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森林碳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造了一个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用于分析森林碳汇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利用1993-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6314、0.3598和0.2162,而森林碳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其贡献力度显著高于其他3个生产要素,达到2.0358.说明现阶段加大森林碳汇规模有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建立江苏省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江苏省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对研究生规模的持续性增长影响显著,本科毕业生规模扩大为研究生教育的扩大提供了生源基础;通过VAR模型的建立,对江苏省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长趋势进行预测,江苏省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未来10年,江苏省研究生招生规模将由10.8%增长至11.2%。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增幅,应适度超前于区域经济增长,在保证规模持续稳定扩大的同时,注重向规模的结构性增长转变,从而回避"高规模陷阱",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研究生层次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3.
陶开宇 《农业与技术》2004,24(2):147-148,161
以20世纪70年代为分水岭,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代表模型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通过对这两个模型的比较分析,揭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我国农村1992—2003年分省的农村经济增长率作为数据基础,以1992年农村人均社会生产总值和人力资本存量作为初始变量,筛选出科技水平指标、产业结构指标和生产要素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拟合绝对收敛模型、β-收敛模型和α-收敛模型,检验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省际之间经济并不存在绝对收敛,即落后省份经济的增长并不比发达省份增长快;但是存在条件收敛,即在控制了稳态的决定因素之后,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使差距缩小;在影响条件收敛的诸因素中,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以及科学技术对我国农村经济条件收敛的贡献最大。该结论可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计量模型方法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研究新疆在该时期各产业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另一方面,研究新疆经济增长对各产业产值的影响。Chow Test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转折点在1991年。新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结构演变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伴随着新疆生产总值的增加,第一产业产值对GDP的弹性下降,即第一产业增速放慢;第二产业产值对GDP的弹性增加,即第二产业增速变快;第三产业产值对GDP的弹性也下降,即第三产业增速放慢。  相似文献   

6.
运用联立方程模型、面板分析技术及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房价波动、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分区域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房价的上涨与金融支持有关,过度的金融支持使东中部地区的房价偏离了经济基本面;中西部地区房价的上涨对银行信贷的扩张有显著影响,而经济增长是各地区促进银行信贷扩张的共同因素.此外,房价的上涨与银行信贷的扩张共同促进了我国各区域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品牌与流通一体化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构想,在厘清农产品品牌和流通一体化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选取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数据并匹配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非线性门槛模型,分品牌、分区域系统揭示农产品品牌、流通一体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以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与农业经济增长差异呈现趋同关系。农产品品牌、流通一体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农产品品牌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更大,流通一体化对东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更大。从细分农产品品牌来看,与“地理标志商标”相比,“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产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更大。流通一体化对于农产品品牌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门槛效应,全国层面来看,随着流通一体化程度跨过更高的门槛,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具有非线性递增现象;分区域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流通一体化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随着流通一体化程度迈过更高门槛,农产品品牌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递增现象更加明显。因此,建议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同时要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流通体系建设的协同性,以品牌现代化和流通体系现代化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9年世界银行提出的“3D”分析框架,基于2005-2013年成渝经济区县域数据,分析了密度、距离、分割三大经济地理特征对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考虑到密度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和各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采用2SLS估计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别对估计结果进行纠正.研究发现,密度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距离对其显著为负,以户籍城镇化率衡量的分割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以民族差异衡量的分割对其无显著影响.这个结论为审视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差异提供了一个系统性视角,对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选取江西省1980年至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江西省的进出口与经济增长进行计量研究。研究表明:江西省经济增长、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表现为每增加1%的出口、进口额,将使得GDP分别提高0.233 2%和降低0.0967%;格兰杰因果结果表明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是进口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此外,VAR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短期,出口对经济增长也表现为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二元经济结构下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在非农部门的生产函数中引入人力资本,研究了两个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两个部门的生产率提高速度不一致时,资本和劳动就会在两部门之间转移,这种转移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人力资本的增长则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进而说明进一步改革限制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而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就必须依靠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及方式的演进入手,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对实现中国“两个根本性转变”提出了可行的政策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农村贫困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是贫困率下降的主要推动力。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减贫的速度和效果出现明显递减的趋势,扶贫成本大幅度上升,贫困存在形式出现了明显不同于过去的新特点。本文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加快调整贫困地区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多元化扶贫机制,积极推动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扶贫;把贫困地区妇女的扶贫作为重点;积极采用和推广新型的扶贫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与措施,以此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利用我国1980~2005年物流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中国物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中国物流与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文章从分析经济增长的内涵入手 ,研究了经济增长的转变标志 ,评价经济增长方式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及指标体系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15.
牛晓奇  张孝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81-11282
利用湖北省1985~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数据的平稳性、因果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公共投资可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反之却不成立。增加公共投资能够显著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而当前农村公共投资的薄弱则启示政府应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和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朱田甜  赵银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66-666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尤其像我国这种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业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土地施肥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劳动力素质、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4个方面,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一个影响因素模型,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7.
探寻农业经济增长多维之变,即经济增长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范式变迁;在增长方式上,有内涵与外延之分;不同时代和地区又有多种模式之别,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转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贵州省制定促进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政策提供参考,利用1978-2013年贵州省城镇化率与人均GDP数据构建协整关系模型,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贵州省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二者正相关.贵州省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较为显著,但在程度上弱于前者.  相似文献   

19.
采用AK模型和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我国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中长期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未尽到应有的作用.并发现其原因在于我国股市"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的畸形定位所造成的股市不规范以及债券市场规模过小,期限结构不合理等.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股、法人股流通,加快发展证券投资基金,调整债券交易品种和期限结构,实行国有大中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经济增长质量的广义内涵为基础,从经济增长效率、稳定性、经济结构、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环境以及国民经济素质等6个维度构建湖南省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权重,对2000-2012年的湖南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湖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总结湖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道路上的优势与障碍以及机遇与挑战.结果表明湖南经济增长质量在2000-2012年间稳步提升.经济稳定性作为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六个维度之一,是影响湖南省经济增长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湖南省政府必须加大产业结构和资本生产率调整力度,更好的改善农村的成果分配与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