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研究了沙冬青悬浮细胞经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甘露醇处理后,细胞Ca2+、K+、H+3种离子流速、流向及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氯化钠与甘露醇处理均诱导Ca2+外流,氯化钠诱导的Ca2+外流与氯化钠浓度有关;氯化钠诱导K+外流,而甘露醇诱导K+内流;氯化钠诱导的H+流具有先内流后外流的两个阶段的特点。H+-ATP酶在氯化钠诱导的H+外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藏天然云杉林兼容性材积生长率模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限额采伐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而准确的森林生长量估测值,是确定森林采伐限额的重要依据。利用西藏自治区2006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127个天然云杉林实测样地资料,通过代数和控制与比例控制方法,构建了两套非线性联合估计模型系统,建立了天然云杉林材积总生长率、进界生长率、保留生长率三者一致兼容的以林分龄组A和平均胸径D为解释变量的估测模型。对比分析表明,比例控制模型系统效果较好,其结果为:总生长率P0=32.780 A-0.927 72D-0.601 80,保留生长率P1=1/(1+517.27 A-0.696 39D-3.600 4)×32.780 A-0.927 72×D-0.601 80,进界生长率P2=1/(1+1/517.27 A0.696 39D3.600 4)×32.780 A-0.927 72D-0.601 80。研究结果为西藏天然云杉林的生长量估测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方法为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及类似模型的研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具有激发子活性的感染叶锈菌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IWF-260刺激小麦洛夫林10悬浮细胞,探讨细胞感受激发子刺激引发的H2O2迸发情况及其产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以及荧光探针DCFHDA、HE来研究H2O2的迸发以及NADPH氧化酶的活化。同时借助药物学试验探讨Ca2+和活性氧的关系。【结果】IWF-260可以引起悬浮细胞H2O2爆发,其在IWF-260刺激诱发的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质膜NADPH氧化酶的激活以及胞外钙离子的内流与H2O2爆发有密切关系。【结论】IWF-260能够诱导细胞产生活性氧,质膜NADPH氧化酶和胞外钙离子内流参与了活性氧爆发过程。  相似文献   

4.
IWF诱导小麦悬浮细胞H_2O_2迸发及其产生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具有激发子活性的感染叶锈菌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IWF-260刺激小麦洛夫林10悬浮细胞,探讨细胞感受激发子刺激引发的H2O2迸发情况及其产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以及荧光探针DCFHDA、HE来研究H2O2的迸发以及NADPH氧化酶的活化。同时借助药物学试验探讨Ca2+和活性氧的关系。【结果】IWF-260可以引起悬浮细胞H2O2爆发,其在IWF-260刺激诱发的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质膜NADPH氧化酶的激活以及胞外钙离子的内流与H2O2爆发有密切关系。【结论】IWF-260能够诱导细胞产生活性氧,质膜NADPH氧化酶和胞外钙离子内流参与了活性氧爆发过程。  相似文献   

5.
Zn-Al类水滑石吸附污泥脱水液中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一种新型除磷吸附剂,将二价金属离子(Mg2+、Zn2+、Cu 2+、Ni2+、Co2+)和三价金属离子(Al3+、Fe3+)分别组合,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金属组成的类水滑石,研究了类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的磷吸附效果。结果表明:Zn/Al摩尔投料比为2∶1的类水滑石300℃焙烧4 h,得到的吸附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液中磷的吸附容量最高,约4077 mg/g;在pH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Zn-Al-2-300对水中磷的吸附效果较好,吸附动力学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5%NaOH+10%Na2CO3溶液对载磷类水滑石的磷解吸效果最好,其解吸率约为91.17%。   相似文献   

6.
微透析法获取鹅掌柴嫩茎质外体汁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研究的重点是获取质外体汁液。假设微透析技术可以在植物上得到质外体汁液,并以盆栽鹅掌柴为材料,在活体嫩茎插入微透析探针后的不同时间段内分别收集透析液,测定其中的离子浓度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在探针插入120 min后,收集的透析液中Na+、K+和Ca2+浓度逐渐趋于平缓,并且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消失,从而证明120 min后得到的微透析液,没有受到破损细胞液的污染,是纯净的鹅掌柴嫩茎质外体汁液,从而为活体、方便、快捷地获取植物质外体汁液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感染叶锈菌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IWF-260作为激发子,刺激小麦洛夫林10悬浮细胞,探讨悬浮细胞受激发子刺激引发的NO变化情况及其产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Greiss试剂法及荧光分子探针DAF-2DA标记法检测胞内NO的动态变化,同时借助药物学试验探讨Ca2+和NO的关系。【结果】IWF-260能诱导小麦悬浮细胞产生NO,NO在IWF-260刺激诱发的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药物学抑制剂试验证明NOS和NR及胞外钙离子内流均与IWF-260刺激小麦悬浮细胞产生的NO有密切关系,且在NO的产生途径中,NR途径为主要途径。【结论】IWF-260能够诱导小麦悬浮细胞产生NO,NOS、NR及胞外Ca2+内流参与了此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元阳传统栽培品种和外来引入新品种对不同氮肥用量的响应,在不同的氮肥处理下,对元阳地区月亮谷(传统品种)和楚粳26号(新品种)的氮素吸收量、水稻稻瘟病病情指数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投入量的增加造成月亮谷减产,并引发了稻瘟病,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随氮肥投入量的增加而下降,处理2(7500kg/hm2有机肥)产量最高,分别比处理1(不施肥)、处理3(7500kg/hm2有机肥+75kg/ hm2氮肥)、处理4(7500kg/hm2有机肥+150kg/hm2氮肥)增产14%,10%,11%。而对于楚粳26号,氮素用量最高的处理4(7500kg/hm2有机肥+150kg/hm2氮肥)相比处理1(不施肥)、处理2(7500kg/hm2有机肥)、处理3(7500kg/hm2有机肥+75kg/ hm2氮肥)分别增产77%,46%,10%,氮素利用效率随氮肥投入量的增加呈上升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Co-salen仿酶清洁漂白技术,采用13C-NMR、1H-13C 2 D-HMQC、31P-NMR核磁共振分析了竹浆Co-salen仿酶处理前后残余木素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①残余木素苯环开环,甲氧基、酚羟基和脂肪族羟基含量减少,羰基含量增加;木素紫丁香基、愈创木 基结构单元减少,而对羟基苯基结构单元增加。②Co-salen仿酶系统催化氧化竹浆残余木素过程中, β-O-4、β-β、β-5、5-CH2-5’连接键断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水培条件下不同伴随阴离子对铅染毒蚕豆根细胞质膜Ca2+-ATPase活性的影响。伴随阴离子为Cl-, NO-3,OAc-,铅的浓度为0,1.0×10-7,1.0×10-6,1.0×10-5,1.0×10-4,1.0×10-3mol/L,染毒时长为12,24,36h。结果表明:铅毒性有随时间和浓度的累加而增大的特性,铅毒较低时Ca2+-ATPase活性被促进,铅毒较大时Ca2+ATPase活性被抑制;伴随阴离子对铅毒的作用是,Cl-只在超量时(1.0×10-3mol/L,36h)才对较大铅毒表现一定的解毒作用,OAc-只能把较低铅毒的毒性放大,而NO-3对较低铅毒的解毒作用、对较大铅毒的毒性放大程度都很大。  相似文献   

11.
象山港滨海电厂温排水温升特征及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定量地分析不同温升梯度的温排水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采用FVCOM三维水动力模型计算2011年夏季大小潮、涨落潮时期不同温升梯度温排水的分布特征、影响面积和体积,并根据2011年夏季在象山港海域进行的海上围隔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梯度温升范围内浮游植物优势种琼氏圆筛藻的损失量。研究结果表明,夏季表层温排水扩散范围主要分布于1.5 ℃温升包络线内,底层主要分布于1 ℃温升包络线内。弱温升区和强温升区内温排水影响海水体积分别为93.650×106 m3及1.073×106 m3,总计94.723×106 m3。温排水影响范围内琼氏圆筛藻的总损失量为3.258×1013cells,弱温升区占94.76%,强温升只占5.24%。  相似文献   

12.
用含2.4 mg.mL-1川芎嗪提取液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诱导,探讨川芎嗪体外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应用EGTA(细胞外Ca2+螯合剂)、Nifedipine(L-型Ca2+通道阻断剂)和LY294002(PI3K阻断剂)等Ca2+阻断剂分别作用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研究Ca2+信号在川芎嗪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川芎嗪作用不同时间的BMSCs均可见Nestin、β-Tubulin Ⅲ、NSE和Nurrl的表达;川芎嗪诱导后的细胞浆内Nestin和NSE蛋白表达呈阳性.EGTA、Nifedipine及LY294002分别阻断细胞外Ca2+、L-型Ca2+通道及PI3K后,NSE和Nurr1基因及NSE蛋白表达较川芎嗪诱导组显著上调.以上结果说明川芎嗪能使BM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细胞内、外Ca2+的减少可促进川芎嗪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的分化,Ca2+信号在川芎嗪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Ca 2 + 作为信号分子在水杨酸(SA)诱导白桦悬浮细胞三萜合成中的作用,本文用SA、Ca 2 + 及Ca 2 + 阻断 剂对白桦悬浮细胞进行处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中总三萜及其组分的积累量;同时 利用荧光定量PCR 方法检测了白桦细胞中三萜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FPS、SS、SE、BPW、BPY、CAS)和钙调蛋白基 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水杨酸可诱导白桦悬浮细胞三萜物质(总三萜、齐墩果酸、白桦脂醇、白桦脂酸)的合成及 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且Ca 2 + 的加入使得这种诱导效应更为显著,暗示白桦细胞中钙信号分子介导了水杨酸诱导 三萜物质的合成。而对SA 与各种Ca 2 + 阻断剂互作处理结果显示,Ca 2 + 抑制剂的加入抑制了SA 对细胞中三萜合 成的诱导效果,表明Ca 2 + 作为信号分子介导了SA 诱导白桦悬浮细胞三萜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寡糖激发子及其诱导植物抗病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寡糖是一类重要的激发子,能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对几种寡糖激发子及诱导抗性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植物的细胞膜上有寡糖的受体,寡糖诱导活性氧爆发、引起信号物质NO、H2O2的产生,寡糖激发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寡糖激发抗性相关酶活性提高,诱导产生植物抗毒素。寡糖通过多种途径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  相似文献   

15.
渗透胁迫下玉米幼叶细胞Ca2+分布及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改进的焦锑酸钙沉淀细胞化学方法,探讨了渗透胁迫条件下玉米幼叶胞内Ca2+的分布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旨在进一步探讨Ca2+与渗透胁迫诱导胞内信息转导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初期,胞质Ca2+浓度升高,液泡失水,叶绿体、细胞核Ca2+浓度升高,起到了调节胞内Ca2+浓度的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细胞超微结构遭到破坏,同时,叶绿体及细胞核中Ca2+浓度呈继续上升趋势,二者超微结构受到破坏的程度愈发严重,直至解体。说明:Ca2+介导了渗透胁迫诱导的细胞生理过程,Ca2+对细胞核骨架的可塑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浓度的三苯氧胺(TAM)处理SHG-44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游离Ca2+水平,探讨TAM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细胞外有Ca2+时,TAM使细胞内Ca2+浓度迅速升高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其浓度能维持在较高水平。当细胞外无Ca2+时,TAM呈剂量依赖性地使胞内Ca2+浓度缓慢升高,其升高的幅度和速度低于细胞外有Ca2+组。说明TAM能促进SHG-44细胞胞外Ca2+内流和胞内钙库释放Ca2+,提高细胞内游离Ca2+浓度;TAM诱导的细胞凋亡与提高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霍翔远  季宏兵  朱毅 《现代农业科技》2010,(12):235-237,240
利用扫描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对Cd胁迫驯化莱茵衣藻进行研究,发现CC-124型莱茵衣藻在10、100μg/L Cd胁迫长期驯化培养后细胞表面的Cd2+流速由于前期受到胁迫而有所下降,CC-400型衣藻经胁迫驯化培养后并未有明显变化,其前期表面吸附对其表面吸附流速的影响较小。CC-124型与CC-400型莱茵衣藻表面的Ca2+、H+流都不明显,长期Cd胁迫驯化培养衣藻也未见有明显流速,加入高浓度Cd后也未有明显流速产生,细胞表面Cd2+与Ca2+、H+的置换反应并不强烈。根据所得流速数据建立吸附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具有对吸附过程实时监测、不对细胞造成损伤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姬松茸多糖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Ca2+浓度([Ca2+]i)的变化.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为对象,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姬松茸多糖对HepG2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HepG2细胞[Ca2+]i的变化.结果表明姬松茸多糖能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不同程度降低HepG2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升高细胞[Ca2+]i,造成钙稳态失衡.姬松茸多糖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与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造成细胞内Ca2+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日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肌肉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约15kg的乌金猪108头,随机分为6组,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在15~30,>30~60,>60~100kg体重阶段分别饲喂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日粮,能量水平为:高消化能(HE,1422MJ/kg)、中消化能 (ME,1289MJ/kg)和低消化能 (LE,1174MJ/kg),蛋白水平为:高蛋白质 (HP,18%,16%,14%)、中蛋白质(MP,16%,14%,12%)和低蛋白质(LP,14%,12%和10%),在体重30,60,100kg体重时分批屠宰,取血液、肝脏及肌肉组织样品,测定血糖、肝糖原、肌糖原和肌肉中乳酸的含量及肌肉中乳酸脱氢酶、钠钾ATP酶(Na+K+ATP酶)和钙镁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乌金猪血糖、肝糖原、肌糖原和肌肉中乳酸的含量及肌肉中乳酸脱氢酶、Na+K+ 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随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60kg体重时,高能量和高蛋白质日粮组乌金猪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在100kg体重时,高能量和高蛋白质日粮组乌金猪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及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明显高于低能量和低蛋白质组(P<0.05)。本次试验结果表明高能量和高蛋白质日粮(HE,1422MJ/kg和HP,18%)可促进乌金猪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肌肉组织中糖酵解途径供能增加,能量代谢加强。研究结果对阐明日粮不同营养水平对猪肌肉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烟草赤星病菌糖蛋白激发子诱导烟草抗病防卫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来自赤星病菌弱毒株的糖蛋白激发子处理烟草,能明显抑制烟煤草体内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加组织中H2O2的含量,诱导后1dCAT活性就已开始下降,至第6天下降到最低,以后又逐渐恢复,而H2O2含量的变化趋势与CAT活性的变化相反,随CAT活性的降低,组织中H2O2含量逐渐增加,在诱导后第10天达到最大值,激发子处理烟草还可以诱导碱性PR蛋白基因PR1b的表达;同时,烟草对赤星病强毒株的抗性逐渐增强,以诱导后第10天接种抗性最强,且这种抗性是系统性的,水杨酸(SA)处理后CAT及H2O2的变化与上述趋势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