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推动下,广大保粮职工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地开展了群众性的缺氧贮粮的科学保粮实验。粮油缺氧贮粮保管期间,粮堆内氧气的浓度变化,是衡定贮粮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过去测定氧气的浓度,都是采用奥氏气体分析仪进行测定。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工、劳动强度较大。而且气温在10℃以下时,准确性较差。奥氏气体分析仪又是玻璃仪器,使用中易于损坏。  相似文献   

2.
(奥氏气体分析器气量法) 1.原理:气体混合物經过一种特定的吸收剂后,起化学作用,将气体的某一成分吸收,从气体体积的减少,而計算气体的含量。嘴空气。奥氏气体分析器示意图注:①吸收速度随温度下降而减低,0℃  相似文献   

3.
CO_2气调保藏大米试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分含量为13%的五常大米为原料,用3种不同厚度的复合薄膜为包装材料,采用常规、抽真空、充CO2气体3种包装方式,在10,20,30℃温度水平下进行单因素储藏试验。通过检测其黏度、脂肪酸值、碘蓝值及品尝评分,确定大米的保藏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厚度3的复合塑料薄膜袋,在20℃下充CO2气体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利用改进后的全球一般均衡环境模型(GTAP-E)及其6版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模拟了中国非CO2类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及其政策意涵。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是世界上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2020年将会占到世界总排放的20%左右。其中,来自农业部门的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比重达到73%。未来10年,牛羊类、工业、服务行业的非CO2排放增速最快,且服务业的增速快于工业,并在2010年后超过工业排放。中国可以通过实施非CO2类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减轻二氧化碳减排的国际压力。虽然征收较高的碳税能够带来较高的非二氧化碳减排量,但是政策效率在高碳税和低碳税间差异不大。所以,在实施非二氧化碳减排碳税政策时,应该把碳税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熏蒸剂ECO2FUME对储粮害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于赛若气流(SIROFLO^R)技术的ECO2FUME气体对储粮害虫的药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ECO2FUME气体在浓度80ppm,暴露28天或100ppm,暴露15天均能有效杀死害虫。赛若气流高效、安全、可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6.
利用LI-6400P型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了苏打盐碱胁迫下水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羧化效率(CE)及水分利用率(WUE)对模拟CO2浓度增强的响应.结果表明:无论是盐碱胁迫(S)还是非盐碱胁迫(NS)水稻剑叶的Pn随Ci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增幅趋缓,最终趋于动态平衡;盐碱胁迫使不同CO2浓度下的Pn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水稻叶片的CE,提高了水稻叶片的CO2补偿点,降低了水稻叶片的光呼吸(Rp);Gs与Tr随Ci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盐碱胁迫降低了水稻叶片的Gs和Tr;无论是非盐碱(NS)还是盐碱胁迫(S)水稻叶片的WUE随Ci的升高显著增大,盐碱胁迫却加大了水稻叶片的WUE.  相似文献   

7.
农田温室气体N2O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1mol N2O的温室效应是CO2的150~200倍.在提倡发展“农业现代化即机械化+化学化”的模式下,农业已然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综述了农田N2O的产生机制以及影响农田土壤N2O排放的相关因素,同时从对土壤养分控制的角度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了解内蒙古典型草原生长季内主要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碳(CO2)及反硝化终产物N2的排放。采用氦环境培养-气体同步直接测定法,在不同土壤温度(5℃和20℃)和不同土壤含氧量(10%和20%)条件下,关注不同放牧处理土壤N2、N2O、NO和CO2排放。结果显示:不同放牧处理土壤N2、N2O、NO和CO2排放速率分别为0.3~2.0μgN/(h.kg)、0.02~0.4μgN/(h.kg)、0.08~0.7μgN/(h.kg)和0.01~1.9 mg C/(h.kg),N2排放为N2O的8~17倍。由于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并未观测到不同放牧处理对土壤N2、N2O、NO和CO2排放的影响。土壤温度升高和湿度增加能促进N2、N2O、NO和CO2的排放,而土壤O2含量对其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苏伟波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5):211-214
笔者对2种纳氏试剂比色方法检测土壤铵态氮进行了对比性试验,一种是常规的纳氏试剂比色法(常规法),一种是改进后的纳氏比色法(速测法),试验证明了速测法具有检测线性范围宽0~168mg/kg的优点,整个过程检测时间为25min,比常规法缩短一半;显色灵敏,显色稳定时间长,可稳定几小时以上;检测结果直接显示土壤中养分含量;操作方便快捷;成品试剂,不需要操作人员自配;检测成本低等优点。便携式速测仪及配套的检测方法满足基层测土配方施肥使用。  相似文献   

10.
CO2气调储藏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气密性良好的粮仓内通入CO2气体来改变粮仓内气体的组成,使粮仓中的昆虫因缺氧窒息而死亡。试验表明:CO2气调技术能完全杀死粮仓内昆虫成虫、卵、蛹和幼虫,有效保持粮食较高品质和延长储藏期,不会产生任何残留污染,是一项能完全替代磷化铝的储粮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瞬时CO2浓度变化对杏属植物光合生理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猛  刘威生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6):108-112
为探讨CO2浓度瞬时变化对杏碳同化能力、水分利用能力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杏属植物在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全球变暖情况下的生长潜力和生态优势。作者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15个2年生杏品种进行瞬时CO2浓度倍降和倍升处理的光合参数测定。结果表明,瞬时CO2浓度变化显著影响杏属植物光合作用,在瞬时CO2浓度升高情况下,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升高,呼吸速率(Rd)下降,光补偿点(LCP)降低,表光量子效率(AQY)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增强,但光饱和点(LSP)变化不显著,不同品种Gs和Tr反应有一定差异。适当增加CO2浓度能提高杏属植物对弱光和水分的利用能力,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同化物积累,加速碳素循环。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油菜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价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田温室气体CO2排放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民改善施肥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本研究以巢湖油菜田优化施肥(YH)、秸秆施肥(JG)、习惯性施肥(CG)和不施肥(CK)4种施肥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菜生长期间的CO2的排放通量,同时对土温、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进行测定。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处理对CO2的排放有较大影响,其中CK处理的CO2排放通量最小;不同施肥方式对CO2的排放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10 cm以下深度的土壤温度对进行JG的油菜的CO2排放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对温室气体CO2的影响只有与秸秆施肥(JG)的处理呈显著负相关性。并认为在这4种处理中YH施肥是最值得推广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防治抗性害虫的有效途径,于1993年9月13日和1994年9月28日对金华第二粮库的高大型房式仓散装储粮进行了PH3和CO2混合熏蒸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他外混合熏蒸机将PH3与CO2混合气体通过小孔径白色塑料硬管直接输入仓底,杀虫效果非常理想,对已产生抗性的储粮害虫锈赤扁谷盗,熏杀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for black‐point resistance have been mapped in two doubled haploid‐derived wheat populations, each thought to contain unrelated sources of resistance. In the ‘Sunco’בTasman’‐derived population, QTLs were located on chromosomes 1D, 2B, 3D, 4A, 5A and 7A with each QTL explaining between 4 and 15% of the observed phenotypic variance. QTLs were contributed by both parents. In the ‘Cascades’בAUS1408’‐derived population, QTLs from ‘Cascades’ were identified on chromosomes 2A, 2D and 7A with each QTL explaining between 12 and 18%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Several markers were identified which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use in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programmes. If one, two or three of these markers would have been used to select for black‐point resistance in the ‘Sunco’בTasman’ population, then with one marker 34 of 39 resistant lines, with two markers 23 of 32 and with three markers 17 of 32 would have been selected. At the same time, 67 false positives obtained by selecting with one marker are reduced to 24 by selection with two markers and to 11 by selection with three markers. Similarly, if one, two or three markers are used to select for black‐point resistance in the ‘Cascades’בAUS1408’ populations, then with one marker 25 of 31 resistant lines, with two markers 26 of 31 and with three markers 10 of 31 are selected. At the same time, 14 false positives are obtained with one marker are reduced to six by selection with two markers and no false positives are selected using three markers.  相似文献   

15.
CO_2含量大于5%的气体,或者 pH 小于5.6的 CO_2溶液,或0.05mol/L 以上的碳酸盐与稀酸的反应液,都能显著地促进水稻开颖。诱导开颖的处理时间约20秒。浓度增高和处理时间加长却不能进一步增进开颖数。温度增高可促进 CO_2诱导开颖过程,呼吸抑制剂也不会中断这个过程。CO_2促进鳞片吸水膨大是促进开颖的原因。被处理的稻穗裂药  相似文献   

16.
用特制的带有9根采气管的两室根箱系统,采集和分析根箱中9个不同部位土壤空气中N2O的浓度,结合使用具有选择性的硝化抑制剂(包括低浓度的C2H2和DCD),研究在不同铵态氮水平下的硝化过程及其对N2O气体释放的贡献;结合使用高浓度的C2H2,抑制反硝化过程中N2O到N2的还原,研究在不同铵态氮水平下的反硝化过程及其对N2O气体释放的贡献。同时还研究铵态氮、硝态氮转化及其释放N2O气体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和植物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箱系统结合使用抑制剂的方法,是一种研究土壤氮素转化过程、N2O气体释放及植物对前两者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探究大气CO_2浓度倍增条件下冬小麦气体交换参数对高温干旱及复水过程的生理响应机制,有助于提高生态过程模型的模拟精度,更加准确地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利用4个可精准控制CO_2浓度和温度的大型人工气候室,研究了CO_2浓度倍增条件下高温干旱及复水过程对冬小麦气孔特征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CO_2浓度倍增(E)导致冬小麦远轴面气孔密度增加、气孔宽度减小、气孔空间分布规则程度降低,但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高温干旱(HD)使叶片气孔长度、密度、周长和面积减小,导致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均显著下降。然而,高CO_2浓度及高温干旱(EHD)导致气体交换参数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表明高CO_2浓度对高温干旱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干旱复水后,不同处理条件下冬小麦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均有所升高,但高温干旱下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仍未能恢复到对照水平,暗示光合器官可能在高温干旱时遭到损伤和破坏。  相似文献   

18.
大豆品种(系)间光合活性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用红外线 CO2分析仪测定了大豆各生育期及品种(系)间光合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大豆的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中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呈双峰曲线,其高峰出现在始花期和结荚鼓粒期。大豆品种(系)间光合速率变异幅度为11~40毫克 CO2/分米~2·小时,平均23.1毫克 CO2/分米~2·小时,变异系数为28%全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