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有机氮甘氨酸用量对生姜组培继代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无菌条件下以生姜组培苗为
试材,设置5 个不同甘氨酸浓度(1.0、1.5、2.0、2.5、3.0 mg·L-1),研究了生姜组培苗氮代谢相关产物
和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生姜组培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亦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PCR技术及扫描电镜技术对茎尖脱毒生姜组培苗进行病原检测。用细菌16SrRNA通用引物对生姜组培种苗根部和固体培养基混合提取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16SrRNA扩增,不能扩增出16S rRNA;Trizol提取生姜组培苗根部和茎段RNA经凝胶电泳检测无明显RNA目的条带;生姜组培苗茎段组织经扫描电镜观察组培苗茎段中无呈球形、杆状、卵圆形、丝状、冠状及蝌蚪形等规则形状的病毒颗粒,只见表皮、微管等组织。研究认为,PCR、RT—PCR和扫描电镜是茎尖脱毒生姜组培苗病原检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西林火姜健康组培苗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西林火姜健康组培苗快繁体系,以西林火姜的茎尖为组培材料,对其组培苗分化、增殖和生根同步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并对组培苗进行了病菌和病毒检测。试验结果显示,适合西林火姜分化、增殖和生根一步成苗的培养基配方为MS+4.0 mg/L 6-BA+0.2 mg/L NAA;在组培苗后期壮苗时加入蔗糖、活性炭和多效唑的浓度分别以4%、0.10%和0.05%最佳;目前生产中对于常用的生姜健康组培苗还不能完全脱除病菌和脱毒,表明生姜健康组培苗快繁体系因生姜基因型而异,而且目前的脱病菌和脱毒技术还需改进。  相似文献   

4.
试管姜诱导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姜传统繁殖方法是利用种姜进行无性繁殖。需种量大 ,损耗高 ,费时费力 ,不便于贮藏运输。另外 ,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 ,病虫害会逐代加重 ,导致品种特性退化 ,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生姜脱毒组培苗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1,2〕,在此基础上 ,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 ,由生姜脱毒组培苗诱导形成脱毒试管姜 ,则能够缩短其应用到生产中的时间。本研究通过摸索一些诱导因素的作用 ,以期为建立起完善的试管姜诱导体系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品种 山东莱芜大姜。1.2 试验方法 诱导培养基以MS(Murashige和Skoog,196 2…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生姜脱毒组培苗栽培技术措施,主要技术措施包括脱毒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  相似文献   

6.
组培微型生姜根茎球体系为剥离茎尖、组培苗培养与增殖快繁——瓶苗炼苗——网棚生产。  相似文献   

7.
根据红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红掌组培苗移栽的关键技术及不同阶段苗期的养护管理技术,以期为华中地区红掌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园艺》2020,(1):83-84
蝴蝶兰大多是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培育的。组培苗能够保持母本性状,减少组培苗变异和具有植株整齐等特点。通过对蝴蝶兰组织培养关键技术中外植体选择、培养基成分以及培养条件等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蝴蝶兰组培苗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莱芜生姜种植历史悠久。在1997年,莱芜市莱城区被推荐为"中国生姜之乡"。莱芜生姜具有个大皮薄、丝少肉细、色泽鲜艳、辣浓味美、营养丰富、极耐贮藏等优良特性,与外地生姜比较,其营养成分在同类产品中居全国首位。莱芜逐渐形成以生姜为主的区域特色鲜明、产业聚集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主导优势产业,以生姜种植、加工为主的特色农业正成为莱芜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生姜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东南亚、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树莓生产用苗以根孽苗和组培苗为主。组培苗因其繁苗速度快、栽植成活率高、生长势强等特点,已成为主要供苗途径。组培育苗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室外炼苗移栽过程,决定了苗木成活率及苗木质量。根据我们的生产实践,现将树莓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胡启山 《蔬菜》2010,(5):23-23
<正>生姜根结线虫病俗称生姜癞皮病、姜蚧。近年来,随着生姜连作和种植面积的扩大,这一病害呈加重为害和扩大蔓延的趋势,并且成为仅次于姜瘟病的第二大生姜病害,严重影响生姜的优质、高产。下面介绍这一病害的主要症状、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姜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也能作为药品使用,近年来栽培面积逐渐增加。荣昌是重庆市的三大生姜主产区之一,该区生姜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平较高。本文就荣昌区生姜产业现状、优势特点、制约因素、对策建议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当地生姜栽培提供指导,助力生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姜易种植,管理简单,储藏期长,种植效益较高。特介绍生姜的需肥特点、基肥和追肥施用技术、注意事项等,供生姜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生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市场需求量大,是近年来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早熟子姜供应我国早春市场,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从生姜的生长特性、产地的环境条件、品种选择及处理、大棚设施、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入手,总结了赣南大棚生姜早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利用石蜡切片法,研究NAA和IBA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组培苗营养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发现:除茎以外,组培苗根和叶的解剖结构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说明经NAA处理后的组培苗具有更强的输水、保水和抗逆能力,保持了饲料型四倍体刺槐抗旱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翟玉山 《蔬菜》2010,(5):29-30
<正>生姜在我国食用历史悠久,既可作为蔬菜,也可作为调味品,更可入药。近几年来,生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蔬菜。由于生姜用途广,用量大,加之其具有喜温暖湿润不耐低温的特性,所以,做好  相似文献   

17.
以铁皮石斛组培苗为试材,以松树皮和桑杆为基质,采用盆栽方式种植铁皮石斛组培苗,研究盆栽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及其不同生长阶段抗氧化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不同基质盆栽铁皮石斛组培苗在不同生长阶段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移栽前,丙二醛(MDA)含量稍高于移栽前,叶绿素含量较移栽前的低,且2种不同基质的铁皮石斛叶片POD、SOD、CAT活性差异明显,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明显;2种不同基质盆栽铁皮石斛组培苗成活率都达90%以上,且移栽后长势好,移栽后2年株高分别为56.18、61.42cm,与大棚苗床栽培的效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生姜是无性繁殖作物,无法利用有性杂交等手段育种,因此,品种选育方法受到很大限制。本文总结了秋水仙碱处理"莱芜小姜"得到多倍体生姜的最佳材料、浓度、方法、选择世代及优异表现型的特性,建立了一整套利用秋水仙碱进行多苗型生姜幼芽根茎处理并选育出优良变异系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罗汉果组培苗是在无菌条件下、通过微扦插技术培育出的高科技产物,具有带病少、繁殖快、适应性广、当年种当年收获且产量高的特点。但是罗汉果组培苗在管理上与传统种植的罗汉果种薯苗有较大差别,管理不当易出现现蕾开花率低,开花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兰溪市梅源生态种植养殖场自2002年引种吊瓜,利用吊瓜棚架创造的自然荫凉条件,在吊瓜地里套种喜荫作物生姜,并利用鸡不会吃吊瓜和生姜叶的特性,在姜地里放养肉用土鸡,形成了一种高效生态的立体种养模式。利用鸡来吃虫除草,减轻生姜、吊瓜的病虫草害,达到不施用农药,保持吊瓜、生姜的自然健康生长,同时无药物残留的鸡粪叉为生姜、吊瓜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使吊瓜、生姜、肉用土鸡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优势相互利用产生优质高效生态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