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现为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部分猪口腔黏膜和鼻盘也有同样病变。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口蹄疫的特点是起病急、传播极为迅速,死亡率极高。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在15个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我国政府也将其排在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2.
苑宏辉 《乡村科技》2019,(12):105-106
目前,猪口蹄疫已经遍布世界,是影响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猪口蹄疫传染速度极快、传染范围极广,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农业部要求进行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本文主要针对猪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提高猪口蹄疫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疫病,俗称"口疮"、"辟癀",世界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中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属人畜共患的高度接触性、热性、烈性传染性疫病。1流行病学特点(1)偶蹄动物包括牛科动物、绵羊、山羊、猪及所有野生反刍和猪科动物均易感,驼科动物易感性较低。(2)传染源主要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感染动物呼出物、唾液、粪便、尿液、乳、精液及肉和副  相似文献   

4.
猪口蹄疫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偶蹄动物中,传染性很强且急性热性的动物疫病。临床表现为病畜的口腔、舌面以及蹄叉和乳房等部位发生水泡和溃烂,一旦发生,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本文对猪口蹄疫进行病原学诊断、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的阐述,提出相关防控措施,以期对防控猪口蹄疫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猪常见重要病毒性疫病(猪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病原、症状、病理、诊断和防治措施。猪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病原分为7个类型,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鼻端、蹄部、乳房皮肤等部位发生水疱和糜烂,蹄壳脱落;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高;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由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病毒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1高度传染性疾病1.1猪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传  相似文献   

6.
猪口蹄疫的防治工作一直都是养殖生产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口蹄疫属于动物A类疫病范畴,主要特征为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流行广、危害大,也能够传染给人,防治猪口蹄疫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病毒是引起口蹄疫的病原菌,主要感染偶蹄动物,以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为特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口疮”,在我国属于一类动物疫病范畴,共有70余种动物可被感染,主要易感动物为牛、羊、猪等主要家畜,其他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被感染的几率也很大,也可以感染人类,但是症状相对轻微一些。  相似文献   

8.
<正>一、猪口蹄疫病的诊断方法猪口蹄疫病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严重疫病,猪龄越小,感染率越高,疫情扩散后控制难度较大,多发于冬春季节,爆发区域为集中饲养的猪场、城郊猪场、交通沿线的猪场等,传播媒介有人和其他动物等,直接和间接接触都能使猪患病,对养猪业的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猪口蹄疫病的发病趋势猪口蹄疫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猪口蹄疫病毒的传播,这种病毒对外界有很强的抵抗性,可以在粪便、饲料、用具中存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羊、牛、猪等偶蹄动物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理特征是患病动物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等处发生水疱和溃烂。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温和光照等自然条件对口蹄疫病毒的存活有直接影响。自然发病的动物常限于偶蹄兽,黄牛最为易感;其次为水牛、牦牛、猪;再次为绵羊、山羊及20多个科70多种野生动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已将该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猪养殖业也随之不断发展扩大。猪口蹄疫是一种在猪养殖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的严重疫病,同时其具有很严重的危害性。由于目前我国的猪养殖主要实行规模化的养殖,所以养殖者如果没有在短时间内将猪口蹄疫病情进行有效控制,那么他将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对于猪口蹄疫的防治工作必须得到养殖者的高度重视。一、猪口蹄疫的传染源患病的动物是猪口蹄疫的主要传染  相似文献   

11.
刘晓鹏  毛磊 《福建农业》2007,(11):28-28
"禽流感、口蹄疫",近几年,这些动物疫病的名称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最近猪蓝耳病疫情更引起了公众对于动物疫病的关注。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动物防疫法修订案。新法的出台有望进一步强化我国动物防疫工作。新的动物防疫法保留了原法对于动物的界定,即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全  相似文献   

12.
猪O型口蹄疫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昌海 《农家致富》2010,(16):44-44
猪O型口蹄疫(FMD)是由O型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感染猪外,还可感染牛、羊等偶蹄动物。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政府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不但引起幼畜死亡,生产性能下降,而且严重影响家畜及畜产品流通和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属于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范畴,该种病毒能够威胁多种牲畜动物,猪对口蹄疫病毒的易感性最强。口蹄疫病毒一旦在猪群当中传播蔓延,将会对生猪的健康生长,乃至周边养殖业构成严重的威胁。再加上该种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缺乏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一旦发生流行,需要执行扑杀无害化处理制度。本次研究探讨了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手段,希望通过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为切实做好中牟县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集中免疫工作,提高中牟县乡畜禽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2011年春防,中牟县严格按照农业部《2011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要求,全面开展猪强制免疫工作,对预防和控制猪瘟、口蹄疫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猪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动物疫病,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发生在动物的口或者是蹄上,对于养猪农户来说,一旦发生猪口蹄疫,不仅会对其自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们的日常饮食健康造成一定危害,本文对猪口蹄疫的诊断及其综合防控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科学免疫方法,确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畜牧兽医工作站在第三师四十四团某规模养殖场开展了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不同的组合同时分点免疫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了猪瘟、猪O型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同时分点免疫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在猪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可行经验,为综合防控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猪常见水泡性疾病有口蹄疫、猪水疱病、猪水疱性疹及水疱性口炎等,均以口、蹄等部位出现水疱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应注意区别,对症治疗。1.口蹄疫侵害多种动物,主要为偶蹄兽,人也可感染。牛易感,其次是猪,再次为绵羊、山羊和骆驼,幼龄动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经常发生在猪、牛、羊等大型偶蹄家畜中,其中牛的患病率最高。口蹄疫为高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对于疑似病例必须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并为其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疫情的出现。一旦出现口蹄疫疫情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必须对口蹄疫采取必要的防疫与检疫措施。本文分析动物口蹄疫的防疫与检疫措施,探讨如何减少动物口蹄疫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每个阶段的猪都可能会感染口蹄疫,猪口蹄疫的临床表现为:蹄冠、蹄踵、趾间的皮肤有水泡以及烂斑,有的猪鼻盘以及口腔黏膜也会出现这种病变。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育肥猪和架子猪比较容易感染,虽易感染,但是死亡率不高,仔猪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以下内容对猪口蹄疫的临床表现特点、剖检变化、诊断和防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口蹄疫是接触性传染性病症,口蹄疫病毒是主要的传染源。口蹄疫疾病发展快、热性偏高,常见于牛、猪、羊等动物。口蹄疫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舌面、鼻镜、口腔黏膜等部位出现水泡,严重时还会溃烂。因口蹄疫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一旦发生,将会大面积蔓延,对人畜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加强猪口蹄疫诊断,并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1.口蹄疫病因口蹄疫常见传染源为带病的牲畜与带病病毒,可利用排泄物、分泌物排毒。发病的初期阶段是排毒最多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