山梨醇浓度为0.35 mol/L和3.00 mol/L时的产率;以不同贮藏天数的李果实为试材提取总RNA,其结果是一致的;通过RT-PCR扩增蛋白延伸因子EF-2基因,结果证明本试验提取的总RNA可以用于基因转录表达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番茄POD与EST同工酶PAGE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番茄种子芽期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与酯酶(EST)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OD同工酶电泳酶样提取液以pH6.5 ̄0.1mol/L磷酸缓冲液+0.1%巯基乙醇较适宜;EST同工酶酶样提取液以pH6.0 ̄7.0的0.1mol/LTris-柠檬酸+0.1%巯基乙醇或0.1mol/L磷酸缓冲液+0.1%巯基乙醇较适宜。常用的7.5%分离胶浓度不适宜番茄种子  相似文献   

18.
以2年生花吊丝竹的扦插苗为研究材料,对2种方法(TCA/酚提结合法和PEG法)提取的蛋白质的2-DE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EG法的5个组分的条带差异明显,全蛋白得到了有效分离,在F3中富集到了2条高丰度蛋白带;2种方法的2-DE图谱的均一性分析发现,PEG法中F3富集了高丰度蛋白,提高了2-DE中蛋白质的检测率和分辨率,PEG法中F1-F5共检测的蛋白总数超过了1700个,但是相邻组存在一定的重叠率,而TCA丙酮/酚提结合法只检测到约571个蛋白点,5个组与NF平均有439个蛋白点匹配,达到77.9%以上;质谱鉴定了5种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5种蛋白是糖酵解、糖异生和ATP合成的重要辅酶.2种方法的比较发现,PEG法能够将花吊丝竹叶片全蛋白中高丰度蛋白单一富集在16%的组分中,从而显著提高了2-DE的分辨率,再通过质谱技术能够检测到更多的影响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低丰度蛋白,所以PEG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且较为理想的蛋白质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9.
Proteomic assessment of low-abundance leaf proteins is hindered by the large quantity of 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Rubisco) present within plant leaf tissues. In the present study, total proteins were extracted from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leaves by a conventional trichloroacetic acid (TCA)/acetone method and a protocol first developed in this work. Phytate/Ca2+ fractionation and TCA/acetone precipitation were combined to design an improved TCA/acetone method. The extracted proteins were analysed by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 The resulting 2-DE images were compared to reveal major differen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rge quantities of Rubisco were deleted from wheat leaf proteins prepared by the improved method. As many as (758±4) protein spots were detected from 2-DE images of protein extracts obtained by the improved method, 130 more than those detected by the TCA/acetone method.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ore protein spots could be detected at regions of pI 4.00–4.99 and 6.50–7.00 in the improved method-based 2-DE images.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improved method is an efficient protein preparation protocol for separating low-abundance proteins in wheat leaf tissues by 2-DE analysis. The proposed protocol is simple, fast, inexpensive and also applicable to protein preparations of other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