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气体喷射压缩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利、化工、核工业等领域。主要从气体喷射压缩器关键参数计算角度,理论分析最佳面积比、工作喷嘴位置与性能参数关系;研究了面积比、工作压力、引射压力对喷射压缩器性能的影响。根据应用工况计算出面积比为11.0,喷嘴距混合室距离25 mm的喷射器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喷射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面积比对气体喷射压缩器的喷射系数具有较大影响,不同面积比呈现出不同的性能特点,适当增大面积比可提高喷射系数,但喷射器可达到的最大压缩比会减小;不同工作压力下喷射器工作体积流量基本不变,但是引射流量随工作压力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工作压力和出口压力下,喷射系数随引射压力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工作压力和引射压力下,喷射系数随出口压力增加而减少,为同类型喷射器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化工过程中的重要设备,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决定了化工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能力。针对非线性的CSTR系统,基于Simulink平台采用模块组建和S-Function这2种方式创建其单输入单输出状态空间仿真模型。取系统的一个稳定工作点,在仿真时间的不同时段,利用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通过改变冷却剂温度实现对系统出口物料温度的控制。利用该模型可模拟冷却剂温度对出口物料温度的影响。仿真曲线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可用于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中实现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温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该系统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控制系统核心,并用计算机对运行状况进行观测、调节地源热泵温室空调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利用室内外大气温度数据来确定系统所处的工况,实现对热泵机组、循环水泵等的运行控制,同时系统根据水源侧循环水的温度、压力调节水流流量,根据负荷侧空调使用情况调节运行状态,以此实现整个系统的节能和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天然气分输站场对用户分输调节方法的不足,改进了天然气分输站场单路调压系统和多路调压系统的调节方法。单路调压系统改进调节方法为先进行阀位调节,使阀后的流量或压力接近所需要的设定值后,再进行流量或压力微调整。多路调压系统改进调节方法为一路调压装置设定为自动调节流量控制,其他路调压装置设定为手动调节。改进后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分输效率,保护现场调压设备。针对改进后的多路调压系统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解决措施,即先根据站场上下游用户的用气规律,合理预测站场入口和出口压力的变化趋势,而后对阀位控制的工作调节阀设定一个合适的阀门开度,以避免流量超过设定值或供气量不足。研究结果对高效调节用户分输操作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农产品的干燥效率及质量,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干燥过程热风温度控制的核心,利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干燥热风温度等方法,研究了基于VB与单片机的干燥温度测控系统。结果表明:0~10V模拟电压信号控制变频器可调节循环水泵电机转速,进而调节进入风机盘管机组的热媒流量;用高低电平信号控制继电器通断,可实现风机盘管机组3种不同风量的转换,最终达到对干燥过程热风温度的控制。实际应用中,热风温度波动小,与自然晾晒相比干燥效率显著提高,干燥时间减少近30h。  相似文献   

6.
宋音  李维生 《油气储运》1994,13(1):43-45
移动式输油管线自动化系统,主要采用油泵车自控和挂车泵自控的方式。油泵车以流量控制为主,出口压力调节为辅;挂车泵以进站压力控制为主,出站压力调节为辅,通过采集运行参量的当前值与输入的工作值、限值的对比、判断实现控制。双位定值带状调节由确定的流量或压力工作值加上1个正、负△值形成1个以工作值为中心的带,当参量在双位定值范围内,不作任何调节,一旦超出双位定值范围,应调节发动机转速,直到参量回到工作值为止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容量变频调速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该系统采用无级调速,可自动调节输油泵的排量及泵站的出站压力,容易实现工艺自动化控制,在输油过程中不需采用任何限流措施来调节流量,节能效果显著,可大大降低输油成本。  相似文献   

8.
西三线在西段工艺站场与西二线合建后,针对站场压缩机组既要联合运行又要独立运行的问题,提出了西三线负荷分配控制方案。该方案基于出口压力负荷分配控制原理,采用闭环控制方式,通过可编程逻辑PLC作为控制器,将负荷控制和负荷分配功能两层控制算法叠加,调节各台并联压缩机组的转速和防喘振阀的开度,进而控制各台压缩机组的工作点与喘振线在等距离的位置上。在满足出口压力的基础上,根据各台机组的能力对总负荷进行分配。根据计算公式,负荷分配控制器采集压缩机进出口压力、温度、差压等信号,计算工作点与喘振线的距离DEV值,通过其PID计算输出再经过软件加权平均送到各机的性能控制器输出控制压缩机组的转速。同时引入闭环PI控制、开环RT响应以及前馈防喘振控制,从而实现负荷分配功能。结果表明:该方案使各台机组均在正常区间内工作,控制各台压缩机组回流或放空造成的能量损失,使喘振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共同分担扰动。  相似文献   

9.
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分输站调压计量支线中增加流量调节阀,利用流量调节阀进行流量控制,可以有效满足实现气量调配、保护相关工艺设备、抑制喘流等工艺需求,并能缓解峰谷差对分输站的压力.但在下游用户用气量无法满足持续稳定流量(峰谷差较大的工况)条件下,只有配备可更换阀芯的流量调节阀,在供气过程中根据在装孔板孔径配备相应的阀芯,才能真正发挥流量控制作用,该做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流量调节效果.阐述了流量调节阀的技术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FLNG(Floating Liquefi ed Natural Gas)开发模式在我国海上气田应用的可行性,对海上气田双氮膨胀天然气液化工艺过程及主要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以目标气田气体组分和温压数据为基础,在保持气体组分、流量、进入液化段的温度及其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利用HYSYS软件分析了预冷、液化及过冷3个阶段的出口温度、液化段与过冷段的制冷剂循环压力对液化工艺流程的压缩功率、换热器功率、制冷剂流量、比功率以及冷箱负荷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化段中气体的出口温度设定为-75℃,液化段和过冷段制冷剂的循环入口压力分别为3 450 k Pa和1 710 k Pa时,循环系统压缩机组的压缩功率和比功率达到最小值;预冷段的温度设定对制冷剂总压缩功率没有影响,但能够调整预冷段和液化段之间的换热负荷分配。该研究可以为FLNG开发方案的设备选型、技术和经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挖掘卷烟生产过程数据的潜在价值和规律,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2017年叶丝干燥工序生产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着重分析了重点质量指标和工艺参数的稳定性,及工艺参数与质量指标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①重点质量指标稳定性控制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冷却出口含水率≥出口温度≥出口含水率,其中6月份波动较大;②重点工艺参数稳定性控制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为I区筒壁温度≥热风温度≥II区筒壁温度,其中II区筒壁温度的波动主要是反馈控制模式所造成的;③冷却出口含水率与负压、I区筒壁温度、I区筒壁蒸汽阀门开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叶丝增温增湿膨胀单元蒸汽流量、SX蒸汽阀门开度和II区筒壁温度、II区筒壁蒸汽阀门开度、排潮阀门开度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④出口温度与所考察的各工艺参数之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⑤建立了叶丝干燥冷却出口含水率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可以预见,大数据分析方法将在烟草工艺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沸腾换热的机理,掌握相变换热的数值模拟方法,本文分别对大容器沸腾和竖直通道内的强制对流沸腾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定义汽液两相的质量传递和能量传递,计算得到了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和蒸汽体积比例分数等参数的分布情况。结合沸腾换热理论和模拟结果,分析了两种不同情况下水的沸腾换热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介质压力在木材高温热改性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压力蒸汽作为传热介质,于155℃/0.4 MPa,170℃/0.4 MPa,170℃/0.8 MPa处理条件对橡胶木进行热改性,测试热改性材的质量损失率、明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等指标,探讨不同处理压力和温度改性橡胶木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在压强0.4 MPa条件下,155℃和170℃处理的试材,其各项性能可以达到或接近常压条件下更高温度热改性材的性能。介质压强由0.4 MPa增加至0.8 MPa,炭化橡胶木的质量损失率、颜色变化、抗弯强度损失均增大,说明压强越大,热改性程度越剧烈。介质压强对试材的热改性程度有显著影响,提高蒸汽压力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加快橡胶木的炭化过程,实现木材的高效热改性处理。  相似文献   

14.
采取均匀设计试验,运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卷烟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与制丝工艺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NH3释放量影响大小依次为热风风门开度、HT工作蒸汽压力、筒壁温度、热风温度、筒体转速、切丝宽度,切丝宽度对NH3释放量影响不显著,NH3释放量与HT工作蒸汽压力和筒壁温度呈负相关,与热风风门开度、热风温度和筒体转速呈正相关,HT蒸汽工作压力和热风温度、HT工作蒸汽压力和筒壁温度,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综合分析,降低热风风门开度、热风温度和筒体转速,提高HT工作蒸汽压力、筒壁温度,对控制卷烟主流烟气中NH3的释放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管板式烘丝机工艺参数与卷烟焦油释放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管板式烘丝机工艺参数与卷烟焦油释放量的关系,采用均匀设计方案,对叶丝HT蒸汽压力、热风温度、热风风门开度、排潮风门开度和筒体转速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组合试验。结果表明:HT蒸汽压力与热风温度的交互作用、热风风门开度对卷烟焦油释放量具有正作用,且在回归方程中HT蒸汽压力与热风温度的交互作用系数有意义;HT蒸汽压力与筒体转速的交互作用、热风温度与排潮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对焦油释放量具有负作用,且热风温度与排潮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系数在回归方程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用于煤气化废水预处理加压汽提塔的侧线三级氨分凝操作建立了三级氨分凝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各级操作温度和压力对氨产量和浓度的影响.建立了以产品氨产量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对操作温度和压力参数进行了优化,摸拟结果表明,优化后氨产量提高了5.6%.  相似文献   

17.
对用于煤气化废水预处理加压汽提塔的侧线三级氨分凝操作建立了三级氨分凝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各级操作温度和压力对氨产量和浓度的影响.建立了以产品氨产量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对操作温度和压力参数进行了优化,摸拟结果表明,优化后氨产量提高了5.6%.  相似文献   

18.
由于来油组分的不断改变,原油的日输量与温度、粘度之间不可能建立准确的数学模 型,使得加热泵站不论用控制温度加热输送工艺,还是用控制粘度加热输送工艺,都不可能根据生 产任务准确地确定加热原油的温度,或加热后出站原油的粘度,这就给调度工作带来不便。由于出 站油粘度稳定和流量稳定是等效的,由此提出用流量传感器代替粘度传感器组成自动控制系统来 控制加热炉温度,以实现控制粘度加热输送工艺。根据原油的日输量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原油的流 量,能极大地方便生产调度工作。分析了使用流量传感器的主要优点:可省去采样管道的设计和施 工;不必购置专用的流量传感器;如果输送途中环境温度下降,使管道中原油粘度增大、流量减小 时,泵站的流量传感器会反应出流量减小,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提高加热炉温度,使输油更加安全。 可靠。  相似文献   

19.
原油不加热输送的临界条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孟振虎 《油气储运》2005,24(6):22-27
基于热平衡条件下导出了利用摩擦热实现原油长输管道不加热输送的临界条件.临界条件与管道埋设状况、土质、输量、油地温差及原油物性等有关,其中临界流速与管道总传热系数和油地温差乘积的立方根成正比,临界传热系数则与流速的立方成正比,与油地温差成反比.临界流速越低,或者临界传热系数越大,越易实现不加热输送.随着输送速度增大,温降幅度下降,油流摩擦热增加.采用较大设计流速并设法增大管道热阻有利于增大热站间距、实现不加热输送,对管道的经济性运行有利.  相似文献   

20.
为量化分析充放气压力和充放气流率对活性炭储氢系统充放气过程热效应的影响,选择比表面积为1800m2·g-1的椰壳活性炭SAC-01作吸附剂、容积为540mL的钢制压力容器为储存容器,在室温、4个压力(10.5MPa、8MPa、6MPa、4MPa)下,对容器进行氢的快速充放和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MFC)设定气体流率下充放气试验.结果表明:在充放气的初始阶段,充放气流率较大,储罐中心温度在短时间内升高/降低到最大/最小值;储罐壁温度的变化特点与储罐中心的相似,但变化滞后且变化幅度较小.对比试验结果时发现,充放气流率一定时,充放气压力会影响吸附床的温度波动幅度,但不改变储罐中心上升/下降到温度幅值所需要的时间;充放气流率为影响吸附床温度波动的主要原因;采用慢速充放气可减缓吸附床的温度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