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一、采用掺和种植法的主要作用   优势互补型品种掺合种植法:是指选择品种生育期相近,但在株型、抗病性、子粒品质,特别是杂交优势方面具有互补性的品种,在播种时,将两个品种的种子按一定比例掺合,一起播种种植。   该方法具有如下作用:   (1)两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品种同时开花散粉,产生品种交叉授粉现象。例如:唐抗5号与唐单9号两个夏播玉米品种一起种植。唐抗5号的花粉会给唐单9号授粉,唐单9号的花粉也为唐抗5号授粉。据小区研究和大田种植实践证明,交叉授粉各自品种在单穗长度、穗粒数、千粒重、单穗粒重等方面比单纯本品种异株间授粉有明显提高。   (2)两个株型不同的品种掺合种植会产生株型优势互补。例如紧凑型与平展型品种搭配,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光能,提高群体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质生产量,最终达到增产的目的。   (3)两个掺合种植的品种在抗病性、抗虫性、根系分布、养分利用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异,如能筛选出在这些方面存在互补的品种一起种植,会增强玉米大田群体的整体抗病、抗虫能力,提高对养分、水分等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我市自1996年引进百绿集团草种试种试验以来,每年推广国外高优牧草品种达333~400hm^2,取得较好的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国外高优牧草品种,促进草食动物大力发展和草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现将几种最新引进适合我省种植推广的高优牧草品种及栽培管理技术作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原蚕专用桑园产量偏低,桑品种杂早中晚熟搭配不合理,种植密度偏稀;树龄老化,研究提出;选载优良新桑品种,扩大早、中熟桑品种种植面积,逐步达到30-40%;亩载750株左右,留拳3000个,留条7500条;加快老桑园改造,每年改造老桑园5%。  相似文献   

4.
随着畜牧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种植结“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粮食—饲料—经济作物”三毋庸置疑,玉米是名(我国玉米70%)、高产之王(保持世1554kg/667m2高产记录)和工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以l000多种)。在当前以养殖业为龙头的农玉米不再是简单的而应当将其定位在主要众所周知,饲料是畜而目前农业上种植其籽粒和秸秆蛋白质含量较饲用价值差,不能满足快速发因此,为了达到从现在起当以发青饲青贮玉米不但生物学产而且其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技术分析表明:青饲青贮玉糖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含量高,是较为理想的食草动物饲料。近几十年来,欧美等农牧发达国家广泛种植青饲玉米,其青饲玉米种植面积占整个玉米种植面积的30%~40%。例如法国每年就种植青饲玉米151万hm2;德国每年种植青饲玉米93万hm2;意大利每年种植青饲玉米31万hm2。美国威斯康星州是养牛最多的州,其养牛日粮中青饲玉米占到25%。而我国青饲青贮玉米则处于刚起步阶段,在80年代前我国没有青饲玉米品种,生产上大都用粮食品种生产青饲,因而产量低,质量差。但随着畜牧养殖业日益发展和一些高产优质青饲青贮品种的出现,青饲青贮玉米生产有了明显的改观,它也将逐...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提高花生种植效益,应优化优质花生品种布局。我省作为我国花生主要产区之一,花生种植总面积稳定。为了更好提高花生种植效益,提高农民收入,需要在现有品种布局基础上,加强优质品种布局。在本文中,笔者从花生品种利用现状及趋势、优化花生优质品种布局等两个方面对该命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紫云英的饲料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国维 《饲料工业》1997,18(2):36-37
紫云英的饲料价值江西农业大学魏国维1将紫云英作绿肥栽培,效益偏低紫云英,豆科,农民称作红花草,是我国南方主要绿肥品种,江西是我国紫云英种植的主要省份之一,最高种植年份的1969年超过了2300万亩,现在每年的种植面积不足1300万亩,不到最高种植年份...  相似文献   

7.
沈国新  吴海平 《蚕桑通报》1995,(3):16-17,20
原蚕专用桑园产量偏低,桑品种杂早中晚熟搭配不合理,种植密度偏稀;树龄老化,研究提出:选栽优良新桑品种,扩大早,中熟桑品种种植面积,逐步达到30-40%;亩栽750株左右,留拳750株左右,留拳3000个,留条7500条;加快老桑园改造,每年改造老桑园5%。  相似文献   

8.
我市油菜品种较多,每年的种植面积在1.3万公顷左右,是我市蜂业生产的第一个大蜜源,由于我市山丘坝自然气候的差异,从2月上旬丘陵区黄油菜初花到4月上旬山区黑油菜结束,花期长达两个月之久,但是在2月上旬,由于气温较低,油菜泌蜜较差,大流蜜在正常年份,浅丘区和坝区的黄油菜是2月中下旬,黑油菜是3月上中旬,根据五年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9.
六盘水市2000年引种紫花苜蓿获得成功,经过8年的引种、试验、筛选,找到了中国苜蓿南移困难的原因,探出了苜蓿品种休眠级与本市海拔区域的对应关系,在六盘水区域内已不存在“中国苜蓿南移困难”。截至2007年10月止,全市累计种植7040hm^2。2004~2006年项目推广种植面积5200hm^2,完成计划任务数的131.3%,直接经济效益1.08亿元。“林-草”套作模式每年增收13440元/hm^2,贵州省林业部门领导和专家认为该模式为省内首创,草丰林茂,值得全省推广;“粮一草”间作、轮作平均每年增收7320元/hm^2,是净作粮食作物的2.65倍;净作苜蓿养畜每年增收15375元/hm^2,是种植粮食作物的2.88倍。实施项目期间制作的《贵州山区紫花苜蓿种植与利用技术》(光碟)已通过全国课题专家组评审定为国家级课件。  相似文献   

10.
1牧草种植模式 1.1牧草品种的选择 奶牛饲养中可选择的牧草品种主要有多年生牧草如欧洲菊苣、苜蓿、多年生黑麦草等。这些多年生牧草的优点在于1次种植可利用多年,并减少了每年栽培种植的麻烦和每次种植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但存在种植当年产草量不高,当年提供青绿饲料数量少的问题。1年生牧草如墨西哥玉米、高丹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