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村散养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散养鸡疫病发生的概率也逐渐增大,所以要做好疫病防治措施,使散养鸡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加高质量的生活,很多人就开始经营了大数量的养殖业。农村散养鸡就是一个用来发家致富的重要方式。但是随着散养农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发生了很多鸡疫病。所以为了提高对于鸡疫病的防治水平就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技术投入。本文从河南的养鸡户的经验出发,总结了鸡疫病的技术推广方法和相关的应用。1疫病防控技术的推广1.1提高疫病防控认识一般而言,农民是主要负责看护散养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20,(11)
生猪散养在养猪养殖户中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这种形式会造成猪类传染疫病的高发。如何强化散养养殖户对于猪的散养疫病防治意识、加强疫病控制,是基层防疫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4.
散养鸡多是在农村自养自产,由于管理比较松散,疫病发生率也相对较高,虽然散养鸡多为高质量产品,由于其健康无污染,更具市场价值,因此,在散养中应注意疫病的防治和推广,选择更具科学性的疫病防控模式,减少散养中的疫病侵袭几率。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6,(15)
正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对象主要是农户,而农户又是散养鸡的看护主体,也是掌握和了解散养鸡疫病情况的第一责任人。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很多农户并不能深刻意识到疫病的危害,也不能有效认知各种疫病,大多数农户在疫病防治知识上处于肤浅层面。作为推广技术人员,应加强对农户教育,以自然村为单位,强化散养鸡疫病防治课堂的开设,引导农户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6.
农村散养鸡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市场喜爱,鸡疫病的发生对散养鸡有不利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有效防治。造成散养鸡发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雏鸡质量不高、群防效果差、疫情防范意识低、疫苗应用不到位等,为降低散养鸡疫病发生概率,提高养殖收益,防治散养鸡疫病需要防疫站充分发挥其作用,还要加强科学饲养、提高防范意识、适当进行药物治疗等。  相似文献   

7.
农村散养家禽防疫难、防疫质量参差不齐、散发家禽疫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生产均衡发展。新常态下,控制农村散养家禽疫病,稳定农户散养家禽生产,实施精准扶贫,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在农村有很多家庭都有散养鸡的习惯。在散养鸡的生长过程中,疫病的防治是很重要的,这对于散养鸡的生长繁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分析了农村散养鸡疫病的原因,同时对于疫病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对于农村散养鸡疫病的防治做出贡献。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农村的养鸡户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开始加大了养殖场的规模。但是因为缺乏专业的饲养知识,导致农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村散养鸡所运用的是粗放粗养的方式,从而使疾病出现的相当频繁,最终导致鸡的成品数量明显偏少,要做好散养鸡主要疫病防控工作就要加大力度推广与应用疫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在农村,散养户们忽视了对动物疾病的防疫,导致动物不能及时进行疫病防治。为确保动物疫病得以防治,相关单位应加大对农村动物散养户的管理力度,这也有利于实现对农村散养户的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散养鸡多采取放养的方式。这种散养鸡和一般的笼养鸡相比,优越性十分的显著,举例来说,污染少,味道美、周期长等。但是一些散养鸡使用粗放粗养的方法,因而疾病频现,使得散养鸡的最终数量偏少,导致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做好散养鸡的防疫工作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农村散养鸡产生疫病的原因,然后探讨了解决农村散养鸡疫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散养牛是一种多用途家畜,既能使役,又可供肉用,经济价值很高,它对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发挥很大作用,在畜牧业中居于首要地位。但养牛也存在疫病风险,一旦发生疫病,将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就农村散养牛的一些疫病防治知识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爽 《乡村科技》2019,(3):103-104
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户都会饲养散养鸡,从而增加收入。散养鸡的污染少,更受人们的喜欢。散养鸡的价格也往往比较高。但是,散养鸡的疫病预防工作比较难实施,易引发大规模的疫病。本文探索饲养散养鸡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以期为农户的养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散养牦牛的疫病防治对牦牛养殖十分关键,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疫病防控不仅能很好的提升牦牛生产性能,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养殖收益。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牦牛疫病防治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对散养户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许田俊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141-142
通过对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山区县农村散养畜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情况的调研,逐步了解当前农村山区散养畜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散养是我国历来的传统鸡养殖方式,在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散养鸡对于鸡疫病的防治、科学养殖技术的实施均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散养鸡业主对科学养殖技术不了解,尤其在养殖过程中对于患病鸡的处理也不够科学,这就很容易造成业主的经济损失,更无法有效保证市场上鸡的健康和质量。本文对农村散养鸡疫病的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并对推广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散养鸡采用放养方式,较之笼养鸡,饲养周期更长,味道鲜嫩,污染较少,深受城乡居民喜爱,不过由于散养鸡粗放粗养,疾病经常发生,成品数量少,在市场上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疫病发生是农村散养鸡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因素,要防治散养鸡疫病,就需要从场地常清洁消毒、慎重选择鸡苗、严格免疫预防、加强防治等方面着手,还要注意寄生虫、大肠杆菌等疾病的预防,防止鸡病的传染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在动物养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动物疫病,为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在农村散养户动物防治疫病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因此,现阶段,农村散养户应充分认识到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性,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做好动物防疫环节,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散养户动物防疫的现状,以及动物防疫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在惠农政策的影响下,很多农村居民加入到猪的养殖队伍中,农村散养猪的规模和数量在逐渐的扩大。这在促进当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的问题。基于此,本人对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调查,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散养猪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农村散养猪的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解决好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也越发重要。本文在指出疫病防治在农村散养猪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后,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