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1960,(3)
茶尺蠖,生活周期短,繁殖率高,蔓延迅速,对茶树的危害较为严重,它是浙江等省茶区主要的害虫,杭州地区一年要发生六代,因此历年都遭受一定的損失。仅据1939年資料,紹兴由于此虫为害,全县茶叶产量损失达4000担,1954年杭州尤井茶区,茶尺蠖发生猖獗时,茶树吃得光枝,严重影响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2.
涟源地区是我省主产茶区,茶叶是本区经济作物生产的大头;其中涟源、新化、双丰三县是全省老茶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邵东系新扩茶区,发展速度快。一九七四年全国茶叶会议上确定涟源、新化、双丰、邵东为全国年产茶五万担的基地县,广大茶区干部和群众,坚持一手抓粮,一手抓钱,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目前全区拥有茶园面积三十余万亩,一九八○年总产茶叶一十七万五千多担,总产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四,茶叶均价比上年提高一十四元九角,增长百分之二十三;创历史最好水平。但是,涟源地区茶园单产低于全省水平,  相似文献   

3.
宜兴是江苏省最古老的茶区之一,早在唐代就以生产“阳羡茶”而闻名, 但在解放以前,茶叶已日渐没落,处于奄奄一息状态,直到解放时茶园仅存1万亩,产量不足200吨。解放后,这一古老茶区获得了新生,如今已成为江苏省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笔者最近对这个新兴的老茶区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其发展情况作一介绍,并谈些浅识。一、茶叶的高速发展宜兴市的茶叶,1990年产量已达5255吨,占了全省茶叶总产量的37.6%,比1966年的550多吨增长9.55倍;茶园面积达5.64万亩,比1966年的2万亩增加了1.82倍;茶叶亩产达到93.2kg,超过全省平  相似文献   

4.
我县是本省重点茶区之一,又是一个老茶区。解放以来,茶叶产量逐步恢复、发展,到1982年茶叶产量达41241担,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49年茶叶产量的3.92倍。一九八二年全县统计茶园总面积约达  相似文献   

5.
势在必行我省在建国初期,由于茶叶单产低,总产仅20万担左右,茶区森林资源丰富,木柴外运不便,茶区因地制宜地利用柴炭作燃料制茶。在1955年前后,全省制茶中仅试用煤炭5—10吨。以后随着山林破坏和茶叶产量的迅速增长,1982年全省茶叶产量已达210多万担,比解放初增加十多倍,茶区缺制茶柴炭的情况逐渐严重,不得不逐步改用煤  相似文献   

6.
解放以来,我省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解放初期年产茶叶(毛茶)8万担左右,至1960年产量翻一番达16万多担,1970年发展到26万多担,1978年达40万多担,估计至80年将达45万担以上。茶叶产量随着农业集体化和国营农茶场的巩固发展而上升。同时,随着生产发展,产量日增,迫切要求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操作,国营、公社制茶场所的工厂设备逐步增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我国出口、边销和内销的一种物资。自解放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茶叶生产取得显著成绩。 1974年华主席提出“茶叶生产要有个大的发展,速度要加快。”全国要搞好一百个左右年产茶五万担左右的重点县,作为茶叶生产基地。”广大茶区人民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作为基地县。据1977年休宁会议统计,已有119个县列为生产基地,自1974—1978年全国茶园面积增长了48.4%,茶叶产量增长了39.7%,已有18个县总产超过五万担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新化茶区的生态平衡,水土保持及茶叶生产状况,我们考察了该县的琅塘、水车两个主产茶区的四个公社、八个大队及一个区办茶场。琅塘是老茶区,水车是新茶区,两区产茶一万余担,占全县产量的40%强。现将调查情况总结于后。一、新化县茶叶生产的基本特点新化县种茶历史悠久,为我省茶叶主产县之一。解放后,该县茶叶生产,根据产量  相似文献   

9.
吴锡端 《茶报》2000,(1):8-9
茶叶生产情况。1999年茶叶生产形势总体比较好,除西南茶区产量下降,华东、华南、中南茶区的茶叶产量都有所增加,特别是名优茶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据此,预计1999年全国茶园面积稳定在110万顷的基础上,茶叶产量可以达到68.04万吨,比上年增加2.3%。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对桃江县茶叶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的趋势是:茶叶生产处于萎缩状况。1986年茶叶产量为13.06万担,比1985年减产1.42万担,减少9.8%;比1982年减产3.68万担,每年递减6.40%。预计1987年茶叶减产数目仍然呈增大的趋势。要使茶叶生产更加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  相似文献   

11.
制茶能源的突出矛盾丽水地区地处浙南西部山区,林业资源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发展多种经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十余年来,该区多种经营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茶叶生产的发展更为迅速。1971年全区茶叶产量仅有17783担,1982年达到了100150担,十二年间茶叶产量增加了四倍半。由于茶叶产量逐年增加,制茶所需燃料越来越多。有不少茶区,茶叶生产与维护森林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遂昌县大柘公社,1973年茶叶产量仅163担,1981年猛增到3876担。由于该公社的薪炭林面积小,无法满足制茶对能源的需求,所以不少茶场不得不上山砍伐松木作燃料,减少了森林资源。从丽水全区来看,全年制茶耗柴达  相似文献   

12.
三十多年来,我国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茶园面积扩大,茶叶产量倍增,茶叶由紧俏商品而变成货源充裕,敞开供应。茶园面积由1950年的250万亩,扩大到将近1600万亩,增加5倍多,成为世界茶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约为560万亩)。1982年全国茶叶生产量达到794万担,比1950年的130万担,增加5  相似文献   

13.
提高湖南红壤茶园茶叶生产效益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湖南省农业创汇的拳头产品,在农村经济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全省现有茶园10.2万公顷,茶区人口2000万,常年产茶量7.5~8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0%以上,仅次于浙江省而居全国第二位,茶叶年产值达3亿元,农业税收达5000万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全省60%以上的茶园和75%以上的茶叶产量是分布在丘陵红壤地区,茶叶是该地区最具优势的重要作物之一,红壤茶区是湖南省外销茶的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石门县是湖南省的茶叶主产县之一,现有茶园面积8.9万亩,年茶叶产量13万担,年茶叶销售产值1.2亿元。为全面掌握本县茶园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治理现状及对策,县茶叶办、县植保植检站于7月18日至7月21日,对东山峰管理区附近茶区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5.
(一) 我县是个老茶区,全县有二十三个公社,社社产茶,现有茶园八万六千多亩。去年产茶二万九千八百多担,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一点零四倍,等于解放前夕一九四九年的二点五九倍。随着茶叶产量的逐年增加。茶叶初制机械设备虽有发展,但与茶叶生产迅速发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浙江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从七十年代起,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1982年产量最高,达到214万担,但是从1983年起,由于渠道单一,茶叶滞销,影响了茶农积极性,产量连年下降。自从国务院(84)75号文件和中共中央(85)1号文件贯彻以来,浙江省广大茶区产销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 1.茶叶多渠道流通生产出现转机过去茶叶生产靠计划销售,实行统派购,  相似文献   

17.
《茶叶》1960,(1)
茶叶生产連續获得了1958年和1959年兩年大跃进,取得一条重要的丰产經驗就是“早开采、晚封园”。我国有些茶区自然条件相仿,但由于开采和封园时間不一,因此其产量和質量也有高低。如杭州茶区采摘期長达230天(从3月下旬到11月下旬),單位产量連年跃进,收入也年年增加;而气候条件相似的安徽祁門茶区,几年来产量、質量也有提高,但由于采摘期短(只180天左右),其增产幅度則低于杭州。事实証明,延長采摘期,是使茶叶生产更大跃进  相似文献   

18.
我省茶叶连续二十年增产,估计今年仍将持续增长可达70万担,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这反映了广大茶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1983年出现茶叶积压滞销,给茶叶生产带来一个突然冲击,固然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而茶叶的品质严重下降,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浙江是我国主要产茶地区,近年来茶叶产量每年递增10%左右,1982年产量超过200万担。制茶要耗用燃料。据有关资料统计,年产万担干茶,要烧掉木柴4000立方米。随着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林木资源的耗量增加。造成林木的减少,水上流失,影响生态平衡,长此以往,将阻碍茶叶生产的  相似文献   

20.
绍兴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珠茶之乡,据1980年统计,全区共有茶园60.8万亩,其中生产茶园34.9万亩,专业茶园27.97万亩,茶叶产量42.32万担,平均单产119斤,1981年50万担,平均单产141斤,总产占全省总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